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泉州:山海之间的极致滋味
泉州是什么味道的?
有一万个饕客就有一万个答案。哪怕没到过泉州的人,都能说出一连串的“泉州美食名片”:面线糊、卤面、烧肉粽、海蛎煎、炸醋肉、土笋冻、石花膏……仅用一种味道来概括这座城市,实在太难。对于泉州本地人来说则更是如此。他们“讲长讲短,讲食煞尾”——熟人路上相遇,天南地北谈过之后,总要回到饮食上来,仿佛“吃”是一个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由此看来,泉州确实是一座在美食上既丰富多样,又包容讲究的“逛吃之城”。
纵使“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图景早已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但那22个世界文化遗产点,那融合着山岚海洋的极致滋味,始终是我们一生至少去一次泉州的理由。
向海而生
入馔甘鲜海味多
《福建通志》中曾这样描述泉州人的食谱:“蛏蚶蚌蛤西施舌,入馔甘鲜海味多。”泉州,山川江海的自然禀赋,使它成为了一个“超级市场”和一间“巨型厨房”。蟳埔的生蚝、笋江的鲈鱼、浮桥溪的“喇毛”、金鸡桥溪的鳗生、陈埭的泥蛏、石湖的红膏鲟……温暖的气候和丰沛的雨水,加之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浅海滩涂,为泉州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鲜美海产。连绵起伏的戴云山脉与横跨全市的晋江又为它带来了荔枝、龙眼、竹笋、河鳗、茶叶、蔗糖等众多物产。面对琳琅满目的食材,泉州人追求原汁原味,坚持手工制作,注重调汤估料,口味清淡。如名声响亮的晋江深沪鱼丸,食材选用马加鱼、鳗鱼等上等鱼肉,却只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再放点盐,捏成小丸,用开水煮沸,或者把鱼肉捣成肉泥,用蒸笼蒸熟。他们与苏东坡一样懂得“人间有味是清欢”,认为新鲜的海货仅需简单的蒸煮就足以释放鲜甜的滋味,过多的调味反而会“愧对”大海的恩泽。
在泉州晋江出海口的北岸,坐落着一个名为“蟳埔”的小渔村,以盛产海蛎出名。每天清晨,附近晋江、南安、石狮、安溪等县市的人们都特地驱车来到这里,在刚刚赶海归来的渔民那儿抢购新鲜海蛎。在这里,随处可见头戴鲜花的蟳埔女用螺丝刀熟练地撬着海蛎壳。她们手中的野生海蛎,较之滩涂养殖的海蛎,口感更为爽滑Q弹,无论是直接炖汤,还是晒干后清炒,又或者做成小吃海蛎煎,都是难得的美味。最地道的泉州海蛎煎,就得选用肉紧、味浓的蟳埔海蛎,洗净后拌入番薯粉和切好的韭菜、蒜苗或葱花,等到油锅一热,就将其倒入锅中,再打个鸡蛋下去,摊作小饼状,快速翻面,煎制均匀。在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火候,拿捏油温,海蛎放早了或煎制太久,都会丢失皮脆肉嫩的口感。出锅后的海蛎煎色泽金黄,令人食欲大增。趁热咬下去,首先尝到的是鸡蛋液与番薯粉的微甜,紧接着,包裹其中的海蛎被咬破,一股略带海腥味的鲜香混合着蒜苗、葱花的辛香,瞬间在口腔内扩散开来,如若再搭配番茄酱或自家腌制的萝卜酸,更能锦上添花。
除了海蛎煎,另一种与它齐名的泉州小吃是土笋冻。第一次品尝土笋冻的人大多会后知后觉地发现,“土笋”是个颇具欺骗性的名字。它实际上与笋无关,而是一种生活在近海滩涂上的蠕虫,学名叫星虫,长得并不讨喜,身长三五厘米,外形粗陋,颜色黑褐,像只肥大的蚯蚓。做土笋冻,需把土笋清洗干净,放到锅里熬煮,使土笋的胶质溶于水中,待凝固后就成为了“土笋冻”。从蚯蚓形状的蠕虫,到晶莹有弹性的土笋冻,泉州人用他们独有的生活智慧“美化”了食材。
包容的城市性格,
尽在“番”味中
1271年8月25日,一个叫雅各·德安科纳的犹太商人来到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港口城市。他看到街道、商铺和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就连路上的行人也提着灯,整座城市光亮如同白昼。雅各将这番景象记录在了游记中,还称这座城为“光明之城”,它就是泉州。作为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明朝郑和下西洋也是从这里起锚。就在这商货流通、游人往来间,不少“舶来品”如咖喱、胡椒、沙茶、芥末等调料也来到了泉州,令泉州饮食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闽味为主体,“番味”为辅的复杂风格。
