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健康的世界,不该有被遗忘的角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盖茨基金会 Author 盖茨基金会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每年新发疟疾病例高达3000万例,发病人数高居各类传染病之首。在几代预防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下,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获得了国家消除疟疾认证,并称赞“从3000万到0,中国消除疟疾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为了纪念这一公共卫生领域的里程碑时刻,我们拜访了在抗疟领域中做出过卓绝努力并仍在持续奋战的专家、学者、一线人员等,试图和他们一起还原这漫漫征程,并共同展望全球“无疟疾”的光明未来。


以下稿件为该系列第二篇,根据张军的视频访谈编辑而成。


在云南的西南,隔着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隔着瑞丽江的江水和缓,隔着田间的土埂,甚至寨子里的秋千,一步之遥,就从中国到了缅甸。而因为历史原因,边境聚居的少数民族,一直往来密切。2000多公里的漫长国境线,更多时候只是地图上的蜿蜿蜒蜒。



伊始:缅北之行


上世纪90年代,刚刚离开国家卫生部的张军,加入了英国民间慈善机构 “无国界卫生组织”(Health Unlimited,简称HU),前往缅甸开展卫生救助项目。该组织由几个医生于1984年创立,愿景是促进建立一个人人都享有初级卫生保证权利的世界。在2011年更名为 “健康扶贫行动” (Health Poverty Action, 简称HPA),目前在全球14个国家开展卫生和人道主义援助项目。缅北是HPA一个重要的项目地。


初到缅北,张军看到的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因为远离城市,再加上原始森林带来的自然天堑,栖居山林的缅北少数民族没有享受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健康进步。


■ 缅甸北部山区的村落 / HPA


此外,缅甸中央政府和当地的民族武装之间存在长达60多年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导致这里缺乏基本和可持续的卫生服务体系。“我们十年间建立起来的诊所,培养出来的专业卫生人员,一打仗就全毁了。”卫生体系受到战争冲击的时候,覆盖当地百姓的原有的基本卫生服务,比如说消毒接生、儿童免疫接种、常见病和传染病的控制,就无法正常开展。


体现在原住民身上,就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和免疫接种保护,人们常常因为本来可以预防的疾病而死亡。孕产妇死于分娩时感染的破伤风和难产,孩子们死于疟疾、百日咳、肺炎和营养不良等各种传染病。


■ 2015年,张军和缅北掸邦的孩子们在一起 / HPA


活着,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力。抱着“先得让人活下来”的信念,张军留在了缅北,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缅甸是东南亚疟疾高负担国家,疟疾防控也因此成为HPA在缅北的工作重点之一。张军说, “初到缅北时,我遇到的当地几乎每个人都得过疟疾,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活了下来。很多孩子死于疟疾,所以妇女们就用多生,来对抗死亡,让活下来的孩子能够长大。” 


此外,疟疾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怀孕的时候生理负担是很重,要是得了疟疾会导致贫血,很容易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或者死胎,加重孕妇的高危风险,孕产妇死亡也会增加。


■ HPA培训当地村民如何使用蚊帐 / HPA


实际上,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有效的防控手段也很清楚,通过预防性服药加使用药浸蚊帐,加上早发现和早诊断和治疗,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断疟疾的传播,挽救众多生命。


于是,张军和团队从发放蚊帐,宣讲卫生知识开始,外展流动医疗筛查疟疾病人,提供治疗,走村进寨,靠不断的沟通建立信任并逐渐和当地卫生部门一起,将局面一点点扭转——在有了蚊帐和正规药物治疗后,当地的疟疾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但当地脆弱的卫生体系、常年的冲突和战乱,以及中央政府的鞭长莫及,让张军认识到,传染病的防控需要系统的策略、持续的投入、专业人员的培养以及卫生系统的建设。而这一切,只靠HPA这一个机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将合作的网络织得更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转机:更紧密的合作网络


彼时,在漫长国境线的另一边,得益于在国家和省的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不断投入,以及与“全球基金“(Global Fund,全称为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等多边机构的合作,中国已经在境内的疟疾防控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近80%的省市有疟疾流行,每年发病人数高达3000万,疟疾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到1990年底,全国病例总数降至约117000例。


