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深海官察 深海官察 2023-01-16



谈起这名“贪官”,非常有意思。


因为他不贪, 未贪污一分钱,只是一路行贿,24年间行贿1278万元。


他其实并不是“官“,他是一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的“五假干部”。


说起他的真名卢方全,大家不一定知道,但说起他的假名卢恩光路人皆知。


有人开玩笑说,卢恩光除了姓氏和性别是真的外,其余都是假的。


2016年12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原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副部级),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2018年10月,卢恩光行贿、单位行贿案一审宣判,获刑12年并处罚人民币300万。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起罕见的用金钱开道、个人情况全面造假的典型案件。


梳理卢恩光的人生轨迹,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其特点:处处皆造假的骗术、钱使鬼推磨的技法、万般皆下品的“官念”、攀附做门客的道行。




处处皆造假的骗术



2017年9月,在央视播出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第二集中,曝光了卢恩光的违法犯罪行为。调查显示,卢恩光是一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的“五假干部”。


卢恩光的严重违纪问题之所以浮出水面,源于中央巡视组巡视司法部时,核查他入党材料时的一个发现。


2016年3月,在中央第六巡视组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时任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的个人档案。巡视组的工作人员发现他的简历有些蹊跷——卢恩光最初从一名民办教师、民营企业老板,一跃成为副乡长,又在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内,调到北京成为副局级领导干部,直至成为司法部领导,这一提拔过程疑窦丛生。


“看他的档案头尾衔接紧密,公章和领导签字齐备,虽然存在干部任免文件不规范、笔迹存疑等问题,但一时还难以断定是造假。”一位来自组织部门的干部如是说。


正在调查陷入困局之时,在一些信访件中,巡视组发现了举报卢恩光的来信。举报信称,卢恩光档案有严重造假行为。巡视组负责人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个信息,迅速查阅了驻部纪检组信访记录,从中发现有过类似举报。巡视组分析认为:重复举报,可查性强,很可能不是空穴来风,对群众反映的这类问题绝不能放过。


于是,卢恩光个人档案再次被摆到桌面上,巡视组有关人员一头扎进厚厚的材料中。面对疑点,不轻易放过,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大家坚信,如果档案造假,文字材料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时空交错、逻辑混乱的现象。


终于,巡视组发现,卢恩光的入党申请书和入党志愿书落款是1990年,其中“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引下”一句话引起了巡视组的注意。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继而又联想到了歌曲《春天的故事》中那句人们耳熟能详的歌词“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而卢恩光在落款1990年的入党材料上提前两年就写上了“小平同志南巡”这个词儿,这就等于说,早在两年前卢恩光就学习了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很显然,这些入党材料是伪造的或是后补的,造假问题由此露出了马脚。



接下来的调查表明,卢恩光年龄也造假,把出生年份由1958年改为1965年,一下子小了7岁,使得他在历次干部选拔中有了年龄优势。


卢恩光的家庭情况也严重造假,他共育有7名子女,但只填报了2名,其他5名子女均通过假手续落户在其他亲戚家。卢恩光承认:“我在家里都不允许孩子们叫爹叫爸爸,要不叫姨夫什么的,我说别出去喊走了嘴。”调查组后来发现,卢恩光连名字都是假的。他原先叫卢方全,后改为卢恩光,寓意为“感恩父母、光宗耀祖”。



钱使鬼推磨的技法



中纪委在对卢恩光的进一步审查中发现,卢恩光20多年来一直是用金钱开道。他靠着造假行贿混入党内的犯罪事实被一件件查清。


巡视组顺藤摸瓜,对卢恩光的档案进行了更详细的核查,发现了更多可疑细节。


上世纪80年代,卢恩光在山东老家基层工作,既是中学民办教师,又是乡党委副书记,还是乡镇企业的负责人。这三个身份怎能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让人们觉得很奇怪。


巡视期间,卢恩光恰好是司法部党组与中央巡视组进行联络的负责人,经常要和巡视组打交道。


巡视组在查看了他的干部履历表后发现,卢恩光有过法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同时,又是管理学的博士。但是在与他接触中,观察他的言谈举止,发现他的综合素质与这些高学历、高学位好像不太沾边,相反倒是觉得他在拉关系、套近乎、曲意逢迎这方面能力很强。


巡视组将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中央纪委,随着调查展开,卢恩光20多年用金钱开道、造假买官之路呈现在调查组面前。


除了在山东“花钱买官”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华夏时报社是卢恩光进京的第一块跳板。


2001年3月,卢恩光调入北京工作,开始从实业界跨入文化出版界。他安排自己在山东的企业拿出了500万元,通过其他企业的关系捐助给华夏时报社,谎称是自己拉来的捐款。不久他便担任了华夏时报社副社长,成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任命的正式的副局级干部。2003年,为了能顺利提任正局级,他再次拉来了1000万所谓“赞助”,这钱同样也是自己在山东老家的企业掏的。卢恩光落马之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当时不承认是我自己的钱,我说我给你们拉的赞助,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有能力。”


据相关媒体报道,跨界而来的卢恩光在华夏时报社任职期间并无建树,甚至被员工看出是根本不懂办报的“外行”,但却先后在多家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2004年2月,卢恩光离开华夏时报社挂职四川遂宁市委副书记。2年后,挂职期满回京后再次跨界,担任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成为正局级干部。


