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和出路交流会
2017年8月24日
杭州
会议现场
2017年8月24日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粉煤灰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和出路交流会在杭州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工业固废利用技术专委会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
会议由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工业固废专委会秘书长秦文臻主持。
秦秘书长致开幕词
开幕式上秦秘书长重要讲到:
在这里,我特别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在粉煤灰综合利用领域的老专家、学者王思恭,王老在获悉交流会召开的消息后,曾强烈要求到会发言,但我们考虑王老已82岁高龄,虽拳拳之心,令人敬佩,但毕竟年事已高,已是耄耋之年,当悉心颐养天年。在我们婉言谢绝之后,王老特地为交流会作诗一首,今年是王老为粉煤灰综合利用奉献60年的日子,老人家在他的《为粉煤灰研发点赞》中说:将此诗特献给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同行。
为粉煤灰研发点赞
王思恭
默默耕耘数十年,
代代奉献美名传。
步履艰难不停步,
披荆斩棘勇向前。
——2017年8月于北京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王老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王老为我国工业领域粉煤灰综合利用事业所做的贡献!
会上首先由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工业固废专委会理事长黄建忠发表讲话。
黄理事长发言
会上黄理事长谈到了自己的几点想法与认识:
一、如何认识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近一二年,“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政策表述中的高频词。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对我们开展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为此,我认为我们首先需要对“供给侧”、“供给侧改革”等概念略微做些了解。
(一)“供给侧”、“供给侧改革”概念由来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015年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措辞。习总书记的指示恐怕是我们国家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最早阐述了。
“供给侧”概念实际上是经济学的概念。什么是“供给侧”?从字面理解,“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供给侧”涉及供给的各个方面。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谓“供给侧”,即与供给关联的所有方面。
“供给侧改革”其实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那时供应学派在美国经济研究中占据主流,在大约10年时间里,成为了有名的“里根经济学”的基础之一。供应学派建立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注重需求侧的管理,通过刺激需求达到经济调控目的,其典型工具是货币政策。尽管凯恩斯主义被一再证明在短期内确实行之有效,但长期来看,一味扩大需求会导致持续通胀,进而导致经济停滞。而这些正是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英国,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上台时面对的局面。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美英的通胀和经济停滞具有格外的政治放大效应,因此引发了学界和政界的反思。供应学派针对凯恩斯主义的弊端,提出了通过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通过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基于这个基本认识,通过减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供给学派最鲜明的口号。里根上台后,于1981年,将供给学派的主张结合货币学派的主张一起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并分解为削减不包括军费在内的财政开支,对企业和纳税个人实施大规模减税,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措施。从里根经济学的实践效果看,总体是正向的。里根时期,从1982年12月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65个月,1984年,美国一度实现预算收支平衡,通胀率也由13.5%回落到低于5%。在此后的30年中,美国只在克林顿8年执政时期再次做到这一点。此外,在更大的视野中,供给学派经济思想占重要位置的里根-撒切尔主义,因为度过了经济停滞危机而在冷战后期与前苏联的对抗中占据了主动。这就是美国与英国在世界上第一次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大规模实践。
(二)中国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第一,我们知道,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矛盾已经不仅仅是短期的、周期性的、外部的冲击,而且是中长期的、结构性的、内生性的问题。对总需求进行管理的刺激性政策对前一种情形短期内有效,但对后者尤其是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却束手无策。因此,应该及时转变思路,从总需求管理转为对供给侧调整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结构性改革,才能重新激发创新的活力。
第二,推进供给侧改革,人们寄希望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1.去产能。产能过剩的载体主要是僵尸企业。所谓僵尸企业,一般存在于国企中,它们长期受到政府保护,缺少市场竞争,尽管已经无法产生效益,但在得到政府背书后它们仍能继续得到贷款,用贷款来发放工资、偿还利息,久而久之这些企业便形成僵尸状态。僵尸企业的存在一方面吞噬了太多的流动性,挤占了市场信用,另一方面拖累了整个产业,造成“几个人没饭吃,大家都没饭吃”。对此,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强行去杠杆,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
