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维进化论 | 磨砺之后,你的心怎么还没强大?

2016-05-16 授权 小灶计划



在困境中挣扎

挺过来的人自然就强大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公众号|伊卜生

ID|Ibsen2020

http://t.cn/RqexEaA

授权「小灶计划」发布



前言:很多人认为,内心强大是自动生成的。在困境中挣扎,挺过来的人自然就强大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普遍性地回答是,它表现为面对困难的勇气。


而要收获勇气,多经历磨难挫折是必要的。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在于他吃了多少苦,扛过了多少困境。


相反,一个没吃过什么苦的人,就不会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为数众多的人,把这句话当作信仰,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就会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困苦是上天对我的试炼”,正因为我是承大任者,所以磨难也比一般人多。


因此,主观的认为:“我之所以还没取得什么成就,是因为磨砺还不够,还要多多接受磨难”。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老一辈革命者的人生信条。


如果这个的观点成立,那么那些出身偏远地区,通过自己奋斗在城市立足的人们,就该比那些出身优越的人们拥有更可期的成长值。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上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室曾做过这样一项社会行为研究。

 

针对1000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3~6岁儿童,跟踪他们的行为;

 

目的是收集他们成长经历受挫的概率和频次。

 

跟踪过程长达25年,直到他们成家生子。

 

最终发现,相较于出身中产和高产阶层,那些出身底层的孩子,孩提遇到的挫折更多。

 

但在他们成年后,这些遭受挫折更多的孩子,当面临危机和他人不信任时,更容易怨天尤人,随后忍辱负重,最后自暴自弃。

 

只有他们中的少数,从开始就专注危机本身,总能找到妥善的办法克服障碍。

 

而那些早期经历挫折较少的孩子,处理危机的成功率要高出前者70个百分点。




许多人认为,忍耐力强就是内心强大。




那些从物质匮乏时期走过来的人,会自动的认为,“我们吃的苦比你们年轻人多太多了,所以你们永远赶不上我们的强大”。


如果这种简单的思维成立,那么年轻一代是不是也该去“上山下乡”呢?


很多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声称自己不再畏惧死亡。


可不畏惧死亡,就代表他们彻底明确如何更好的活着吗?


事实上,内心是否强大并不取决于对困境和伤痛的忍耐力多强,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合理的应对它们。




经历磨难,只会促使我们构建水泼不进的心理防线。


由自我防线构筑起的所谓强大,也许更多的来源于内在的脆弱,它往往会将人引向偏执的境地。


一旦防线崩溃,就会陷入绝望。


实际上,真正拥有强大内心的人,是不需要防线的。


伊卜生看来,内心强大,不是勇气和忍耐力构成的。


它更像是一门“思维课题”。


因为,要获得获取应对困境的能力,我们的思维首先要明确,什么造就了困境?



大多数的行为,依靠的是直觉的指挥。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盲区。



1. 思维盲区




 

如图:我们在可视区里会有意识的支配行为。


比如:我们能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靠大学,所以要在自己的弱科上多下些工夫。


我们意识到今天晚上想吃海鲜,所以一下班就开车去海鲜城。


但更多时候,我们的言行都是靠无意识的直觉支配。


比如:你很厌烦一个频繁出镜的明星,有人问你为什么那么反感她,你可能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看见她我就脑袋疼”。


你直觉上反感一个人,就自然不会对她所做的事不会关注,正因为不能充分的了解,所以对其看法也就很难更改。


情绪反应通常是即刻的,在我们深思熟虑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了。神经通路的捷径是将从眼睛和耳朵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脑区的感觉交换台(丘脑),并且下传至它的情绪控制中心(杏仁核体),而这些过程都发生在与思维活动有关的皮层以任何形式的介入之前。




简单的喜欢、不喜欢并不涉及分析过程。尽管我们的直觉反应有时不符合逻辑规则,但是从适应角度讲它们可能还是非常有效的。


想一下,面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是不是通常会忽略他们的成就,无论他们有多么杰出。而当关于他们的负面言论出现时,我们反而显得异常兴奋:“我说什么来着,这人就不地道”。


