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的汕头:一个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近代商埠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建筑物,一种物质文明。城市一是城,即有城墙,一是市,是贸易市场。综观历史上的国内外城市,大多数是在旧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汕头是因开埠通商推动而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近代新兴城市,它不是对古城的传承,无东西南北之类的城门;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起来。这是汕头这座海滨城市的一大特点。汕头从一个海滨小渔村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开埠是其里程碑。开埠带来了繁盛的商贸,推动了汕头人口的聚集,促进汕头城区不断扩展。1930年正式设立市政府,汕头城市规划得到高度重视,积极开展。
1921年汕头设市政厅,成为广东二个省辖市。5月3日,首任汕头市政厅市长的王雨若就公布了《汕头市暂行条例》,对汕头城市建设提出了规划。1923年1月7日接任市政厅长的肖冠英亲自审定、出台了《汕头市改造计划图》。1925年12月21日担任市政厅长的范其务,积极推动《汕头市政厅改造市区工务计划书》的制定与完善,并终于获得省府批准。1928年4月16日开始就任汕头市政厅长的黄开山,积极进行《筹议发展汕头市政计划书》。此后的十年余时间,汕头的市政规划经过许锡清等多任市长的不懈努力,基本得到实施。
规划是科学,规划出效益。在历届市政府规划之下,城市建设有效开展,积极进行。汕头城市资源得以做大做厚。
一、小公园老街区的形成拓展
城市之“市”就是商业贸易,就是市场。人因商贸而聚集,而成市。有学者根据相关资料研究,得出汕头开埠1860年时人口只有30000人左右,虽然也有其他一些数字,但汕头是一个人口不过3万人的小城市则是事实。然而,从1860年开埠到20世纪二十年代,也就是大约经历一个甲子的时间,汕头城市建设蒸蒸日上,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城区不断发展扩大。
开埠后的汕头城区,由原有的旧市场、新关的崎碌以及对岸的礐石连合而成。范围是小的。咸丰八年(1858年)美国传教士耶士摩由来汕头雪相察传教情形,对当时的汕头做了这样的描述:“是时,和约初成,通商未动,汕头狭窄浅陋,仅升平一街较为兴盛。”
在开埠的推动下,汕头出现出洋移民形成高潮,汕头商贸快速发展,日益繁荣,成就了百载商埠。以天后宫、关帝庙、延平炮台为原点,背景离家的亲人在这里上船,万国来朝的商人在这里下船,相关的商户在这里安营扎寨,船工,渔夫,商人然后都来了,常关设立,海关街起了,汕头城区不断向西延伸扩展。
汕头地图(1876年)
资料来源:谢湜,陈嘉顺,欧阳琳浩编著《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0页。
与此同时,市场的商业网络网点向镇邦街、怀安街、怡安街、至平路一带延伸,当时镇邦街是商业的热闹中心,洋货百货、棉布绸缎的零售商店密布,苏广洋杂业四大名店的南生公司创办于这条街中段;至平路则旅栈业多,人流也多,苏广洋杂业四大名店中的振源公司和广发公司分别创办于这条街中段和路尾;怀安街的酒楼茶室,怡安街的家私店,通津街的卖酒店,第一津街的华洋杂货店,育善街及海岸附近的外国人商店及洋服店等,都是网点分类设置较集结的地方,当时苏广洋杂业四大名店中的平平公司则创办于居平路。以种类相同的行当聚处一方的商业街,以经营规模大、商品种类繁多的苏广洋杂业四大名店组合形成的市场商业网点,比初创时具有更大的规模。紧接着永和街、永安街、升平路等处也逐渐发展成为杂粮店、水果行、药材行、出口行等行业的批发阵地。
1929年,市政当局规划以小公园为中心,沟通安平路、国平路,形成扇形辐射。1932年,在安平路口与永和街口之间建成7层的大楼,分一二楼为南生公司,三四楼为中央酒楼,五六七楼为中央旅社。随后,南生公司从镇邦街迁出,镇邦街的几个大棉花布绸缎商店相继到安平路创店,小公园逐渐成为市区的购物中心。
汕头城区的发展,完全是因地制宜的,即结合汕头具体的自然地形有序发展。早在汕头开埠前,居民区就逐渐向西南面海滩呈扇形扩展。1860年开埠后,汕头城区不断向海滩的拓展,经过四十多年的填海发展及逐渐规划,一个扇形空间及街道的放射状路网的近代城市呈现在世人面前。
汕头地图(1892年)
资料来源:汕头市文联编:《前世今生小公园》。
从1892年出版的《汕头口地图》中可见,汕头南部和西南部的海坪已大部分被填筑,图中还画出“华人屋宇”和“洋人屋宇”的分界线,其中“洋人屋宇”部分是上述鲁麟、广德、福源、太古、耶士摩等人所填筑之地,而“华人屋宇”则包括毗邻耶士摩填地的漳潮会馆及丁日昌等人所填筑之地。此外,由图也可看出,海关以东的海坪在1889年开始填筑,外国人开始向汕头埠以东的崎碌进发,图中已在此地标注“洋人屋宇”字样。该图的东侧,还绘出崎碌炮台,此炮台是方耀所筑,于1879年完竣。这种放射状格局是由于填海时争相扩大地盘造成的。填海者为了使自己的填海面积最大化,填海时不是沿着自己海边土地垂直向前填出,而是斜着喇叭形向外扩张填出,土地变成扇形。
潮海关、台湾银行、水仙宫三者南下外马路建立,奠定腹地打石街,填海起来了,国平路南拓,升平路东扩,居民区已逐渐向西南面的海滩呈扇形扩展。一个最早期起的街区就这样形成,而顺昌街和行街就像两条脉络衍射出扇形辐射城区。起点也是旧点。这就是汕头最早的街区,即汕头老街区。“四永一升平”(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街、永兴街、升平路)“四安一镇邦”(怀安街、怡安街、万安街、棉安街、镇邦街)马路的建造,大大拓展了居民区,扩大了汕头老街区。
四永一升平
根据《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中的汕头地图,19世纪末20世纪初,汕头埠西南面的海坪已基本填筑完竣,海边也已筑堤,形成沿岸马路,是汕头埠的环状马路之一。《汕头市区房地产志》中有载:“1893年,新拓马路至海平路,以‘老市’为中心向西南延伸500多米”。事实上,海平路在汕头市政厅时期才修筑,1893年,新拓马路只能到商平路,随后继续向外拓展马路,直至1900年前后,上图所绘的沿岸马路则应该是现在海墘内街。