2.去库存。一提到去库存,很多人认为,现在水泥、钢材等原材料太多,要去库存。水泥、钢铁等原材料库存是很多,但通过经济周期变动,是可以释放出需求的,此外开拓其他新的用途、用替代方式也可以消化这些库存。比如、钢铁、水泥多了,造路、造桥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但我们要建设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都是需要水泥、钢材的。还可以开辟新的、有真正社会需求的投资渠道,包括环保、教育、养老领域的投资,都可以带动原来库存的消化。现在最大的库存是房地产;去库存,主要是化解房地产库存。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3.去杠杆。经济学意义上的杠杆,即通过借债,以较小规模的自有资金撬动大量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在结构性矛盾中,如虚拟经济、房地产的膨胀,都是杠杆在起作用。适度加杠杆有利于盈利,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还债的压力就会反过来拖累发展。所谓去杠杆,具体来说,就是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中改善债务结构,通过行政力量与市场手段并举,以可控方式和可控节奏逐步消化泡沫和杠杆。经济运行中,杠杆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要规范,要有监管,要把握“度”。
4.降成本。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在经济下行压力大、需求潜力有限的大背景下,唯有减轻成本负担才能改善企业盈利,提升资本回报率。为此,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5.补短板。现在经济结构中的短缺是层次性短缺,主要是高层次短缺。要弥补这种短缺可能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补短板,而不是过去那种某个产业部门补短板就可以解决。近年来,我国居民境外旅游中出现的“海淘”等境外购物现象,就是当前层次性短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境外购买的日用品,其层次与品质高,不仅是工艺精湛,而且也与所用材料有关。因此我们要补这个短板,就不仅是生产这类日用品的部门,而是与提供原材的上游产业部门都有关系。因此补短板,要提高上游部门产品的层次与质量,改进生产部门生产工艺等等,整个产业链有系统、有关联地进行科技创新,最终将整个产业链的品质提升上去。此外,除了商品的短缺,当前服务的短缺更加严重。“互联网+”更多是解决消费者服务问题,就是扩大了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了消费者服务的供给,但涉及生产者的服务短缺还很大。
强调供给侧改革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同样有深远意义。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上指出,"我们要改革创新,为亚太经济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唯有让改革和创新两只手一起发力,方能拧动亚太经济的阀门、释放强大动力。"习主席强调的"改革和创新","新的增长动力"无一不是此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同时,习近平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作更大努力,是供给体系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三)“供给侧改革”国际实践的经验教训
二、包括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里根经济学,也有负效应。比如,减税计划导致里根执政期间赤字从一度平衡走向失衡,因为大企业受普遍减税的益处更多,里根时期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自克林顿时期以来,出于平衡赤字的考量,供给学派失去了实践舞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重拾凯恩斯主义,着重用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到今天,其弊端再次凸现:欧洲没有因为货币刺激解决债务危机,日本“安倍经济学”边际效应递减,货币战隐患出现。这说明,无论哪种经济思维,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这也意味着,中国新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必然要汲取国际实践的经验教训,作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诠释。
(四)推行“供给侧改革”,将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
尽管“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它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的调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表述。“供给侧改革”首先出自我国最高领导人口中,意味着我国上层领导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思路有了新认知。其次,“供给侧改革”全新表述提供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前景的新角度。三是,回顾“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和相关先行经验,对照中国经济的现状,可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内在逻辑、推进领域和推进步骤。
“供给侧改革”在我国尽管是全新表述,但与现在已经展开的一系列改革高度重合。从本质上看,尽管“供给侧改革”意味着经济宏调着力点可能发生变化,但不是改革总体思路的调整,而是一系列改革更具象、更明确的表达。这表明,一系列相关改革将获得更具象、更明确的操作路径,并带动改革红利更快释放。
(五)“供给侧改革”只能是“中国经济学”
美、英等国的供给学派思维实践,尽管能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但无论在内涵上还是路径上都会有很大不同。各国实践证明,无论是供给学派、货币学派还是凯恩斯主义,在各国的经济管理中都不可能单项使用。
上世纪80年代美、英等国的供给学派实践,尽管能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但无论在内涵上还是路径上都会有很大不同。这是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其一,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形势与里根时期不同。里根推行供给学派主张时,美国经济增长率为负,通胀率为两位数。而今天的中国经济仍保持着主要经济体中相对的高增长势头,通胀风险尚未出现。
其二,国际背景不同。里根对供给学派的应用,有冷战这一重要考量。而今天的国际背景没有冷战因素,各经济体之间的融合程度达到空前水平。
