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空中技巧30年的奋斗,就没有中国冬季项目的飞跃 | 读懂冬奥

2018-02-19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虽然再一次遗憾的错失金牌,在平昌最终交出了2银1铜的最终答卷。但回望空中技巧过去的30年发展历程,让我们对过去一代人的奋斗感到由衷的钦佩。

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上,除了继续期待这个项目的奖牌与惊喜,也希望能利用这个契机带动雪上项目在国内的长久发展。


文/ 特约作者 高源

编辑/ 萧深


“冰”有短道速滑,“雪”看空中技巧,这两句话是中国冬季项目过去20年最真实的写照。短道速滑实现了“零的突破”,而空中技巧则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枚雪上项目冬奥会奖牌、第一枚雪上项目冬奥会金牌、第一枚男子项目冬奥会金牌。


即使在中国冬奥遭遇“寒流”的平昌,中国空中技巧队还是收获了2银1铜3枚奖牌。徐梦桃遭遇失误后的泪水,贾宗洋与金牌失之交臂后的遗憾,都给人们留下了道不尽的故事与感慨。



空中技巧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引入中国,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在中国的冬奥会征战史上留下了1金6银4铜共11枚奖牌的辉煌战绩。这些战绩的背后,既有这个项目和中国运动员技巧能力高度契合的特点,更有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


然而在长期以来“冰强雪弱”大背景的影响下,空中技巧的发展历程及其贡献很大程度上为外界所忽视,这也是生态圈这篇科普文诞生的原因。


简而言之,过去三十年,空中技巧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从零起步,立足亚洲,冲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末-1998年长野冬奥会)

2.  新老交替,男子突破,冬奥夺金(1999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3.  集团优势,赛制变更,冬奥遇波折(2011年-2018年平昌冬奥会)


相比于很多传统冰雪项目,空中技巧引入中国的时间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项目才逐渐在国内生根发芽。但我们很快将它锁定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突破点,因此1991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冬季项目比赛空中技巧被列入表演项目,1995年第八届全运会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些举措为为该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是空中技巧首次进入冬奥会。在它的首秀中便出现了中国面孔,季晓鸥和尹红虽然止步资格赛,但能够第一时间和国外高手过招,为之后的突破埋下了伏笔。


备战1998年冬奥会中国空中技巧队全家福(随队李医生、银钢、欧晓涛、季晓鸥、尹红、郭丹丹、单兆鉴、徐囡囡、陈洪斌)


中国空中技巧队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了1998年长野冬奥会,为此制定了“三步走”的方案:亚冬会夺取金牌-世界杯提升战绩-冬奥会取得突破。1996年第3届亚冬会,国家队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前四名和男子项目冠亚军;1997-1998赛季,郭丹丹和季晓鸥分别获得了世界杯分站赛冠军。


而在“终极大考”长野冬奥会上,徐囡囡凭借决赛186.97的总分收获一枚宝贵的银牌,这是中国雪上项目的首枚奖牌,也为中国冬奥会的雪上项目开启了“空中技巧时代”。很多老资格的观众,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了解和关注空中技巧项目。



长野冬奥会后,几名老将因伤病退役,国家队因此在之后的三个赛季颗粒无收。但与此同时,新老交替悄然完成,以李妮娜和韩晓鹏为代表的新一代空中技巧队员开始崭露头角。


之后大名鼎鼎的李妮娜是这个时期中国空中技巧的代表性人物,动作稳定性高是她的最大法宝。2002年盐湖城首次亮相冬奥便获得第五名,此后在都灵冬奥会周期统治赛场,成为中国首位自由式滑雪项目世界杯总冠军,此后更连续三届蝉联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锦赛女子冠军。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世锦赛和世界杯大放光芒的李妮娜却始终未能在冬奥会赛场取得突破,作为一名两周台选手,她的动作难度受到一定限制,虽然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动作完成质量,但无力应对其他国家高难度三周台运动员的冲击,2006年都灵和2010年温哥华两届冬奥会先后屈居亚军。


但男子项目的异军突起却“意外”弥补了李妮娜和中国冰雪的遗憾。2006年都灵冬奥会,此前从未获得过国际赛事冠军的韩晓鹏以“黑马”姿态亮相带来了惊喜,资格赛名列第一,决赛夺得冠军,成为中国冬奥史上首位男子项目金牌获得者,更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位雪上项目金牌获得者。



虽然这枚金牌有一定运气成分,但背后的主因是中国在这个时期对空中技巧项目的巨大投入。国家空中技巧训练基地的投入使用以及澳大利亚籍主教练达斯汀的聘请,迅速提升了国家队的竞技水平,也培养了一批本土优秀教练。现在来看,这两大举措奠定了之后十年空中技巧的优势基础。


2014年索契冬奥会周期,国家队再次完成了一轮新老更替。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以徐梦桃和齐广璞、贾宗洋为首的一批兼具高难度动作和稳定性的运动员开始走到台前。中国空中技巧队也因此开始形成集团优势,不断获得世锦赛和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在2014年索契和2018年平昌连续两届冬奥会获得满额参赛席位。



然而国际雪联在这个时期变更了空中技巧的竞赛赛制,决赛赛制由之前的两轮成绩相加计算最终成绩变为了三轮淘汰制(每轮淘汰排名较低的几名运动员,前一轮成绩不带入下一轮)。这意味着运动员想要获得国际赛事冠军,除了要储备至少三个高难度动作外,还要保证每一个动作的完成质量,这大大提升了赛事的偶然性。


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和贾宗洋虽然第二轮均位列第一,但在最关键的第三轮出现失误,功亏一篑。而这回在平昌,中国运动员均在决赛第二轮有着出色发挥,却再次折戟第三轮,距离金牌总是“一步之遥”。这也是徐梦桃泪洒赛场,最让人感到残酷也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而更残酷的现实或许是,在空中技巧美轮美奂的动作背后,是那些不为人所知的艰辛付出。由于项目对于运动员有着极高的要求,即使在全球范围内,这也是一个打着浓重“专业化”标签的项目。目前,中国登记在册的空中技巧运动员仅有86人,基本上保持了过去专业队的编制,运动员的收入基本上是各省专业队运动员编制对应的工资。


即使是顶级选手的情况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虽然他们有一些国际赛事的奖金,但空中技巧的商业开发远不能和单板滑雪等项目相提并论,甚至在国际上也没有任何商业赛事,每年的国际赛事几乎就只有国际雪联的几站世界杯分站赛,“狼少肉更少”的局面造成了该项目难以取得爆发性增长。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继续期待空中技巧在北京-张家口冬奥继续为中国收获奖牌,但如何利用这个契机带动其在国内的发展,或许才是一个更难解决但又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



部分内容与图片整理自网络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肖恩怀特传奇:单板滑雪之王!| 人间

羽生结弦:为花样滑冰而生 | 人间

关于冬奥,我们更想与你聊聊世界“核”平 | 电台

韩国举办冬奥会,真的是为了黑咱们几块金牌?| 读懂冬奥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