在《闽南方言大词典》中,“番”字专指从外国来的,或者以为是外来的东西。番茄、番薯、番荔枝、番石榴……带着“番”字的植物名词,犹如一种特殊的符号,为我们提供了食材流通的些许证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番薯。据说番薯是由一位叫陈振龙的闽人在明朝万历年间,从菲律宾引种而来。他学会了种植的方法,又把藤苗藏在隐秘的地方,躲过了当地的监禁和封锁,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终于把它带回了国。后来,番薯在泉州被广泛种植,成为了泉州人的主食。根据《甘薯杂咏》记载,番薯被引种后不久,泉州一带碰上了大旱,五谷歉收,番薯却获得了丰收。这种适应力强、产量又高的作物,至今仍是泉州人钟爱的食物。除了作为日常三餐的主食番薯粥、番薯汤,还会被做成炸薯片和薯粉糊。家乡的亲友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食物与人之间的亲密姿态,就这样被长久地维系下来。
除了名中带“番”的食材,还有直接由异国语言音译而来的调味品,例如沙茶。这种色泽金黄、微辣又带有甜味的调料,通常被认为是闽南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酱汁,不论是搭配牛肉,还是加入面汤,都能成就最独特的泉州味道。在纪录片《风味人间》中,就提到了一家小店“美好生活沙茶面”。在片中,小店夫妇二人都是60年前生活在南洋的华侨,带着这种盛行于南洋的味道回到故土。泉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其数——曾有数以万计的闽南人远走南洋,凭借一腔孤勇在凶险的海道上拼出一条生路。一首《过番歌》,长长的歌词中道尽了心酸。下南洋,“过番邦”,这是闽南人内心留下的伤痕,却也成就了一道道美食传奇。
生活在异域的闽南人学会了使用咖喱、沙嗲酱做菜。沙嗲酱是盛行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一种调料,由花生酱、虾酱、椰油等调制而成,口味辛辣浓郁。这种酱料也成为了这些闽南人返乡时,带回家乡的美味。南洋的沙嗲酱,经过他们的巧手,成为了沙茶酱。沙茶酱的成分更加复杂,融合了花生、椰仁、香草、辣椒、虾米、陈皮、胡椒粉等30多种原料。这些原料被磨碎,加上油、盐熬煮,就成为了沙茶。将沙茶加入汤中,与面条同煮,则能做出一碗浓郁鲜香、富有闽地特色的沙茶面。渐渐地,沙嗲酱、沙茶酱也分不清了,外来味道与当地味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都成为了能够代表闽南、代表泉州的饮食符号。当历经沧桑的番仔回到故乡,坐在小档口,点上一碗沙茶面,且把那些奋斗的荣耀与背后的心酸,爽爽快快吃下去。
消夏一碗四果汤
泉州四季的平均气温都在18℃以上,夏季显得格外漫长。酷暑下的泉州,人们钟情用香甜的“古早味”来消磨时光。凉茶,就是“古早味”的代表。白茅根、淡竹叶、鬼针草……常见的草药就能配成复方凉茶。过去的泉州城里,经常会有人把一大缸子凉茶摆在庙口、路旁,供过路的人解渴。对于他们来说,做凉茶的草药不能太金贵,否则就失去了大家一起饮茶的意义。
一碗加糖的永春白粬,在泉州永春县的街头也随处可见。这种甜品以优质的晚米为原料,将其磨成米浆后,经过压浆、揉搓等一系列步骤制作成洁白的粬,最终在夏天的高温发酵,形成浓烈的酒香。炎炎夏日,没有食欲的时候,来一碗冰镇的白粬甜汤,浑身都会变得清爽起来。
似乎全国每座城市,都有一道让人惊艳的糖水:广东的双皮奶、海南的清补凉、兰州的甜醅子、浙江舟山的木莲冻……只要品尝过它们的甜蜜滋味,便再也无法割舍。四果汤,就像是泉州人写给夏天的情书,“字里行间”都流露着闽南风格。这种应季甜品,主料选用的是石花膏。石花膏的原材料则是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藻类植物,采摘洗净后的石花草先以大锅熬制,后用纱布过滤,冷却后形成的石花膏晶莹透明,口感爽弹,像果冻一样。有了石花膏打底,就能“托举”起纷繁多样的水果了,而泉州人则恨不能在四果汤里装进一整个水果市场。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杨梅、芒果、柑橘、柚子、香蕉、龙眼、荔枝……它们将四果汤变成了一个“果子宇宙”。再配上甘甜的汤底、绵密的红豆、清甜的仙草冻、软糯的芋圆、耐嚼的阿达子,一同吟唱出闽南专属的夏日风物诗。想要尝尽四果汤的搭配?恐怕还得在泉州多待上几个夏天。
来源:《城市地理》
作者:忆梦
图片:李艺爽 独木光影 阿诚的白日梦
主播:刘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