其三,发挥空间不同。经济形势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实施“供给侧改革”具有更大的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偏灵活的货币政策使用的空间更大。这意味着中国实施“供给侧改革”,交叉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的空间更大。
其四,着力点不同。里根时期的“供给侧改革”,一个主要着力点是“减”,减少福利开支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主要着力点在于“改”,比如在福利开支方面,从目前的政策运用看,不仅不可能减,相反会继续增加社会福利的投入。
最关键的是,中国具有与美国不同的经济管理传统,面对的是不同的经济现实情境。什么是中国的经济现实情境?一方面,供给侧不足的弊端已经凸现。在投资面临边际效益递减、出口面临外部环境不稳定考验的情况下,刺激消费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一驾马车。然而,网络消费和出境消费的迅猛增长表明,消费内需已得到足够的刺激,关键在于没有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许多消费力转为外需。不强化供给侧管理和改革,就无法聚集经济增长的动能。另一方面,现实中还存在供给侧不足的许多因素,制约了经济增长。比如,许多低效或无效产业、企业占据了过多的生产资源,只能“赔本赚吆喝”;旧的调控手段限制了正常的消费内需;滞后的制度因素抑制了企业活力,等等。
这决定了,尽管在减税、减少政府干预、防止货币发放无序增长等方面,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很可能与美国的供给学派理论和实践有相似之处,但不会是供给学派理论的照搬照抄。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只能、也一定是针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改革。
(六)“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历史经验表明,划定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是让改革达到最高效率的最好办法,越是针对性强的改革越是如此。那么,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2015年10月8日至10日,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给出了部分回答。刘鹤表示,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预示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更全面地为“供给侧改革”下了定义:
一是,“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这意味着,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的整合将向下层逐级推开,这是产业层面改善供给。
二是,“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意味着企业将通过结构性减税获益。这与此前明确的“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水平”,与降低成本的政策信号一致。这是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
三是,“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再次确认。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不仅因为这一行业能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许多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还在于从推进“人的城镇化”考量。房地产业的发展是让2.5亿缺乏相应市民权利的城镇常住人口能真正定居下来的必要物质前提。这是从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
四是,“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一论述表明了最高领导层对股市发展的态度。股市既是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也是普通投资者合法获得财富、提高消费能力的主要平台。这是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
二、“供给侧改革”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影响
我们知道,工业生产,特别是一些原材料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相当多的副产物,我们称之为工业固废。至今为止,有相当一部分工业固废,仍然存在产出量大,利用率低的情况,尾矿、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副产石膏、冶炼渣等就是这样。当你走出大城市,走近煤矿及洗煤厂、发电厂;当你走进各种矿山、面对各种废石堆场、煤矸石山;当你站在浩瀚如海的尾矿库的边坝;当你爬上高耸入云的赤泥坝、粉煤灰山......,真不知你会有何感想?!
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从90年代一直到十二五末,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大量鼓励和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包括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多项具体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文件,推动了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环保部、财政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从推动尾矿综合利用入手,系统、完整地提出推进我国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方针、规划、模式、标准体系建设、产业政策、财政与税收优惠政策等,研究推动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立法工作等,使得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固废产量多,环保压力大,利用任务重。“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突破180 亿吨,堆存量净增100 亿吨,总堆存量将达到300 亿吨。“十三五”期间,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总堆存量必然会继续增加,将使得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加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的药剂及铅、镉、砷、汞等多种金属元素还会对水源形成威胁,干涸后的尾砂、粉煤灰等遇大风形成扬尘,煤矸石自燃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危害。尾矿库、赤泥库等超期或超负荷使用,甚至违规操作,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对周边地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另外,大量非金属天然矿物资源的开采也引起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大量产生的工业固废如果仅靠无害化后堆存,在人口稀少的地区或许还可实现,但对于人口密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只有提升综合利用技术,加大产品开发、开拓产品市场空间,进一步加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才是最终解决之路。
