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在美术馆,让身心来一场有距离的“微旅行”


每到一座陌生或熟悉的城市,我便会不自觉地游玩尽当地的美术馆。有时候这是旅行目的,有时候却是无目的的“本能”所趋。


我把城市里的美术馆大致分为三类:恢弘、大气,凭身份证可进入的美术馆(博物馆),通常是城市的“门面”,常设展居多;建筑外观别具一格,展厅以“白立方”形制为主,大多是私人艺术馆和画廊,摆放着最新锐的当代艺术品;还有一类,藏在民居深巷,圈外人难寻观展信息,这是艺术家自己开辟的一方小天地,朋友间交流的场所。


过去,我的家乡没有正儿八经的“美术馆”,但人们对艺术的热情没有因场地的限制而退减。父亲和一众朋友,会借图书馆一楼大厅,或是朋友家的茶庄,甚至自己的画室,有时干脆就在广场上,把各自近期得意之作往上一放,气势也颇足。简单,却不局促,这便是小镇里的“美术馆”了。场地虽小,父亲却总叫我尽可能走远了看:“保持一定距离才能看到整体,评价好坏。”频频变换的场地和固定的赏画技巧,我都通通乐得其所,以为这就是天下美术馆的全部模样。


直至离开家乡念书,我才第一次走进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几层楼,陈列厅也有多间,有的用主题串联,有的是单线走道。展品也丰富,架上绘画是永恒的主角,当代装置、新媒体影像则是我闻所未闻的东西。我瞪大了眼,屏气凝神,心跳加速。在每一件作品前流连,琢磨它的题材,研究它的笔触和表现。览遍作品还不够,美术馆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呀!它的建筑造型,它的展厅陈列,它的光影效果,在名义上是为了艺术品服务,但其讲究程度也丝毫不输展品。


我开始环游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像是寻宝,也像探险,而且好有野心,誓要把它们全走遍。建筑大师设计的美术馆,一去再去;书店里藏着袖珍的画廊,小品被精心放置在玻璃长桌内;“误闯”过旧租界里的私人住宅,怯生生地敲门:“请问这里需要门票吗?”;跟着导航寻过一处居民楼,没有安保看守,沉默的管理员似乎也没想到有观众会来;还偶遇过展览的开幕式,艺术家亲自为观众导览。


但如此“饥不择食”地去得多了,不免产生审美疲劳与困顿感。我是真的热爱艺术吗,还是热爱装着艺术的漂亮外壳?同伴推了推在画作前发呆的我:“你看出什么名堂来了?”——画上是一个忍泪的妇人,抱着天真烂漫的男孩。男孩手里高举玩具枪,除人物和此细节外,只剩大面积的留白,不着丝毫色彩。我的思绪被拉回画面:或许玩具枪是暗示,男孩的父亲是位军人。军人离家,军嫂守望,男孩拿着玩具枪想象父亲在沙场上的英勇样子,幻想长大后的自己。留白的部分不上颜料,直接以白布原本的肌理呈现在观众眼前,反而比仔细刻画更有视觉冲击力,更留下想象的空间……“您好,您可以再说一遍吗?”还没整理好思绪,我又一次被打断了,只不过这次是陌生人——谁能想到,自己一番浅显幼稚的“看图说话”,竟会惹得好几个观众停下脚步呢!也就是在那时,我的心突然明朗了,又似被一股暗流冲击,就如同第一次踏进美术馆的那般汹涌。


现在观展,激情仍在,只是多了一道筛选,不再是一股脑往美术馆里奔。通常门票虚高的画廊,更像是供人拍照的好场所;展前噱头铺天盖地的,也要警惕是否有“LED”展的嫌疑。要看扎实的纯艺,传统的公立美术馆宏大叙事、主题明确;关注展览资讯时,除了关注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策展人本身也是考量标准之一;想知道更年轻的艺术趋势所在吗?每年夏天,每年六月,九大美院的毕业展在等你。


不再囫囵吞枣,回归最初的乐得其所。美术馆于我,是挚友,也互相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跨市、跨省,只为一场展览、一座美术馆,是我永远乐此不疲的旅行,而我也时常怀念,第一次步入美术馆的雀跃,时常感激,那群围在女孩身边的陌生人,愿意停下脚步听她幼稚的发言。


----------

来源:《城市地理》

作者:周影

主播:刘一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读城】在美术馆,让身心来一场有距离的“微旅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