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宫崎市定:中国人为什么争相涌向科举之门

随读随写 2019-05-20


宫崎市定:冯道与汪兆铭

宫崎市定:《史记》文章为什么精彩

宫崎市定:我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砺波护: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如何成为经典


【书名】科举

【作者】[日]宫崎市定 著

【译者】宋宇航

【丛书】启真·文史中国

【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ISBN】9787308187930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科举的创制源于隋朝皇权制衡贵族权力的需要,由此使得中国逐步由贵族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型,与权力结构的调整相平行,科举的内容与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在科举制度延续的一千三百年间,它无疑对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科举开放和公平的理想与现实的实践之间始终存在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宫崎市定指出,科举将国家教育的责任转嫁给民间,这一做法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的进步,当西方的新式科学于清朝传入之时,民间教育的模式已无力应付这一变局,最终科举只能和旧制度一样寿终正寝。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留学法国。历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文学部长兼教育学部长、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及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是战后“京都学派”第二代巨匠,最负盛名的东洋史学研究家。

1958 年,宫崎市定以专著《九品官人法之研究——科举前史》获日本学士院大奖;1989 年,日本政府颁予其文化功劳者勋章。著作《宫崎市定全集》共二十五卷,几乎包括汉学全部领域。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各方面对汉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目录】

序 论   1

备考学习  5

县试——学校考试之一  12

府试——学校考试之二  22

院试——学校考试之三  24

岁试——学校考试之四  32

科试——科举考试之一  38

乡试——科举考试之二  40

举人覆试——科举考试之三  73

会试——科举考试之四  75

会试覆试——科举考试之五  82

殿试——科举考试之六  84

朝考——科举考试的后续  116

武科举——科举的别科  119

制科——比科举标准更高的考试制度  124

对于科举的评价  128

后 记   151

参考文献  156

科举年表   157 

序 论


根据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天子是受天委任、负有统治天下人民义务之人。但是因为天下广大、人民众多,靠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统治,势必要在人民中间寻找助手,不得不让他们分担一部分工作。这些人便是官吏。由于官吏的好坏对政治上的影响是重大的,所以必须任用人民中最为贤明的人。为此,最佳的手段便是采取从万人之中公平选用人才的考试制度。于是科举诞生了。

这确实是出色的想法。而且这一考试制度成立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587年,事实理应值得惊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就欧洲而言,日耳曼民族的迁徙造成了大混乱的局面,到了6世纪乱局才得以平息,随后开始了中世纪式封建诸侯割据的漫长时期,同时作为其代表,这也是骑士道的黄金时代。在中国可以比肩封建诸侯的是特权贵族,然而他们的黄金时代在此时已然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新型社会萌芽正在发育。科举制度也不是单纯地由儒教理念形成,而是受到了实际政治需要的促进,诞生于历史的运动之中。

那以前的中国可以说是贵族主义全盛的时代,在地方上有势力的贵族群体根深蒂固,就连帝王权力也不能不对这些人做出让步。他们以地方的州为单位,在此形成了可以说是贵族联合政权的地方政府。要职全部都被本地的贵族垄断,唯独长官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所以只是从整体上勉强维持住了貌似统一国家的体面。这种贵族群体以地方政府作为基础,如果形势好的话,便进入中央政府并受到重用。而在情况不妙的时候,就隐退地方蛰伏起来,慢慢地谋求东山再起。中央政府若是不看这些贵族的脸色,则不能顺利行政。因此贵族愈发放肆起来,互相炫耀自己的门第甚至比天子悠久,就连蔑视天子权力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隋文帝无法容忍这种贵族的恣意妄为。他否认了一切对于地方政府的世袭式贵族优先权,改为由中央政府任命派遣地方官衙的高级官员。为此,中央政府必须随时掌握有大量的官吏预备队,而因为要培养这种官吏资格持有者,才建立了科举制。也就是说每年中央政府都从全国招集报名者并举行考试,给各种科目的及第者授予秀才、明经、进士等头衔,认定他们是资格持有者,再根据需要任用为各地的官吏。

在中国,起用官吏的事情称为选举,因为考试有各种各样的科目,所以就是按照科目进行选举,而科举这一词语是到了唐代才形成的略称。之后,从进入宋代开始,科目虽然只集中于进士一科,但直到清朝末年为止都依然使用科举这个词。

如上所述,科举原本是天子为了与贵族斗争而创造出来的武器,可以说大概在随后的唐代三百年间,科举基本完成了它的任务。到了之后的宋代,在世间反抗天子的强大贵族已经荡然无存,而科举的全盛时代也到来了。天子能够依靠科举来充分补充官吏,供自己任意驱使。有宋一代,科举出身的政治家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中国历史上的文治派政治首次得以实现。

