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百年渝味:母城食肆的江湖往事(1)


重庆母城渝中,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也孕育了重庆美食的“根”与“源”。在这里一道美食承载了一段城市记忆,一块老字号招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烙印,一家店名的变迁见证了一段历史风云。


“美食不是静止的物体,它是一连串动态过程,具有勃发生命力和人文魅力”。在解放碑的食肆进进出出的时候,谁曾想,在这些琳琅美食的背后,还有那么多悠悠往事。那些历史与文化浸润出的味道,正是渝中餐饮的底蕴所在。


起源久远的渝中餐饮


渝中区饮食业起源久远。清代重庆城区的商贸、金融、官衙大多集中在下半城长江沿线码头附近,故饮食业也多集中在此。其饭铺、酒馆、面店、糕饼小吃摊所经营的菜品主要为本地风味,并形成“渝派川菜”风格雏形。


重庆开埠以后,城区扩大,重心逐渐向上半城转移;饮食经营网点渐渐增加,客栈旅店也包揽伙食,饭资算在住宿的资费之内;大凡生丧嫁娶、迎送酬酢,也将厨师请到家中操办,同时盛行“包席馆”。


当初包席馆不设驻场门面,以一、二掌门厨师为首,联合率领红案、白案、墩子、炉子厨工、跑堂倌和水案杂工等各色人员,挂牌招徕,遇有生意,视其大小,组成班子,自带工具及餐具上门服务。所用原辅材料,也可一并代办。那时崇尚礼教,讲究面子,每日各类大小宴请,非张即李,筵席不断。包席馆由此生意兴隆,不少烹调高手,皆出其中,并形成鲜明的川菜特色。



20世纪20年代以后,渝中区饮食业发展较大。随着工商贸易业的发展,全区人口增多,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一个个中型及大型设堂食的餐馆也随之崛起。最早的是江家巷的“陶乐春”。餐馆舒适宽敞、陈设华丽考究,经营各类山珍海味,很适合军政商贾的宴请应酬。由此,包席馆很快消亡,一些名厨高手均转而受雇于大餐馆。少数有钱人则独立开店。当时川菜餐馆中较有名气的还有“适中楼”。


抗战时期的饮食业


抗战时期,重庆因战时首都的特殊地位,城区人口从20万爆增至100万,饮食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各种经营地方风味的名店也随之涌现。例如苏州的“陆稿荐”、北平的“丘二馆”“匠三馆”、湖北的“四象村”等。


专营川菜的大型餐馆也相继开业,并越来越多。由于饮食店的增加和厨师技艺的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城的特殊风味菜点,使川菜一族更加丰富多姿。例如“小洞天”清蒸肥头、“大乐天”梅花火锅、“久华源”清蒸火腿、“老四川”灯影牛肉、“陆稿荐”麻雀、熏鱼。这些菜品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色、形、香、味俱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赏和喜爱。



到1943年,渝中区总计有大小餐馆1700多家,饮食业形成相当规模。据同年重庆餐食业同业工会记载:“高档餐馆的资本金均在二十万元以上,这类餐馆既能摆大型宴席,亦设有单间、雅间,一桌席花费数十银元。中型餐馆资本金一般在两万以上,座场不十分豪华,但能经营各种烧烤海鲜之类大菜,一般宴请、便餐、小酌均宜。”而食客多为普通市民、工人及下力汉的小饭铺、豆花馆(又称“四六分饭铺”),是比较经济实惠的。至于设摊经营糕饼小吃、冷酒烧腊的小经营户则多半本小利薄。但东西做得地道,人人过路均可购而食之。一些做得特别精致的小吃,还受到富贵人家的青睐,如老四川牛肉。还有连摊位也没有的饮食担子,穿街走巷,沿途叫卖,深夜不绝。一头炉灶,一头碗筷佐料,卖担担面、抄手、汤圆、棒棒糕、炒米糖开水、荷包蛋之类。冷担子则无炉灶,卖凉粉、糍粑之类,花费不大。最小的是手提竹篮、游走于码头小巷,卖水八块、豆鱼、豆干之类的小贩。记忆中的历史名店如此繁花似锦的饮食业,自然也造就了重庆渝中区不少知名餐馆和大厨,有些虽盛极一时后淡出市场,却留下了珍贵的城市记忆,纵向记录渝中区的史脉传衍,横向展示渝中区饮食宽广而深厚的阅历。


创办于清末民初的适中楼,便是重庆最早的大餐馆。该店先开设于重庆后祠坡,后迁至通远门外的适中花园。它的创始人为名厨杜小恬,在19世纪30年代,适中楼可谓大腕云集、名师荟萃,如杜小恬的高徒廖青廷、熊维卿、曾亚光等均学有所成,在此各执一门;成都名厨谢海泉、张守勋、孔道生等也曾在此店工作。适中楼有名的菜肴为一品海参、坛子肉、米熏鸡、叉烧填鸭等,小吃酸菜烩面亦受到广大食客的赞赏。可惜这家名噪一时的大餐馆,却在1941年的日本大轰炸中被炸毁了。


重庆人爱吃豆花,清末的重庆就有一家名叫“高豆花”的著名豆花馆。第一代店主高和清治店有方,菜品味道佳,价格公道,因而生意火红。抗战时期天花街一带的房屋被日军飞机炸毁,第二代店主高白亮便在邹容路重建了一栋临街楼房,其经营业务也有所扩张,除豆花以外增加了炒菜、蒸菜、卤菜,成为一家大众化的中型饭铺。



1932年,成都人蒙良荣、李书云夫妇在重庆保安路220号(现八一路中段)开了一家冷酒馆,取名“成都稀馐食店”,专卖卤菜、腌腊制品和冷酒。据说该店是蒙氏夫妇1930年前在成都盘餐市创建,曾经闻名川西坝子。解放后,稀馐食店于1957年公私合营,又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更名为“自力食店”。1972年恢复稀馐招牌。1979年,稀馐房屋拆建,遂与另一风味食店——“王鸭子”合并。


与老四川合二为一的粤香村,在1920年创办于重庆。起初是由三个下江人合伙开设的一家小饭摊,后转让给在川江跑船的骆姓人家,这家主人祖籍广东,便将小餐馆取名为“粤香村”。抗战期间,粤香村生意红火,店面从排档发展成为拥有十余张桌子的餐厅。精明的骆老板为了让餐厅做出特色,1943年聘请了曾是清真馆厨师的陈清云来店主厨。陈师傅炖制牛肉汤有诀窍,他对店内的牛肉汤进行改良,创制了清炖牛肉汤。它油而不腻、清澈透亮、浓香扑鼻,再加上特制的蘸料,很快便赢得众多食客青睐。此后陈师傅又陆续创制了牛尾汤、牛鞭汤,一时粤香村生意兴隆。粤香村1956年公私合营后收归国有,1985年与“老四川”合并,统称为老四川。


----------

来源:《城市地理》

作者:李伟

图片:刘锦雷  李艺爽  香山郭老狗

主播:刘一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读城】百年渝味:母城食肆的江湖往事(1)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