汕头(1889年)① 《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中的汕头口地图②
资料来源:谢湜,陈嘉顺,欧阳琳浩编著《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②汕头市文联编:《前世今生小公园》。
汕头市街之图
资料来源:外务省通商局编,《清国广东省汕头并潮州港情況》,1903年。
从上面的汕头市街图来看, 7个码头由东向西依次是招商局码头、太古码头(有三个)、怡和码头、汕潮揭小轮码头、达濠小轮码头。太古码头东侧除了两个是靠近育善后街和怀安街之外,另一个则是直接与怡安街相连;太古码头以下的怡和码头则是连接着德兴街。外国商人的码头似乎到此为止,这与他们主要占据汕头的西南部有关。靠近万年丰会馆的则为汕潮揭小轮码头和达濠小轮码头,分别连接着仁和街与新潮兴街,此处位于汕头埠的西侧,与内河航道关系密切,由码头的名称也可知道这两个码头主要是沟通汕头与潮阳、揭阳以及达濠等地的联系,所停泊的也是小飞轮,应该是以客运为主,兼营货运的码头,与太古、怡和等停靠大轮船的码头不同。码头的分布,也影响着汕头埠的整体格局。
1919年出版的《朝鲜满洲中国指南》一书中所附的汕头地图,基本上展现了1921年成立市政厅之前汕头的城市格局。富有特色的扇形城市空间,放射状的街道网络已经形成。
汕头市地图(1915年)① 1919年汕头市地图②
资料来源:①谢湜,陈嘉顺,欧阳琳浩编著《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页。
对比上二图可知,汕头埠只有招商局所在地继续向东面的海坪地扩展,在靠近深水的区域还建立起了太古码头和太古栈房。正如《朝鲜满洲中国指南》一书对汕头市街的描述:
由于很多地方仰仗水运,所以很自然地,在便于大小民船和远洋船舶出入停泊的海岸一带,城市街道非常繁荣。北边沿着韩江,其他三面都临海,形状正如扇面。南边的沿海路以海关街为界,以东为信号所、舢板船港、招商局栈房、太古洋行栈房等,以西首先是太古洋行和怡和洋行的货物码头,还有两公司的办事处、仓库等高大恢宏建筑。在西边,从海岸到韩江岸边的沿江路上还有两个汽艇栈桥,经营内地土货的中国批发商铺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如果想返回市中心,由很多横巷和与之交叉的大大小小二十多条街道,这些街道起自南边和西边的海岸,汇集于城市的东北角,宛如扇子的骨架一般。其中的至安街、德安街、镇邦街、永兴街、升平街等都很繁华,豪商巨贾比比皆是。
随着开埠通商,贸易繁盛,人口增加,原来的“闹市”愈发显得空间狭小。同时,由于轮船业的发展,外国商人开始聚集在汕头的西南畔填筑海坪,争夺深水港码头。中国商民随之也填筑汕头西面的海坪地。于是,汕头的土地不断向海面推进,新填成的土地也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原本的闹市退化为市区腹地,成为“老市”。汕头埠的整体格局也逐渐变成了西部汇集华人经营的行档、店屋,西南部集聚着以洋人为主的洋行、行栈、码头,南部分布着潮海关地产、海关船港、验货厂、招商局码头等。
1900年代初,位于海边的德记洋行
资料来源:汕头市文联编:《前世今生小公园》。
1921年汕头设市政厅后,特别是1929~1939年日本侵略占领前,是近代汕头建设高峰期,当时市政当局提出了市政改建规划,并利用侨资加以实施,广大爱国华侨及有识之士在“实业救国”之倡导带动下,纷纷投资建设家乡汕头。汕头城区不断拓展扩大。
根据1921年5月9日汕头市政厅成立的汕头市测量委员会委员测量划定,汕头市区从原有的旧市场(老汕头埠),扩大至新关地、张园以东的崎碌及对岸的礐石。市区面积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开埠推动下拓展的汕头老街区,是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到30年代,汕头以小公园为中心,形成繁华的商业区、文化区。
汕头市地图(1948年)
资料来源:谢湜,陈嘉顺,欧阳琳浩编著《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42页。
开埠后,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城区能够不断拓展,汕头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是背景因素,而华侨的积极踊跃投资起了主导作用。侨资约占总投资的2/3,建侨房2000多幢,而且是成街成坊地进行建设,这是保证小公园能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地进行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柱。
开埠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澄海陈黉利家族在汕头购买大量地皮,立即着手兴建新楼房,在“四永一升平”、海平路、福合埕等地,兴建新楼房400多座。祖籍潮安荣发源家族,是近代新加坡颇有资财的华侨家族,他们也积极投资汕头房地产业,拥有几条街道的新楼房,其中,整条荣隆街和潮安街、通津街的不少新楼房,都是荣发源家族兴建的。吴潮川华侨家族也在永和、永兴两条街道兴建楼房多座。这三个华侨家族和其他华侨于近代在汕头市兴建的大批楼房,对当时的汕头城市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汕头的城市规划十分新颖:以小公园为中心,呈放射状的开放布局。“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的道路,展现了放射状的开放格局。这种放射状开放布局,在世界上只有汕头与法国巴黎两座城市,完全符合近代国际城市规划的潮流。
二、市政厅大楼
政府办公大楼是政府机关所在地。市政府办公大楼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每个城市的里届政府一般都会不遗余力地对政府办公大楼进行建设与修饰。
1860年开埠后的汕头,属澄海县鮀浦司巡检所辖,级别不高,政事由设在鮀浦乡的鮀浦司巡检所兼管,后来鮀浦司巡检所移到老妈宫旁边。清末民国初,汕头埠发展迅速,颇具规模,以镇级行政,设镇长,机构寄附总商会(六邑会馆)。
