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探索】铁血记忆 重庆市区抗战时期碉堡建筑钩沉
栏目推荐
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管、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主办的《城市地理》杂志“学研探索”栏目,为读者打造一扇展示与研究规划和自然资源的窗口。
友情提示:本文约4300字,阅读耗时约13分钟
铁血记忆
重庆市区抗战时期碉堡建筑钩沉
《城市地理》
2022年第02期
学研探索
引
言
碉堡,是军事上防守所用的坚固建筑物,常以部分或完全埋在土中,用以隐蔽或防御炮火。作为军事构筑物,碉堡设计和用料皆注重防御之用,多以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所以特别坚固,一般具有永久或半永久性。碉堡既是军事堡垒,也可以作为避难或储物场所,是战争冲突和敌方袭击时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的避风港。碉堡是重要的自卫基地,作用灵活,既能充当指挥部、弹药库、储存库,又能通过和地道、战壕、交通壕连接,布置机枪、大炮,以防御上方炮火、空中攻击,填补战壕的防御漏洞,有些还可以抵御毒气和核辐射。
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国民政府西迁后修筑了众多城市军事布防设施,重庆人民以悲壮而惨烈的“炸不垮”精神,书写下了无数壮烈的血泪战歌。随着时光推移,众多军事防御设施铸剑为犁,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众多转为民用的防空洞、隧道,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唤醒人们对战争岁月的特殊回忆。在这些布防设施中,抗战时期的碉堡系统设施是一个特例,半个多世纪过去,它们依旧保持着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峻与警惕,即便藏于市井、隐于茅草也掩不住当年随时预备拒敌的决绝与刚强。
一、碉堡修筑背景
“若得中华果真亡,除非重庆人死绝。”在抗战进入双方持久对峙的时期,重庆扛起了民族危亡之关键。
“七七事变”之后,气焰嚣张的日本人占领了上海、南京等长江下游城市,国民政府沿长江撤退,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军队以“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为指导思想,继续用长距离的持久战和日军对峙。这样的僵局对已深陷世界大战泥泞的日军形势极为不利,“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早已破灭。
西南商贸重镇重庆,在与洛阳、西安等城市一起作为战时首都的比选之后,成为时局下最可靠的选择。1937年12月国府迁渝,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政要自朝天门登岸,入驻市区办公之后,重庆便成为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保卫战时全国“神经中枢”的安全,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特别重视对重庆的整体防卫与保护,并为之采取了种种措施,首先是在以铁血军事为原生特征的重庆城市外围设置一系列重要军事机构并部署重兵,先后在重庆的东大门设置第六战区,南大门设置昆明行营及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并配置精兵强将,重重护卫,从整体上加强对重庆的保卫,严防日军进入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因此,在整个抗战时期,日本陆军始终未有一兵一卒进入四川。
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的日军对退守重庆的国民政府步步紧逼,谋求通过空中优势摧毁其抗战意志和能力。于是,战时首都重庆开始经历千百年来最为悲壮惨烈的“大轰炸”时期。自1938年2月18日起,日本人开始对重庆实施试探性空中打击,当年10月,日军攻陷武汉,便以此为基地,开始对重庆进行战略性大规模轰炸,此后从1938年到1943年,日寇对重庆一共实施了长达5年半的血腥轰炸,空中大屠杀灾难一次次降临山城。