在全球基金的支持下,从2003年开始,中国加强了快速发现、治疗和预防疟疾病例所需的培训、人员配备、实验室设备、药物和蚊虫控制措施。


全球基金在10年期间累计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援助,其间,疟疾流行省从24个降到5个,每年病例降至不到5000例。考虑到在疟疾控制领域取得的进展,中国于2010年确定了一项宏伟目标,要求到2020年消除疟疾。


■ 1996-2017年中国疟疾发病率 / 世界银行


然而传染病无国界,对于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是中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解决缅北的问题,不能只靠缅北。更何况这也不只是缅北的问题。”张军说,“云南与缅北有漫长的边境,边民互市、跨境通婚都是日常,传播疟疾的蚊子可以通过不到两米的国境线飞过来,邻居的疟疾不消除,我们云南很难真正实现疟疾消除。”


创新:全球基金的跨境合作


2007年,HPA与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合作,经过两国卫生部认可,通过全球基金创新的跨境合作模式,开始系统地在沿着中缅边境缅甸侧的缅北金三角地区开展疟疾防控工作。


 “在我们积极的倡导参与下,中国政府和缅甸中央政府之间多次召开了中缅边境疟疾防控的交流会,甚至包括了与缅甸中央政府在政治上有分歧的边境民族地方武装的代表,几方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和研究中缅边境共同面对的疟疾防控策略是什么。建立起这样一种共识,这是我们共同应对的一个传染病。大家把云南和缅甸掸邦、克钦邦看成传染病防控的特定区域看待,一个区一个疟疾防控策略。从传染病控制来讲,这样的创新,已经打破了国界的界限,更加务实和科学。”新冠发生后,我们更加能理解和体会,传染病防控是没有国界的。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中缅边境地区的云南的5个州(市)的12个县和与此接壤的缅甸的12县概括5个特区都被覆盖,不止缅北内部的区域性合作加强了,整个中缅边境的防控合作也随之加深,资源调配,疫情交流,专业人员培训,使得跨边境疟疾的联防联控策略不再是纸上谈兵。


■ 缅甸疟疾发病率自2013年以来下降明显 / 世界银行


也正是得益于两国间的交流,中国在多年的疟疾防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也为缅甸国家卫生部所借鉴,并写进了缅甸国家疟疾控制和消除的策略规划中,即“1-3-7“策略:疟疾病例诊断后1日内报告、3日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以快速发现并阻止疟疾蔓延。


此外,中国质优价廉的抗疟产品,也通过全球基金的国际采购提供到缅北地区。“十多年我们项目发了124万顶蚊帐,覆盖了我们这个区域的62万人。这些蚊帐大部分都是通过国际招标,由中国生产的。”


通过张军和HPA团队十多年的努力,在缅甸当地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不仅把当地的疟疾带虫率从13.6%降到0.18%,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疟疾的发病和死亡。而且云南的疟疾病例包括输入性病例也越来越少,从2008年云南每年约3800例降低到2019年的188例。


■ 2017年,HPA协助缅北项目地卫生体系建立了冷链系统 / HPA


目前云南已连续三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发生。通过二十多年的项目合作,当地也建立起来了一支在社区开展卫生工作的几千人的志愿者队伍,当地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也通过项目合作得到了加强。


当地政府和中央政府也增加了卫生投入,通过项目合作建立的卫生服务平台,逐步还拓展了卫生服务工作的内容和覆盖范围,除了疟疾外,包括登革热、儿童免疫接种、清洁接生、结核病治疗、儿童营养干预、社区的健康教育、常见病的治疗等在内的工作,都能通过这个很初级的卫生服务体系与社区一起对接,开展起来。


尤其体现在新冠发生后,当地卫生体系能及时作出行动,在社区和医疗机构之间开展了对新冠的监测和筛查的工作,在应对新冠和保护百姓健康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球目标不该是写在纸上的,需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的参与。”   通过HPA在缅北的项目,搭建一个创新的跨境传染病防控模式,推出了更科学务实的区域性的传染病合作策略,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基本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得更多的卫生服务内容可以惠及当地百姓,让这个世界最偏远、贫困的人民也不会被落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