二是,高附加值技术少,规模化利用产品面临产能过剩。受行业特性限制,利用大宗工业固废作为原料制备高端产品的难度很大,虽然一些烟尘灰、冶金渣中能提炼出稀贵金属或其它有价元素,但对于规模化处置缓解环境污染却不能起到太大作用;相反,水泥、混凝土等建材行业这些可以大量消纳固废的重点行业,却随着近几年的产剩,利用的固废量相对于前几年并未有增加,而且随着建材标准的提升,为保证产品性能,固废的掺比也都不高。因此,寻求既可高值化又可规模化利用的技术,已成为解决本行业发展的一条必选之路,近几年出现的固废制备泡沫陶瓷材料,结合微晶玻璃用于装配式房屋的原材料已成为一个重点方向;而且将工业固废应用于道路基层建设的技术也取得了不少突破,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机遇,加大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大规模消纳大宗工业固废的重要途径。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较重,企业资金筹备难度大。由于对厂房土地设备的要求较高,一般综合利用规模稍大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投资都得几千万,甚至可达到几亿、几十亿的资金,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上市公司凤毛麟角,这些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筹资的难度非常大,稍有问题就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而且银行低息贷款对本行业支持较少,单纯依靠企业自身融资来推动项目的建设非常困难,要么规模偏小,要么会因为资金问题项目搁置很久。因此,在本行业领域内成立一支工业固废产业基金非常有必要,在推广产业化技术的前提下,发挥行业资本的力量,助推产业的发展。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需因地制宜建立推广发展模式。我国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存在着明显不平衡。第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大,但综合利用率低,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现象严重,而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小,综合利用情况较好;第二,政策之间存在差异,一些政策运用较好的地区,带动当地的固废综合利用发展很快,而一些地区仅是考虑到眼前无污染,并未长远考虑综合利用的问题,发布的综合利用政策也较少,导致当地综合利用发展工作的滞后;第三,固废成分存在差异,同样的技术就无法应用在不同地区的固废上,如辽宁阜新的煤矸石与山西大同的煤矸石就存在很大的成分差别,适合山西煤矸石的利用技术在辽宁却并不适用,因此即使是技术项目于也不能简单复制,还根据固废成分和科技分析制定合理的利用方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此外,目前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业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造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进步较慢,综合利用产业难以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行业数据相对滞后,难以及时为宏观指导提供依据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统计体系中,仅环保部环境统计年报中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统计数据,但所涵盖的固废种类有限,而且滞后于当前1-2 年的时间,不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措施做出实时调整。虽然部分协会及相关组织也进行少量统计和测算工作,能得出一些比较及时的数据,但方法不统一、口径不一致,也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且缺乏权威性,难以作为宏观指导的基础依据,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有效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仅在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堆存、处置等方面有强制性法律要求,而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面缺乏法律法规,未加以规范并提出强制性要求。加之工业固体废物堆存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导致一些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是故意隐瞒,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取考虑综合利用的问题。
细分析之,当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既有供给侧问题,又有需求侧问题,但的的确确供给侧问题大于需求侧问题,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首先缺乏几种技术:大宗量利用技术、高附加值利用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简便易行技术、替代性强技术等等;其次缺乏大型企业:多数企业散、乱、小;第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存在问题:部门多头管理,政策方向不一致,相互掣肘,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没有好的生长环境,管理没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所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更需要“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大发展。从我们开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供给侧改革”重点是这几个方面:
