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冬天集——李晓东诗集

2016-07-30 李晓东诗词

冬天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触发诗意与情意的季节。冬天的景,或如白雪、枯木、孤舟等之萧瑟,或如红梅、苍松、劲柏等之坚韧;冬天的情,或如离别、相思、无依之悲辛,或如待归、凝语、希望之昂扬。无不在丰富着“冬”这个意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极强调“词人之忠实”,晓空居士以此为准则,用他特立清新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纯脱俗的冬日画卷,而其中所思,所感,更极具他个人的特色。让我们一起来慢慢品读吧。



(此图为画家 周秋启 所画)


冬天禅阑(一)

冬晚九还,寒风乍暖情深义感泪洒天。

碎骨粉身浑不惧,开拓万里边。

当年功盖世,直欲上凌烟。

任尔羞不烦,正气宇中撼。

行万里,步湖岸相见一身胆。

一觞一咏醉里叹,胸中自有书万卷。

宏肩携手挽春满意阑珊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首词笔调慷慨豪迈,用简洁凝练的语句描述了一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人生态度。诗人有感于冬末春初的冷暖交替、风景迭变,触景生情,继而想到了人生的意义。上阕一个“九”字,把冬天的萧索漫长刻画的入木三分。“碎骨粉身浑不惧,开拓万里边”两句则将诗人的豪迈磊落之气展示得淋漓尽致。“当年功盖世,直欲上凌烟”诗人追忆先辈功高盖世,勉励自己奋发有为。诗到诗“正气宇中撼”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其坚定的信念和大气磅礴的精神直抵读者心中,给人久久的感动。下面情感一脉相承,诗人以”轻行万里“喻示漫漫人生路,“一觞一咏醉里叹,胸中自有书万”则喻示了诗人总会遇到侠肝义胆、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表达了他美好的愿望:有携手共进者如此,人间沧桑都会变成春意阑珊。

 

冬天小雪(二)

冬日清雪倚园中,陌上溪岸绿荫陇。

忽逢幽香峭春寒,锦上杜鹃啼满山。
眺勘远影追风雾,鸟鸣间关语朦胧。

银泉绕石桥俊秀,鲤鱼跃欢抖清风。
又见涛翠罗汉松,夕阳辉洒分外空。

游鹅对影梳妆去,海上来客诗意浓。
若问此处冬不见,东风化雨春几重?

十年独酿桂花酒,尽饮挥洒霁长虹。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傍晚小雪初停的美好场景。诗人用“冬日清雪倚园中”寥寥几字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眼前的此情此景,简练传神至极。前四句极致用颜色、香味和声音的参差结合、远近景的自然切换写出了眼前所有的景物,溪岸、杜鹃、雾、鸟语、石桥、鲤鱼……丰富却不纷乱。后四句起笔一个“又见”体现了诗人赏景时的停顿,这一停顿在情感表达上产生了节奏的变化,引人深思。诗人写到松树屹立不倒,夕阳笼罩着眼前的一切,水上的鸭子对着水面上的影子“梳妆”,这些美景自然吸引了“海上来客”来作诗、抒情。最后一个设问句写出为什么冬天还没过完,在这里却尽是春的景象?然而诗人并没有正面作答,只是拿起十年独酿的桂花酒,一饮而尽……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却都不尽相同。

 

冬天柔雪(三)

北风狂卷柔碎雪,荡天抚地白庭轩。

禅衣腹欲裹,薄衾不耐寒。

皎皎色,净无暇,此情此意满人间

吾生跪祀,暂凭长力借,长灯影阑珊。

东风催化雨,归来啸林晚。

晓色云将开,绿水杨柳畔。

不闻鸟声闻花语,杜鹃啼血百花鲜。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首诗充满生命的禅意。主题是“柔雪”,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到北风凛冽,卷起碎雪,天地间风雪交加,庭院也被沾染上白色。再升华到“人情”,诗人感叹在这样寒冷的日子虽然禅意挡不住寒意,但赤诚的内心却一点没有瑕疵,足以抵抗更大的暴风雪。最有禅意的一句是“吾生跪祀,暂凭长力借,长灯影阑珊”,下跪虽然要靠力量的支撑,但内心的力量就像长久不灭的灯和不会倾斜的影子,不会轻易改变。“东风催化雨,归来啸林晚。”最后东风会来,春雨会来,冬天会过去,百花会盛开。这两句诗极富哲理,人生总要经历艰难困苦,终会有所成长。这种逐次递进的表达和情感加深进一步对应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是漫长的,一时的得失不必计较,只要坚定方向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因为前路还长,结果还未知!

