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诺贝尔奖为何最权威?——因为获奖者不用像乞丐一样填表和自吹!(深度好文)

2017-10-05 化学人生 PaperRSS

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导语:2000年以来的17年间,日本有15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难道我们与日本的差距真的在科研本身?Too young,Too simple! 近年来,我国增加了相当大的投入在科学研究方面,在国际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其实已远超日本。

    问题的关键是:我国配置科研资源、评价科研成果有着很强的行政色彩,科研经费存在大量浪费,大量论文为应付考核、评价、晋升而发表,缺少应有的创新价值。陈传席先生的文章《不要培养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或许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意义——不要培养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作者 | 陈传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1986年至1987年,我在美国一所大学任研究员,在一次华人聚会上,忽然有几个人跑到我面前,热烈地向我祝贺。我吃了一惊,他们也马上停下来,“你是……”原来他们弄错了。交谈中才知道,当时有一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大概叫李远哲,长得很像我,“长相,年龄,气质,风度……啊,他比你个头还是稍矮一点。不过,太像了。”他们都是台湾人,在美国工作或留学,刚从广播中听到李远哲获诺贝尔奖的消息,而且李远哲也正在这个城市,他自己也是听别人告诉他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后来又在广播中得到证实了的。

化学知识小贴士

    李远哲(Yuan Tseh Lee),世界著名化学家。1936年1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新竹。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197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1986年,李远哲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李远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研究较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利用激光激发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本文作者:陈传席先生,与李远哲确实有一点神似

    原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得主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既不要自己像乞丐似地把自己科研成果一一上报,也不要填表,更不要自己吹自己的成果有什么独创和高明,更不存在拉关系、开后门等等,而是由有关专家提出推荐,且不通知科学家本人,再由权威专家评判,评判后,发布消息,所以得主往往事先一点不知道。消息发布后,大家向得主祝贺,得主当然也很高兴,更十分光荣。

    但如果要科学家自己上报、求奖,求人为自己发放诺贝尔奖,而且必须自吹自己的成果如何高明,同时还得贬低别人(同行)的成果,又是填表,又是上报,又是审核,等等,那么,这位科学家还高贵吗?人格还高尚吗?他还有时间和心情去从事研究吗?

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诺贝尔的妻子是被一位数学家夺走的,诺贝尔为此十分伤心,所以,诺贝尔奖中不设数学奖。后来,国际某组织设立了世界数学奖(我忘记了具体名称),相当于诺贝尔奖。上次得主是一位俄罗斯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埋头数学研究,功力极深,但从不发表论文。如果在中国,他肯定不会被聘为大学教授,但俄罗斯一位大学校长还是聘请他为教授。这位数学家只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挂在自己的电脑网上,绝对没有向任何刊物投稿,他认为投稿有辱他的人格,他在自己研究成果前写下一句话:“就是这样的。”结果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国际最高数学奖。全世界轰动,他也无动于衷,继续过自己平淡而紧张的研究生活。通知他去领奖,他一笑置之,拒绝去领奖。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有教授工资,能维持生存和研究也就够了。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骨气,但不可能完全如此。比如当官的,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而且官员礼贤下士时,面对群众、贤士,他应该表现出“处下”的风度,绝不可高傲。此外,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略去);又比如一个乞丐向人乞讨,他必须低下……

但知识分子必须有独立人格、高尚的人品,特别是骨气。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


    社会也应该尊重和维护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高尚人品,至少不能培养知识分子的“低下人格”,而现在很多规定就是培养人的低下人格。比如评奖,先发通知,叫人去看通知,然后按通知规定,把自己的著作或画集上交,再填写表格,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得几等奖,并讲出自己作品的优点,比别人作品强在哪里。一个知识分子,自己拿自己的作品去求奖,自己讲自己作品如何好,而且还必须贬低同行其他人的作品,这人品就不会太高,还能有什么格调呢?但不求奖也不行,因为每年都有大量著作、画集出版,评职称、评工作、入协会,都要得奖作品才算数。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这还不算,评奖时还要活动,打听好谁当评委,好一一登门拜访打招呼,是否送礼就不得而知了。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在某市办一个书法展,原定好请一位名人出来讲讲话并剪彩,名人也答应“肯定来”,但到展览前一天,名人告诉他:“不行了,有紧急事。我的作品要参加评××××奖,这几天正要评,我得去活动活动。”“去活动就有希望,不去准没戏!”他去活动了一个多星期,果然奖评到了。

    争着当评委,谁有权谁当评委主任、副主任,再由他挑选几个和自己合得来的评委。评奖讨论时,首先把自己的作品评上高奖,再评几个关系户,或自己朋友的学生……真斯文扫地矣!

    我建议,以后评奖也像评诺贝尔奖一样,由有关部门找一批权威专家参与,由权威专家推荐,再评比。如果权威专家自己的作品也被另外权威推荐,那么评到他的作品时,作者必须回避。评好之后,再公布。这样可以少折腾作者,不要让他们为评奖到处兜售自己,到处拉关系,长此以往,知识分子人格降低而不自知,还以为是应该的。其实,每年出书出画册很多,但真正好的著作是十分少的,大家一提就知道的。现在,好书评不上奖,十分恶劣低下的书反而能评上奖,问题就出在人格高尚的人不愿降低自己的人格去求人求奖,而人格低下的人本来写不出好书、画不出好画,便到处求人拉关系,或者自己有权,奖便评到自己头上,不是评奖,而是评关系、评权势。

    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人群的典范,他们人格的高下决定社会素质的高下。所以我希望不要培养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要培养他们高尚的人品和人格,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捧着自己的作品求人为之评一个奖,这人格还不低下吗?

    明代朱元璋就是培养知识分子人格低下的一个皇帝,历来“刑不上大夫”,而朱元璋对具有高尚人格的知识分子,或拍颊,或逮捕,或腰斩,或侮辱后杀头,重用的都是那些俯首贴耳、人格低下的人。从明初始,知识分子的人格集体降低,直到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的人格才上升起来,到1957年“反右”,知识分子已无人格可言。

    知识分子人格低下,整个社会人的素质必集体降低,中国人的素质之低早该注意了。我们不希望再培养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因而在细节操作上都应该注意。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小众书坊, 版权属原作者,谨致谢意)


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往期文章推荐:(直接点击浏览)

Plant Physiology:lncRNA增强植物抗旱、盐分等非生物胁迫

简讯:全球首例便携式DNA测序仪完成田间病害测序

Cell Host & Microbe:新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10效率更高!

2017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植物生命科学领域何祖华、刘耀光、谢道昕、种康等光荣上榜

震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展

方舟子:“双一流学科主任”涉嫌论文造假被撤稿

Nature plants:醋能帮助作物抗旱

学术老虎?一长江学者被50万元“绊倒”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打造东南沿海的“植物界硅谷”(视频)

这项"诺奖"不管颁给谁,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2017/10/03 生命科学类就业岗位信息发布(含国外博后)

PaperRSS:公众号后台下的科研实力分布(深度好文)

Science: 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小编将迅速采取删除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PaperRSS”。





温馨提示

为方便小木虫里研究生们的科研生活交流。PaperRss微信公众平台特建立了两个全国博士就业交流群。建群半年已来,两群成员已经达到700多人。成员包含了美国、欧洲、日本、清华北大、中科院名校、地方大学博士以及企业经理,HR等;涉及各学科领域方向。欢迎各位新人直接搜索 IGDB2010 刚哥微信号申请加入,入群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研究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