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武维华:初心不忘,只愿躬身静耕耘

2018-03-18 中国农业大学 PaperRSS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我校生物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武维华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026h4yq1m&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集体进行宪法宣誓

2017年12月20日出版的《中国农大校报》曾刊发通讯《武维华:初心不忘,只愿躬身静耕耘》,全文如下: 

哈佛归来“老醯儿”


1956年9月,武维华出生在山西省临汾市,五岁时随父亲回到农村老家——孝义县(今孝义市)兑镇镇兑镇村。

孝义,背倚吕梁山脉,衔吕梁之雄峰;面俯晋中盆地,吞汾河之浩水。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隋朝末年,当地孝子郑兴“割股奉母”,“孝行闻于朝”,到了唐贞观元年,唐太宗亲赐“孝义”之邑名。兑镇镇位于孝义市西部丘陵山区,旧称“兑九峪”,这是一个千年古镇,民间有着“先有兑镇村后有孝义城”的说法,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也被俗称为“晋西旱码头”。在这个“行孝仗义”,民风淳朴之地生活长大,在高中毕业后的第四年,即“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武维华考上了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山西大学堂,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另两所是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在这所百年学府里,武维华选择了自己未来的科研之路——植物生理专业。1982年,从山西大学毕业后,武维华走进了黄浦江畔的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继续深造。在这里,他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先生,于1984年12月获得硕士学位,并随导师娄成后先生回到原北京农业大学工作。



1987年12月,武维华由国家基金委资助赴美进行访问研究,并于翌年开始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植物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他博士毕业后到莘莘学子们一心向往的哈佛大学,后来又前往宾州州立大学,在两所著名大学的生物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这段时间,武维华的科研论文不断出现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他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

在美国,武维华自己专心博士后研究,妻子也在另一所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家庭生活轻松、安定。1994年9月,武维华全家却出人意料地回到了祖国,来到中国农业大学任教。在日常工作中,武维华要指导研究生写论文,要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要申请科研项目,要进行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学科的建设和管理,还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他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很长时间里,有无数的人问过武维华同样一个问题:“你怎么就从美国回来了呢?那里的条件可不是国内能比的!?”“我妈想我,我想我妈呗。”这个自然流露却又出乎意料的回答让很多人讪讪而退。谁又能体会到,当年父亲家信中的一句话——“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你们回国服务”——让武维华这位一米八的吕梁汉子涕泪横流,心底的那一份故土亲情使他毅然携妻带女回到祖国。

身在北京,武维华和家乡、母校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他利用各种机会向山西的有关领导进言,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期待能对山西的经济发展有所帮助;他应聘担任了山西大学兼职教授,每年都抽出时间回到母校与同行切磋,时时勉励同学们以求实、求新的态度探求新知;他说:“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改变‘老醯儿’的本色。”2008年5月8日,已是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的武维华回到母校参加山西大学建校106周年庆典。在与老师和校友们座谈时,武维华深情地回忆了30多年前在母校难忘的求学经历,畅谈了当前生物科学界的现状及前沿发展,并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了浓浓的故土深情、校友情谊,都被武维华的奋斗经历所激励。


甘于寂寞勤耕耘

从1978年3月进入大学学习植物生理专业开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武维华一直在植物生理学研究领域默默耕耘。近10余年来主要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调控机制、植物高效利用养分及抗逆的生理及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1994年回国后,武维华一直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工作。他先后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国家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专项、“863”生物技术项目、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项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有数十篇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同时,他还兼任了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和农业部科技委委员、《科学通报》副主编等多项学术团体职务,并于2008年11月开始,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主任。

虽然他在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这些年来,社会媒体上却鲜有武维华的身影——他几乎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武维华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这个行当与别的不同,最需要的是静静地做事。”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人的一生太短暂,要想做好很多的事实在不容易。我只能在植物生理这个领域做点事,哪怕只有一两件呢,也心满意足了。”



“做一两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不仅要能吃苦,还要耐得住寂寞”,武维华曾经说:“基础研究只是一个探索阶段。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再到应用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实验,实验,再实验,一项实验要走过五年、十年,也许一辈子才能得出结果来。人家是十年磨一剑,我们这行一辈子也许才能磨一剑。”

在寂静无声、广阔无边的科学田野上默默耕耘着,武维华似乎成了“山中无甲子,寒岁不知年”的隐士。甚至于很多个春节,武维华也是在实验室度过。刚开始,家人会劝他:“大年初一,就歇一天吧。”武维华却不听,他说:“人要过年,我实验室的苗子可不过年,它该长还要长,并不是大年初一就不长喽。”家人对武维华的事业也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新年如此忙碌,更别说日常的周末、节假日了。曾经有位家乡的记者在周末前来拜访,那是一个草长莺飞,风和日丽,正是春游好时候的早春二月。这位记者却是在实验室里找到了武维华。这位记者带着“惊奇”问道:“星期天也不休息啊?”武维华回答说:“不能休息,工作的头绪很多,每天都有不少事做呢。”记者追问:“每天搞研究,不觉得很枯燥吗?”武维华说:“习惯了,习惯了,要是有一天不研究,反而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呢!”