 

冬天冬鱼(四)

潇潇暮雨临,茅舍灯火明。

麓山云泉下,小舟驭风行。

古台芳草谢,飞燕蹴落红。

秋千逐风去,绿波袅烟平。

朱门映垂柳,玉簪配红缨。

樽酒聊为乐,花困数载梦。

飞鸟寻何处,游鱼潜无踪。

凭栏久凝望,清夜谁与共。

此情永相忆,湘水眷西峰。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是典型的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借傍晚时分冬雨笼罩下的景和物,联想到记忆中不会抹灭的感情,表达了一种对永恒感情的赞美与期望。首句用一个叠词“潇潇”生动描绘了雨水的绵延不断,产生一生缠绵幽远的意境。“灯火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那一抹烛火的光明。接下来,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山下清泉叮咚,流水淙淙,小舟摇摇,御风而行,河岸两侧古台芳草飘摇,燕子飞来,落花疏影。何人荡起悠悠的秋千,轻烟袅袅,垂柳婆娑,飞鸟翩飞,一派明媚流景。“飞鸟寻何处,游鱼潜无踪”这两句十分巧妙,飞鸟和游鱼一个“何处”,一个“无踪”,诗人以这两个意象勾勒出心中的迷茫,具象化了自己的想法。末句“此情永相忆”才是真正来自诗人内心的声音,就像湘水绕着山峰流淌这样隽永的画面一样,诗人也希望世间存在这样永恒的感情。整首诗起承转合,感情自然过渡,情景的结合把握的恰到好处。

 

冬天冬风(五)

冷风收尽空,暮暮残叶冻。

旧鸟不闻咕噜声,日隐暗无穷。

背弓懒散猫困绒,嫩黄菊,霜降梅艳斗水融。

遥望翩惊鸿,僵柳输几颂。

羞见鸳鸯枕故梦,窗外物华重。

难呼渡船雾迷蒙,采荷女寻踪。

采泥燕飞驰骋纵,晚暮涌,抚琴堪咏梨花动。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整首词处于一种慵懒迷蒙的情感基调中。题目虽为冬风,而第一句“冷风收尽空”后,所有的描写都是风过之后的景色。诗人想要表达的,或许是“水过有痕、风过有声”,世间一切只要存在过,就会有痕迹。上阕中,“残叶”、“旧鸟”、“猫”、“黄菊”、“霜梅”在诗人的笔下似乎都沾染上时光的颜色,有些泛黄。下阕以景描人,“遥望”一词说明了诗人站在旁观者远的角度欣赏接下来的情境。水上烟雾迷蒙,小船上的采荷女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采泥的燕子在夜幕袭来的天空肆意的飞翔,“梨花动”又结尾到“风”上,呼应了开头的“冷风”只有抚琴才能与之应和吧。一种恬淡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冬天冬雨(六)

淋漓冬雨无情洗,阵阵轻痕拂凄厉。

怨人心无义,叹真情儿戏。

君挥毫笔,问浅肤谁语?

欲为汝善一?苍凉人瘦树碧。

风卷云湿润天地,花燕迷隐躲窝寓。

探首寻伴侣,佳人凭栏忆。

旧年今期,小酌听牧笛。

残云伴落夕,惋叹暮美泉西。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首词借冬雨写尽淋漓的人间情。“冬雨无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整首诗奠定了哀伤幽怨的感情基调。“怨人心无义,叹真情儿戏”对仗工整,凝练沉郁,直接触景及情,诉尽心中所感。诗人问谁语,不是疑问,更是感叹,感叹为你而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只是惘然罢了。因为树木虽然还碧绿,但苍凉的感觉和内心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下阕诗人转而写回忆,由眼前的“风卷云湿”和“花燕迷隐”,探出头去看,仿佛佳人还在原地。想到旧年的现在,一起小酌,一起听悠悠牧笛。再看眼前的风景,云是残的,太阳也要落山了,一切都是颓圮的样子,诗人只能莞尔叹息了。

 