但同时也从这个时候起,反省产生了——选用官吏是否可以完全依赖像科举这样的考试制度?北宋中期登场的著名政治家王安石虽然是科举出身,但他提出了更加先进的想法,并开创了学校制度。王安石认为不能全凭考试来选用官吏,必须先在学校对他们进行教育。从现在来看,科举制度在这个时代理应让位给学校制度。消灭了宋朝的蒙古人建立了元王朝,但王朝最初专事武力,无论对学校还是科举都没有任何的兴趣。然而在被征服的汉人之间,对科举怀有难以终止的思念之情。在此期间元王朝也一点点开始了汉化,同时还因为汉人的迫切愿望,中断了四十年左右的科举得到了复兴。虽然是小规模的,科举却一直延续到了元朝灭亡。

将蒙古人向北驱逐、恢复了汉人政权的明太祖,制定了学校和科举并用的政策。在全国建立学校、任命教官,先在学校里对学生们进行充分的教育,再通过科举考试从学生中选拔优秀的人才。但不幸的是,这项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抽去了主干。耗费金钱的学校教育已经变得有名无实,学校的考试逐渐被当成了科举考试的垫脚石,之后科举变形成了极其不受欢迎的制度,而这一制度从头至尾只是连续的考试。

清朝原封不动地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但科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弊病逐渐积累,清朝努力于尽可能地矫正弊病。不过只是以消除不端行为、谋求公平为目的,所以结果就成了在考试之上再添加考试,越发增加考试的负担,没能发挥出多大的效果。而且到了清朝末年,弊病反而越来越严重,科举最终被社会所嫌弃。正在此时,欧洲新文明的波涛奔涌而来。欧洲文明包括了自然科学、实验、制造的要素,而这些如果不通过学校则无法教授。于是清朝政府也终于屈服,将1904年作为最后一年,决定以后不再举行科举。

但作为考取科举之人的称号——进士的名称仍然被继续使用,清朝按照学历对大学毕业者或者海外留学的归国者授予进士。日本的服部宇之吉博士受到清朝的聘请,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的师范教习,出人意料的是他在1909年归国之际,被赠予了进士的称号。朝鲜确实有人到中国参加科举并成为进士,而阿倍仲麻吕在唐代究竟是否成了进士是不确定的,排除这一例,日本方面只有服部博士是在科举制崩溃之后成为的进士。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以上主要是从天子的立场出发审视科举制。但是站在人民一方,从作为参加者的立场来看,还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科举是天子特意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寻求人才的制度,所以响应科举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可以说是男儿一生的壮举。但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就职的便利。在旧中国,如果说到赚钱,没有比做官更划算的职业了。而且这在获得实际利益的同时还带有荣誉。

从科举创始的6—7世纪到之后的数百年间,做官吏之外的生财之道很少。至于明代,虽然从这时开始社会发生了变化,只要一心一意做买卖,也能够舒适地生活,但作为商人是脸上无光的。而且,如果想做大生意的话,就无论如何都要卑躬屈膝地和官场方面保持联系,否则很不方便。所以与其为了赚钱而忍受屈辱,不如自己成为官吏,光明正大地抓住好运,这才是最为聪明的做法。

于是世人争相涌向科举之门,宽阔的大门也逐渐变得狭窄。随着竞争越发激烈,相比于单纯的个人才能,自身所处的环境对于考中科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是生来具备相同程度的才能,有钱人比穷人更有利;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人比父母没文化的人更有利;成长于文化发达的大都市的人比偏远乡村的人更有利。作为结果,文化的不均衡越来越呈现出地区性,财富分配也越发不公。中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在这里,最受益于环境、最富才能的人聚在一起,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竞争,科举考试变得越来越难。所以如果没有产生考试地狱,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中古史】

鲁惟一《汉帝国的日常生活》出版

张磊夫《国之枭雄:曹操传》出版

堀敏一《曹操》出版,陈苏镇 韩昇 仇鹿鸣 推荐

侯旭东《佛陀相佑:造像记所见北朝民众信仰》出版

仇鹿鸣《读闲书》出版:要沉潜,不要热闹

仇鹿鸣《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出版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再版

张邦炜《恍惚斋 两宋史 随笔》出版

熊存瑞《隋炀帝》:重估炀帝之历史地位

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开创一个领域的典范之作

吴宗国《中古社会变迁与隋唐史研究》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