面对日寇的空中威胁,国民政府预见到构建防空安全体系的必要性,针对国防、民用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城市防空体系:一是建立完善城市防空警报系统,以挂红灯笼和全城鸣响汽笛的方式告知袭击来临;二是在市区修建防空设施(民用防空洞与防空隧道),在沿江坡地建山洞安置国防、军工生产厂并继续开展战时生产。其实市区防空设施建设起步较早,在日寇试探性轰炸前后,在人口稠密地区修建防空洞和防空隧道的工作就已正式铺开。第三是未雨绸缪,制定保卫重庆的作战计划。
实际上国民政府入川后,军事委员会就迅速决定依托大巴山脉的险峻地势,设立一道拒敌、阻敌、防敌进入四川的国防工事,以防日军突破四川的北面、东面以及重庆市区。经过数万名工兵、民工近一年的努力,在川陕边境的广元、碧口、宁羌及城口、成源帯构筑了一条自东向西长达七八百里的防线,且派重兵把守,以防止南宋时期蒙古兵入川历史的重演。至于长江上游的有关防务,则开始得更早,早在1936年1月,就在重庆行营内设有“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主持修建宜昌至重庆间诸要塞的拒敌工事。之后又根据形势的需要,先后设有“宜万要塞守备部”“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等专门机构,以保卫长江上游从宜昌到万县段的安全。它们在各个险要地点设置炮台,遣重兵把守;在容易被敌人攻击的水域布放水雷,设置障碍,构筑起保卫重庆东大门的坚固防线。
虽然重庆有长江天险与高山阻隔的天然屏障防卫,但是日军对重庆的空中打击从来没有停止过。抗战对峙时期,宜昌失守、独山失守,使得日军陆军曾两次直接对重庆造成进犯威胁。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城内布防,更加受到国民政府关注。鉴于此前南京沦陷的惨剧,国民政府对于战时首都的战略防守较早就开始做了充分准备,大规模修筑掩体成为必行之策。重庆城内在国民政府迁都后就已经开始构筑各种阵地、碉堡、掩体等防御工事,以支持必要时与日军周旋抗衡。为此,国民政府组织成立了碉堡委员会,负责实施对市区所有重要机关、团体、学校、厂库及重要人物及其住宅的防卫。委员会构筑防线时,把早年军阀割据时代修建的各种防卫用途的堡垒也进行了清理和规范,纳入全城抗敌防御系统,一些原本用于防止一般盗贼、土匪以及汉奸进行破坏的普通治安维护堡垒,一并纳入战时重庆防卫系统。1940年6月,日军进犯宜昌之后,贵州独山失守,重庆面临双重威胁压迫。面对不利形势,重庆全城已经做好了和日军血拼到底的准备,于是进一步大规模兴建各种防御工事。
二、市区决战碉堡修筑详情
国民政府计划充分利用重庆独特的地形,打造连成一线的大型地下堡垒。一旦日军进入重庆,等待他们的将是和中国军队血战到底的街巷肉搏。保存至今的主城碉堡系统就是当年计划誓死抵抗的产物。
南京之鉴在前,国民政府深为担心,除了如南京城破的巷战危机,还有很大可能来自日军伞兵空降对主城区突然袭击,事实上日军也的确在频频开展相关训练。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对此高度重视,将日本空军陆战队视为重要假想敌,在驻军最多的市中区,于七星岗、较场口、太平门、十八梯、和平路口等要道大量修筑碉堡、掩体、战壕,同时大力构筑各种火炮、高射机枪阵地,以此形成一个空中、地面防御相结合的步兵、炮兵、高射炮部队协同作战的全方位防御系统。
据重庆市档案馆史料记载,到1943年11月止,在重庆市及其附近要隘构筑的阵地、碉堡、掩体、观测所等多达13942座,另有交通壕60559公尺。至于专门针对日机轰炸而建筑的防空壕、洞、沟等也很多,大小2000余处①。这些工事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北、南岸、沙坪坝、北碚、大渡口等地,江北的金子山、溉澜溪、大渡口马王场、南岸区黄山经鸡冠石至大沙溪、沙坪坝的磁器口等,当年都布满了各种机枪、火炮掩体、掩蔽部、观测所、指挥所以及弹药集积所。其他战车、辎重部队,则位于相对偏远的位置,譬如重庆当时有8个战车隐蔽所,即坦克、装甲车隐蔽点,主要集中在白市驿,綦江建有中国军队的军械、绷带、粮食仓库等。②
主城市中区作为政府核心机构所在地,驻军众多,是日军的重点打击对象,所以整体布防甚为周密。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碉堡防御系统,便是当年城市军事布防的冰山一角。自全城制高点七星岗以下,沿国际村、浮图关、上清寺、李子坝山脊与江岸一线,组成了火力点密集分布的市区干道狙击防线。据有关资料显示,主城干道重要守卫节点的碉堡达19座。这19个隐秘堡垒,主要用于军事指挥,一旦重庆城破,城市攻防战爆发,这些碉堡城防系统将承载起指挥重任,成为战区级高级将领的指挥所,19座堡垒具体的位置和分布在当时属于军事绝密,罕有具体的信息披露,具体实物迄今也没有被发现完全。
