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用上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大清还是败了,这居然不是穿越!

2017-03-25 瀚海狼山 军武酷

在抗日和穿越神剧横行的年代,广大军事吃瓜群众已经对各种“不靠谱”的军事历史情节习以为常,而国产军事题材影视剧的编剧和导演也一向缺乏基本的军事历史常识,更对武器装备的历史到了近乎无知的程度。


最近,某描写大清末年战争场面的影视剧,马褂顶戴的大清兵勇,居然用马克沁重机枪突突突的横扫屏幕,又引起了观众的一片“吐槽声”,认为这也太穿越了吧?



但是,这次观众却没有“正确吐槽”,因为大清末年的朝廷正规军,确实已经用上了马克沁重机枪,而且装备数量还不少,战果也可圈可点。


马克沁重机枪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为这种机枪诞生没多久就获得了“死神收割机”的“名声”,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军队用这种重机枪一天之内就打死和重伤了6万名英法军人,整个德国阵地前沿一千米内成了真正的“人肉屠宰场”。


索姆河战役


历史上还没有哪种枪械能在一天之内就取得如此“空前绝后的杀人效率”。马克沁机枪最明显的外观特点就是它枪管上像圆筒一样的水冷套,可以一眼就能从其他枪械中区分出来,几乎是影视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机枪。



英籍美国人海姆勒.马克沁,在1883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机枪,1884年取得发明专利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能够连续射击的自动武器。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用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接续,可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 100发每分钟。




马克沁机枪:

该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但在近现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其口径为 11.43毫米,枪重 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 (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的弹带。




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和中国的渊源颇早,在1884年正式发明的当年,正巧遇到大清内阁总理大臣李鸿章到访欧洲,考察军备。


李中堂在国外亲眼见识了马克沁机枪的试射,而且是发明者马克沁本人亲自操作开火,瞬间扫断了一颗大树。



李中堂震惊之余,与马克沁和他发明的机枪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李鸿章环访欧美,见过很多当时的同代西方名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中堂和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同框合影。李鸿章是当时西方最熟悉的中国人,被西方媒体吹捧为:大清的俾斯麦。



但据说俾斯麦闻此言,评论到:我可不想被称作“德意志的李鸿章”,真是一针见血。




李中堂还是很重视军备建设的,很早就为自己的嫡系---淮军体系的陆军进口了原装的马克沁重机枪,李鸿章还最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上海轮船制造局等洋务企业。


其中,上海轮船制造局发展到今天就是江南造船厂,已经有160余年的历史,可算是中国第一家真正的工业企业。江南造船实力和质量世界领先,也是接近两个世纪的积淀。



在李中堂访欧,引进马克沁重机枪十年后,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名义上是大清和日本国的两国全面交战,而实际上清朝方面参战的部队,基本就是李鸿章的淮军体系孤军作战,而大清其他实力人物,比如同为洋务派的张之洞的系统和其他大员手下的地方武装都作壁上观,对淮军的战败覆灭无动于衷,没有出动一兵一卒。


张之洞


日本侵略者发动举国之力来和大清的一个军阀交战,我方在战略上已经先输了。甲午战争中,淮军体系的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战斗,历史上最知名,可分为丰岛海战、大东沟舰队决战、威海卫保卫战等几个阶段性战役。


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完败,导致全军覆没。但甲午战争不光有海战,还有陆地战,这是往往被历史教材和军迷忽略的。甲午战争的陆地主战场在辽东半岛


同为淮军体系的陆军在辽东打得很好,尤其是马玉昆部,一度打得攻入辽东半岛的鬼子陆军师团没脾气,几乎让鬼子大本营一度想放弃辽东半岛,怎奈李鸿章被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吓破了胆,被点名到日本马关谈判,甚至要把辽东半岛也割让日本,全然不顾手下将士在辽东浴血奋战的成果。



