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美龄赴新,做了什么?

西域都护 2021-05-19
十三.宋美龄赴新

虽然盛世才借助苏联“红八团”,实际是一个加强旅镇守住哈密,阻挡住了国民政府部队进入新疆的步伐,但多年来盛世才并没有完全隔断与中央政府的联系。盛世才在重大问题上,仍向中央国民政府通报着新疆的情况,保持与中央政府互通信息的渠道。尤其是与驻守兰州的国民政府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更是盛世才的老朋友。

国民党虽然没有进入新疆,但始终没有放弃新疆这块有着国土1/6面积的领土。蒋介石之所以派朱绍良担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一职,深意亦在于此。1926年的北伐战争时期,朱绍良曾在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0师的参谋长,盛世才便在朱手下任参谋。盛世才生于1897年,比朱绍良小6岁。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在其《回忆录》中讲到他与盛世才的关系时说:“盛世才在北伐时从广东出发和我一同行军,他当时是参谋处的参谋,我是秘书处的科长,大家在一起行军而认识,他见我白天行军,到一地方停下来就马上努力文电工作,往往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多,他看见一般人没有我如此努力,所以对我的工作态度非常钦佩。”

其实朱绍良的位次既高于陈立夫,更高于盛世才。除军衔资历外,朱绍良与盛世才的友谊亦胜过陈立夫。“北伐后他回国到南京,经朱绍良的介绍,(盛世才)在参谋本部工作,住在朱绍良家里,兼做朱的女儿的家庭教师。”

朱绍良与蒋介石是日本士官学校时的前后期同学。朱绍良小蒋介石4岁,经历相似,目标一致,能征善战,为人忠厚,受到蒋介石的信任不足为奇。朱绍良曾率部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当时,盛世才在南京被冷落,激起他赴新疆发展的念头。朱绍良显然知道此事,甚至鼓励他到边陲立功。“他曾保盛晋升少将未成,又曾对盛馈赠赴新旅费。”正是因为盛世才当年人生低谷时得到朱绍良的鼓励,且雪中送炭的馈赠,使得盛世才在国民党中只认朱绍良,而不买蒋介石、汪精卫的帐。

朱绍良卸任驻赣绥靖主任后,于1933年改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兼驻甘绥靖主任。适逢新疆“4.12政变”发生,盛世才凭借手中握有军权攫取了新疆边防督办的大位。他攫取了新疆军政大权,亟需得到南京政府的正式承认,于是盛又找到了朱绍良。

陈立夫是如此描述1933年新疆权力之争的。“不久,他(盛世才)到了新疆,把新疆的领袖金树仁打垮,取代了金的地位,变成新疆的首领。金树仁是个军阀,盛世才是东北人,很有才气。那时他打电报给蒋委员长,要中央派人去新疆,他指定要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齐世英(立法委员)。我那时在中央组织部很忙,齐世英曾在过去和盛世才共同参加郭松龄反对张作霖的革命工作,也因事无法分身。蒋委员长因此没派我去,也没派齐世英去,就另外派了一个人去,此人是盛世才的老师黄慕松先生,这位先生不太懂得政治。因为盛世才用自己的力量占据了新疆,是希望中央承认他,中央没有派他希望的人去,反而派了他的老师去,这位老师却又莫名其妙,在没有去之前,新闻记者访问他,他便发表了一段谈话,题目是(治新方针)。盛世才是个多疑的人,他以为中央派人是去领导他的,他自己辛苦打下新疆,而中央却派比他高的人去接收,自然不满意了。我曾去找过这位盛世才的老师,告诉他盛世才本想要中央承认他,这篇谈话会使盛以为中央要派你去控制他。黄慕松说他没有要去治理新疆,而是记者胡说,但是已来不及更正矣。果然他去到新疆,盛就把他软禁起来,好不容易,才放了他回来。”

黄慕松铩羽而归,外交部长兼司法部长罗文干无果而返,并没有阻挡住内地军阀觊觎新疆的企图。“后来广西的黄绍竑和白崇禧有野心,他们和汪精卫勾结起来,想密谋夺取新疆。那时黄绍竑曾打电话给盛世才属下一个军长张里元,想拉拢这位军长推翻盛世才,但是这个电报被盛世才拿到了,汪精卫和“桂系”一派的阴谋被发现后,张里元被捕而致死,盛世才对中央就很不满意。那时我晓得这种情形,而蒋委员长适在江西剿匪,盛某和汪某的关系弄僵了,于是盛世才想独立,我就到江西去见蒋委员长,告诉他新疆情况很坏,蒋委员长乃派了一重要人物带封亲笔信到新疆去安抚他,才把新疆情势稳定下来。”

