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美食的亮点

老城老砖 老城七十年代 2022-12-06

    五十年多年前苏州最有名的菜馆主要有二家,一家是观前松鹤楼,另一家是人民路新聚丰,有人回忆说石路上海老正兴也应该算一家,但前两家烧的是正宗的苏帮菜,老正兴不是,有人说老正兴是改良的苏帮菜,有人说老正兴是上海名菜馆的苏州分支,苏帮菜是淮扬菜系的一个分支,淮扬菜不仅仅只限于淮安和扬州,而是整个淮河流域和扬子江流域,扬子江是长江下游南京到上海的大部分水面,淮扬菜系的主范围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和安徽的部分地区即长江下游地区。

    苏帮菜和其他菜系最大区别是偏甜偏淡,苏帮菜是出席中国国宴最多的地方菜系,松鹤楼老店在观前街,乾隆年间就有了,民国年间像梅兰芳这样的大腕是包吃在松鹤楼的,以前大门不是开在太监弄一侧,开在正对大成坊的对面观前街路上,招牌菜是松鼠桂鱼,以前是八元一条,现在是一八八元一条,现在大都吃不到以前的老味道了!因为鱼不是厨师现杀现做的,都是半成品加工的毛胚,最道地的做法是把鱼煎炸成松鼠后,端上桌马上浇番茄汁,会有发出松鼠滋滋的叫声,大厨营造的意境是太阳透过树林照在正在爬行的松鼠上,很多外地人了解苏州的味道是从松鼠桂鱼这道菜开始的,老城认识一个开过多年松鹤楼分店的老板说:有很多单独来苏外地的游客到了他们店竟然只点松鼠桂鱼这一道菜,上菜后拍了照片或视屏传到朋友圈后就上一碗米饭吃鱼吃饭走人。
       松鹤楼现在开成了连锁店,苏州就好几家,远的开到了北京,据说生意还可以,老城一般带客人到苏州山塘街分店楼上最南侧三间雅间用餐,一方面正好游玩山塘街,另一方面只有这家店从房子到装修都是仿古的,对于吃惯了大饭店的朋友来说,让外地的朋友来这里可以发一下思古之幽情。
       新聚丰原来在人民路北塔商场斜对面,是电影《满意不满意》的原型店,进大厅后左右两个楼梯都可以上楼吃饭,是苏州当时最气派的饭店,后来搬到察院场附近,随着大量的新苏州人的涌入,外邦菜的攻城夺地,新聚丰门面为减少租金已退到太监弄13号楼上,有几间包厢连窗都没有,这家店曾经最最拿手的是响油膳糊,昧道几十年一直不变,现在还是苏州人在店里主持工作。

        有人说得月楼也不错啊,民国年间得月楼在胥门泰让桥,楼上歌酒美食,楼下河船月影,也曾是吴门一景,后来毁于战火,八十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了本电影《小小得月楼》,很多上海人到苏州找过来请客吃饭,因为没有这家店失望而归,于是就在东园老茶室楼上搞了个得月楼饭店,后来搬到太监弄,一度还转移到群众艺术馆南侧楼上,加上原来的松鹤楼和王四酒家还有元大昌,恢复了苏州历史上吃煞太监弄的饭店一条街的旧景。
       作家陆文夫曾以苏州为背景写过《美食家》,老城三十多年前曾和他在全晋会馆偶遇,当时老城问他,您可算美食家?他说不是,民国作家范烟桥才是(薛馆长当时在旁边)。
       最近经常有外地朋友问到哪里吃饭环境好?的确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吃大饭店的味道,还要吃环境。老城根据对方的消费习惯一般推荐三个地方,一李公堤吴门人家楼上西侧包房,这里可以看到金鸡湖的全景,而且就近对着近处水面上有五个石塔 ,颇有杭州三潭印月的意境。二是觅渡桥北新天地,在那里二楼上用餐可以看到桂花公园城楼和护城河的游船和觅渡桥,老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苏州新天地三景,而且消费不高。另一个是西山明月湾临湖的农家长排木房 ,当你推开窗,一边欣赏着太湖的烟波浩淼,看落霞和孤鹜,一边品味着太湖三白和碧螺春,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苏州还有很多环境别致的店和菜,等老城去尝过后再一一告诉你!前几天老城的一位美食家朋友告诉老城人民路北寺塔南面一百米大王家巷口开了一家纯苏州味道的姑苏桥面馆,据说蛮灵格!

(延伸阅读)(添加作者微信讨论热点话题18601173850)

苏州盆景的亮点和新传奇

风水大师笑谈杨卫泽毛小平落马

苏州有明确的市中心吗?

(原创)苏州城北静寂的墨园

(原创)中国佛教谁主沉浮

(原创)无锡是吴文化中心不可分割的部分

(原创)中国和日本园林的高下之辩

(原创)苏州老年人的好去处大公园

(原创)忠王李秀成与苏州拙政园

  学习苏州新书记曹路宝第一次讲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