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东升董事长:这个新年,我要特别说一声感谢


又是一个岁末年初。三年的抗疫,我们最终走向了与病毒共生共存。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经历着疫情的风暴,我一周前才刚刚“阳康”,泰康的长寿社区全力守护了三年的“零感染”,在这波疫情的攻势下也无法“独善其身”。


所以今年我不做新年致辞了,在辞旧迎新之际,我要特别跟所有泰康养康宁和医疗板块的伙伴以及你们的家人说一声感谢,对所有信任和包容我们的泰康居民和家属说一声感谢!对所有帮助和支持我们的领导和朋友说一声感谢!还有我们保险端、投资端的伙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感谢!


2020年2月14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正式揭牌
3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在战火中诞生,解放军医疗队入驻,救治患者,为赢得武汉保卫战的最终胜利贡献了一座“火神山”。泰康同济600余员工和逆行到汉的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的10名医护,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而泰康保险集团特别是在汉的所有机构,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成为泰康同济最坚强的后盾,一起打赢了这场抗疫的人民战争。
《用生命书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壁画记录了泰康同济的抗疫点滴
同时,泰康之家长寿社区迅速封园,成为守护生命的堡垒。三年来疫情反反复复,特别是看到国外养老机构在疫情冲击下老人们的悲惨境遇,我一直要求泰康之家严防死守,保持“零感染”,包括今年上海疫情高峰期间,我们的申园和锦绣府所有养康伙伴跟居民们一起封闭了3个多月,付出了很多,保证了老人们的健康与生活。我早就承诺等疫情结束后去看望上海养康的伙伴,但一直没能成行,深以为憾。希望等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在长寿社区里相聚。
上海疫情期间的申园
这三年,泰康的长寿社区平均每年封园超4个月,像今年上海和北京社区全天候封闭天数近200天,在社区值守最长的员工有150多天没有回家。不同于医护伙伴在武汉保卫战时白衣执甲的奋勇悲壮,我们养康体系的伙伴们更像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用他们静水流深的坚守和无微不至的服务,守护着我们泰康居民的岁月静好。他们也有家人,是父母的儿女,是子女的天地,但因为职责在身,舍小家为大家,经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我不能跟他们说感同身受,只能向他们表示敬意与感谢!
泰康之家伙伴们守护着居民的安康
今年,我的师母刘蔼年教授住进了泰康之家·燕园。恩师董辅礽先生2004年去世之后,师母一直在由在美国的女儿董欣年院士和女婿王小凡院士照顾。因为阿尔兹海默症状加重,他们决定把师母送回国,托付给我和泰康。我的母亲今年94岁了,在燕园住了6年,每周都在燕园康复医院做透析,被照护得很好。还有我大学时的校长刘道玉先生,他当时在武汉大学的改革让我受益匪浅,现在住在泰康之家·楚园。谢谢我们伙伴的悉心照护。
长辈们在泰康之家重焕青春

我很自豪我选择了人寿保险这份照顾人生老病死的事业,更骄傲的是15年前泰康开启了医养探索。正是因为有了泰康之家,我能真正照护到我的母亲、师母还有刘道玉老校长,回馈那些养育我、栽培我,对我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现在有约7200位居民居住在泰康已经开业的13家社区里,其中院士和学部委员有35位,双一流大学书记/校长17位,包括“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夏森阿姨,还有像钱理群教授等知名学者,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能够为他们服务是我的荣耀。
泰康之家基本完成全国布局
2017年初我在亚布力论坛年会上有一个分享,那时我过完60岁的生日不久,我说把过去的60年都封存起来,从“零岁”开始。我希望未来还有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甚至是再有一个甲子,剩下的这辈子我只做一件事,把泰康开启的医养事业进行到底,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目前泰康在全国27个城市布局了31个项目,明年在13家开业运营的基础上又将有7家建成运营,预计服务居民人数将超过10000人。我们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现在新冠病毒正席卷全国,泰康的养康和医疗板块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长寿社区居民平均年龄超过81岁,其中90岁以上长辈超过800人,很多都伴有诸多基础性疾病,居民加强针疫苗的接种率相对社会整体较低,感染和重症风险极大。尽管我们在第一时间停止了社区入住和康复医院的外部就诊,但是没有挡住病毒向社区的渗透,目前泰康全国园区居民和患者陆续都有感染的现象。
社区组织居民接种疫苗
虽然我们社区的感染率和感染速度远低于社会面,但是后续的挑战仍然艰巨。香港的防疫政策自去年12月31日从“围堵清零”逐步转向“减少重症、减少死亡、减少感染”为重点的有序放开后,给住在安老院老人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到5月25日,香港安老院老人确诊占比达69%,其中4970位老人死亡,占全部安老院老人的8%,在这波疫情死亡人数中占比超过54%。
这将是又一次抗疫持久战。特别是员工因为工作的关系,感染率更高。很多人带病坚守岗位,有的亲人离世都顾不上送最后一程。像之前北京燕园感染医护人员很多,我们紧急从全国的综合医院和园区调集44名医生和护士支援,度过了第一波疫情的高峰,保证了整个医疗和护理体系基本正常运营。但是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高峰的陆续到来,医护资源、服务资源挤兑将是长期挑战。
医护人员全力保障居民健康

为了延缓感染,实现错峰,我们进行园区静默的同时,单独设立了 “特殊照护区”。总部和一线分别成立医疗救治组,不断扩大救治组队伍,让医师有危重症识别能力和轻症救治能力,以降低重症率,并在政府和医疗部门的帮助下力保转诊和专家会诊通道畅通。而且每个园区都在感控专家的指导下加强了感控措施,建立感控督导员机制,制定新冠处置要点。我们也在持续推动疫苗的接种,以降低重症,12月份独立区和护理区疫苗接种率分别提升了4%和9%。好在我们提前储备,基础的防护物品和基础治疗药物暂时充足,首批采购的新冠特效药也装备到燕园,后续采购的药品正在向全国配送的途中。但显然还远远不够,我们发动全公司的力量,继续全力采购,也不断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谢谢所有帮助泰康的每一个人!
社区伙伴送餐、送药,保证物资供应和严格消杀
当然,因为园区实施静默管理,很多居民被封闭在家。尽管我们通过送餐上门等保障基础的生活,也有“TV管家”、家属沟通群等方式持续与居民及家属沟通,还有互联网家庭医生的健康服务,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家属的探视也受到影响,还有对父母健康的担忧。我特别能够理解,因为我的母亲也在燕园感染了,正在康复的过程中,希望她能够安然度过。
大疫三年基本是一个规律。现在我们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们马上就要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生产秩序,我们向往的没有口罩遮挡的烟火气,还有阳光下自由的呼吸正在向我们招手。什么也阻挡不了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希望我们保险和投资端的伙伴继续迎难而上,希望我们养康宁和医疗板块的伙伴坚持坚持再坚持,也希望我们的居民和家属能够再多一点理解和耐心。大家共同携手,共克时艰,一起逾越这个冬天。
祈愿2023,春暖花开,否极泰来,山河无恙,国泰民康!
祝福所有人健康、长寿、富足,一生泰康!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往期精彩回顾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