习惯了争分夺秒埋头工作,习惯了甘于寂寞专心科研。2006年,武维华带领的研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轰动一时,他仍然按照自己的习惯——回绝了几乎所有慕名而来的媒体采访。


十年磨砺宝剑出

《细胞》(Cell)是与《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齐名的权威学术杂志,是国际公认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杂志,主要刊登全世界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最重要的原创性、系统性研究成果。目前,在生命科学SCI期刊的排名中,《细胞》居第一位。能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是生命科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这种意义有多重大?《南方周末》曾经这样描述:在好杂志上发表一篇好论文,通常被科学家视为进军科学皇冠的起点。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科学家的现实目标并不是去赢取什么诺贝尔奖,而是首先发表出色的研究论文。一篇《细胞》论文之于生命科学研究者,大体相当于一枚世界大赛金牌之于运动员。

1980年8月,中国科学家曾在《细胞》发表过一篇论文。但此后的四分之一世纪,《细胞》上面却迟迟不见中国大陆的第二篇论文。虽然,在这份杂志上不时会出现一些中国人的名字,但他们都是身在国外的华人学者。有专家指出,与老牌学术杂志《科学》和《自然》相比,《细胞》不仅要求研究工作新颖,而且要求全面和细致,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国内研究因此一时难以达到《细胞》的要求。于是,整整25年的《细胞》空白,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者一个难解的心结。

    但到了2005年、2006年间,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却连续发表在《细胞》这份顶级杂志上,国内外惊呼:“就像井喷一样”!武维华也在这场学术“井喷”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植物响应低钾胁迫及钾营养高效的分子遗传及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多年研究,研究成果揭示了调控植物在低钾胁迫条件下高效吸收钾离子的分子调控网络机制。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严重缺钾,而我国钾资源又极端匮乏。因此,农作物生产中作物钾营养不良、钾肥施用比例严重偏低的状况已成为限制我国农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不同种类或不同品种)植物的钾吸收利用效率显著不同,说明植物钾营养性状是遗传控制的。因此,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对作物品种的钾营养效率进行遗传改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

武维华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模式植物拟南芥根细胞钾离子通道AKT1的活性受一蛋白激酶CIPK23的正向调控,而CIPK23的上游受两种钙信号感受器CBL1和CBL9的正向调控。植物根细胞钾离子通道AKT1是植物细胞自土壤溶液中吸收钾的主要执行者。在拟南芥植物中过量表达CIPK23、CBL1或CBL9基因以增强AKT1的活性,能显著提高植株对低钾胁迫的耐受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包括CBL1/9、CIPK23和 AKT1等因子的植物响应低钾胁迫的钾吸收分子调控理论模型。该项研究结果在认知植物钾吸收利用的分子调控机理方面有重要理论科学意义,也可能在利用分子操作技术改良植物钾营养性状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2006年6月30日出版的这期《细胞》,在编发武维华课题组科研成果的同时,还发表了国际同行的评论,对此项研究予以了很高评价。

    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武维华却从不提起。2007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博士讲坛”上,武维华的弟子陈利清等四名博士,讲述了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对于这项持续了近八年,前前后后共有五届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工作,陈利清也只评价了一话:“在这漫长的科研路上,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人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要想研究始终朝一个方向进行,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工作交接尤为重要。我们采取阶梯式的交接法,保证实验一直按前人的设计思路往下走,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做科研也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团结的关键是我们注重协作,而不去计较一些细节上的事情。”


三尺讲台写春秋

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武维华先后承担了《植物生理学》《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综述》《生命科学研究进展》《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等多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课程及实验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武维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在1995至1998年间,武维华结合主讲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植物生理学”课程,首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逐步更新、并同时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国内当时“植物生理学”教材内容局限、陈旧等问题,积极采用当时国际上较多使用的先进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并将重要章节内容复印给学生,不仅充实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而且还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根据生物科学作为实验科学的特点,武维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介绍新科学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通过对一些经典、巧妙的实验构思和方法的介绍而自然地引出课程须讲授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重实验证据”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和一些科学研究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2000年开始,武维华教授投入大量精力,历时3年组织编写了新的《植物生理学》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依据植物生理学的自身学科性质,在力求较全面地阐述基本概念和介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当时较通行的植物生理学教材的章节框架和内容,尽可能在内容上反映国际上植物生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教材内容达到在基础性、通用性、先进性、参考性等方面的统一。该教材出版后已被大陆及港、台多所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采用,并被列入“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和“国家理科基地教材”。

    2001年,武维华在学院倡导并组织实施了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URP计划”(UndergraduateGResearchGProgram),鼓励本科生自愿参加老师们主持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个计划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创造了环境条件,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创新意识。

    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及时了解和把握生命科学的前沿进展和新的科学思想,他组织开设了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新必修课程《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综述》,介绍各科研领域的前沿进展及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在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很多同学在本科毕业阶段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选择了较理想的未来发展方向。

武维华主持的博士生《生命科学进展》课程云集了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十几位院士、科学家和著名教授,他们精彩的学术报告,从宏观到微观,从科研工作的方法思路到科研立项,涵盖多个学科,知识面广,课程自1997年开设至今,十余年来先后使3000余名博士生从中受益,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课程。



近年来(编者注:至2009年),武维华指导26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实验工作,毕业论文答辩全部获得优秀。自1995年起,他先后共指导15名硕士研究生、33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迄今已有13名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8名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已培养博士后(出站)6名。桃李满园,武维华不仅向学生们传授科研方法,也向学生们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武维华的弟子们说:“严谨是科研必备的品质,从细节处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是武维华老师指导研究生的一贯做法”,“武老师会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我们写工作汇报、谈问题的时候,他从来不放过我们任何的一个小错误,比如基因名称的大小写、正斜体,杂志名称的写法,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等等。很多东西我们当时不在意,但是后来就慢慢明白细节与严谨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摘自《科学人生——中国农业大学院士风采录》,何志勇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课堂外的学术风景


长按可识别图中二维码

轻松关注PaperRSS微信公众号



本硕博交友扫上方二维码关注“本硕博联谊服务号”,

进入本硕博联谊网站,加入互选池,发帖/应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