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北本科落户争议 城市留住人才为何要分三六九等

中青在线 PaperRSS 2021-10-01

 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aperRss」↑关注我们!


清北本科落户争议 城市留住人才为何要分三六九等

原标题:北大清华本科生直接落户为何引争议


    上海日前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毕业生学历、毕业学校、学习期间成绩、所获奖项、英语四六级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因素进行打分,依循近年来的惯例,应届毕业生积分达到72分,便能够进入上海的落户通道。此外,《办法》还提出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可以在传统的打分机制之外,直接落户。

    一石激起千层浪,北大、清华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的消息,引发了很多争议。

    近年来,不少二线城市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人才大战,其主要特征就是逐步放松对人才的落户限制,尤其以郑州等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最为宽松,对学历的要求降低到中专。

    与此同时,在“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背景下,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则在收紧。落户难加上高房价,让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在二线城市的凌厉攻势下面临不小的压力。

据统计,近年来,北大、清华毕业生留京就业率逐年下降,已经跌破50%。

    求职平台猎聘的一份报告显示,京沪两地人才净流入率呈下降趋势,而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高居第一,武汉、成都、西安等地推出人才新政后,户籍人数都出现大幅增长。

    上海此次探索建立“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正是为了应对人才竞争,尤其是高端人才竞争的激烈形势。

    但争议在于,新政以北大、清华本科生为试点。比如很多网友为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感到委屈,为什么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可以,在沪的复旦、交大等高水平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不可以?为什么是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可以,而本科未在两校就读的硕士生、博士生不可以?而这背后还涉及人们对于本硕博三个阶段的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的讨论。

    虽然,北大、清华每年毕业的数千名本科毕业生中,近80%选择升学深造,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其中又有一大部分会选择留在北京,真正愿意为了落户而选择上海的并不在多数,但是单单以具有北大、清华本科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为试点对象,即便今后可以直接落户的高校毕业生范围不断扩大,它仍然刺激着人们对关于“一考定终身”等高考弊端的敏感神经。

    可以理解上海在传统打分机制之外,为高水平高校毕业生落户开辟绿色通道留住人才的初衷,以及先试点、再扩大的谨慎态度,但是政策出台之后,公众的解读难免会走向另外的方向,甚至溢出落户政策之外。难道北大、清华本科生,成了一种身份和特权?民众的这种理解,或许偏颇,却也不是没有缘由。

    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之下,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炒作高考状元、上线率、“北清率”,但是地方政府、学校仍然有用高考状元、“北清率”等宣示教育政绩的冲动,这种政绩观的背后有着民众对北大、清华的盲目崇拜心理作为支撑,而这种心理又是由一项项公共政策,点点滴滴浇灌而成,当然也就包括以具有北大、清华本科学历者为试点的举措。

    北大、清华本科生直接落户这个焦点议题之外,还有很多内容被忽视了,比如,《办法》将高校划分为“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第二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并赋予不同的加分分值,第一类与其他类之间分差达7分,这种人为将高校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难道不是在固化高校身份,强化“一考定终身”观念吗?



相关链接:

清北本科落户争议    到底怎么回事


    近日各大城市抢人大战引起热潮,现在落户标准降低了,就业优惠政策越来越好。各个城市为了抢人可谓煞费苦心,北大和清华的可直接落户,这项政策存不存在歧视引起极大争议,一起来看具体报道! 单单以北大、...

       单单以北大、清华本科生为试点对象,即便今后可以直接落户的高校毕业生范围不断扩大,它仍然刺激着人们对关于“一考定终身”等高考弊端的敏感神经。

上海日前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毕业生学历、毕业学校、学习期间成绩、所获奖项、英语四六级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因素进行打分,依循近年来的惯例,应届毕业生积分达到72分,便能够进入上海的落户通道。此外,《办法》还提出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可以在传统的打分机制之外,直接落户。

    一石激起千层浪,北大、清华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的消息,引发了很多争议。

    近年来,不少二线城市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人才大战,其主要特征就是逐步放松对人才的落户限制,尤其以郑州等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最为宽松,对学历的要求降低到中专。

    与此同时,在“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背景下,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则在收紧。落户难加上高房价,让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在二线城市的凌厉攻势下面临不小的压力。据统计,近年来,北大、清华毕业生留京就业率逐年下降,已经跌破50%。求职平台猎聘的一份报告显示,京沪两地人才净流入率呈下降趋势,而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高居第一,武汉、成都、西安等地推出人才新政后,户籍人数都出现大幅增长。上海此次探索建立“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正是为了应对人才竞争,尤其是高端人才竞争的激烈形势。

