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博
次世文化制作总监
采访、文|张孟月 编辑|李佳琪
校对|吴政希 图|由受访者提供
2018年,于爱奇艺上线的国内首部动画加真人实景结合的跨次元迷你网剧《戏隐江湖》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也让成立于2016年的次世文化打响了知名度。
从初期的跨次元运营到2018年进入ALL In虚拟人赛道,既是时势使然,也与次世文化“为次世代的年轻人提供有趣的虚拟娱乐内容产品”的初衷密不可分。
从2018年开始,全球的虚拟人迎来了快速发展,很多头部的虚拟IP在各细分领域中,以不一样的资产形态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如美国的超写实虚拟网红Lil Miquela,在Instagram上拥有数百万关注,还发行过个人单曲;全球首位虚拟超模、英国的Shudu Gram因与Rihanna的美妆品牌合作而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下的实体产业受限,却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虚拟娱乐内容的生成。站在潮流前端的艺人经纪公司也积极求变,选择与次世文化合作,为自家明星打造虚拟形象,如黄子韬、迪丽热巴、欧阳娜娜等都拥有自己的数字IP。次世文化制作总监蔡博表示,打造明星虚拟IP离不开“共创”,次世文化与艺人团队接洽提出虚拟人制作方案,并在多轮碰撞后,形成新的营销方式和玩法。以黄子韬的数字形象“韬斯曼”为例,由于黄子韬本人更倾向于类似七龙珠的悟空那类造型,次世文化经过及与艺人团队深入磨合以及市场调研后,为其定制了热血美漫的形象,一经推出就收获了市场的好评。“次世对B端诉求的商业转化有敏锐的判断力,这与我们的基因有一定关系。”蔡博解释道,“陈燕总在文娱和数字营销行业都有深厚的积累,为公司初期的业务提供了很多助力。
次世文化原创IPDJ Purple
在B端,除了为明星打造虚拟形象,为品牌定制数字资产或数字分身、打造原创细分领域的头部IP也是次世文化的优势所在。2020年,疫情影响了很多品牌在现实世界的宣传推广渠道,而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让品牌开始思考如何将品牌宣传与数字化相结合,这给予了次世文化绝佳机会,并为I Do珠宝、花西子、伊利等众多品牌打造了“数字IP”。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次世文化团队也发现了虚拟人商业化落地的普遍问题。“现在许多客户对虚拟人的需求还是以形象定制为主,并且由客户自己运营。然而,虚拟人赛道的发展不过短短两年,这个行业并未完成产业化,成熟的商业闭环也没有形成,很多品牌对虚拟人形象的定位和运营规划还不太清晰,需要虚拟人头部企业引导或共创。”蔡博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会提供长期和短期的运营模式给客户选择,但我们更希望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长线模式。”
也是在与客户的接洽中,次世文化敏锐地发现国风国潮领域存在真人明星代言的缺失,于是在2020年5月顺势推出了原创国风超写实虚拟数字人“翎_Ling”。“出道”后,翎_Ling 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京剧、书法和太极拳。2021年,翎_Ling 登上《上线吧,华彩少年》舞台,以京剧梅派第三代传人的声音,现场演绎梅兰芳代表作《天女散花》,也因此成为首个登上央视舞台的虚拟人。翎_Ling有着一套完整的世界观,环环相扣,链条完整。蔡博介绍,以翎_Ling的打造为例,团队通过多轮次的市场调研,进行用户群体画像,并从长相、才能、生活方式、价值观、适宜合作的品牌等为其制定至少两年的规划方案,其后再开始制作,推出市场后根据用户反馈,再调整曝光策略、营销物料投放的节奏等。“我们要在两年的维度里,尽可能地完成它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并且不断地进行技术的迭代和验证。”翎_Ling的项目总负责人尚志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翎_Ling的前期准备工作就进行了超过3个月。超写实虚拟人对人设搭建和美术设计的要求更高,成本也相应更高。
次世文化原创IP翎_Ling
次世文化的合作伙伴 —— 魔珐科技的创始人谭宏冰曾透露,翎_Ling的背后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技术、AI技术、自动化技术、三维虚拟内容协同制作技术等,前期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已达百万。“每个虚拟人背后都有经纪人,我们称之为制作人,会对虚拟人做全流程的规划和把控。”蔡博介绍,次世文化内部团队在做翎_Ling的项目时,会有一个10人左右的制作管线,且经常与外部团队合作,如借助魔珐科技的AI技术共同打造数字形象,与其他动作捕捉团队合作以进行实时驱动等。而从运营的角度来说,写剧本可以与外部编剧合作,拍摄会请外部摄影师,运作方式与打造真人偶像无异。他还透露,相比CG类、卡通类虚拟人,超写实虚拟人技术难度更大,制作周期更长,一般为5~8个月。
次世文化创始人陈燕曾在公开演讲时表示,“当下赛道中,普遍的虚拟人都处于虚拟人的0.5阶段,有一张漂亮的皮囊、能动,在细分领域当中有一些流量,但和人类建立了何种关系、生命力如何等问题还有待讨论。”次世文化在0.5阶段对虚拟人赛道的探索中,逐渐整理出一套生产关系逻辑:技术服务于产品,产品应用于场景。详细拆解,即从场景出发,找到细分人群,画好用户画像,再倒推回产品。正是依靠这样的逻辑,次世文化成为了0.5阶段的佼佼者,并打造出三条稳定的产品线。然而,在陈燕看来,B端的虚拟人有明确的天花板,他希望带领次世再向前多走一步,通过AI技术、智能化场景化等方式,让更多C端用户与虚拟人建立起联系。这也是次世文化希望引领虚拟人产业发展的方向:从虚拟人IP智能化及场景
次世文化原创IP南梦夏
事实上,在2021年,次世文化已开始促进虚拟IP的智能化及场景化,如与小冰公司合作打造了国内首个AI人类观察者MERROR。在次世团队的构想中,这是一个“富有情感的、有趣的”虚拟人,真实用户可以通过与其对话,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还有与人工智能科技公司rct AI合作,于今年8月联合推出了Soularis品牌,致力于打造用户与AI虚拟人共存、数字身份与资产互通的虚拟社会。rct AI产品总监Eric介绍:“Soularis主要负责虚拟人的灵魂,包括大脑、声音、交互方式等。”此外,次世文化对虚拟演出开发厂牌“OXY23”(简称“轴厂”)的独家投资,也是其对“场”布局的第一步,其将与轴厂共同开发国内首个可以实施云渲染、可实时交互的音乐交互IP场景。在促进用户对数字身份的认同方面,次世文化计划于今年年底推出数字身份系统VBS(Virtual Beings System),据介绍,这将是“国内首个用户数字身份形象生成&通用系统”。“未来的数字社会是去中心化的,次世的使命是为用户提供打造数字身份的平台,用户拿到数字身份后,可以进入到更广阔、开放的数字空间。”蔡博介绍,“身份不只是一个虚拟形象,用户可以指令自己的数字身份在多个场景,甚至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完成互通互用。”陈燕曾在演讲时表示,不管大众是否理解或做好准备,虚拟人时代都已经开启了。在蔡博看来,随着虚拟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分,通过技术手段落地后逐渐走近用户,人类将在现实与虚拟的双重世界与虚拟人联通和共生。这种混生的状态,也将带来新的机会。
· 文章版权归本编辑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如需获取转载、合作、采访等需求请到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获得相应信息。
· 您亦可在知网、今日头条、南方号等相关平台上关注我们。
《科技与金融》杂志2022年11月刊
已发售欢迎点击下方图片订购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