三、重庆市区现存碉堡遗存概貌
战争的烟云消散,现在重庆市区除了广阳坝机场守卫碉堡外,渝中母城重要节点上的碉堡迄今并未完全显露出真面目,现在能为人们所见的主要有以下几座碉堡:
1.归元寺碉堡(已拆除)。碉堡位于渝中区归元寺,共两座,为抗战时期修建的暗堡,碉堡于山坡之上,隐蔽性极好,可俯瞰七星岗一带广大区域。碉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座碉堡为八边形样式,占地面积50平方米,另一座碉堡位于其南侧50米处,平面呈圆形。两座暗堡地处城中高地坡壁,部分露出地面,有雕凿精细的瞭望孔和机枪口,相互可形成策应。据查,既可用于防守附近军用仓库,又可对江岸兵工厂形成防护。近年因长期荒废无用,遂被拆除。
被垃圾塞满的归元寺碉堡旧影 摄影:李波
2.白鹤嘴碉堡。位于市中区大坪下肖家湾白鹤嘴山头,碉堡在小区开发时被发现,也是迄今被发现的碉堡中造型比较美观的一座,后因小区开发而迁建。碉堡为一座圆柱形石砌二层建筑,直径约7米,高8米,以长9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的毛石垒砌。屋顶为六角攒尖顶,内部每层都用硬木材做地板,屋顶中心砖柱承托,均布六檩,桷子呈放射状分布,上覆小青瓦。碉堡外墙墙身设分层观察孔及射击孔,便于开展全方位防御。该碉堡始建于1936年,由“重庆市碉堡委员会”统一修建,编号为“东路第二号”,③也是迄今所发现的碉堡建筑遗存中唯一具有准确建筑信息的碉堡,同时也是抗战时期系统开展碉堡工事修筑的最好证明。
白鹤嘴碉堡 摄影:裴国栋
3.浮图关碉堡。迄今发现碉堡有三座,位于浮图关后山,为暗堡,主体部分埋于山体泥土中,部分为野草遮蔽,可见对外瞭望与射击孔洞构造。所处地势十分险要,可居高临下俯瞰及实施防御,二座碉堡位于杨闇公雕像及岩壁茶园(擎天柱)下,一座位于轻轨2号线浮图关站附近。
浮图关碉堡 摄影:裴国栋
4.国际村石碉堡。位于市中区国际村,所处位置是国际村制高点之一,可俯瞰现长江一路。碉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呈八角形,空间可容2~3人,内设机枪口、排水沟。主要防御西面佛图关至鹅岭地段东端,与其他石碉堡互为犄角之势。国际村下面有跳伞塔,位于现今大田湾体育场,据说石碉堡亦可为飞行员演习跳伞做掩护之用。
国际村石碉堡旧影
国际村石碉堡现状 摄影:裴国栋
5.李子坝石碉堡。位于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内,现存两座石雕堡,所处位置在近江山崖下,可俯瞰嘉陵江,同时对附近银行金库实施防护,亦可扫射江面。
李子坝石碉堡 摄影:舒莺
四、结语
当年在主城水陆干道设下的大量碉堡布防,所幸最终没有派上用场,但却显示出了国民政府在危机之下血战到底的决心和事前周密的安排,迄今令后人面对这些特殊的军事建筑遗迹时依然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严正冷峻的碉堡防御线遍布主城市区核心干道,由于太具有隐蔽性,乃至于隐形,70多年过去,它们很少被人关注和提及。在太平盛世之际,它们收敛了杀气与锋芒,悄然无声大隐于市。只有当我们挥去历史的尘烟,回溯烽火岁月时才能寻觅到它们和曾经戍守山城的军人们所筑就的铁血防线,曾经如何守卫过我们的城市。
抗战硝烟已经沉寂,炮火与战争的威胁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如果不是白鹤嘴碉堡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乍现,或许曾经的铁血卫城历史线索还会久久地不为人知。传说中的19座碉堡至今没有被完全发掘,或许,作为最后一道不得已而为之的城市军事防守最惨烈的构筑物,碉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隐藏了浓重杀气,隐没在红尘与泥土之中,在野草蔓延中从此沉睡。
自此之后,人们铸剑为犁,放马原薮,城市太平,永无干戈。
参考文献
①《档案沟沉宗-抗战时期重庆的军事防卫》2016.2.22
②任重,关月《巷战日军,重庆曾准备了19个绝密地下堡垒》《重庆时报》,2016.7.13
③李波,《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作者简介
舒莺
历史地理学博士,军事历史作家,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