1921年,汕头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成为省辖市。5月3日,广东省长公署第6753号批复了汕头市呈报的治市纲领式条例——《汕头市暂行条例》。《汕头市暂行条例》的批复及发布,宣告继广州市之后,中国第二个具有近代城市管理模式意义的城市——汕头市正式诞生。但是,成为省辖市的汕头市政厅却长期租用私人房屋办公。
1929年,“汕头市政厅”改为“汕头市政府”,许锡清接任汕头市政厅长。许锡清把汕头商界的大佬们召集起来,商议建造市政府大楼。1930年5月确定地址,年底大楼落成,虽汕头是时已称“市政府”,但大楼门楼匾额还是写“汕头市市政厅”。
市政厅大楼是一幢建法式建筑,“有3层,底层为方石砌成,二三楼加大铁宽扇,前有花圃,中竖孙文石像,门斜向升旗文化广场(现建为邮电大楼)”,建筑格式独特,宏伟典雅,周围环境美丽,是城市的一道风景。
民国时期的汕头市政厅 民国时期的汕头市政厅大门
市政厅大楼充满了风水学说。它坐南向北,是封建衙门的建制;它背水无靠而面向市井,称“危逼生路”,后退无路,向前光明;它对面是升旗文化广场以及青年会、市立图书馆、日本小学几幢平房式建筑物,空间开阔,属“面堂明朗”;壮观的大门楼牌坊上方最顶端的左右压角处,塑两具写意的棺材,寓意衙门里做事的人会“升官发财”;市政厅大楼有水自西来,流进大院,给大院里的花木提供生长的源泉,然后东去,经过公园路流进月眉溪,此水寓意“财源循环不息”。被汕头市民称市政厅大楼为“斋缸”,足见这座建筑物在市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马路的不断建筑发展
马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表现,城市发展离不开马路街道。开埠后,汕头老街区逐步形成发展,但供人们可走的多为小街窄巷。1921年市政厅成立后,地方政府着手规划改建,拓宽铺筑马路,原有的小街窄巷被逐步拓宽为马路,先后出现了福合路(1921年筑),永平路(1922年筑),升平路(1923年筑),外马路、南海路、同平路、福平路、惩教路(1924年筑),国平路、至平路、福平路、逸仙路(1925年筑),镇平路、利安路、安平路、中山路、公园路(1926年筑),火车路、新兴路、居平路、海平路、迴澜路、新马路、中马路(1928年筑),商平路(1929年筑),镇邦路、永泰路(1930年筑),共和路(1931年筑),五福路(1932年筑),大华路、华坞路、德兴路(1934年筑),博爱路、同益路(1935年筑),利安路(1936年筑),饶平路(1947年筑)等马路……。
被誉为汕头“第一街”的新关街在外马路与升平路转弯处的老妈官对面,是汕头最早辟筑的马路,事情可追溯到清代的“粤海关”时期。1860年汕头开埠,潮海关成立。同治二年(1863年),潮州新关迁入汕头市区,关址便选在天后古庙(今老妈宮)对面。而后来开辟的新关街,是当时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马路,地名也就从“潮州新关”衍生而成。
汕头马路有不少是纪念性道路。1925年,孙中山去世,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革命先行者的纪念,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建设中的道路、公园、学校以“孙中山”命名,从此“中山路”开始出现。1926年,汕头市政厅辟建的中山路,从它建成之日起就以“中山路”冠名,在当时国内以此命名的路名还为数不多;1928年铺筑的新马路、中马路,就像俩条南北贯穿的轨道,1947年,为宣扬三民主义思想,新马路、中马路分别改称为民族路、民权路;1931年和1935年分别筑成的共和路、博爱路,也是以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取名的。
汕头民族路,南起升平路,北至回澜桥。在这路上有许多汕头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如坐落在民族路69号的胡文虎大楼。在与胡文虎大楼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型的城市标志性建筑——金凤坛。但在老一辈的人的眼里,它仍是见证了汕头岁月历史的“红砖楼”。红砖楼,其实是一座二层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也因整幢楼房内外砌“清水”红砖,故名红砖楼。它原本建在金凤坛这个位置上,楼周围用风围墙圈起来,形成一个圆岛。红砖楼从1903年的清朝“同济医院”到1925年二次东征来汕的周恩来批准的省港大罢工汕头罢工委员会,再到1945年后的汕头市警察总局,文革期间的民兵指挥部……岁月历史,它承受着汕头的荣誉与耻辱,更见证了汕头的变迁与发展。
民权路南起外马路、北至韩堤路,全长7000米,其中一小路段被人称为“盐埕头”,是旧时处决犯人的刑场。上世纪二十年代,民权路是新旧城区的交界处,往来潮梅经商的商人多由韩堤码头、民权路口进出市区,形成热闹的客属商住区。民权路也保留着记载城市记忆的诸多旧建筑。1927年,南昌起义主力部队总指挥部的大埔会馆、著名侨商胡文豹创建的星华日报社大楼、汕头市区第一所礼拜堂——建于清咸丰八年的“市西堂”、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旧址等。当然,随着时代变迁,也有许多记录着辉煌历史的老建筑在慢慢消失。
外马路始建于1924年,先前是一条小土路,因紧靠海岸边缘,沿路以南是滔滔海潮,故称外马路,与其平行、相邻的另一条路顺理成章地叫内马路。外马路在1946年曾以蒋介石名改为中正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一命名迅速被更改,外马路也得以复名。
公园路因1926年中山公园奠基兴建而同时铺筑,它一头对着中山公园正门,另一头与跃进路成T字形连接人民广场。每当提起公园路,除了红亭,人们总会想起那幢见证潮汕百年开埠历史的中西建筑——桂园。
红亭建于1934年,因呈圆形,八角柱,辟四门,涂红色,故名。桂园是汕头众多老别墅之一,1925年,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驻于此,并把桂园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挥中心。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入汕后,周恩来也曾桂园居住过一段时间。