冬天冬至(七)

数九寒夜长,冬至频添香。

禅衣难耐苦,清茶有余芳。

雾霭风艳艳,嘶吼到庭央。

庭中草木枯,鸟鸣成过往。

瞥然飞不回,依稀断人肠。

还念清歌曲,飘摇入梦乡。

而今无人识,睡损残落妆。

梵音启明智,悬镜鉴心窗。

飞雪漫天舞,安坐静佛堂。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晓空居士最长于“修行”,特别是在苦涩的状态下保持清醒。静谧柔和的语调却能成为监督的利刃,时刻警醒着诗人。冬至来了,天气越来越冷。禅衣裹不住冰冷,只有一杯清茶的芳香可以取暖。紧接着,从“雾霭风艳艳”开始,诗人为我们铺展了一幅凄冷的画卷:雾气茫茫,风声飒飒,庭中草木枯黄,清脆的鸟鸣声转瞬间成了过往。当年的歌曲不复吟唱,只能在梦里回想。这一幅寥落的意境伴随着声声梵音,给了我们别样的感受。“音启明智,悬镜鉴心窗。”在诗人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梵音一字一句敲打着内心,悬镜一直穿透到心灵最深处,这一切,是修行,更是满足。任它大雪纷飞,任它北风紧冽,诗人自静坐于佛堂,不被打扰。不被风雪打扰,不被世事打扰,自有一颗清明纯洁的心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状态,足见诗人的胸怀之宽广、意志之坚定。

 

冬天红袖(八)

莹雪歇,夕阳斜,石阶斑斑腊梅血。

疏竹稀,倩影离,晚风曳曳残琉璃。

红袖拭泪泪咽语,不见春草翠思谜。

缘何事,君又去,满院落花飘飞絮。

不是伤心绪,苍凉谁堪理?

暮色潇茫冷凄,顾何人眷怜惜。

一觉相思梦,盼只盼,寒夜送君一暖衣!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首词写离情。上阕写佳人的泪语,晶莹的雪花终于停下,夕阳斜斜的映照着,石阶上斑斑驳驳,腊梅在白雪的映照下红的像鲜血。竹子稀稀疏疏的抖落,晚风摇曳,蹭过残破的琉璃瓦。这些感伤的意象凑到一起,更衬托出了”倩影“的单薄和萧瑟。“红袖”拭泪难以言语,在春草不见的灰蒙蒙的景色里更加凄凉。下阕写苍凉的希望。“缘何事,君又去,满院落花飘飞絮”诗人将满腹的思念比喻成满院的落花与飞絮,令人感慨。“不是伤心绪,苍凉谁堪理?”没有人能懂得,能关心,此刻,孤独和暮色一样冷凄,也没有人怜惜。最后一句“盼只盼,寒夜送君一暖衣!”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为整首词点睛,忍受孤独,堪看冬景,只不过是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寒夜的时候能送你一件暖和的衣裳。

 

冬天雪中情(九)

雪入纷纷何几时,道是新年初阳问。

素裹银装千秋岁,连云珠峰媚。

无风残落连寻处,辛辛梦痕。

一足远行,纤纤古琴声痛引。

不似而今思故秦,当年谈笑寅,鹊鸟欢欣。

一朝窗花芬甄,落洒青尘,谁说旧事浮烟尘?

芳草重生历历明,相拥泪渚情难吞。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上阕起笔一个设问句,道出了时节是新年,大雪纷纷后太阳初晴。接下来描绘了雪后银装素裹的世界、娇媚的山峰。“无风”一词既写出了景物的残落是没来由的,又铺垫了诗人哀伤的心情也是没来由的。“辛辛梦痕”四个字就道出了回忆、现实和幻想的多重悲戚之感。古琴声在远走的路上发出的曲调,都理所当然的意味着悲伤。下阕由景及情,写到回忆里幸福的场景,连鹊鸟的叫声都是欢快的。窗花随着时间的流逝洒落于尘土之中,但是“谁说旧事浮烟尘”一句笔锋突转,诗人感叹芳草年年生发,总有相拥而泣回望往事的时候。表达了诗人虽未离别而伤感,却不自戚度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之情。

 

冬天寒阳(十)

