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小“黄金果” 铺就十几万人致富路

美丽浙江 2024-01-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临安山核桃印象》,文中讲述了山核桃的前世今生,勾勒出一幅未来可期的变迁画卷。

3118.7平方公里的浙江临安,森林覆盖率超80%,山间点缀着约60万亩山核桃林,是十几万人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9月起,我受邀为临安编制省级低碳试点县建设规划,一年多的时间里遍访临安的大街小巷和村落山谷,与山核桃种植户、合作社、加工作坊、经销门市、农林主管部门等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山核桃的前世今生,勾勒出一幅未来可期的变迁画卷。

由于对气候、土壤、海拔等都有特殊要求,因此真正的山核桃只产于我国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山区,其中又以临安的山核桃最著名。在种植面积集中的临安两昌地区,山核桃仍然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很早以前,村民以个体散种为主,通过传统方式种植、采摘、加工、销售……整个过程饱含辛劳,却让许多人因此改变了命运。据多名走出大山的果农子弟回忆,如果没有山核桃,家中就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也就很难顺利完成学业——“走不出大山,也就没有今天”。

长在坡上的山核桃树高达20米,到了收获季节,人需要爬到树上,用长竹竿将核桃打下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不仅影响山核桃的品质,还导致林间土地退化等问题。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各种问题的逐渐积累,政府、种植户、经销商以及行业协会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多次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共识。有了共识,行动便接踵而至

政府积极引导果农开展集约化、标准化经营,自愿组建260多家合作社,并对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统一标准、严格要求。此外,还建立起数字化农事服务平台,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在种植管理方面,大力推广测土施肥,科学施用农药,严禁有害除草剂。同时,在安全采收方面,由政府补贴大力推广张网采收。

“双碳战略”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目标提出后,山核桃的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又有了新内容。比如,对退化林和次生低效林实行套种覆绿生态改造,如此一来,每亩每年能增汇0.2吨至0.4吨,增产约15%;而开展山核桃产品碳足迹评估和碳标签认证,则有力提升了品牌的低碳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随着科学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的推进,临安山核桃产业正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林间变绿了,产量提高了,农药化肥减少了,果农收入增加了……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当地山核桃产业的前世今生,临安专门建造了山核桃文化体验馆,通过收集到的古书、新旧实物和照片,辅以数字化手段,将山核桃的发展历史与产业蝶变过程立体而丰满地呈现出来。

一颗小小的山核桃,竟然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如此艰辛的谋生记忆。守望乡愁,林间共富。如今,临安的山核桃产业正焕发出无限生机,成为十几万人致富路上值得托付的期冀……





编辑 || 季怀恩

责任编辑 || 周紫嫣

【图文来源:光明日报  临安发布资料图】

【文章归属:林业】



 关注【美丽浙江】,查看上周热门阅读


  1. 1.“卧草”是个什么草?这些植物名竟然是这样来的……

  2. 2.美!这份提前为你准备的春日赏花攻略来了~

  3. 3.全省首个!家门口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如此建设

  4. 4.浙江14地成国家示范县(市) 可享受一系列支持政策

  5. 5.浙江一地发现奇怪动物!体高腿长,头上有尖角!



投稿邮箱:zjlymlzj@163.com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小“黄金果” 铺就十几万人致富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