“蒋委员长知道我和盛世才的关系;第一次盛要我去新疆,他没有派我去;第二次我向他报告新疆情形,他派人带信去,才把新疆安抚下来;第三次是在抗战开始时,欧亚航空公司路线经新疆,飞机上有许多德国军事顾问,因机械故障,迫降新疆,那时汪精卫还是行政院长,拍两封电报给盛世才要他放行飞机,盛世才不理睬,汪很难堪,因为盛报复过去汪和黄绍竑想联合搞倒他的宿愿,而德国方面向汪发出‘哀的美敦书’,限其在四十八小时内办好,汪没有办法,很客气的表示要来看我,我说不敢,乃到了他家,他请我帮忙,用我的名义,把事先拟好的电文要我过目签字,请盛世才放飞机通起程,电报发出后,第二天盛就放走了飞机。这三次关系,盛世才对我都很卖面子,所以,蒋委员长很了解我和盛某的关系。”

蒋介石更清楚朱绍良与盛世才的特殊关系。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朱绍良率军参战,曾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西北绥靖公署主任一职,蒋即回答:“不但不能辞,而且要做长期打算。你放走了盛世才,有责任收服盛世才。新疆问题一日不解决,你一日不能离开西北。”

兵进新疆、收抚盛世才,蒋介石自然是幕后推手,走在前台的自然是朱绍良。

苏联为获得利益,先以胁迫手段让盛世才履行盛苏锡矿密约,并施以种种威吓手段,特型坦克进迫迪市,全城戒严,哈密红八团残余亦时向迪化侦查道路,修筑桥梁;继而公然刺杀盛世才弟弟盛世骐旅长,再嫁祸于人。斯大林的一系列计划,让盛世才不寒而栗。

后来,盛世才向王德溥吐诉衷肠:“此处因为受过‘联共’工作的影响,无论政府干部或地方民众,均极少有可以信赖的人。你知道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住在这座大楼上无不时秘密地调动床位,居无定所,每间房门都装有特别的钥匙,由我亲自掌管,不敢假手他人。甚至厕所的出入,亦复如此。我这大院的男女佣人,绝对不许与外面接触。每日所需菜、肉、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也都是外面派人买来,交由院内专人接收,负责检查,认为绝对没有问题时,才交厨司使用,食物如汽水、酒类、罐头等,原则也是我亲自开启。用后如有剩余,立即弃去。此类防止意外的实例,极为琐细繁杂,举不胜举……”。张大军评论说:“苏俄势力已在新疆占为上风,压力使盛世才就范,甚至不惜一切而欲时时置盛世才于死地系事实,盛在苦恼与畏惧之余,趁莫斯科危机时不得不脱离羁绊以保全性命。” 

自盛世才投靠苏联之后,苏联在新疆的强势在德国侵略的压力下,第一次出现弱化态势。善于审时度势的盛世才,不能不考虑他与新疆的前途。假设一旦苏联战败,他将失去苏联的支持,即使苏联侥幸打赢了这场战争,也是元气大伤,对新疆仍一时无暇顾及。失去了苏联的支持,盛世才就失去了与蒋介石谈判和对抗的资本。即使从把新疆完整地交给中央政府化解做历史罪人的角度思考,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盛世才要采取行动了。

1941年底的一天,南京政府新上任的驻苏武官郭德全,途经迪化去莫斯科赴任。郭在迪化期间,受到盛世才异乎寻常的热情接待。那天晚上,盛世才喝了很多酒,他带着醉意对郭德全说:“我盛世才对委员长一向敬重,别看我现在和共产党打得火热,只要委员长一句话,我马上就和苏联翻脸,把在新疆的共产党统统送进大牢。”

郭德全以为盛世才喝醉了,忙劝他说:“委员长对盛都督非常关心,你有什么想法,以后我们还可以再谈。”

“不,就在今天谈。酒后吐真言,我可以告诉你,我刚才说的句句是实话。”

郭德全见盛世才不像是喝醉了的样子,便认真起来:“好,您刚才的意思,我一定会向委员长报告。”

郭德全到达莫斯科后,将这一情况用密电报告了蒋介石。

接到郭德全的电报后,蒋介石大喜过望。实际上,蒋介石从未放松过掌控新疆的企图。他认为收回新疆控制权是国民政府的责任,朱绍良即是蒋介石放在西北的关键棋子,东面要看住共产党,西面要窥视新疆。南京国民政府几次收复新疆的举措都被盛世才借助苏联的力量而挫败。蒋介石苦苦等待着一次良机的出现。他在自己的官邸3次召见新疆驻重庆办事处主任张元夫,询问新疆情况。随后又派侍从室军统特务唐纵与张元夫晤谈。