汕头老城区有些马路是借用不同时期的人文景观来命名的。永平路的得名来自该地段的永平酒楼。跃进路的前身是海滨路,是因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建时濒临海边而定名。抗战胜利后,这里是国民党政府审判厅驻地,因而改称审判路。1929年开始修筑的长平路,是通往汕头飞机场的主干道之一。
德记前路、德记后路名来自于英国人德谪1862年在海土乾内街6至14号开设“德记洋行”,后来称洋行正面的海滩和篷棚屋为德记前路,洋行后面为德记后路。
海关路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因所在区域为海关属地(市民称为海关前),有海关钟楼、验货厂及职员住宅,故名海关路。
五福路,东西走向,全长仅200多米,西起永平路,东端垂直于同平路,曾经是老市区最具活力的一条路。五福路最初并不是一条完整的马路,实际上是由多条汕头清代街巷改建而成,从东到西依次为五福巻、樟隆市(即信荣左巷)、高升戏院、乐观巷、永隆直街,此五处在20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汕头拓宽五福巷过程里进行征地拆除,由此形成今日的五福路。
老潮兴街南起升平路,西接同平路,北接福合路,背靠国平路,全长不足百米,宽大概也只有四五米。自东至西经过的路街巷有:国平路、旧公园右巷、旧公园左巷、延寿一横、延寿直街。整条马路除桃园酒楼外,沿路全是骑楼,是至今老市区最为完整的骑楼马路。这条老街建于1934年,起初名为“阳光十三巷”。老潮兴街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标准巷”,这跟原来巷中有一家名叫“标准”的餐馆有关。它是一幢老式的三层楼房,位于老潮兴街8号。现在这幢楼还在,只是改为它用。“标准餐馆”是抗战胜利后开的,当初这家餐馆早晨通常卖包子和“及第粥”,另外还有燕窝、鱼翅、鮑鱼。后来老潮兴街又出现一家美食店——老潮兴粿品店。
上世纪初年的昇平路
资料来源:陈胜生《踏寻老街印证“特区”》(潮商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汕头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市政建设快速发展。汕头的路网得以形成,从1923~1935年开辟的道路达到7万尺。马路得到拓宽,商铺进行重建,市容大为改观,加上商业的发达,汕头成为一个繁华的文明都市。
四、骑楼建筑群
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19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廊柱构成的5呎宽的外廊结构的建筑,新加坡称之为“店屋”,或叫“五脚气”“五脚基”。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在东南亚十分风靡。骑楼是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是当年华侨从东南亚返乡所建。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的建筑形式主要有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罗马券、仿巴洛克式和现代式。骑楼主要由上楼下廊两大部分构成。骑楼的下廊就是人行道,上楼一般是住家或仓库。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汕头骑楼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小公园的沿街。汕头近代骑楼建筑,根据汕头当地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参照古人架木为巢、后发展为吊脚楼等檐廊式建筑,借鉴开埠后传入的西洋廊柱式建筑,并与当地的建筑特点相融合,通过自我调适、理性选择、融汇创新三个阶段的建筑文化转型,加上大批华侨从南洋带来的大批建筑形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骑楼建筑。
资料来源:陈胜生《踏寻老街印证“特区”》(潮商网)。
汕头骑楼的功能与特点:①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②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以商业活动为主,表现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③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④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走在骑楼下,自在闲适,温馨亲近,脚无沙尘,清洁整齐,透出关心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⑤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品茗、聊天、纳凉、会客、交流信息、晚间凉眠的地方,还是小孩做作业、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间。
外马路骑楼 新兴街骑楼
汕头骑楼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代表,是华侨热心家乡建设的历史产物,大部分是华侨投资兴建的。骑楼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充分展示了汕头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风貌。
五、公园建设
有城市就有公园,不管是古代城市还是近代城市、现代城市,只是因时代不同,公园形式有别而已,没有公园的城市是一个缺陷的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一大规定性要求,是城市建设者的重任。因开埠而崛起的近代汕头,作为一个商贸繁盛的城市,公园建设也取得可喜成就,主要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中山公园和小公园。
中山公园的建设始于1921年。首任市政厅长王雨若选月眉坞349亩荒芜烂泥地为筹建公园地址并报当时的省政府,1923年被批准,因公园位置在市区的中央,故定名为“中央公园”。
