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最科技范儿的古典音乐家,他用“互联网+音乐”传递爱
17岁获得柴可夫斯基音乐大奖,
最年轻、最优秀、最活跃,
甚至“一个世纪只能出一个的钢琴天才”,
这些词汇都在一个人身上跃动,
而他却在用最新的科技普及音乐,
让每个人都知道,
音乐,不难。
他是孔祥东,中国的李斯特。
// “纸钢琴”上的梦想 //
与19世纪“钢琴之王”李斯特出生的同月同日,一位未来中国的李斯特出生了,他叫孔祥东,小名东东。
小时候,由于家庭生活拮据,买不起钢琴,母亲只能用量衣尺在粗糙的纸上画着与真实一样大小的黑白琴键。不到4岁的东东听着母亲拍打的节奏,十根小手指在纸钢琴上舞蹈。无声的琴键,自此一点一点地叩出了东东的音乐之门。
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那么快乐,心里却不是滋味,更加拼命赶活,到处兑换东西,借钱。终有一天,母亲把那台东东惦记已久的二手琴带回了家。当东东看到钢琴时,他抱着妈妈又蹦又跳:“它有声音了!它有声音了!”
这段故事,后来被拍成了微电影,感动了无数人。
而靠着这样的刻苦和这样的勤奋,东东在他被保送到美国留学前,就已经在第八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与1987年的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大赛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引起了世界乐坛的注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17qdsztg&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孔子第75代孙的衣钵继承 //
目前,他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西方媒体把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称之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
但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隐藏的身份——孔子第75代孙。在美国留学的10年里,孔祥东每次周游巡演时,都想着哪天能回到故乡,为自己的同胞做点事。于是,他选择了一条非常规之路——“我喜欢当老师,姓孔的人好像天生应该当老师。”
1997年,他从美国回到上海,没有举办演奏会,而是创办了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
在孔祥东具有前瞻性的目光中,他看到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精神病症、越来越繁忙的社会。他所感到的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没有比现在更需要音乐的时候。
而他的初心很简单——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考级,而是希望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近音乐,从音乐中体会快乐。
于是,孔祥东把他的音乐艺术中心搬到了上海、北京、深圳、西安等城市,建立了20所分校,并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
这样一做就是17年,但在特殊环境下,他还是碰壁了,学校关掉了,他认为自己再做下去就要对立了。
到此,难道他的音乐教育梦想就结束了?不,庆幸的是这个时代创新无限,这条路行不通,还有另一个新世界等着他。
由于对互联网出人意料的好奇,他在探索新科技的道路中,感受到了梦想的延长。
在这些年中,孔祥东患上了抑郁症,但他称这种病是种待遇,干脆闭门不见客。
20多部苹果设备,装满各种APP,他把钻研钢琴的热情复制到了玩APP上,甚至在家里辟出一个房间,取名AppleRoom,专门展示苹果产品,还两度被苹果公司邀请去演讲。而他“玩物丧志”的背后是因为发现了音乐的“新大陆”。
在演讲会上,他的标配成了iPad或者iPhone。孔祥东总是打开一个APP,开始在APP上为听众演奏歌曲。有些时候会和其他嘉宾每人对着手机说一句话,然后通过一款名为Songify的APP,生成一首浓浓的电子乐风格的歌曲。没有昂贵的钢琴,也没有拉风的小提琴,有的只是创新的科技——苹果设备。
他说:“音乐和互联网最核心的都是分享。而互联网是今天最大的学校,当古典音乐的表演形式成为常规,音乐家要有勇气站出来自我革新、尝试和优化。”
// 致力于音乐分享的行动派 //
孔祥东很欣赏现在互联网上的音乐艺术,他认为,音乐不是用来吓唬人的,在互联网时代,知识面前人人平等,音乐面前人人平等。
开始时,令他感到震撼的是,YouTube上制作的千人大合唱。
“有这样一个人,他和那些网友约好,每人只要发出一个声音,随后用软件把上千人的声音合在一起,变成了合唱,但这些人都没有互相见过面。这段合唱的声音非常震撼,美丽、神圣。每一次我听到,眼泪就会禁不住掉下来。互联网可以团结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群,这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了艺术创作无限的可能。”
也因此,孔祥东希望自己的音乐创作能有更多的“互联网精神”,他尝试开发APP,尝试用APP写歌和演奏,也和中国联通合作,把曾经为汶川地震所写的那三个音符的旋律推到网上,邀请网民参与再创作当中。
他始终相信,互联网对于音乐的创作有着革命性的作用。因为未来,也许不需要钢琴,不需要小提琴,在APP上点击一个软件便可以拥有这些声音的全部。
这样的超前思维,这样的容纳之心,在我们都以为一定需要钢琴和小提琴,需要美好的声音才能演奏音乐的时候,他给我们打破了,原来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乐器,叫“声带”,原来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琴声,就在手机里面。
孔祥东,作为余生将致力于音乐分享的行动派,如今站在了科技创新的前端,这与他对科技与音乐的关系认知分不开。
我们问:“您认为科技创新与音乐的连接点是什么呢?”
他给了我们一个很惊喜的答案,却只有一个字——“愛”,他说:“对的,就一个字,但必须是这样写的“愛”,请千万不要用简体字,那既不是我们发明创造了这个“愛”字的本意,更不是我和你们每一个中国人想要的愛的样子……”
这个回答,也许我们还能从下面找到一些解释。
// “有愛就会乐天” //
钢琴大师孔祥东除了在推广音乐的“互联网精神”外,还积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投身于公益活动。2004年夏天,孔祥东为盲童曾凯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指定孔祥东音乐机构中富有经验的教师为其辅导。
在央广视讯圆梦系列公益计划中,孔祥东不仅多次指导自闭症孩子练琴,还亲自担任圆梦大使,与自闭症孩子陈正桐表演四手联弹,为其圆梦。
但同时,也与他的乐观分不开。从儿时的贫困到患得抑郁症,到如今成为国际著名钢琴大师,这一路走来,道不尽的难题,却都被他一一化解。他说:“意念決定行为,有‘愛’就会‘樂天’”,这也是给年轻人的建议。
而此次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手打造的2017“乐天行动派”公益活动峰会,孔祥东将亲临现场,除了为我们带来震撼的音乐开场外,还会与今日头条副总裁柳甄,腾讯研究院副院长孟昭莉和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等对话未来,为我们讲述在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后所产出的敏锐洞察。
让我们走进乐天行动派现场,亲自见证孔祥东的魅力吧!(报名请戳“阅读原文”)
在「 推荐人」一栏里写上“乐天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