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作协主席吴克敬 小学毕业当过木匠

陕西老白 秦記壹号 2022-07-31

近日,西安作协主席吴克敬,因指责无卫生巾女子矫情,引来诸多网民指责。更有甚者,翻出吴主席的陈年旧账,对其进行刨根问底。



资料显示,吴克敬现年68岁,陕西宝鸡扶风县人。不知何因,小学毕业就当了木匠,因喜欢阅读,让他在失望中发现希望,在绝望中看到了未来。


年轻时,吴克敬整天背着自己的凿子、刨子、斧子、锯子、墨斗、还有鲁班尺等,走千村,踏百乡,积累了许多生活常识,还有许多生活故事。以木匠为生的吴克敬,说自己偷偷地爱恋着文学。


1985年,吴克敬的成名作《渭河五女》,发表在1985年第3期《当代》杂志。紧接着,短篇小说《井台》也发表在1985年第4期《延河》杂志,一时间,吴木匠“轰动”了陕西文坛。


据吴克敬自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报考了西北大学作家班。当年,吴克敬已经30多岁而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如何考进了西北大学,不得而知。


1991年,吴克敬从西北大学毕业,这一年他已37岁。毕业进了《咸阳日报》工作,后调至《西安日报》工作,从普通编辑记者干起,做到了报社的副总编(处级)。


在媒体工作17年,吴克敬转岗至西安市文联,后连续发表了近20篇小说。其中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你说我是谁》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奠定了其在陕西作协地位。


对于吴克敬的履历,以及发表过的作品,有人质疑涉嫌造假。并坦言,此人善于攀附,多数作品由马某庄代笔,轨迹类似厅官米育忠


如今,吴克敬头衔不少,包括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书画院副院长、陕西书画院院长。他的创作理念是,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为时代树碑,为现实立传(树碑立传)。


1月4日,西安“封城”第十一天。吴克敬在《扎在长发上的橡胶手套》一文中,讴歌了一位看不到脸的女性防疫人员,陕西省三八红旗手、西安市莲湖区枣园街道唐都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姚美珍。


因为姚美珍,在防疫工作过程中,用橡胶手套扎住了长发。


随后,吴克敬在文章中,还夸赞了另一名防疫人员寇雅玲。西安演艺集团负责人寇雅玲,带领1000余名干部员工,毅然投入防疫一线,连续7天的高强度工作,让这位“60后”抗疫战士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此后,吴克敬笔锋一转,开始对另一名西安女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有些人,同样也是女人,却让人想要诟病了呢。”


其实,吴克敬要痛批的对象,正是数日前引发舆论热议的“因无卫生巾而向防疫人员哭诉”的女子。该女子在酒店集中隔离时,因来了例假没有卫生巾,哭着向工作人员求助,工作人员未能及时给予解决,视频发到网上引发热议。


对此,吴克敬在文章中指出,视频中这位冲着防疫人员大喊大叫的女人,说她 “大姨妈”来了,她没有卫生巾,别人也不关心她。对于她的抱怨,咱们平心而论,的确是个问题呢。


女人家大姨妈来了,没有卫生巾是很难办,她可以苛责。不过,苛责的对象要找准,防疫工作人员那就是你自己了。你自己有没有卫生巾,什么时候用卫生巾,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吗?


而在紧要的时刻,还要苛责别人不能上门给你送!这就你的不对了,你把自己情状,与在疫情中的姚美珍、寇雅玲比一下好吗?那你可是要惊醒的呢,疫情当前,什么矫情,什么小姐作派,是没有用的,别人才不会惯着你,任由你大喊大叫!


网上有人这么说了,抗疫就是打仗,隔离就转移,阵地上那没有保育院,也没有五星宾馆!


此文刊发后,引来诸多批评和质问。


有著名学者认为,在吴克敬老师的心中,还真认为卫生巾是奢侈品。他不知道对一个女子来说,卫生巾不仅是“基本需求”,也事关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在他看来,超出“吃饭”的部分,都不应该提出来。


西安狄先生质问,如果换成吴主席自己的女儿,不知还会“痛批”吗?


北京李先生感叹,不是以作品,而是因卫生巾暴得大名的作协主席,吴克敬肯定是第一人。


其实,我们不应该要求一个作家,必须要记录苦难,去写那些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他发出了错误的声音,人们也就有了评判的权利。


近期,吴克敬主席共写了四篇“疫情日记”,其中一篇文章,从用词到立意远超《不愁》,令人反胃。


1月2日,吴克敬发表了《你不能拒绝》———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少点儿抱怨和不耐烦,像我看到的另一位网民发帖说的那样,听话就好。他说了,社区发放菜,我家领导说咱们要不要去帮忙。我说,别去。我家领导说,为啥。我说,去了你会焦虑。我不想你焦虑,只想你能听话,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自己,不给人添麻烦就好了。疫情肆虐的西安,听话即是美德,拒绝不是。


这篇雄文,想表达的大致意思是,疫情期间“听话”最重要,不听话就是不美德。仔细想想,让人不寒而栗,如刚刚发生的医疗事故,受害人说出了真相,难道就是没有美德吗?


江南老费说,一个写作者,一旦以某某协会领导或者会员自称,在书的作者介绍栏里强调这个身份,就已经不足观了。这个看法,99%的时候都是正确的,不客气说,应该是100%。


张老师认为,这样一个作家,还是省作协副主席,文字风格的矫情不说,其人格中的“恶心”真的让人吃惊。互联网时代有一个规律,一个人如果在一件事上很夸张,在其他事上恐怕也有点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有些好事的网友,挖出了吴主席的“黑历史”。


2015年7月16日,长江文艺杂志社公开声明,鉴于吴克敬公然撒谎,自我剽窃的行为,长江文艺杂志社决定,将扣除吴克敬《锄禾》小说的全部稿酬,从此拒绝发表吴克敬的任何作品。


值得注意是,当时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正是知名作家方方女士。


2015年7月18日,四川《成都商报》又以《鲁奖得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吴克敬涉抄袭》为题,报道吴克敬发表在《金户视野》的文章,涉嫌抄袭《户县赋》作者李景宁,还抄袭了李景宁另外一篇赋 《渭水赋》,将其改为《渭河赋》发表在《延河杂志》第五期上。


西安老严说,西安是个不正常的地方,有些所谓文艺团体和协会主席,基本都是靠钻营和运作上位的。大家心知肚明,就隔着一层薄纸,一捅就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