查看原文
其他

荣新江:《向达先生敦煌遗墨》后记

荣新江 随读随写 2019-04-10

本文摘自《学理与学谊:荣新江序跋集》,中华书局2018


 

《向达先生敦煌遗墨》后记

 

《敦煌余录》是北京大学教授向达先生20世纪40年代考察敦煌时,从当地收藏家手中抄得的敦煌文献,其中包括《六祖坛经》、《神会语录》、《逆刺占》、《毛诗诂训传》、《唐代地志》、《占云气书》、《寿昌县地境》等重要文献,书法工整,有些抄本还用伦敦、巴黎所藏同一文献的其他抄本校过。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部稿本一直没有整理出版,向达先生也只就其中的《寿昌县地境》写过一篇文章。目前,这些文献的部分原卷已经影印出版,大多数文献也已有标点录文本发表,但向先生当年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应当被人们所遗忘。为了忠实记录向达先生在40年代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把《敦煌余录》的稿本依原样影印出版,作为上编。同时,为了让读者了解相关文献的其他整理研究情况,我们在《代前言》中就写本现状、收藏地、后人对该卷的研究情况等,予以说明。

 

《敦煌余录》是向达先生40年代两次到敦煌考察的成果之一,他此行的其他相关学术成果,分散发表在他的论文集《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等处。我们把直接与考察有关的几篇文章收集在一起,以便读者了解向达先生敦煌考察的背景和经过。其中,《西征小记》是他两次西行的记录;《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以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是他第一次在敦煌考察过半时的报告和感受。另外,他在考察期间给在四川李庄的中央博物院研究员曾昭燏先生写的29封信,对考察经过及所涉及的学术及其他问题记录尤详,曾发表在《文教资料简报》(南京)上,知者不多,也收入本书。还有他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李济先生的通信,承蒙史语所的同意,我们也过录收入。其他散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之外的有关短文和考察记录,也一并录入,作为下编。

 

上、下编文字均为向先生敦煌考察成果,故名本书曰“向达先生敦煌遗墨”。

 

《敦煌余录》稿本由向达先生公子向燕生先生委托周绍良先生整理。1992年初,因随周先生整理敦博本禅籍,先生遂命我连带整理《敦煌余录》。当时以为此事比较容易,并拟先做录文,再写提要,整理工作曾得到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资助。但由于许多写本原卷不易见到,所以工作迟迟未能了结。近年来,随着《甘肃藏敦煌文献》的出版,向达先生所录大多数文献已经真相大白,不少文献也有录校本出版,而影印印刷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印刷的成本,遂思以影印方式照原样发表《敦煌余录》,这样更能够使人看出向先生工作的认真仔细,其20世纪40年代取得成绩之伟大。

 

整理工作得到周绍良、向燕生、沙知、祝总斌等先生的支持和指导,在调查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市博物馆藏本时,得到施萍婷、李正宇、邓文宽等先生的帮助;调查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藏卷时,得到李际宁、尚林先生的帮助;一些文献的定名和定性,得到马克(Marc Kalinowski)和刘屹的指教;曾宁先生(曾昭燏先生侄孙)提供给笔者向达致曾昭燏信的全部复印件,黄征先生百忙中代为影印;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简报》编辑部谢秉洪先生提供该刊发表全部向达书信并允予收载;王汎森先生同意刊布史语所所藏傅斯年、李济与向先生往来通信,吴政上先生帮忙核对笔者录文;欧阳哲生先生提供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料;以及赵和平先生前后联系相关人士,余欣同学帮忙校对;又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慷慨资助。这一切一切,既是对向达先生的崇敬之举,也是对整理者的极大支持,谨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2009年5月22日完稿于北大朗润园中所。《向达先生敦煌遗墨》2010年3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悦读】

孟彦弘:记何龄修先生

伦福儒:影响考古学的名著

罗不特:《鸣沙习学集》学习笔记

荣新江:欧亚大陆视野下的汉唐丝绸之路


【封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