一是,从产业层面、调控层面、财税制度层面、资本层面,勾勒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规模。显然,这些层面的改革都非一日之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供给侧改革”不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临时性措施,而是面向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二是,突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制度因素、组织创新能力束缚,加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在资本、劳动、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无形生产要素推动的生产率提高。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法律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包括全民的思想支持,这些都是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最重要的支持。在中国,由于普遍的技术进步还未到来,因此无形生产要素推动生产率提高显得尤其重要,由此也决定着“供给侧改革”的成效。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受下游建筑建材行业影响,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遭遇严峻挑战,几乎全国范围内粉煤灰市场都出现了量价齐降的问题。大量的粉煤灰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必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一号】,就体现了“供给侧改革”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推动。
第四,事实上,在制度因素方面,能否改进供给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比如,在人口红利衰减的趋势形成后,应当制订什么样的人口政策保证充足和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供给?在中小企业天然缺乏高等级信用的情况下,应当制订什么样的金融政策让中小企业得到资金供给?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调控历史表明,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必须跳出短期利弊的思维视野,从长远利益考量,让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相匹配。这才是“供给侧改革”的预期效果。
第五,此外,组织能力的优化对“供给侧改革”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推进或正在部署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既涉及政府组织,也涉及政府资金主导的大型企业组织,这些都属于组织能力优化的新探索。“供给侧改革”强调了继续推动这些改革的重要性。而从全局来看,不仅政府、大型企业需要优化能力,数量庞大得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否优化,同样重要。当前,大量微型组织生存发展困难较多,而我们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大都属于中小微企业组织,优化中小微企业组织的能力,为其提供宽裕的市场进入空间,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其压力是当务之急,如此才能提高其生存能力,创造鼓励创新的应有环境。
第六,要看到,在有形生态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是理想状态的表述。事实上,目前资本、劳动、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在冲向高点后发生了逆变化,通过有形要素提高生产率的空间已变得狭小。就此而言,推行“供给侧改革”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相当迫切。
三、加大创新力度是推进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关键
粉煤灰在诸多工业固废中是很有特点的一种工业副产物。
首先,它的产生量大。但产生量大带来的问题却是东西不一致,东部利用率高,没有问题;西部利用率低,问题很大。
其次,它的成分不一致。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由于煤的灰量变化范围很广,而且这一变化不仅发生在来自世界各地或同一地区不同煤层的煤中,甚至也发生在同一煤矿不同的部分的煤中。因此,构成粉煤灰的具体化学成分含量,也就因煤的产地、煤的燃烧方式和程度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及少量的FeO、Fe2O3、CaO、MgO、SO3、TiO2等。其中SiO2和Al2O3含量可占总含量的60%以上。但不同地区的粉煤灰成分是不同的。比如,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北部等地区的部分煤炭资源中赋存丰富的含铝矿物,用于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中氧化铝含量达40-50% ,是一种宝贵的具有较高经济开发价值的含铝资源。高铝粉煤灰一般是指A1203+SiO2+Fe2O3≥80%的粉煤灰,其特点是含A1203高,一般大于38%,高者甚至超过50%,相当于国外三水铝石矿的A1203含量。中国的高铝粉煤灰石中含有大量高岭土、正长石、铝土矿等矿物,作为发电厂所用的原煤经细磨在电厂煤粉锅炉中粉末化燃烧后即成为高铝粉煤灰。高铝粉煤灰成分中含37%-48%A1203,35% ~52%SiO2,Fe、Ti、Ca、Mg等的氧化物总含量为8% ~12% ,还含有微量的稀散及稀土金属。积极开拓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这一新领域,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对于保障我国铝产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历史性贡献。)
这就意味着我们面对不同成分的粉煤灰,必须有不同的利用技术。拿做砖瓦的技术去搞高铝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就大错特错了。
第三,目前的粉煤灰利用产品绝大多数是低附加值的建材,如砖瓦、水泥等,受市场半径约束,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直接导致利用率低。
