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民日报》刊发张光峰书记署名文章:切莫“扶了好,松就倒”

2016-11-15 渤海先锋微官网

  

      摸清贫困底子、找准致贫根子、选对脱贫路子比降低贫困人口数字更重要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扶贫工作的制胜之道。

  与西部的一些省份连片贫困不同,山东省没有贫困县,不存在区域性贫困。以我们滨州市为例,现有贫困人口8.97万人,约占全市农村人口的4%。但是,分布呈插花式,分散在全市100%的乡镇(街道),78%的村庄,并且以老弱病残为主,多数是因病、因灾、因残致贫。

  有人说,贫困人口数量虽然不大,但是面广分散、成因复杂,集中整治很难开展,不如多投资金,多上几个项目,“冲一冲、送一送”解决完事。

  人散,帮扶不能散。这种把扶贫工作作为短期行为,采取的简单、粗放的做法,显然不符合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要求。缺乏自身动力和长效机制只能导致“一扶就好、松手就倒”。所以,要从贫困发生的根源上解决问题,摸清贫困底子、找准致贫根子、选对脱贫路子比降低贫困人口数字更重要。

  发现要准,贫困底数零遗漏。今年3月份,全市动员3.5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体察民情。“三看、四问”(看人、看房、看吃穿,问生产、问生活、问收入、问期盼),摸清贫困家底,记录在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贫困信息录入电子平台,同时,建立联网对接机制,向上对接国务院和省扶贫业务系统,横向对接农业信息、医疗、教育、民政救助、残疾人帮扶平台,向下逐级辐射县(区)乡(镇)和村户,实现了贫困人口精准定位,贫困信息资源共享。

  跟踪要准,致贫筛查无盲点。我们将8.9万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帮扶需求、脱贫路径等档案信息和影像资料全部采集录入,运用大数据对贫困人口“精准分析”、对致贫原因“精准把脉”、把帮扶措施“精准确定”。同时,在“谁来扶”问题上,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突击队作用,省市县选派了361名“第一书记”,对361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建立了“第一书记e线扶贫”信息化管理平台,全覆盖无盲点落实到位。

  落实要准,脱贫对路无偏差。针对实际,我们的具体推进措施是“五全”工作法。即:有劳动能力全就业、无劳动能力全兜底、创业项目全支持、贫困户子女教育培训全保障、大病医药费用全救助。

  (作者为山东省滨州市市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11日 20 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