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谭伯牛:军机处里偷金印

谭伯牛 随读随写 2019-06-11

陈嘉映  福柯   罗兰巴特   海德格尔  

景蜀慧    罗志田    王东杰    张邦炜 

军机处里偷金印


穆彰阿是道光朝的权臣,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少年成名,入仕后,三次主持乡试,五次主持会试(清代“五典春闱”者,除他之外只有三人),门人弟子遍天下,所谓“敢为科名致身早,风檐轻与辨骊黄”。他的学生虽有良莠之别,但都是近代史上有名人物,最著名的是曾国藩,其他如杜受田(协办大学士,帝师)、黄爵滋(鸦片战争前力主禁烟,姓名常见于中学历史教科书)、骆秉章(协办大学士,“中兴名臣”)、叶名琛(大学士,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军掳至印度)、何桂清(两江总督,以弃城不守被诛)、彭蕴章(大学士)、阎敬铭(大学士,著名廉吏)、魏源(近代著名学者)诸人,都不是一般人。

尽管权势煊赫,穆彰阿却是一个清官。不仅有很多拒贿的记录,从他子孙的状况,也能说明一二。

其子萨廉,光绪六年(1880年)翰林,仕至礼部侍郎,历史上的名气不大,在当时确是一号人物。主要因为他在官场的辈分太高。譬如,他生于1844年,曾国藩生于1811年,足足小其三十三岁,可曾国藩的老师是季芝昌,季芝昌的老师是穆彰阿,则曾国藩比萨廉晚了一辈,严格说,可以见面磕头了。更不要说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很多京官甚至比萨廉低了两辈,见面要称他“太叔”了。因此,萨廉有个外号,就叫“京城太叔”。虽然辈分高,萨廉却不是一个耀武扬威的人,哪怕对家中仆人,有表现出骄横恣肆的,他也只是苦口劝诫,不忍疾言厉色,甚至说到自己堕泪。因此,萨廉又有一个“菩萨”的外号。

萨廉喜欢唱戏,尤擅胡琴,“圆转如环”,据说水平要超过当时的名家梅大锁。穆彰阿的曾孙德珺如,只比萨廉小八岁,也喜欢唱戏,爷孙俩耍成了好票友。德珺如早年唱青衣正旦,其音可裂金石,名震一时,然而是个长脸,故被人取了个“驴头旦”的外号。他一怒改为扮小生,仅论唱功,当时也没有比他更好的角儿。

德珺如与谭鑫培结成亲家。其初,女婿谭小培在同文馆学德语,但谭鑫培唱出名头后不愿子女再做这一行,毕竟是贱业。而谭郭联姻(穆彰阿为郭佳氏),也希望借助历代仕宦的亲家,洗白自家的身世。谁知德珺如不但自己“脱离家庭”,下海做了演员,还“以不学戏为可耻”,严令小培学戏。谭家没办法,只能“俯就”。或也因为有这一出,否则未来的著名老生谭富英(德珺如外孙),戏迷就看不到了。

萨、德只是体现了八旗子弟好玩会玩的特征,穆彰阿另一个儿子萨隆阿,则让人感受到豪门的衰落。

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十七日,军机章京萨隆阿上早班,见去年收缴的天王洪秀全自用的“太平天国万岁金玺”,放在一处打开的橱柜,趁无人看见,包着就带回家里。七天后,即去东四万盛长首饰铺,伪称是四叔做道员从外省带回来的,请铺伙化成十根金条。铺伙见是熟客,也没多话,帮他做了。十一月,内务府访查此案,才从金铺找到线索,揪出萨隆阿监守自盗。可笑的是,审讯萨隆阿时,他说已向银铺兑了两根,家中还剩七根,可内务府去他家炉坑一搜,发现还有八根。死到临头,还想留一根以后花,对此,除了呵呵无语,实在不知如何评价了。

小礼包

大 礼 包

这些书 获奖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