(粉煤灰主要用来生产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砖、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及其他建筑材料,还可用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回收工业原料和作环境材料。粉煤灰在水泥工业和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粉煤灰代替粘土原料生产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粉煤灰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胶凝材料,水泥工业采用粉煤灰配料可利用其中的未燃尽炭;粉煤灰作水泥混合材;粉煤灰生产低温合成水泥,生产原理是将配合料先蒸汽养护生成水化物,然后经脱水和低温固相反应形成水泥矿物;粉煤灰制作无熟料水泥,包括石灰粉煤灰水泥和纯粉煤灰水泥,石灰粉煤灰水泥是将干燥的粉煤灰掺入10%-30%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和少量石膏混合粉磨,或分别磨细后再混合均匀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粉煤灰作砂浆或混凝土的掺和料,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或细骨料,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不透水、气性、抗硫酸盐性能和耐化学侵蚀性能、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减轻颗粒分离和析水现象、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以及抑制杂散电流对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粉煤灰在建筑制品中的应用:蒸制粉煤灰砖,以电厂粉煤灰和生石灰或其他碱性激发剂为主要原料,也可掺入适量的石膏,并加入一定量的煤渣或水淬矿渣等骨料,经过加工、搅拌、消化、轮碾、压制成型、常压或高压蒸汽养护后而形成的一种墙体材料;烧结粉煤灰砖,以粉煤灰、粘土及其他工业废料为原料,经原料加工、搅拌、成型、干燥、培烧制成砖;蒸压生产泡沫粉煤灰保温砖,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和泡沫剂,经过配料、搅拌、烧注成型和蒸压而成的一种新型保温砖;粉煤灰硅酸盐砌块,以粉煤灰、石灰、石膏为胶凝材料,煤渣、高炉矿渣等为骨料,加水搅拌、振动成型、蒸汽养护而成的墙体材料;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以粉煤灰为原料,适量加入生石灰、水泥、石膏及铝粉,加水搅拌呈浆,注入模具蒸养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建筑材料;粉煤灰陶粒,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入少量粘结剂和固体燃料,经混合、成球、高温培烧而制的一种人造轻质骨料;粉煤灰轻质耐热保温砖,是用粉煤灰、烧石、软质土及木屑进行配料而成,具有保温效率高,耐火度搞,热导率小,能减轻炉墙厚度、缩短烧成时间、降低燃料消耗、提高热效率、降低成本。粉煤灰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粉煤灰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广泛应用于改造重粘土、生土、酸性土和盐碱土,弥补其酸瘦板粘的缺陷,粉煤灰中含有大量枸溶性硅钙镁磷等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故可作农业肥料用。回收工业原料:回收煤炭资源,利用浮选法在含煤炭粉煤灰的灰浆水中加入浮选药剂,然后采用气浮技术,使煤粒粘附于气泡上浮与灰渣分离;回收金属物质粉煤灰中含有Fe2O3、Al2O3、和大量稀有金属;分选空心微珠,空心微珠具有质量小、高强度、耐高温和绝缘性好,可以用于塑料的理想填料,用于轻质耐火材料和高效保温材料,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用于军工领域,坦克刹车。作环保材料:利用粉煤灰可制造分子筛、絮凝剂和吸附材料等环保材料;粉煤灰还可用于处理含氟废水、电镀废水与含重金属例子废水和含油废水,粉煤灰中含有的Al2O3、CaO等活性组分,能与氟生产配合物或生产对氟有絮凝作用的胶体离子,还含有沸石、莫来石、炭粒和硅胶等,具有无机离子交换特性和吸附脱色作用。
可用作生产原料:粉煤灰是无机防火保温板保温板生产原料的一种,绿能无机防火保温板的原料为70%的普通水泥,30%的粉煤灰
可做造纸原料:在国外,一些研究将粉煤灰作为一种新的造纸原料,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粉煤灰提高纸张抗拉强度和内部粘结强度的原理。
粉煤灰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粉煤灰可用作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掺合料,并成为水泥、混凝土的组分,粉煤灰作为原料代替黏土生产水泥熟料的原料、制造烧结砖、蒸压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空心砌砖、烧结或非烧结陶粒,铺筑道路;构筑坝体,建设港口,农田坑洼低地、煤矿塌陷区及矿井的回填;也可以从中分选漂珠、微珠、铁精粉、碳、铝等有用物质,其中漂珠、微珠可分别用作保温材料、耐火材料、塑料、橡胶填料。)
粉煤灰能做这麽多的产品,我相信,我们下一步需要的仅仅是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为市场量身定做产品。
我们说创新是企业发展之路。粉煤灰综合利用同样如此。这里我讲一个小故事,上周,我们一行到内蒙,在呼市见到一位利用煤矸石做电力绝缘子的企业老板。他对说的一段话让我很难忘,他讲述了他是怎样从一个小水泥厂的厂长华丽转身为电力绝缘子的企业老板。他说“一车价值100元钱的产品只能运到100公里范围”,“一车价值1000元的产品就能买到1000公里远”,“产品的价值决定了产品的运距”。所以,我想。要想解决河北、山西、内蒙的粉煤灰,我们必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我们就是要有像内蒙这位老板的坚韧不拔的尽头,一心一意提升产品附加值,把产品做向高端,站在同行的最前列。
最后,我想说,帮助企业创新,搭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平台就是我们的任务和工作。工业固废应用技术专委会自去年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活动,做了大量工作。这次组织召开这样一个“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粉煤灰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出路交流会”,换了一个思路来探讨粉煤灰综合利用问题,有了一定的高度。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新。希望这次会议上大家能够围绕这个主题认真进行讨论,取得共识,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我们一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
黄理事长的演讲让我们对“供给侧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此我们也非常感谢黄理事长精彩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