盛世才投靠中央需要一个牵线人和保证人。盛世才与蒋介石不约而同都选中了朱绍良。“迟至1942年春(应为夏季)天,盛世才电请朱绍良去乌鲁木齐面商投蒋密谋,据说盛对朱十分恭敬,每天亲自陪餐,饮酒亲自开瓶,临睡亲来招呼床铺,当朱微服出游时,还派便衣卫士跟踪保护,一切无微不至。” 

“不久来即飞渝给蒋面报,发表盛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朱曾衔命再一次去新,从此盛世才接受了蒋介石的军事建制,但在政治上蒋介石对新疆仍不能有所干预。”

金绍先毕竟是听说,而朱绍良则是亲历。朱绍良年谱中记述:民国三十一年七月(1942)“七月三日,先生由兰州飞抵迪化,随行有秘书及电务员副官各一人,而新疆督办公署所准备接待设备,则可供三十人以上,意先生随从必甚多也。”这大大出乎盛世才的意料。

1933年新疆迪化的“四·一二政变”发生后,黄慕松曾率团浩浩荡荡赴新,大有取代盛世才之事。虽然时间距黄赴新疆宣慰已过去了10年,黄慕松也已60余岁,但盛世才依然是耿耿于怀。他对到访的孙越琦骂道:“黄慕松做新疆宣慰使,进行挑拨,使我与中央发生了隔阂,加上马仲英进攻迪化,不得已误入歧途,投向了苏联”。朱绍良既知黄慕松当年好大喜功造成的结局,亦知盛世才权欲与疑心颇重,故单枪匹马闯曹营,须先打消盛世才的疑心。

朱绍良比黄慕松聪明灵活,更会见机行事。“盛迎先生住都署东花园,晚设宴洗尘,先生即席赠盛诗一首:立马吴山忆旧时,相逢塞外鬓如丝。平生意气期未负,大好河山共维持。并记盛氏鬓发浩然,年仅四十有七,甚矣,忧劳可老人也。”这是朱绍良深思熟虑后打出的一张感情牌。

铁石心肠的盛世才亦为这首诗所感动,他此后撰文说:“这首诗不仅是反映了昔日友谊,互相的平生抱负,和当前应负的任务,而且也描写了我历年艰辛,而加速的由青年度到衰老的容颜。”为使国民党势力进入新疆,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先后5次出关到迪化。盛世才称:“在朱长官逸民将军五次出关中,随着他每次出关任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收获,所谓不同收获,并不是别的,乃都是对国家民族,对抗战建国建新,对巩固抗战后方等事业上有特殊的贡献与莫大的帮助

为国民政府图谋新疆,朱绍良“每次入新,每次均有难题发生,朱氏从容处理,均安然度过,可谓边疆大吏中之首功者”。

1942年7月,朱绍良奉命以国民政府正式代表的身份与翁文灏、毛邦初带着蒋介石的手谕到新疆与盛世才面谈在新疆确立国民党的统治,以及遣返苏联顾问等问题。8月中旬,蒋介石偕宋美龄到兰州,定下了解决新疆问题的方针,并向朱绍良交代了“推进新疆工作之要点的指示”。

1942年8月29日,宋美龄代表蒋介石到新疆安抚和拉拢盛世才,随行中有吴忠信、朱绍良、梁寒操、吴泽湘等。宋一行受到盛世才的隆重接待。

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

《新疆日报》在(本报八月二十九日)浓墨重彩的报道了当时的盛况。

天清气爽,雨后的秋风从博格达的山巅吹下,带给人们些许初秋的寒意。沿街党国旗飘扬,给正在建设中的迪化市增添了崭新的容彩。九时许,省城各机关法团首领及妇协总会全体常委并女校学生代表齐集欧亚飞机场;军乐队、仪仗队,和骑兵卫队早已恭候,静等嘉宾。这时,阳光送暖,巧云在天,博格达山峰万里长屏,象征着团结抗战的铜墙铁壁。机场辽阔博大,秋草初黄,微风轻拂,和平而且静穆。倦云初岫,雪山晶莹;欣喜的颜色浮满在每一欢迎着的面孔上。

