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贸易战之辩,出辩题的人会不会脸红?

刘青松 点遍青山船头直 2019-07-16


掀起中美贸易战是因为美国膨胀了还是美国心虚了?我不晓得,出这个辩题的人会不会脸红,哪怕只是微微一点。

 

相比起来,还是二十年前的大学更可爱一点。19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美国导弹袭击之后,北京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学生贴出一条标语:“抵制美国货,计算机除外!”

 

二十年后,这条标语也许应该改成:“抵制美国货,芯片除外!”



芯片上的五星红旗,看着就让人血脉偾张。厉害了,我的国。


这不,著名的胡主编就又高调力挺了国货一把。只可惜,此君的满腔热情被某些吃瓜群众带到沟里去了。


 

不能说胡主编说的不在理,用爱疯发力挺国货微博也不是啥大事儿,只是,此君这劲儿,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味儿。

 

其实,说到爱国,要说调门高,要说姿势正确,有几人比得过一百多年前的黎庶昌?

 

贵州人黎庶昌自幼苦读,讲求经世之学。曾入曾国藩幕,后辗转各地任职。眼见清廷内外交困,他上万言书,忧心于“英法诸夷之祸”,希望“禁罢一切奇技淫巧”,使人人“深恶痛绝,群起而攻之”。

 

历史却跟他开了个玩笑。

 

光绪二年(1876年)起,清廷向各国派遣公使。黎庶昌被荐,先后随郭嵩焘、曾纪泽、陈兰彬等出使欧洲,历任驻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西班牙使馆参赞。在欧洲五年,他游历十国,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和民情,写成《西洋杂志》一书。在给友人的信中,他称赞“诸夷”:“彼轮船、火车、电报信局、自来水火、电气等公司之设,实辟天地未有之奇,而裨益于民生日用甚巨。虽有圣智,亦莫之能违矣!”

 

他肯定为自己先前的保守态度脸红过。


黎庶昌后来出资创建云贵会馆,举办洋务学堂,培养出国留学人才。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每闻战事失利,或痛哭流涕,或终日不食。家乡大旱,他筹款救灾。


1878年,巴黎世博会,黎庶昌去排队乘坐了当年的轰动性发明——高空热气球。他的上司郭嵩焘去买了一台留声机,事后却被保守官员讥讽为“喜好奇巧淫具,不符大国官员身份”。

 

此前两届世博会,中国瓷器成为抢手货。而这届世博会,各国展品推陈出新,中国馆内还是一成不变的瓷器、玉器、宝塔。5.2万余件展品中,大出风头的是爱迪生的留声机和钨丝电灯泡。中国的参展物品,除售出一件瓷器、三个木架外,全部退回。

 

这一年,郭嵩焘在日记中思考西方的政治、教育制度和科技,他的翻译马建忠在信中首次使用了“均势”一词,希望中国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和其他国家均势共处。

 

但是天朝大国的臣民们不干。郭嵩焘的同僚讽刺他离开圣人的国度去为洋鬼子效劳,同乡为他的巴黎之行感到羞耻,要扒他的房子。压力之下,他于次年辞职。马建忠也未能幸免,有官员指责他为卖国贼和小人。

 

我不晓得,当年的那些爱国者后来有没有为自己脸红?

 

我一直记得,那位脸红的教授。

 

2013年初,我在重庆采访。谈及薄在任时搞“森林重庆”,在市区大栽数万元数十万元一棵的银杏树,重庆市委党校一位年近六旬的教授说,那几年,对于疯狂栽树,党校有很多人私下都持反对态度。

 

“你不是说,党校有个向政府提交咨政报告的传统吗,那时候,党校有没有人提交关于栽树问题的报告?”我问。

 

“没有。”

 

“不敢?”

 

教授不答,脸慢慢红了。

 

我一下子对他肃然起敬。

 

我想,所谓文明,就是理亏时会脸红。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