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染色体酵母论文第一作者选择申请海外博士后
▲覃重军研究员 (右)与论文第一作者也是团队成员之一的邵洋洋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昨天凌晨刚在英国 《自然》杂志发表领先世界的合成生物学成果,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员就在媒体面前流露出内心焦虑:论文的第一作者、掌握了自己学术思想和实验关键技术的博士生邵洋洋正在申请海外博士后,其中就包括此次与他们同时发表类似论文的美国同行实验室。
“为了学生的前途考虑,我希望她出国,但为国家考虑,我真希望能留住她。”覃重军无奈地说,按照国内学术圈现行的 “游戏规则”,年轻人若在国外实验室做出好的工作再回国,获得的待遇会好很多。能否根据真实学术水平和实际科研贡献,给予海内外青年人才同等待遇?这个近来被诸多讨论的话题,再次摆在我们面前。
国内不乏孕育重大产出的优秀“学术土壤”
将酿酒酵母中16条天然染色体,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合成一条,覃重军研究团队在 “合并染色体”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连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美国科学院院士、纽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杰夫·博伊克,都忍不住来问他,究竟是怎么会想到要这么做,又是怎样完成染色体 “十六合一”的?因为博伊克的实验室用了相同的技术路线,但只融合到两条染色体。
“这是只有外行才敢想的念头,一开始没多少人觉得我能做出来。”覃重军非常感谢植生所给了他宽松的氛围,支撑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整整五年,我没有发表一篇与酵母相关的论文,换在别的单位,或许早就让卷铺盖走人了。”
覃重军说,这次成功的关键是他在初期作了大量思考,清晰界定了实验的原则,同时实验室也在进行系统的技术积累。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告诉记者,尽管覃重军没有出论文,但研究所更看重人才的长期发展,在国际评估中,他的研究方向一直得到认可, “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出的重大成果,我们就该耐心等待。”为了让科学家安心做科研,植生所为各研究组长提供稳定的年薪,而非根据各研究组的科研经费多少来核算。
维持研究团队运转的人头费一直是件头疼事。多年来,覃重军研究组的“赤字”超过300万元。 “有些单位的研究组账面少于50万元,就可能被要求关闭,更不可能赤字运行。”为此,他感到十分幸运, “现在无论哪里要我去,我都不会离开植生所这片宽容的学术土壤。”更何况,这里每年都会冒出两三项引发学术界关注的重大成果,已初具国外著名实验室的创新氛围。
优质“小环境”还需“大环境”扶持滋养
宽松而有活力的 “学术土壤”在国内尽管还不多,但越来越多的 “星星之火”已经出现。不必远寻,就在生命科学领域,上海就有多个研究所具备了专注学术、宽容失败、奋力创新科研氛围,而且具备了国际一流的研究实力。
照理说,这样的研究所对优秀博士毕业生应该具有相当吸引力。但邵洋洋斟酌再三,还是决定申请海外博士后。的确,以此次单染色体人工酵母的工作,她可以申请到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任何一个顶尖实验室,去那些实验室接受训练和熏陶,这是每个年轻博士所向往的。然而,更吸引人的,是去一个优秀海外实验室学习上两三年,做出杰出工作再回国,就能比不出国的青年科学家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支持和房贴,申请人才计划、科研项目都更有优势。
“可我又有什么理由阻止她出国做博士后呢?尽管我的研究组人手十分紧张,她走之后,很多后续工作可能难以开展。”尽管植生所的 “小环境”不错,但从整个科研大环境来看, “海归”标签依然在科研经费获取、人才评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让覃重军如鲠在喉。
不久之前,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刘真受聘为研究组长,他也曾为是否出国做博士后而纠结过。尽管他留在国内并做出了世界首批克隆猴这样的杰出工作,但在科研启动期所获得的资助仍比不上 “海归”们。
“一个优秀博士生的流失,不仅意味着一段黄金创造力的流失,也可能将国内实验室的创新科研思路带给竞争对手。”痛心之余,覃重军疾呼,能否更公平地对待不同路径成长起来的人才,适时转变人才评价方式,让优秀博士生不必为了 “海归”标签而出国。
相关阅读:
刷屏的“人造生命”酵母有何应用?两千页纸记录其诞生过程
核心提示:在朋友圈里刷屏的“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有何神奇,更重要的是有什么用?