接着笔者笔锋一转,活动的高潮出现。

下午一时卅分许,遥望机场以北的公路上,汽车联翩而来,乐声大作,全疆人民伟大领袖盛督办兼主席偕夫人---全疆妇女领导者邱委员长亦亲自莅场欢迎远途而来的贵客---抗战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夫人---全国妇女领导者宋美龄女士,朱司令长官,蒙藏委员会吴委员长礼卿,政治部梁副部长寒操,毛总指挥邦初,外交部吴特派员泽湘。未几,东南角的高空上出现机影,初则细小如蜻蜓,几秒钟后,机场大作,草绿色的“道格拉斯”巨型航机已经凌过机场向西北飞行,再一转折,便翱翔在和平宁静的迪化市空之上了。这时伟大领袖及夫人率领在场全体欢迎群众向空际招手欢迎,静谧肃穆的机场顿时为欣喜的热情所弥漫了。五六分钟后,巨型机环绕迪市一周,安然着陆,停栖机场中央,伟大领袖盛督办兼主席及夫人率领各机关法团首领及妇女代表趋赴机前热烈欢迎。这时乐声又起,首先由朱司令长官绍良引导蒋夫人下机,继之吴委员长,梁副部长,毛总指挥,吴特派员及随员二十一人亦均次第下机与欢迎者相见。

接着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特写:

蒋夫人身着蓝地红白圆开图案旗袍,青色毛衣,外罩绣金青绸斗篷,精神焕发,面浮微笑,意态慈祥,毫无风尘之色。朱司令长官着草绿色军服,佩短剑,吴委员长着草绿色中山服,带青呢礼帽,梁副部长着灰色西装,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均不愧为持久抗战中身负艰巨之梁柱。

接着笔者实录了盛世才夫妇与蒋夫人宋美龄握手言欢的场面及细节:

下机后蒋夫人首先和伟大领袖及夫人握手寒暄,并接受在场群众的热烈欢迎,及妇协和女校代表之鲜花,宾主尽欢,盛极一时。继而由伟大领袖及夫人陪同蒋夫人及全体来宾在机前留影,然后由盛夫人及盛小姐克文陪同蒋夫人合摄一影,作为两大妇女领袖首次会面之纪念。

盛世才俨然将自己视为己与蒋介石平级之大国领袖之身份予以隆重介绍、安排,其中的意味很值得玩味。

在军乐与欢呼声中,由盛夫人陪同蒋夫人合乘第一辆车,伟大领袖督办兼主席陪同朱司令长官,吴委员长等,乘第二辆车,其余贵宾等均乘欢迎汽车迳赴城内。入城后,汽车雁行鱼贯,在党国旗飘扬之下行进,迪化市民亦不愿失此千载难逢之良机,拥聚街头,籍图瞻仰此全国妇女领导者之仪容及远越万里关山之贵宾。车经督办公署门前,夹道两旁早已列齐妇女欢迎队伍,女校大中小全体教员和学生怀着热烈的心情,带着企望的微笑,在静候她们最敬爱的蒋夫人!蒋夫人当即由盛夫人陪同下车,与欢迎代表相见,并接受代表之鲜花,寒暄已毕,仍由盛夫人陪同登车,在夹道者的热烈欢呼声中,游龙一般的汽车先后驰入督办公署。

《新疆日报》自成立起便是新疆省府的机关报,盛世才亦非常之重视手中控制的这张报纸。从这篇新闻特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盛世才对当时新疆局势,尤其是迪化市的控制力是非常之严密,尽管当时其已经与苏共、中共翻脸,乃至是剑拨弩张。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来到迪化,欢迎的级别自然是国家元首级的。这在新疆民国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过的。街道两旁的标语,飘扬的党国旗,欢迎的人群,均可见盛世才对局势的掌控严格到了何种地步。盛世才对其手中的这张报纸,是每期必看,并严格审查的。上述新闻稿中,将蒋夫人来迪化中的“她”,排成了“它”,其报社社长及校对人员所遭受的惩处自不待言。


鉴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特殊身份,其一到迪化便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不但盛世才及新疆军政官员,甚至苏联驻迪化领事馆、英国驻新疆领事馆等均密切关注宋美龄来迪化的一举一动。显然,宋美龄到迪化,迪化立刻刮起了一阵“美龄旋风”。


但毕竟宋美龄来新疆迪化的宣慰意义要大于其他方面,既然是宣慰,其活动显然又有公开活动与秘密会谈两个方面。公开活动,又自然是盛世才精心安排的,宋美龄只不过是表演而已。

