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天看•现场】呼和浩特部分企业陆续返岗复工!内蒙古这样抓复工复产、人员出行、社会管控

击上方蓝色字 

关注《新闻天天看》

最贴心 最暖心的内蒙古民生新闻

《NMTV新闻天天看》
Daily News of Inner Mongolia


《 新 闻 天 天 看 》

•本期内容 2020.2.12•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一些在春节前暂停生产的企业,半个多月以来一直没有恢复生产。今天,呼和浩特市裕隆工业园区的部分企业开始复工,员工们也正式返岗上班了。虽然反岗复工,但疫情防控仍然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企业复工返岗 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


新闻链接:
疫情期间 内蒙古这样抓复工复产、人员出行、社会管控

2月12日,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呼禾、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雲雯婧、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占国、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张占军、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荆玉林针对复工复产、人员出行、社会管控等回答记者提问。

截至2月11日 全区累计复工复产煤矿73处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2月11日,全区累计复工复产煤矿73处,产能2.41亿吨/年;全区正常生产煤矿达到113处、产能6.57亿吨。


  据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张占军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能源生产供应形势总体平稳,并加快煤矿复工复产,目前煤炭供应趋于正常。


        截至2月11日,全区累计复工复产煤矿73处,产能2.41亿吨/年;全区正常生产煤矿达到113处、产能6.57亿吨,为2019年底生产煤矿产能的68.3%。2月底前可再复工26处,预计到2月底3月初,煤炭行业用工可恢复至去年同期正常水平。预计3月下旬全部复产复工。煤炭价格略微上涨、总体稳定。


  在电力生产供应方面,全区发、供电企业全部正常生产,电力供应充裕。春节期间,受用电需求不足影响,保持在2550万千瓦左右,近期下降至2500万千瓦左右。油气生产企业全部正常生产,成品油库存保持正常水平。


 内蒙古控制班车和包车旅客实载率低于50%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加强班车和包车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旅客实载率在50%以下。


    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雲雯婧介绍,目前已进入春运后半程,距2月18日春运结束还有1周的时间,随着各地企业逐步复工复产,近期返程返岗人员仍然较为集中,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


      为抓好运力保障,内蒙古制定完善了《疫情防控期间自治区交通运输应对春运返程高峰工作方案》,要求各地根据复工复产、开学等时间安排,综合研判客流需求,合理安排组织运力,在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逐步恢复道路客运复工复产。


   在公路方面,内蒙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保障公路路网畅通运行,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和防疫物资、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对擅自阻断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干扰公路运输正常秩序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疫情防控期间,对地方政府组织的农民工返岗包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全力做好春运后半程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同时认真落实站场防控疫情各项措施,加强班车和包车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旅客实载率50%以下,要求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分散就坐,做好自我防护。认真落实好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制度,做到信息可追溯。


   在铁路方面,继续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铁路运输的快速畅通以及疫情防控物资发运需求全部受理。铁路部门将提供全天候铁路货运服务,12306/95306货运客服电话及95306网上服务通道24小时畅通。


   在民航方面,根据近期数据统计,民航客运量较往年下降80%以上,累计停飞城市40余个,停飞航班180多架次。但鉴于防疫形势严峻,各机场、航空公司已结合各自的运行现状及旅客运输量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的春运返程保障预案,进一步细化完善涉及特殊疫情航班保障工作方案,及时根据上级单位对疫情发展制定的防控要求进行临时调整,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两天内 内蒙古流动人口申报人数达22万人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为确保复产复工有序进行,创新推出“流动人口自助登记系统”。短短的两天,流动人口申报人数就达到22万人,目前人数还在增长,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支持。


  据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呼禾介绍,最近,关于“第二个14天防疫期”的问题社会广泛关注,借用防控医学专家的话:“按照传染病的传播规律,14天为一个高峰,一般会有两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第一代病人的发病高峰,第二个高峰多为第二、第三代病人的发病高峰。只要防控得当,高峰的强度会依次递减。”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建议大家按要求少聚会、勤洗手、戴口罩,积极配合各项防控工作。

  

推出三个自助登记系统


  呼禾称,当前,在返程高峰和复工复产的背景下,我区的防控压力增大、挑战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疫情防控的决战时刻,防控力度不能有丝毫放松,防控措施必须要更加精准。


  为确保复产复工有序进行,做好流动人口的防疫管控,自治区五部门发布通告,要求凡1月1日以来到我区的流动人员(跨市县居住人员),要在2月12日18时前主动向居住地辖区派出所或社区申报登记。


  内蒙古创新推出“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居民小区进出人员自助登记系统”“流动人口自助登记系统”三个系统和其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支持,踊跃进行申报登记,短短的两天,流动人口申报人数就达到22万人,目前人数还在增长,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支持。


严把出入口关 


  在严把“出口”关上,内蒙古结合流动人口中多数在春节前返乡过节,节后陆续返岗、外出打工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嘎查村、城镇社区输出口管控,严把“出口”关,切实做到错峰外出打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立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严格防范疫情传播扩散,切实做到我区输出人员健康良好。


  在严把“入口”关上,各级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分行业管控,各行业管控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大对流动人口用工部门的监管力度,如:公安机关要加强流动人口登记,加强宾馆、旅店、住宿房屋(出租房屋)等流动人口的住宿场所监管力度;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用工监管力度;邮政部门要加强对寄递物流企业外来用工的监管力度;劳务输出部门要认真履行相关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等。


       把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各项措施落实抓细、不留死角;对外来流动人口入住小区、出租房的要建档立卡,一户一登记、一人一卡,建立台账,纳入居民小区网格化管理,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切实加强社区防控


  在社区(村、嘎查)疫情防控中重点规范住宅小区出入登记。在出入口设置检查点,进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已开通使用“进出人员自助登记系统”的,居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实现进出登记;未建立的尽快启用,过渡期由社区为每户家庭制作发放通行证;无物业、无安保、开放式小区由属地街道(乡镇)负责落实封闭措施;快递、外卖等人员将物品送至住宅小区指定区域,由住户自行领取,设置指定区域应避免人群集聚。


  外地返回人员当天应及时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告健康情况,并配合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工作。隐瞒、缓报、谎报有关信息或阻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追究责任。


  凡是疫情高发地区返回或者有过疫情高发地区人员接触史的人员,应按规定接受医学观察或者居家观察14日以上,每日主动报告健康状况,配合相关管理服务,一律不得外出;出现发热症状,应按规定及时就诊排查。家中有隔离观察人员的住户,所有居家人员不得出家门,由社区为隔离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房屋出租人要承担应负责任,督促承租的流动人口通过手机扫描“内蒙古自治区流动人口自助申报登记”二维码,主动申报暂住登记。房屋租赁中介企业或业主也要明确责任,按照要求向社区提供出租房屋和承租人动态信息。


  社区非生活必需的文体活动室、娱乐室、社区内旅店等公共场所要一律关闭。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垃圾分类处理、环境整治等工作。小区内的装修装饰等工程一律停止,水电气热等工程施工单位要配合社区(嘎查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来源:晨报融媒记者:郭治华


更多内容请戳链接:

【城事】内蒙古1人隐瞒武汉旅居史致4人确诊、132人隔离,9名领导干部被问责


【通知】好消息!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鼓励业主为租户减免租金…

长按扫描指纹 点击识别二维码 
轻松关注《新闻天天看》订阅号


♥支持新闻天天看 记得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