1921~1925年,因无经费,前后经历5任市政厅长都无法完成始建公园这件大事。1925年11月,东征军第二次进入汕头,东征军政治部总主任周恩来召开市民大会作出决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光辉业绩,将筹建中的公园命名为“中山公园”。
1926年9月15日,市政厅长范其务为公园奠基,并用募捐所得的钱款和财政专款进行填土和初期建设。1928年,市政厅长黄开山委任肖诚主持公园的全面设计施工,并组织潮剧会演,发行有奖彩票并进行募捐,利用所得的款项加快建设,使中山公园初具雏形。1928年8月28日,中山公园建成对市民开放。
1928年9月,陈同矩继任市黄开山长。他聘请商贾名流30多人组成中山公园建设委员会,继续发行有奖彩票和募捐。市民、华侨、港澳同胞认捐踊跃,经费源源不断,从根本上保持了此后10年公园建设的连续性。1933年,汕头市政府还规划在中山公园内建立中山纪念堂,后因经费缺乏而搁浅。
1936年6月,汕头落入日寇之手,中山公园成了日军的牧马场。抗战胜利后,公园重新对外开放。
1948年,国民党军官香翰屏占浣花别馆(即今动物园现址)为别墅,国民党海军驻扎“忠烈祠”,军车长驱直入,公园陷入一片恐怖气氛。
中山公园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汕头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
中山公园正门 中山公园九曲桥
公园中的牌楼、假山、九曲桥三处园林建筑被誉为园中“三绝”。牌楼高达18米,巨柱矗立,碧瓦覆盖,气势雄伟壮观,其正面镶有谭延闿手书“中山公园”四个浮雕金字,背面为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浮雕金字。牌楼后面矗立着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牌楼东面的三层假山占地1700平方米,以海石为主人工精砌而成,怪石嶙峋,曲径迂回,壁洞通幽,登高眺望,全园景色一览无遗。假山的底层保留了一幅展现汕头三十年代繁荣景象的“汕头商埠图”的浮雕壁画。九曲桥位于玉鉴湖北端,面积298平方米,是我国造园规模最大的一座九曲桥,桥有九折,中有双层主亭一座、副亭二座,桥、亭、栏有机融为一体,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湖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盎然。
1949年10月27日,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中山公园,此后公园得到修复和进一步完善。
公园有大小11座凉亭,其中最大及最重要的是浩然亭、绳芝亭。位于园区大操场北面的浩然亭,是一座长方形的凉亭,琉璃碧瓦,富有民族特色,此亭始建于1932年,是纪念筹建公园委员会常委林修雍建园业绩而修建的。位于儿童游乐场的绳芝亭,建于1931年,是一座高7米,六角直简钢筋水泥的西式凉亭,为缅怀汕头水电创始人高绳芝先生支持辛亥革命爱国义举和兴办地方公益事业的功绩而兴建的。
中山公园是汕头市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后来被誉为我国四大人工园之一,名闻海内外。它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旅游好去处,也为汕头增添一道亮丽风景,是开埠后汕头城市建设的一大成就,是近代汕头城市发展的一大突出表现。
汕头小公园建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位置在老市区的升平路与国平路和安平路的交叉处。
1928年4月16日,市政厅长黄开山在就职仪式上说:“现中山公园,虽在规划中,但其馀小规模的公园,亦应次第建立。”8月28日,中山公园建成对市民开放,市政府决定相应建设小公园。1930年7月8日,汕头市政府发布《布告招投小公园环园马路工程由》,提出“为布告事照得本市安平、国平、升平三路相交之处,业经规定开筑小公园,以为市民游憩之所。惟欲建筑公园,非将环园马路先行铺筑不可。现已将马路建筑设计完竣,亟应招工承筑,以期早日观成。为此布告,仰本市内外各该工厂一体知悉,尔等如欲承筑小公园马路者,务即先期来府工务局购阅图说各件,详为研究,随缴押票金大洋四百元,于七月十五日下午二时来府竞投……”几经周折,1931年5月9日,小公园工程最终决定由永兴升记出价大洋2994.2元中标。小公园建设工程自5月16日起正式开工,1932年底建成完工。
小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小公园亭。小公园亭又称中山纪念亭,亦称总理纪念亭,坐落在汕头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交汇处,占据了汕头小公园街区的中心位置,是小公园的一棵明珠,是上世纪早期老汕头经济繁荣的象征,也是汕头老街区的标志性建筑。
据传,当年小公园并没有中山纪念亭,有一个水池与公园的喷水池一样,竖有一块大石,石旁种有几棵树,这块石刻四个大字,叫“万宝朝宗”,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南生公司新楼开业后,商机日渐兴旺。财大气粗的香港大新公司看到商机,欲在此开展贸易活动,南生公司及周围商号得知此消息后,为阻止大新公司竞争,想出一个用“死人”压活人的办法——建立中山纪念亭,以此“逼退”大新公司。大新公司看到小公园兴建中山纪念亭,就打消了来汕头设商业点念头。1933年小公园亭开始建设,直到1935年才建成。
中山公园和小公园的修建,是汕头管理者效法欧美,建设现代城市止举,无疑也是市政规划实施的产物。小公园的建设缘起于1923年规划的环形马路。这一规划的实现,使那里有了一个圆形的空间,于是才有后来建设“总理纪念亭”之举。小公园的面积虽不能与中山公园比,但她位于繁华商业地带,是昔日汕头商业繁荣的象征:
至平路小公园一带地方,是汕头商业的中心。这里车水马龙,不绝的来去,而在夜里,更形热闹。有辉煌炫目五光十色的电灯,富丽堂皇的电影院,耸入云表的酒楼旅馆,规模宏大的百货公司,滚滚的人潮……而大公司的无线电播音机哼着南腔北调,是商店的留声机唱着潮曲外江,还有嘈杂的叉麻将声,淫荡戏虐的妮悦耳朵笑声,悠扬悦耳的丝管声,汽车的怒吼声和黄包车的铃声,喧闹在一起,使每个人都会目眩耳聋,魂消心醉哪!