莹莹雪飞舞,天地浑浑穆。

白茫茫绿逝山疏,明亮素璞。

寒阳悬空,不见紫烟笼屠苏。

犹记小桥凝碧湖,荷花露。

梧桐叶秃目,相思缚怨苦,多少往事醉深谷。

冷冷风束,倩女手捻,冰冻三尺不能书。

江山满眼泪,东君却把红丝束。

思汝心、滴滴再无菩提度。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首句用“莹莹”、“浑浑”两个叠词生动的刻画了大雪飞舞的壮观场景。白茫茫的大雪把所有的绿意都掩埋,山光秃秃的,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太阳高照,笼罩已久的烟雾也消散了。诗人由眼前的冬景联想到夏季的碧湖小桥和荷花,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阕由梧桐叶秃递进到情感的升华。梧桐是萧瑟的意象,与诗人哀怨的内心情感相辅相成。“多少往事”意味着数不尽的往事埋藏在心底,冷风冰冻,连一封书信都寄送不到。“江山满眼泪,东君却把红丝束。”更是气势非凡,江山满眼都是泪水,东风牵住了红丝,更牵住了诗人的思绪。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江山之泪不正是诗人悲凉心情的最好外化吗?诗到最后,“思汝心、滴滴再无菩提度。”诗人感叹,想念的心一点一滴涌上心头,再也难以自持,无限落寞更是不能控制。

 

冬天雪又飘(十一)

立春烟阁雪又飘,白皑皑兮满芳草。

花燕剪不动今宵,藏于泥巢。

天地以寒冻比骄,撩拨春笑。

唤得一声人悄,窗外原来初晓。

无奈沧海,何惧纤云扰?

海棠花开小院幽,谁复知,春色多少?

东风一曲复来兮,谁阻逍遥?

待到山花压枝展,骄阳铺径笑。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首词潇洒肆意,意境开阔,写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上阕“立春”同样是点明时间,飞雪连天,白皑皑的掩盖了草木。“花燕剪不动”一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时光短暂停驻的美妙。无尽的寒冷阻挡着春天的到来,“撩拨”一词充满明显的挑逗意味,形象的刻画出冬天高傲冷艳的气质。“唤得一声人悄”更是借人语写出了诗人的欢乐情怀。下阕连用三个反问句,加深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沧海不会因为纤云的笼罩而停止咆哮,小院开满的海棠花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春色?东风袅袅,寒冬又岂会阻挡得住春意朦胧万事万物的脚步呢?最后一句点明主题,等到漫山遍野的花盛开,等待骄阳洒在前行的路上。这是诗人历经沧桑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所经历之困苦的释怀和感谢。毕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冬天·几句高(十二)

暗暮苍山白,飞雪流溪平。

夜来风飒飒,泠泠一灯明。

腊梅香涵倚,断桥横笛清。

不识春光恨,如何凝深情。

绿惨与红愁,脉脉芳魂动。

玉漏夜未息,疏烟淡淡横。

寒冬无人识,相思意难尽。

围炉还对酒,此心寻何径。

佳人难觅矣,冷冷骨凄清。

李晓东写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注释:这是一首写相思的小诗。前三句极尽描景,飞雪漫山,落入潺潺的小溪。寒冬的夜晚冷风“飒飒”,一盏烛火成了唯一的光亮。腊梅的香味伴着断桥传来的笛声,表现了一种冷漠凄清的意境。中间三句一脉相承,春光有恨,而情谊更深,无论是绿意还是红花仿佛都在孕育着蓬勃的生命律动。夜晚的沙漏未曾停止,烟雾渺渺,一切是那么幽冷孤戚。后三句写情,寒冬里相思难诉,“围炉”说明了诗人并不是一人,但“此心寻何径”表明诗人还是寂寞,这与身边的人多少无关,跟“佳人难觅”有关,所以纵使繁华一世,也只是倍感凄清。整首诗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尽铅华。以清冽拗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清峭隽永的情韵。

 

冬天的冷风,亦或飞雪,在晓空居士眼中,都是绝妙的风景,于他心目之中,更是刻下了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警句。为感伤,为期望,都是人生存在的意义。居士对于人生的经历感悟跃然于纸上。

我们在欣赏冬天美的同时,更要深深领略这背后所孕育的情感。晓空居士通过这十二首诗词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寒冬让人懂得温暖的美好,就像从来逆境让人成长!

共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