官已至此,但卢恩光仍不知足,他认为报社和中残联并不是他从政的主战场,他一心想调入政法、组织、纪检等系统。为了实现目标,卢恩光把钻营升迁当作事业,把所谓的“商业成功模式”运用到他的从政之道。


在卢恩光的金钱开道、造假晋升之路上,20多名不同层级的党员领导干部收受过他的贿赂。不少收过卢恩光好处的人后来听说他成了副部级,也都觉得实在荒唐。



万般皆下品的“官念”



早在30年前,卢恩光在老家就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了。他经营的那家工厂,当年生产的诺亚双层玻璃杯畅销全国,让他迅速攒下上亿身家。但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一心只想当官,而且达到了痴狂程度。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觉得干什么事儿都应有个官儿的身份。他说:“那个年代,不管你是多大的企业老板,跟县里领导在一块吃饭,那企业老板总是坐在下面,而官员们都是在上面。”


卢恩光一心想当官。他看到乡里有的企业老板名片上印着“公司党委书记”的头衔,非常羡慕,于是萌生了入党的念头。按照正常程序,从申请到发展为预备党员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考察时间,但卢恩光嫌这太慢,于是他找到了乡党委书记并送上5000元人民币,用行贿的手段突击入了党,并把入党时间由1992年写成1990年,因此闹出了1990年就开始学习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大笑话。


混入党内后,卢恩光又通过工作经历造假混入了公职人员队伍。卢恩光的企业当时挂靠在乡里一个中学名下,他又请校长帮他出具假的民办教师履历材料,再用它申报转为公办教师,于是一没教过课,二没到学校上过一天班的卢恩光又取得了国家干部身份。


1993年,他的家乡山东聊城地区出台了“民营企业家挂职科技副乡长”政策,卢恩光通过一番又跑又送,当上了高庙王乡科技副乡长。很快,他又被任命为乡党委副书记,职务由虚变实,实现了仕途真正起步。


1997年底,阳谷县四大班子换届,卢恩光觉得解决副县级将是关键一步,于是不惜花重金多方请托,终于如愿。但当上县政协副主席的卢恩光发现人们仍然只拿他当老板,不拿他当领导,顿感失落,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日记中感叹道:“没人拿我当副县级领导干部,从心里还是把我当一个企业老板看待。没有这个壳产生不了我,脱不开这个壳长不大。”卢恩光所说的“壳”,就是给他带来巨额财富的企业。为谋求仕途发展,他逐步把企业转移到哥哥、侄子等人名下,但实际上他开设的注册资本总额上亿的5家企业,直到落马都是他自己在幕后严密控制,实质上形成了集官商于一身的互利关系。


满脑子封建官本位思想的卢恩光,制造了和企业脱离的假象后,认为完成了身份转变,又开始了向上一级的“冲刺”。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省城,开道手法仍然是大把撒钱。1999年5月,山东省政协因人设岗,增设鲁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将卢恩光调任该中心副主任。一年多后,又任命他为中心主任,成了正处级干部。


这样,卢恩光就有了完整档案,他终于完成了从企业老板到政府官员的“华丽”转身,进京做官是他的目标。



曾有腐败官员扬言“活着要进中南海,死了要进八宝山”。卢恩光虽然没说过这样的话,但也是个十足的官迷,封建官本位思想让他迷失了自己。



攀附做门客的道行



2007年6月,卢恩光再次迎来了“仕途”的转折,他先后担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巡视员兼副局长。在此期间,该部委有关人员回忆称,卢恩光在部里公开露面并不多,不论是对上级还是下级,总是满脸笑容。


卢恩光说,为了达到能尽快升迁的目的,他给自己的工作制定了“三个狠抓、两个满意”。“三个狠抓”,就是狠抓工作、狠抓领导、狠抓群众。“两个满意”,就是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群众关注的事儿得干好,领导重视的事儿得干好。


2009年5月,卢恩光调入司法部,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后兼任人事警务局局长。


他对司法部的一位重要领导唯命是从,毕恭毕敬,对这位领导的生活可以说关心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周都去给领导家里送蔬菜、水果、各种肉食、半成品,什么书架坏了,修修补补的这种小事,全是他亲自保障服务。也正因为如此,在组织选拔副部级干部时,卢恩光得到有关领导的多次推荐。


2015年11月,卢恩光升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官至副部级。至此,卢恩光用了不到2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农民”到“副部级官员”的不可思议的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卢恩光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不忘追求“学术”。卢恩光的干部履历表上显示他是法学博士后。但是,一个靠各种造假拼凑起来的“假人”,注定是经不起查的。事实上,卢恩光只断断续续读完了高中,随着职级不断晋升,他不断“完善”自己的学历,后来的本科、硕士、博士文凭,都是靠“买、送、混”得来的。


卢恩光调到司法部后,在附近租房住,7年多时间很少回家,一门心思搞钻营。他每晚都要反思当天情况,睡前默诵“知足常乐,老天厚爱,你已功成名就”;早晨醒来激励自己继续“奋斗”,默诵“不知足常进取,功名就在前边,努力前行”。


能成为副部级,甚至超出了卢恩光自己的预期,让他开始觉得不踏实。巡视期间,虽然他并不知道档案正在被重点查看,但他的心情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2016年12月,卢恩光被查;2017年5月,被“双开“;2018年10月,被判刑。


“我就是个官迷”、“想想自己走过的这20多年的路,就像一场噩梦……”卢恩光面对镜头忏悔地说。


卢恩光的案例警示着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文源|《党建》杂志2018年第3期

图源|百度图片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