六、旅馆、酒店
在开埠的强力推动下,汕头百业俱兴,与城市旅馆、酒店等服务业,图书馆、电影院、戏院等文化技术蒸蒸日上,大大充实、优化了汕头城市建设。
商业的发展繁盛必然带来服务行业的发展,而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对商业有促进作用。这里所说的服务业,主要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
开埠后,随着汕头埠商业贸易的发展,华侨纷纷投资汕头,小公园老市区一带大小店铺星罗棋布,酒馆茶室相间林立。据《汕头指南》所载:1934年,“汕头市区菜馆有风记、华记16家,酒楼有中央、中原、永平、陶芳、楼外楼、亚洲6家;饭店有光兴、合记等23家;旅馆酒店有中央旅社等28家;客栈有倍盛等130家;西餐饮冰有14家(其中4家附设)。”这些酒楼、茶店、饭馆、旅馆多设于升平国平两路,除国平路之醉月楼及安平路之醉白楼……尚有醉西园、醉琼楼、醉乐园。在商场热闹时,一般富商、阔客,通宵达旦,沉醉于酒海肉林中,故酒楼营业蒸蒸日上。”
首先是兴办酒店。“中央好架势,永平好布置,陶芳好鱼翅,中原好空气”。这是30年代汕头埠一句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也就是说,当时的永平酒楼、陶芳酒楼、中央酒楼、中原酒楼是汕头四大著名酒店。永平酒楼(始于1922年),位于金平区永平路2~11号;中原酒楼(始于1922年),位于金平区居平路4号;陶芳酒楼(始于上世纪20年代,具体年限不详),位于金平区万安街3~4号;中央酒楼(始于1932年),位于金平区安平路10号。
永平酒店是当时最大的酒店,1933年建成。永平酒楼(现汕头大厦)是一座三开间的八层钢筋水泥建筑,其中七八层向后缩入,采用中西合璧建筑风格。酒楼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身的CBD。一楼为适合普通大众消费的餐厅,二楼为高级的宴会厅,三至六楼为客房。大厦还配有有冰室和商场。六楼是专门作为接待贵宾的住处,共有四套套房。套房中除了卧室外,还配套小餐厅和警卫房。楼内布置十分奢华,进门的大堂,气派辉煌,有一个高四层的八卦栏廊,还有一座钢化镜面的英式进口电梯,各楼层的窗户玻璃,均为意大利进口的彩色玻璃。此外,奢华的进口灯饰、象牙筷、玻璃器皿、铜转炉,房间里均摆设酸枝桌椅,无不彰显贵族气派,“永平好布置”一说当之无愧。当时十八个包房以当年全国十八个省份命名,可以畅想一番,邀请对方在某个省份的包厢谈生意,多么气派有面的事。最关键的是,当时酒楼客房的房间收费却属于汕头埠酒楼三个档次的最低等,每晚银元1至3.2元,比客栈略高而已。永平酒楼装修豪华价位低,超高性价比,一时风头无两,门庭若市。南生贸易公司营业大楼的第三四层就辟为中央酒楼。
永平酒店和第一邮局(1923年)
资料来源:陈胜生《踏寻老街印证“特区”》(潮商网)。
陶芳酒楼是由晚晴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的曾侄孙、清末民初时期的潮梅矿业大亨丁子久创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地处万安街(现永平路与至平路交界处)的巷子中。酒楼是中西风格相结合的四层小洋房,厅房摆设都非常有讲究,配备进口的彩色玻璃窗让酒楼在那个年代显得非常洋气,而且当时的菜肴、餐具的档次比各酒楼规格高,并且有“陶芳女招待盖全汕头埠”的美誉。
陶芳酒楼在当时是海外的侨胞回乡酬客宴宾的首选之地,当然也是当时各大洋行商人的聚集地,普通市民走到门口都望而却步,久久有机会进入品尝一次都能细细回味数年,因此开始流传“陶芳酒楼好鱼翅”。
现坐落于万安街深巷的原陶芳酒楼 陶芳酒楼宴会使用的西式餐盘
除了上面四大酒楼外,外于国平路与外马路交界的西南通酒楼也是一家知名酒楼。1947年出版的《汕头指南》有其广告,声明“西式厅房、空气凉爽、池盆浴室、冷热水喉、一切设备,美丽堂皇、招待周至、无负雅望。”
其次是开办旅馆。开埠后,华侨纷纷斥资建造旅馆。华侨投资的旅馆,较出名的有大中华旅社(现鮀江旅社)、西南通旅馆、富春旅馆、东南旅馆、居安旅店。
永平酒店、陶芳酒楼、中央酒楼、中原酒楼、大中华旅社、西南通旅馆等这些酒楼、旅馆,基本上齐聚小公园商业区,构成一个颇具规模、非常繁华的商业——服务业圈,成为近代汕头的一块名片。
汕头埠还有不少外国人开办的酒楼、旅馆。如英国人开办的“适宜楼”。该楼建于1924年,为两座钢筋混泥土及砖木砌筑楼房,形式相同,每栋建筑高2层,每层面积355平方米,分为东、西两楼,两楼相距4米,坐北朝南,每栋通面阔近15米,通进深20多米。适宜楼一译名为亚司得酒店,是汕头早期唯一一家欧洲式旅馆。近代汕头埠的外国人中,数日本人最多,他们在汕头开办的酒楼位于崎碌。
日资“汕头旅馆”(陈传忠照片)
七、电影院、戏院