在朋友圈里刷屏的“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有何神奇,更重要的是有什么用?
8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这一突破性科研成果。
它被称为“人造生命”,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覃重军与副研究员薛小莉“工程化精准设计”了定制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的指导原则以及理性分析、实验设计、工程化推进的总体方案。
该论文共有17位署名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其中四位作者是通讯作者,即课题负责人。覃重军是整个研究项目的发起者和主要负责人,论文第一作者邵洋洋是覃重军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
人造单染色体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对比图,两者形态相似,但染色体的三维结构有巨大改变。覃重军介绍,这一菌株除了可以食用,更有望成为人们寻找对抗衰老和癌症等疾病的利器。与天然酿酒酵母菌含有16条或32条染色体相比,“人造生命”菌株仅含有一条“超级染色体”,更容易进行遗传操作,可根据需要,设计改造成定制版的菌株。因此,这一特殊菌株是重要的科研资源和研究工具。
覃重军告诉记者,已对相关菌株申请专利。
8月2日凌晨同期“背靠背”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的,还有一篇来自国际同行、美国纽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系教授、系统遗传学研究所主任杰夫 博克(Jef Boeke)研究团队的论文。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经努力,杰夫 博克实验室只将酵母菌的16条染色体缩减到两条,没能合二为一。而覃重军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超越国际同行。
“十六归一”
“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驯化的第一种真菌。”覃重军表示。
人们可以从成熟葡萄表面的白霜里分离出酵母菌。
鲁宁博士生在准备酵母菌株的液体培养 杨正行 图酵母菌可以被食用。它给人们的食物带来了别样的风味,比如松软的面包和馒头、各个品牌的啤酒和葡萄酒。
各种各样的酵母菌株造就了众多产业。消食的酵母片、乙肝疫苗和人胰岛素等药物,也是酵母菌给人类作出的贡献。
覃重军研究员在观察单染色体酵母的生长情况 杨正行 图虽然染色体数目从16条缩减融合成1条,但酵母菌仍然能顺利存活、繁殖,外形和生存能力无明显缺陷。这令覃重军惊讶不已。当然,他并没有删去酵母菌的大量基因,“十六归一”之后,其基因组仅从12.2Mb减小到11.8Mb。
与天然的酵母菌细胞相比,“人造生命”酵母菌株更简单,只有一条染色体,更容易改造成定制款的酵母菌。
2017年,在听了覃重军做的报告后,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访问的一位瑞典院士向覃重军要走了该菌株。
覃重军表示,目前,该瑞典院士已经证明这一“人造生命”酵母菌株能用于酿造啤酒。他等着覃重军的研究论文在《自然》上发表后就投出自己的论文。
覃重军告诉澎湃新闻,他已将“人造生命”酵母菌株等相关菌株申请专利。
2017年10月,竞争对手——合成生物学的老将、纽约大学教授杰夫 博克跟覃重军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见面。
杰夫 博克向覃重军请教如何将最后的两条染色体合二为一。
邵洋洋博士生在进行PCR扩增DNA实验 杨正行 图覃重军认为,两个研究团队在最开始的一些步骤就出现了差异,杰夫 博克团队没敢删除酵母基因组中一些冗余的DNA序列。
覃重军透露,杰夫 博克教授打算把“人造生命”酵母菌株改造成一系列“超级营养”菌株,来生产营养物质。
对抗衰老和癌症
与开发更有营养的酵母菌相比,覃重军和薛小莉显然都对治愈人类疾病,揭开癌症和衰老等的秘密更感兴趣。
覃重军表示,从数十年前开始,酵母菌就是科学家们青睐的模式生物。与天然的酿酒酵母菌株相比,“人造生命”菌株优势尽显——它只有一条染色体,更容易被改造成人们想要的模型。
覃重军用对端粒的研究举例。
覃重军研究员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杨正行 图端粒是染色体的“帽子”、保护伞或金属安全扣。如果把一条染色体比做一根棍子,那么端粒就位于棍子的两端。有端粒,则染色体稳定。一旦端粒变短或缺失,染色体结构可能崩塌。
此前人们对端粒的研究,将它和衰老联系在一起。端粒如果变短或失去,可能意味着衰老将至或加速。
癌细胞之所以能不断增殖、恶性增殖,“秘诀”之一就是保持其端粒结构稳定。
薛小莉副研究员在操作PCR仪 杨正行 图覃重军表示,即便是单倍体,酿酒酵母细胞中也有16条染色体,一共32个端粒结构,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92个端粒,实验药物到底作用在哪个端粒上,难以确定。如果用“人造生命”菌株来研究衰老过程、癌症相关基因与药物,命中其中特定端粒的机会大大提高。