宋美龄抵达迪化的第二天,便到了新疆女子学院参观,盛世才夫人邱毓芳自然是全程陪同。新疆女子学院的教员当中,自然有很多“叛逆者的家属”,邱毓芳是严密防范,寸步不离宋美龄左右。但就是如此,还是发生了意外事故。

当时电影演员赵丹被关押后,其妻叶露茜便设法营救,但苦于没有门路。得知宋美龄到迪化,便萌生了告“御状”的想法。当宋美龄参观完新疆女子学院准备上车,车将开的一刹那,叶露茜向车头撞去。宋美龄一看车撞了人,急忙下车搀扶叶露茜,叶便把“告状信”塞入了宋美龄的衣袋。当然此次宋美龄是来收伏盛世才的,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电影演员,而去撕裂与盛世才的关系呢!那封“御状”自然是石沉大海了。

29日当晚,盛世才在迪化市西大楼设宴招待宋美龄一行。宴席安排六桌,陪客有朱绍良、吴忠信、梁寒操、吴泽湘等全体随行人员。新疆方面除盛世才及其夫人邱毓芳,还有盛世英、邱毓熊(邱毓芳的弟弟)及其他亲信。

席间,宋美龄讲了一番表示感谢的话,并希望新疆今后在盛督办的领导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三民主义为依归,把新疆建设成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新新疆云云。宋美龄的讲话虽然很短,但对于在新疆历史上盛一再宣扬的“六大政策”,显然已经有了盛世才明显的政治转向的意味。

在秘密会谈中,宋美龄将蒋介石写给盛世才的亲笔信交给盛。宋美龄还代表蒋介石对盛世才表示:“中央坚决信任盛氏,将来新省各项工作需要中央协助与否,全由盛氏决定。”这可以说是蒋给盛世才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权力方面,蒋介石答应盛世才,新疆立刻成立新疆省党部,发展党员,盛任新疆省党部主任委员;遴选新疆干部进国民党中央训练团,盛任中央训练团新疆分团主任、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在新疆宣传三民主义,盛任省政府主席;新疆在对外政策上与中央保持一致,盛任新疆边防督办;盛兼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新疆从此纳入到了中央统一的战区体系当中。

在安全方面,应盛世才要求,中央军调防马家军,进驻酒泉,打通河西走廊与哈密的通道;向新疆输入5000名青壮兵丁,在新疆受训后编入边防部队;中央军陆续开赴新疆,进驻战略要地,逼走苏联驻哈密、迪化的部队。

在外交方面,国民政府派新疆外交特派员,收回外交权归中央,使俄国在新疆之外交纳入正规。令苏军驻新疆部队离开新疆境内。

内政方面,肃清新疆的共党,收回迪化飞机制造厂。此为对俄对共之第一步骤也。
盛世才表示,蒋夫人此行不仅带来了蒋委员长对新疆的重视、顾与信任,也将同样地把十年来艰难困苦的情形及他“矢志拥护中央,尽忠党国,绝对服从领袖”的心情带给蒋委员长。


宋美龄在迪化逗留了三日,于8月31日携带者盛世才致蒋介石的专函返回嘉峪关。【未完待续】


我爱你中国我爱中国我爱共产党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中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所生活的平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五行中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在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中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中国古代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自己本身,自己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今社会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中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假如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值得去朗诵。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这些是解释《春秋》的书。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中国的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不忘勤学。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东汉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我们正值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如果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就会得到赞扬,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但应该教孩子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作者:杜雪巍,历史文化学者、作家。责编过图书、画册百余本。主编过《中国图片·丝路观察》杂志及《这次远行有点远:杨镰纪念文集》等多部。参与主编新疆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主办的《新疆文史》杂志逾八年。已出版:《中国西部大流亡》、《中国西部大迁徙》、《中国西部大转折》,《渥巴锡东归祖国记》(中华书局将出版)、《乌鲁木齐传》(新星出版社)、《谁主沉浮:新疆近代主政人物研究》(巡抚卷、布政使卷)(天津人民出版社)等。待出版:《清代新疆流放名人录》、《清代士人新疆游幕录》、《求法僧人》。


延伸阅读今天,请用心纪念那个心怀新疆埋骨天山的将军!王震与新疆及兵团
皓首策杖走天山丨王震的晚年与新疆
新疆大地,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正在上演!

朋友,你不必专门为我找清真餐厅

清华维吾尔族博士揭示“泛清真化”背后的阴谋

被迫假离婚13年后,这对维汉夫妻终于复婚了!

维吾尔族,也需要解放思想

重磅!《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发布


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laodaojun186@163.com;

联系微信:xiyuduhu2020

觉得还不错,欢迎转发点赞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