    但争议在于,新政以北大、清华本科生为试点。比如很多网友为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感到委屈,为什么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可以,在沪的复旦、交大等高水平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不可以?为什么是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可以,而本科未在两校就读的硕士生、博士生不可以?而这背后还涉及人们对于本硕博三个阶段的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的讨论。

虽然,北大、清华每年毕业的数千名本科毕业生中,近80%选择升学深造,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其中又有一大部分会选择留在北京,真正愿意为了落户而选择上海的并不在多数,但是单单以具有北大、清华本科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为试点对象,即便今后可以直接落户的高校毕业生范围不断扩大,它仍然刺激着人们对关于“一考定终身”等高考弊端的敏感神经。

    可以理解上海在传统打分机制之外,为高水平高校毕业生落户开辟绿色通道留住人才的初衷,以及先试点、再扩大的谨慎态度,但是政策出台之后,公众的解读难免会走向另外的方向,甚至溢出落户政策之外。难道北大、清华本科生,成了一种身份和特权?民众的这种理解,或许偏颇,却也不是没有缘由。

    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之下,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炒作高考状元、上线率、“北清率”,但是地方政府、学校仍然有用高考状元、“北清率”等宣示教育政绩的冲动,这种政绩观的背后有着民众对北大、清华的盲目崇拜心理作为支撑,而这种心理又是由一项项公共政策,点点滴滴浇灌而成,当然也就包括以具有北大、清华本科学历者为试点的举措。

北大、清华本科生直接落户这个焦点议题之外,还有很多内容被忽视了,比如,《办法》将高校划分为“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第二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并赋予不同的加分分值,第一类与其他类之间分差达7分,这种人为将高校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难道不是在固化高校身份,强化“一考定终身”观念吗?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

落户条件更宽松

    近日,武汉市招才局、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明确,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武汉的这则“求贤引才”的消息一时间成为舆论热议话题。其实,近年来,中国不少二三线城市陆续放出招揽人才的“大招”,发布了各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优厚引才的指导意见及措施。

    例如,成都今年抛出的“蓉漂”计划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据了解,按照这一政策,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以及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均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济南市公安机关今年也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户口迁移新政策,全面降低落户标准,规定符合条件的大专、中专学历人员即可落户济南。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有795万人毕业,比去年增加约30万人。对于初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各地的就业优惠政策自然会影响他们的求职规划。

    智联招聘9月发布的一份《2017年秋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有无户口,对城市归属感指数的高低有较大影响。对于求职者来说,户口、房价、医疗、教育等仍然是他们选择留在这座城市的重要因素。

生活补贴更丰富

    观察各地的“引才”政策,如果说户口带来的是一些隐*福利,那么,不少城市为招揽人才开出的各种补贴可以说是“真金白银”。

有媒体统计,各地给予人才的补贴项目包括见习补贴、技能等级补贴、培训补贴等,数额占据大头的是租房生活补贴,且补贴政策的门槛并不高,在当地就业并交纳社保即可。

    例如,南京规定,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人员)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在全日制技工院校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毕业2年内在该市就业且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南京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申请面积为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到1000元的租赁补贴。

    杭州也于今年出台了《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 ,其中规定,毕业后一年内在该市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硕士研究生每人补贴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补贴3万元,申请时限为自毕业之日起一年内,一次*发放。

购房价格更优惠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考虑在哪里“安放青春”,各地的住房政策当然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在媒体对各地“引才”政策的盘点中,和其他优惠政策相比,购房优惠更多与落户政策相关,例如,厦门、青岛、济南、郑州、无锡等城市的落户政策相对宽松,毕业生落户后就不受一些限购政策影响。

    以武汉为例,该市最新出台的安居住房政策明确,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这也被外界解读为“购房租房可打八折”。

    在成都,该市为“蓉漂”安居问题提出了人才公寓、产业新城配套租赁住房和用人单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的解决方案。为方便外地来蓉应聘的应届毕业生,该市还设置了20余个7天以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

    长沙则对到当地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转载自中青在线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180809/33523504.html,http://www.lc123.net/xw/rd/2018-08-09/972320.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欢迎点击「PaperRss」↑关注我们!

温馨提示:


    为方便PaperRSS粉丝们(目前接近 2.0 W+)科研、就业等话题交流。PaperRSS微信公众平台特建立了全国博士就业交流群。群成员主要为美国、欧洲、日本、清华北大、中科院名校、地方大学硕博在读生以及企业经理,HR;涉及各学科领域方向。欢迎各位加小编微信号(IGDB2010)申请加入。PaperRSS为你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科研、就业交流圈,PaperRSS与你一起扬帆起航。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谢谢。此外,若高校或科研单位、企业(含博士后)想在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可以后台联系小编,微信号同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