此外,酿酒酵母30%的基因与人类基因同源。
覃重军研究组研究人员向澎湃新闻透露,前述菌株在疾病研究领域的应用方面,他们已取得新的进展,有待未来公布。
从1.1%、66.7%到“完胜”
中国科学家日益活跃在合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成为不可忽视的科研力量。
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科学家承担了1.1%的测定工作。
2014年,杰夫 博克发起人工合成16条酵母染色体的计划。截至目前,在已合成的6条染色体中,4条由中国科学家完成,占比66.7%。
覃重军研究团队在讨论实验进展,左起分别是:覃重军、鲁宁、邵洋洋、薛小莉。 杨正行 图而在酵母染色体融合、缩减研究的竞争中,覃重军带领的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共同努力,“完胜”国际同行。
覃重军表示,论文投稿后,审稿人“百般刁难”,根本不相信中国科学家能将16条染色体合为一条,领先两个月投稿的杰夫 博克团队穷尽努力也没能“合二为一”,杰夫 博克团队甚至认为,两条是最佳选择。审稿人则要求覃重军研究组完整重复一遍整个缩减融合过程。
覃重军研究团队正在分析人造酵母菌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验证图,左起分别是:薛小莉,覃重军,鲁宁,邵洋洋。 杨正行 图“与时间赛跑!”覃重军说,研究组成员和合作者耐心地重复了整个实验,并进一步优化提高了实验效率,整个周期从6个月缩减到3个月,未来还将进一步缩短。
为什么盯上酵母的染色体,而且做减法?
覃重军办公室里挂着巴斯德和达尔文的照片。
“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能不断作出重要的发现,一定是有秘诀的。”他说,人们对酵母菌的研究数不胜数,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他只能独辟蹊径,找一个别人没想到的方向和领域才能突围。
覃重军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一句话:想象力帮人们打开一扇扇未来之门,但要靠理性来选择其中正确的一扇。
覃重军研究员的实验手稿及经常阅读的书籍 杨正行 图
覃重军研究员与他的两千多页实验手稿 杨正行 图厚厚一摞、堆在办公桌上近2000页A4纸,记录了2013年到现在,将近5年时间里,覃重军关于这一课题的思索、设计、修改和遭遇的挫折。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用红笔标注着修改。
覃重军说,二十年前,他从华中农业大学写信给基因工程的创始人、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 科恩(Stanley Cohen),随后来到其实验室学习和工作。斯坦利 科恩教授切割、连接DNA,开创了人们操作DNA的时代。
二十年后,覃重军在酵母染色体上切割、融合,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向导师致敬。
但令覃重军和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韩斌等人担忧的是,他们可能留不住为这一研究课题作出重要贡献的成员。比如,论文第一作者邵洋洋,她刚刚答辩完,获得博士学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前往美国留学,做博士后研究。而杰夫 博克实验室就是她的候选对象之一。
“我们目前保持的一些领先优势会不会很快就失去?”有科学家在发布会上表示。
韩斌告诉记者,目前的人才政策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海归”明显倾斜,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土培养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的重视,否则,顶尖科研人才外流令人担忧。
来源:澎湃新闻编辑:吴燕蕾
http://n.cztv.com/news/12967790.html
转载自文汇报和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温馨提示:
为方便PaperRSS粉丝们(目前接近 2.0 W+)科研、就业等话题交流。PaperRSS微信公众平台特建立了全国博士就业交流群。群成员主要为美国、欧洲、日本、清华北大、中科院名校、地方大学硕博在读生以及企业经理,HR;涉及各学科领域方向。欢迎各位加小编微信号(IGDB2010)申请加入。PaperRSS为你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科研、就业交流圈,PaperRSS与你一起扬帆起航。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谢谢。此外,若高校或科研单位、企业(含博士后)想在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可以后台联系小编,微信号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