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方方在深圳
一个地方对待方方的态度和尺度,
体现一个地方的思想活跃度和包容度。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此处个人头上,
可能是一座山;
但是如果落在彼处个人头上,还是一粒灰,
且可能很快被风吹掉。
岁月在挫折中没有静好,只有奔跑着由差向好。
新机会的降临,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希望。
最慌乱的日子已经过去,
此曲未了,你就可以寻找解药。
忘记过去不见得就是背叛,
离开你热爱的地方再去热爱一个地方
也不见得就是背叛。
假如开放、包容的深圳,
向你伸出橄榄枝,
你该如何选择呢?
假如,你在深圳,
你就写不出这样的日记。
因为深圳不太可能发生你说的这些事,
你也就没有多少可以发牢骚的素材了。
你听见的民间呐喊,
你看见的一地鸡毛,
你想见的背后猫腻,
你闻见的硝烟味道。
在深圳,见之很难,
或者,见后即改。
你呼唤的公开透明,
你呼唤的公平正义,
你呼唤的追责到底,
你呼唤的善待民生。
在深圳,一呼即应,
或者,未呼先应。
在深圳,你不必等待,
就会给你交待!
假如,你在深圳,
你就不会四处找地方发日记。
时而“封博”,时而“开博”,
会不会是企业的“阳谋”,
用“饥饿营销”掉起网民胃口,
进而引发网民争相传阅呢?
假如我的公号偶尔被封,
想必看的人会多得多。
深圳互联网企业比比皆是,
“方方”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
或许腾讯为你留着,
字节跳动或许会让你发声大湾区。
当然,你懂的!
你得在你明知的底线下。
毕竟,
深圳是中国的深圳,
特区是经济的特区。
假如,你在深圳,
你对城市治理的意见建议尽管提。
你被人称为“思想先驱”“文人脊梁“,
而深圳是先行示范区,
应能给你施展的舞台。
包容的深圳从来都容得下尖锐的批评。
曾几何时,网民“我为伊狂”
在人民网发表2万字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一时间惊爆网络。
深圳没有训诫他,
而是奉他为座上宾,
市长亲自接见,听取意见,
研究对策,认真改进。
进而引发全国城市反思热潮。
如果你在深圳,
你绝对是专家级的座上宾,
经常会征求你对城市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搞得你不好意思,兴许无话可话。
以真诚换真诚,
你可以大胆交任务、提建议。
譬如,
科研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深圳该怎么先行先试做出示范来?
疾控中心地位太低了,
深圳该如何赋权和理顺体制机制?
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深圳该如何交出“优异“答卷?
假如,你在深圳,
你的创作、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在海边,漫步沙滩,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创作激情迸发,
思想火花频现。
抽点时间,
去任正非,或马化腾
的办公室喝喝茶、聊聊天,
了解企业喜悲。
找点空闲,
去华润,或恒大
的摩天大楼看前海巨变。
或许你不再写《软埋》,
或许你写的是《硬核》、
以及《深圳日记》。
深圳容得下你的尖刻,
但更看重你的深刻。
深圳陪你慢慢变老,
深圳许你任性思考。
是的,活下来就好。
但既然活下来了,还是得活得好一些。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莲花山就是你的敬亭山!
隔壁广州的钟南山想和你谈谈。
一方水土一般是养另一帮人。
深圳等你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