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河绝恋”的N种打开方式

刘青松 点遍青山船头直 2019-07-16

《黄河绝恋》剧照(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1999年上映的《黄河绝恋》,讲了抗战时一位美国飞行员被护送到根据地的过程中,与一位后来牺牲的八路军女战士的爱情故事。壶口瀑布边,女主角面带笑意,微闭双目,张开双臂,等待洋小伙用最后一张胶卷给她拍照。当快门定格,动人的旋律与河水的奔腾交相呼应,成为影片的华美乐章。


战争中的跨国爱情,赋予影片别样的色彩。“黄河绝恋”,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温馨插曲。


实际上,“黄河绝恋”式的故事,还有很多。


1947年12月,中美各大报章同时刊登了一张照片:54岁的原“飞虎队”队长陈纳德与22岁的中国女记者陈香梅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陈纳德将军是西部牛仔一般的人物,性格暴躁,但从未向中国人发过脾气。在追求陈香梅的过程中,他也展现了铁汉柔情的一面:陈香梅的外祖父喜欢打桥牌,每逢周末,陈纳德就去陈香梅家,陪老人家打桥牌。他的牌技更好,可为了讨好老人家,就故意输给对方。老人家觉得这个人很不错,三年以后,终于允许陈香梅和他结婚。


陈纳德与陈香梅的婚礼合影。


与陈纳德和陈香梅的旷世之恋相比,“驼峰”飞行员约翰·裴巴杰克与中国姑娘施政芳的爱情并不那么受人关注,却更加凄美。


1942年,22岁的裴巴杰克赴华,在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担任运输机飞行员。杜鲁门总统赠送给蒋介石的座机“美玲号”,就是他驾机飞来的。1943年的昆明,裴巴杰克认识了毕业于护士学校的施正芳,两颗心融为一体。抗战结束后,两人成婚,有了一个女儿。施正芳本来可以随裴巴杰克去美国,但她不愿离开父母。裴巴杰克选择留下来。


当年,他们的家在昆明城郊,裴巴杰克每次执行任务,都要驾机飞过那儿。看到丈夫的飞机飞过,施正芳总要出门向天上招手。而裴巴杰克,总会让飞机扇一扇翅膀。


令人叹息的是,1947年3月,裴巴杰克因飞机失事遇难。当时,他的女儿才半岁。对他的思念,施正芳守了一生。


中国空军第五路司令官晏玉琮上校(左)为美国空军中国特遣队飞行员颁奖。右一为约翰·裴巴杰克(图片来源:戈叔亚博客)


裴巴杰克与施正芳合影(图片来源:戈叔亚博客)


另一个美国人李敦白,正是通过裴巴杰克飞过很多次的“驼峰”航线飞到中国的。1945年底,在昆明,他和地下党接上了头。次年,他赴延安担任新华社的英语专家,成为当时惟一的外籍中共党员。


李敦白在中国待了35年。1956年,他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王玉琳结婚。初次见面,王玉琳和同事聊天时一句“如果是真正的爱情,就算是10年20 年,也要等下去”,让李敦白动了心。


“文革”开始,李敦白风云一时,其后蒙冤入狱9年。被隔离的王玉琳,一直等着他。


李敦白后来感叹:“我爱人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是我崇拜的对象。”


“文革”初期的李敦白。


李敦白与王玉琳合影。


二战后首任美国驻华大使伍德科克的爱人并非中国姑娘,却有一个典型的革命年代中式婚礼。


1978年春天,伍德科克和爱人莎伦去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领取结婚证。他们在一张桌子边坐下,用带杯盖的茶杯喝茶。20分钟后,工作人员拿了两份大红色的结婚证过来:“你们结为夫妇了。”他们打开各自的结婚证,里面有同样的四个醒目汉字:互爱互敬。在墙上并排张贴的毛泽东、华国锋画像下,他们喜气洋洋地留了影。


他们在北京举办了婚礼。来宾很多,包括40位即将赴美交流的中国农业科研工作者。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黄华送给新人一套咖啡具。来宾的起哄中,新人当场来了个“美国式的接吻”。


晚上的宴会,中国外交部女干部唐闻生坐在新娘子旁边,悄悄碰她的膝盖:“你必须要让他明白,女人撑起半边天。


伦纳德·伍德科克(1911-2001)1977年任美国第四任驻华联络处主任,1979年成为二战后首任美国驻华大使,任期持续到1981年。


莎伦·伍德科克展示当年在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领取的结婚证。


(图片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


比战败更可耻的宣传


中美贸易战之辩,出辩题的人会不会脸红?


北京的老司机驾着纽约的金梦


白宫里的中越战争|随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