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士发声:呼吁本土人才享受“海归”同等待遇

2018-03-12 PaperRSS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

  原标题:人大代表王建宇呼吁本土人才享受“海归”同等待遇

     

“我有一个学生非常优秀,从做研究生开始就参与‘墨子号’的工作,当时想都没想就留在了国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忍不住提到了自己团队培养的一名学生。


  

    王建宇对这名学生的评价是,当时整个项目的运行“我不在可以,他不在不行”。可这样一位团队中的主力,向上进步的路程却走得有些缓慢,至今仍是一名副研究员,能够获得的支持与奖励也寥寥可数。


  和这位学生类似的,还有颇受关注的隆猴研究团队里的一位博士。王建宇告诉记者,幸运的是,这位博士近期得到了破格提升为研究员的机会只不过,这样的“破格”机会对国内培养的年轻人才而言太难得。



中科院神经所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基因敲入的食蟹猴


  反观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才引进回国后所能得到的待遇,则是另一番景象。

  “国外引进回来的人才,为他申请教授都是垫底条件,还会给他落户津贴、启动经费,两者一比差距很大。”王建宇说,自己的学生心态很好并不计较,但在意的科研人员可能就“跑掉了”。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跟记者聊起人才培养问题时,也提到了一件糟心事。“我有一个学生毕业后留校成为教师,他通过海外研修计划到国外,做得非常好,回来时他想申请‘青年千人’,结果去咨询说绝对不行,因为你是学校派出去的。后来,他回来后便从复旦辞职了。”



右一:马兰(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为什么国内培养的人才不能和国外引进的人才一视同仁,代表们有些困惑。

  “既然叫人才,那就要以才识人、以才辨人,不要管他是本土的还是国外引进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到了现象背后的人才观念。在他看来,不应将人才分为本土培养和国外引进,从国外留学回来才能获得机会,更不是正确的人才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


  一直以来,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对国外留学人才的青睐,是基于国外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相对较发达来考量。然而,随着中国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到今天,国内科研工作的水平也提高了,条件也很好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国内实验室做的工作不一定比国外差。”李林说。

  王建宇举了量子卫星的例子,进一步佐证了李林的观点。“我记得当时有国外专家来了解量子卫星的情况时问我,‘是不是你们团队成员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王建宇回忆道,“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你们中国做了这么尖端的工作,那一定是在西方留过学。”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有几个有分量的、国际领先的成果,比如量子、克隆猴,如果你仔细了解就会发现,除了尖端的领路人,团队中基本都是清一色国内培养的人才”王建宇说。

  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马兰也觉得,我们该有教育自信了,而这种自信就体现在“对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有正确的评估”,与海归人才一视同仁。



  

    事实上代表们十分支持并重视对海外人才的引进,只不过,他们也希望,大批长期、持续奋斗在国家科研项目中的本土培养人才,应当受到与海归人才同样的重视。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这批人才的创新活力应当进一步得到鼓励,为他们的进步开辟通道。

  在人大代表会场,记者已从多位代表口中反复听到了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声音。这些关注也让李林乐观地觉得,人才问题快要接近拐点,接下来会向着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一视同仁的方向发展。




全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8-03-11 第1版 要闻)




https://mp.weixin.qq.com/mp/newappmsgvote?action=show&__biz=MzIyNTA5MzUyMg==&supervoteid=597316052#wechat_redirect

网友评论区:

2018/3/11 15:44:25 Andeshao 
赞同提议!


2018/3/11 13:39:16 taoshl 
讲得好!这种扭曲的人才观念和制度严重破坏教育科研生态环境,害苦了多少有志扎根教学科研一线的优秀国内人才和一大批土鳖才俊。


2018/3/11 13:27:39 dsm9393 
这篇文章很有见地。我们吸引访问学者回归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这么大国家需要自己培养人才。不要以所谓顶级刋物发表文章论事。造成这一局面说明什么?屠吆吆先生得诺奖就没有在所谓顶级刋物上发文。培养夲土人才关系国家未来!


2018/3/11 12:38:22 zuosonglin 
太对了!国家要从制度层面保障,本土人才与海外引进人才一个同台竞争的机制,而不是打压本土人才,一味拔高海外人才。看到不少的例子,非常优秀的本土人才在单位的上升空间被海外人才严重挤压的状况。


2018/3/11 11:58:16 windyjlu 
外来和尚好念经,大家还是努力加油 争取出国游~

往期文章精彩推荐:(直接点击浏览)

千人”海龟难抵“垃圾”论文

当北大博士都去了三流大学任教

各大城市抢人才:你的学历值多少钱?

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各级牛X的人才称号你都了解多少?

除了求婚,科学家还在论文中夹带过哪些信息?

浙大90后一作发Science,你在干啥?


读者须知:


    为方便PaperRSS粉丝(目前突破1w+)好友的科研、就业等交流。PaperRss微信公众平台特建立了全国博士就业交流群。群成员主要为美国、欧洲、日本、清华北大、中科院名校、地方大学硕博在读生以及企业经理,HR;涉及各学科领域方向。欢迎各位加小编微信号(IGDB2010)申请加入。PaperRSS为你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科研、就业交流圈,PaperRSS与你一起扬帆起航。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谢谢。此外,若高校或科研单位、企业(含博士后)想在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可以后台联系小编,微信号同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