汕头开埠之后得风气之先,电影、戏院、照相馆等西方文化娱乐纷纷登陆。清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二十三日,为英皇加冕之日,侨居汕头的英国人,集资在崎碌的葱陇村放映无声电影,以表庆祝,这开了汕头放映电影之先声。据《汕头市志》记载:“至潮汕解放前夕,汕头市有大观园、大同、大光明、胜利、新观、中央等6家影剧院。”有人做过粗略统计,解放前汕头埠戏曲、影剧场所的座位约有6700多个,如果按照1949年10月汕头市区人口230548人计算,平均34人就有一个座位,这是很了不起的文化现象。
民国初年,有人在外马路联兴里对面创办“高升电影院”。该电影院不久又改营戏剧,改称“高升戏院”,后又改“竞新茶园”,但不久即停业。高升戏院关闭不久,又有一广州人在育善直街开设“明新影画场”,座位只容四五十人,但当时的观众因不知电影为何物,前往观看者寥寥无几,遂不能维持。同时,澄海人蔡某在金山街建一电影场,其名也曰“高升电影院”,座位200多个,他别出心裁请一口技艺人在幕后配音,模仿水声、碎物声、枪声、人声、鸟声等。蔡某办的“高升电影院”后来迁址到联兴里对面汤氏“高升电影院”旧址,并专置设发电机,后又改演戏剧,若逢无戏可聘时始映电影。
1922年春,德国领事署辟为临时公园,供人游玩,其东隅盖建竹篷,设立大观戏院,放映电影和表演潮剧。同时,张某、黄某、李某等3人集资在张园设“真真戏院”,1922年“八•二”风灾,该院被吹倒而闭门。此外,还有归国华侨携旅行机来汕,与普益社合作,假座该社天台开映电影。又有人租“陶陶戏院”开映电影,但不久又告停演。
1923年间,英国人毗士氏自港来汕,租汕头旅馆(即颐养院)右旁空地,盖篷营业,名曰“真光电影院”。1930年,真光电影院因地租届满,租镇平路煤炭堆栈为院址。此外,还有永平天台戏院、新世界戏院、明星电影院等等。
民国时期汕头埠电影院、戏院一览表
时间 | 名称 | 地点 | 创办人 |
民国初年 | 高升电影院 | 外马路联兴里 | 不详 |
民国初年 | 明新影画场 | 育善直街 | 不详 |
民国初年 | 高升电影院 | 金山街→联兴里 | 蔡某 |
1922年春 | 大观戏院 | 德国领事馆 | 德国人 |
1922年 | 真真戏院 | 张园 | 张、黄、李三人 |
1922年 | 陶陶戏院 | 普益社天台 | 不详 |
1923年 | 真光电影院 | 汕头旅馆 | 英国人毗士氏 |
1922年 | 永平天戏院 | 永平酒楼(后租镇平路) | 不详 |
1924年 | 新世界戏院 | 张园 | 不详 |
1925年 | 明星电影院 | 民族路 | 不详 |
1926年 | 大同电影院 | 中山公元内 | 不详 |
1927年 | 光元电影院 | 不详 | 李作聪 |
1931年 | 银宫电影院 | 不详 | 不详 |
1932年 | 大光明电影院 | 至平路 | 黄震东 |
1934年 | 大观园戏院 | 国平路 | 李茂源 |
1947年 | 新观戏院 | 民族路 | 郭挺云兄弟 |
1949年 | 胜利戏院 | 不详 | 不详 |
资料来源:王琳乾、邓特主编《汕头市志》,1999年。
戏院的多寡,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表现。在昔年汕头的戏院中,比较知名的是“三大”戏院,这“三大”戏院不仅是指汕头埠排名前三的戏院,而是因为三家戏院的名字都有“大”字,即大观园、大同和大光明。
大同电影院位于中山公园西北侧,前身是1926年就开始营业的大同游艺场,地处月眉坞边角(即现在汕头市博物馆所在地),原为荒滩。故市井有“未有中山公园,先有大同”之说法。电影院搭设的是篷棚戏台,话剧、潮剧、杂技、曲艺各种表演都有,甚至还有灯谜和彩票游戏。戏院原来是露天的,每当碰到雨天,观众便狼狈不堪,于是,坊间流传有“大同演戏天就知,戏台一搭雨就来”“锣鼓响,雨大点”“戏一歇,雨就歇,戏台拆,雨就歇”这些俗语。1939年,日本侵略汕头,大同戏院被迫歇业。1948年恢复营业。
建于1932年的大光明戏院,位于至平路9号,最早是电影院,原名至平戏院,一度改名“弥敦戏院”。弥敦(SirMatthewNathan,1862~1939)是英国军人,1900年被英王委任为黄金海岸总督,成为首位担任大英帝国殖民地总督的犹太人。
大光明戏院 中央大戏院街招
资料来源:谢雪影《汕头指南》。
1933年元旦,戏院改名“中皇”。日军入侵汕头后,又易名为“中煌”。抗战胜利后,戏院由原来的负责人黄震东接收,继续营业,并改名大光明。“大光明”三字由汕头著名残疾书法家潘公明所书。大光明戏院楼房门面仿造欧美建筑,有座位1100多个,软皮座椅,行距约90公分,华丽舒适,是当时汕头最好的正规化戏院,所作的广告是:“汕头第一电影戏剧殿堂,声光俱佳,座位舒适,设备堂皇,全市之冠。”正如老辈人所说的“影院有架有势,专做给有架有势的人看”。
民国时期汕头老市区影剧院分布图
