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医疗队驰援湖北 ② ‖ “有你们在,希望就在!”
“从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第一次踏进武汉。”
这是南通驰援武汉医疗队大部分队员的想法。
1月25日,传统的大年初一,疫情的阴影笼罩着那座曾被称为“东方芝加哥”的城市,而他的千里之外,一支35人的医疗队伍已经集结。
在最该阖家团圆的日子,南通援鄂医疗队,在向病毒前线开赴。
加油,武汉!我们来了!
我们来了,我们一起顶
与江苏其他医疗队员一起,南通医护团队也被分在了武汉江夏区的几家医院。第一时间,他们就投入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的系统规范培训中。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桑智慧去年多次因神经性耳聋住院,这个病不能累,但是疫情如火,他第一时间就报名了这支驰援“救火”队,不仅担任着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感控工作,同时也严格严厉地对队员的个人防护进行了“魔鬼式”培训。大家每天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还互相观摩、指导,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希望尽快能够投入到一线,帮上武汉同行的忙。
“看到疫区医生们长期高负荷地工作,看到他们巨大的压力,我想赶紧培训好了,顶上去!”如皋市人民医院ICU护师花蕊为了不掉队,每天在宾馆里反复练习。
剪头发,去战斗!
市一院急诊监护室的“90后”护士王丽的父亲是个老兵,此次驰援武汉,全家人里父亲是第一个表示支持的。
父亲对王丽说:“保全自己,消灭‘敌人’。”
王丽回父亲:“尽己所能,报效国家。”
到武汉的第一天,为了全身心地投入接下来的工作,也为了防疫过关,王丽和同事陆雪琴一起剪去了心爱的长发。同事的手机相机里,留下了她们两人短发的背影。
美丽,而有力量。
如皋市人民医院ICU护师洪美玲给自己的长发留下最后一张照片。
而南通市中医院的4个姑娘们像红色娘子军一样喊起了口号:“剪头发,去战斗!”
她们手起剪落。
眼神坚定有力。
任务在肩,不容松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陈金亮是此次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也是江苏医疗队第5小组组长。28日,经过两天严格培训后,陈金亮带领包含本院5名同事在内的江苏医疗队第5小组,一起进入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30病区,与当地一线医务人员交流诊疗经验,并积极参与到病区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在江苏医疗队到达前,江夏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长期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已经趋于心理与生理的极限,我们的到来对于他们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霖,病区护士长更是激动地热泪盈眶。"陈金亮带着组员轮流排班,轮流值班,24小时在岗,极大地缓解了疫区医护人员的压力。
南通市肿瘤医院的ICU护士长缪愿戍和护士薛丽则被分在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急诊ICU,任务重,压力大,同时因为是三班倒的工作安排,小姐妹俩几乎还碰不上面,说不上话。缪愿戍不仅是南通援鄂医疗队的副书记,还是江苏重症监护护理队的副队长,除了上班,每天还要负责队里的各项协调工作。“每天都很紧张、高额度的工作,满脑子都是病人和疫情,只想着能为疫区人民再多做点。”
闷,非常闷
洗手、穿隔离衣、戴帽子、戴口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穿鞋套、戴手套……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却一个都不能疏忽出错,否则就会有感染的风险。
每次脱下一层又一层的防护装置时,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南通市中医院苏成程坦言:“闷,特别闷。但这些都是必须的!我们可以克服。”
通州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宣东亚第一次脱下防护服,鼻梁上已经被勒得通红:“每天8小时,他们能忍,我也可以!”
为了节省物资,也为了节约时间去救治更多的人,南通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都尽量少喝水,通州区人民医院的护士每人的箱子里还带了两大包尿不湿:“护理部准备的,派上用场了!”
党员的力量
25日的出征仪式上,南通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告成立。南通市中医院苏成程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29日下午,苏成程和同事瞿留作为援助江夏区中医院的核心队员,进入医院对接工作。除了每天竭尽全力救治身患新冠肺炎的同胞,就是满脑子想着要安全无恙地带着队员回家!他一遍遍地梳理着此前与感控组协调的出入院流程、在江夏区中医医院一线的见闻、队员们的合理分工、今后工作开展的注意事项……
书记的所言所行也感染着年轻的医护人员,短短48小时内,南通医疗队就有6名白衣小战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疫情面前,“战场”之上,年轻战士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纷纷表达着战胜疫情、挽救生命的坚定信心。
“有你们在,希望在。”
钟南山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
就疫情来说,武汉目前是座危险的城市。
但对于南通医疗队来说,武汉也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此次援鄂,火车一路西行,医疗队邂逅了很多陌生人的加油与鼓劲:“你们辛苦了!”“加油!”“谢谢你们来帮助我们。”
住宿的酒店因为防疫已经撤离全部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却贴心地留下了水果和坚果,厚载着武汉人民浓浓的期盼与感激。。而就在今天,又有陌生人通过外卖的方式送了大量的水果到酒店。
水果中还留着一张纸条。
他们说:
“有你们在
希望就在
保护好自己
加油,我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