甲午战争在中国国内的陆战,若能再多坚持2个月,一定会拖垮鬼子。甲午年的日本还是个刚刚兴起的小国,兵少财薄,打到战争末期,鬼子全国的人力、兵力、财力已经接近全面崩溃,鬼子是倾国来战,已经精疲力尽,完全堵上了国运,而西方列强舰队已经停泊在中日之间的海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宰割战败的一方,捞取黄雀在后的利益。


鬼子方面特别希望通过水陆并进,特别是海战的速胜来压李鸿章认输。甲午海战,鬼子基本按计划达到了战略目的。而辽东的陆战却打成了中日互有胜负的胶着状态,让鬼子陆军几乎崩溃,鬼子只好放出风声:要直接进攻北京,向清廷施压,完全是虚张声势,因为一个辽东它都搞不定。



光绪皇帝甚至考虑过放弃北京,暂时迁都西安,用陆战和鬼子长期周旋的战略方针,可惜李鸿章眼看自己苦心经营数十架的北洋舰队彻底覆灭,失败情绪占了上风,主张尽快妥协谈判,被鬼子点名到马关,在日本谈判期间还被行刺,挨了一枪,更吓得魂飞魄散,最终签订《马关条约》,鬼子首相伊藤博文自己都不敢相信:一次就讹诈了中国这么多白银和领土,尤其是割让台湾,恶劣影响到今天还在发酵。



当时还有个“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表面上看是西方三国强压日本放弃辽东,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陆军在辽东半岛打得相当好,日本陆军难以拿下辽东,干脆放弃,又勒索了中国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在甲午战争中的淮军陆军主力马玉昆部,就已经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抗日武器。当时的清军,装备了从马克沁重机枪、克虏伯野战炮,到鸟枪、长矛、弓箭,五花八门的装备跨越万年,实在是当时的世界奇观。


马玉昆部后来还参加过1900年对8国联军的战斗,几乎是淮军里最能打的将领,可惜淮军的领袖李鸿章实在不是个帅才,优柔软弱、步步被动,最终丧权辱国、身败名裂。


马玉昆


甲午战败,北洋水师覆灭后,清政府面临巨额的对日战争赔款,国内财政状况也更加恶化,已经无力重建花费极其昂贵的海军舰队,这也导致了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广大沿海完全陷入了“有海无防”的危险局面,日本的全面侵华,大形势早就在此时注定。


清政府从甲午战争中,海军建设花费巨大却一败涂地,而陆军相对军费较少却有相当战斗力的状况中似乎有所感悟,决定此后用有限的军费,重点发展陆军,下旨各省训练新式陆军,派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仿照德日等国军制训练新式陆军,共训练了3个镇(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北洋三镇”。



 北洋三镇的实际领导人就是袁世凯,到了清末,湘军早已解散,而淮军在甲午战争后也逐步式微,“北洋新三镇”,就成为当时中国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武装,这就是北洋军阀的开端。


 北洋军阀出过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冯巩的爷爷)、曹锟、徐世昌等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袁世凯是北洋的“大帅”,段、冯、曹曾是北洋的首批师长、旅长,而后来的吴佩孚、张作霖等人,此时还未崭露头角,只是北洋系统的下级人物。


在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大总统开始,到袁世凯死后,段、冯、徐、曹等人都依次当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或者国务总理。北洋系统,直到192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后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袁世凯


北洋军阀影响中国近代史长达40年,一直以来,负面评价较多,但也应该看到,北洋军阀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上,甚至比后来的蒋介石政府更坚决果断。


例如段祺瑞的北洋军就曾经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进军叛乱的外蒙,让外蒙上层通电放弃“独立”,回归中华版图,坚决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北洋政府历代当政者对日本的侵略,抵制、抗争的行动,比后来的蒋介石政府多得多。出兵外蒙这样的军事行动,对蒋介石政府来说,想都不敢想。



北洋的曹锟、吴佩孚等人物下野后,晚年遇上鬼子全面侵华,鬼子和汉奸曾经威逼、拉拢曹、吴参加汉奸政府,但被坚决拒绝,保持了可贵的晚节。因此对北洋军阀的历史作用,应该有个全面而公正的评价。