大观园戏院所在的是汕头埠较繁华主干道之一——国平路99号,1929年潮阳象头人李茂源集资创建,1934年落成营业。大观园戏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529.16平方米,建筑面积2788.10平方米。舞台宽敞堂皇,有1389个座位。座位为阶梯式设计,戏院还有包厢,底层分前座、后座和边座,观众座位是以千字文为顺序排行码的,即是天、地、元、黄、宇、宙……为一、二、三、四、五、六行……大观园戏院内隔音设备极好,在没有扩音机的年代,非常难得,每有新戏,一票难求。大观园戏院被誉称“潮剧殿堂”,是汕头当年唯一的专业性戏院。
彼时,弹丸之地的小公园周围戏院扎堆。北面国平路有大观园戏院,再走几步就是群众电影院。东北面民族路有新观电影院。西南面至平路头有大光明影剧院,这四家影剧院与小公园步行距离就几分钟。再向东面延伸,没多远,又有五家影剧院。
八、市区人口的快速增长
开埠推动下的汕头,工商贸易迅速增长,市政建设迅猛发展,洋人、华侨、各地商人与周边百姓的涌入,带来的是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的是鮀城人口的日益增长。据1933年统计,汕头共有广州、宁波、嘉应、梅县、兴宁、大埔、蕉岭、潮阳、普宁、揭阳、澄海、惠来、饶平、六邑等二十几个同乡会。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作了这样的评述:“汕头城市的发展,是整个韩江流域不同方言群体的人民移居、投资、建设的结果;而历史上汕头城市的繁荣,也正是因为她成功发挥了超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地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人口的增长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研究表明,1820年,汕头有6000多人,1830年有6600多人,1840年近7000人了,1850年近9900人,1860年有30000多人,1870年45000万人。1873年中国海关参与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做了一个中国国际贸易的报告,其中就提到汕头人口,里面说汕头有56000万人。此后,汕头人口一直在60000万左右徘徊。1900年,汕头人口为60000万。根据英国外交部资料,1910年,汕头有68000人。根据美国商业通告,1925年汕头有10万人。黄开山市政厅长在《新汕头》一书中记载,1926年至1928年间,汕头市常住人口八万多人。据陈鸿宇教授的研究,1921~1937年是汕头航运、港口、城市、商贸发展最快的时期,汕头人口由10万人增长为20万人。杨群熙先生辑编点校的《潮汕地区商业活动资料》表明,1928年,汕头市有居民12369户,81325人;日本侵略汕头之前,汕头市民已逾20万;1948年,城市居民增至39973户,222375人;又有数字表明,1949年10月,汕头市区人口230548人。
就目前有限的资料,近代汕头的人口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学界也无权威的数字,但不断地、快速地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近代潮汕经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两次东征;日本侵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18年大地震、1922年“八·二”风灾、1943年大饥荒等历史大事件的冲击影响,汕头人口却一直呈增长之势头。开埠后汕头人口的不断增长,为近代汕头商业中心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汕头开埠,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汕头的医院、学校、图书馆等也在民国时期得到快速发展,汕头市民的社会风尚、生活方式也大为改变,不仅商品化,而且西化。
作者:陈友义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
△ 21岁赤手空拳闯南洋,这个潮汕人建起新加坡最大百货公司!地位媲美美国梅西百货
△ 原来,腾讯一开始并不叫腾讯!首任董事长也不是马化腾!
△ 这位潮商因糖而兴,发家后建起超级豪宅,还发掘了一位“检察官”!
△ 汕头外马路这座不起眼的老建筑,当年竟是“团一大”纲领和章程的诞生地!
△ 大型时髦现场!说的就是当年汕头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 那些年为潮汕人遮阳挡雨的“五脚砌”,才是记忆中最好的共享雨伞!
△ 小小一碟“杂咸”,竟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潮人精神!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