北洋三镇的陆军,更是大量装备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为主战武器,作为大清政府的“主力部队”,在1912年以前,北洋军人仍然留辫子。而长袍马褂、顶戴花翎更是作为朝廷军政要人的北洋上层的标配。



孙中山从1885年起,就开始谋划推翻清政府,但早年孙手下没有系统的军队,只有一帮耍笔杆子的反清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在当时的清政府和“体系内”的北洋人物们看来,是名副其实的“乱党”。


革命党成立后组织了十几次起义,包括黄花岗起义,都是小规模叛乱而已,很快就被当局镇压,一直成不了气候。直到汪精卫(汪精卫早年对革命党的贡献比蒋介石大得多,而武汉也是他的势力基地)等人主持在湖北新军宣传革命思想,成果很大。


汪精卫


1911年的10月10日,部分湖北新军革命党员仓促起义,没想到迅速拿下了武汉三镇,而且全国相应,革命居然一举成功,实则是清政府做得太烂,天怒人怨,终于被历史潮流淘汰。


湖北新军在南方新军中有一定实力,但只是一省地方部队,综合实力比作为朝廷主力的北洋三镇差得太远。武昌起义后,被仓促间硬拖出来主持局面的黎元洪只是个“协长”,就是旅长(因此黎元洪不是北洋系统的人物,这也造成黎即使后来也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但和段祺瑞的矛盾明显,黎元洪手下无兵,面对北洋系统的排挤毫无还手之力。)





武昌起义军和北洋三个师的实力比起来,差距很大。武昌起义后,冯国璋等带领北洋精锐南下武汉镇压,此战马克沁重机枪又成为双方驳火的主力武器。湖北起义军在黄兴的带领下虽然顽强抵抗,但终归实力不济,基本失败,被迫同意南北和谈。


而老谋深算的袁世凯手握兵权,两头通吃,用起义来吓唬“孤儿寡母”的清政府,又用北洋三镇的武装实力来压起义的革命党,对双方威逼利诱,让清廷下诏退位,同意给予“优待”,又让“书生造反”的革命党同意让他来当新成立的中华民国的正式大总统,革命党军事实力不行,玩政治,手腕更不行,孙中山只好同意让位,袁世凯成功就任大总统。


后来连南京都不去,直接在北京就任大总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成立。




由此可见: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中国从来都是真理。袁世凯就是成功的利用了北洋三镇这个枪杆子在当时是中国武力第一,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这个人历史上污点太多,又做皇帝梦,其手下的段、冯等人都不支持,最终忧急病死。



北洋政府此后基本被北洋军阀把持,孙中山的革命党人没能进去执政,宋教仁等组织国民党想通过政党政治来限制北洋军阀,结果被暗杀掉(幕后主使至今不明),孙中山和北洋决裂,开始漫长的“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


唯一成功进入北洋军阀权力体系的就是那个黎元洪,后来当上了“名誉大总统”,但政府实权却在总理段祺瑞手里,黎元洪没有兵,最终还是被段祺瑞控制,上演“黎段斗争”,这都是后话了。


【军武酷】每月精品好文  关注后回复序号看全文


【1】  震惊!嫁给黑人的中国女人,下场怎样了?

【35】暂时中断与中国的外交工作关系,底气何来? 

【34】无论美韩还是朝鲜,有种你们就真的先发制人一回!

【33】火星四溅的大国碰撞必将奴性韩国烧成齑粉!

【32】战略机遇期已近尾声 中国该亮剑了!

【31】福岛核灾难真相惊人 终于明白日本为什斗不过俄罗斯了!

【30】姜子牙推算的万年中国,很准很震惊!

【29】萨德真正部署韩国时,无异于美帝再次仁川登陆,中国必将坚决出手

【28】最全的乐天名单来了!你的身边有吗?坚决抵制它

【26】2017年底,国人将看到这样令人振奋的彪悍海军

【23】凭什么香港要让外国法官来判决!!!


关注军武酷微信公众号  回复具体序号查看







  军武酷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军武酷

微信号:JUNWUK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