比如:


82岁的杨振宁28岁的翁帆结合,让拥抱传统婚恋观念的你对他没什么好感。你可能忽略了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也就不会太关注他学术领域的成就。而当李政道反斥他学术造假时,你对其的看法得到了验证,也许会得出结论:“你看,我就说这人品质低劣吧”。




很多时候我们的已经做出了选择和行为,却并不是依靠理性分析的指导,而是无意识下做出的应激反应。


而这种应激反应,往往造成我们评判自我和其他人和事情上的偏差。


而且很多困境的出现,正是拜这种偏差种植出的思维盲区所赐。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王国的的国王,你的疆域里,你说了算。一但你开疆拓土,就有可能遇到抵抗,于是退缩回来。


所以,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的领土,就会看不清形势,认为我所拥有的就是一切。


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片疆土与你的领地完全重合。


前几天,名嘴白岩松在自己新书的签售会上,遭遇这样一个问题:“社交工具这么发达的现代,你和儿子用微信都聊些什么?他发的朋友圈你怎么回复”

 

白岩松的回答是:如果我了解我的儿子还需要通过他的朋友圈,那就要反思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了”。


“知子莫若父”,这样的回答反应了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即:自己养大的孩子,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他们。


可事实是,轮到我们去看待自己的父母时,都会发现,其实他们根本不懂我们。

任何人的性格都具有多面性,在特定的场景下表露出的很可能只是其中一面,而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往往会展现出生活中不常见的性格特征。 而父母通常都不太关心孩子在其他场景下展现的性格。




同理,你以为你很懂的一个人,透彻了解的一件事,这会增强你的控制感,其实那只不过是在你自己的边界之内足够了解。然而在自己王国领地之外,根本谈不上有认知。


这也是形成思维的盲区的一个诱因。


而思维盲区往往造成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那些盲点很多的人,总是表现的无比自信,可一旦涉足盲区,就总会不知所措。这类人内心就会很脆弱。


另一个极端是,那些擅于将盲区转化为可视范围的人,清楚地认识到,盲区的无限,反而会表现得更为谦逊。即便是在比自己资历轻的人面前。


有意识的认知和转换盲区,规避直觉决定行为和思维带来的风险。就会提升自我强大。


那么,内心强大的程度由什么决定呢?


答案是:




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能力感,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能力感。


心理学上,把这种能力感定义为自我效率能力(简称:自我效能)。


1. 自我效能


特定的时空维度内,人们在做一件事之前,通常会对这件事的发展和结果,有一个模糊的预判。简单事件,只会对结果进行预估。


比如,考试之前,你对试题的难度和自己的成绩会进行预估。


预估与实际结果落差越小,能力感就越强,也比较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强大。


然而,我们所经历的大多数的事件,比起预估考试成绩要复杂的多,它们可能会牵扯很多环节,人们会对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预估。


行为心理学把这些关键点统称为“控制点”。


进入实操阶段,人们会对每个控制点和实际状况进行比较。一旦实际情况明显低于心理预期的控制点,人们的心理就会形成落差。


而且,心理落差会造成严重的不适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脆弱易折。


相反,控制点与实际状况越趋于接近或重合,落差就会越小,当实际情况超越预期判断,人们往往会更认可自己或自己的团队,也会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强大。




因此,对将要发生事物,预估与实际结果落差越小,首先可以让人们感觉到心理舒适。


人们常用的缩小心理落差的方法分为两类,其一是降低预期,其二是提高预判精准度。


2. 应对落差


(1)降低预期


前段时间,有个做运营的朋友,告诉我他推送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希望我帮他参谋一下。


出于对朋友信任的感激,伊卜生很认真地阅读了他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文章反映了他一定程度的深入思考,而且排版简洁,对刚开始运营公号的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除此之外,我发现了一点小瑕疵,就是标题有些不太切题,而且是个多重复句。


于是我对他说:“也许这个标题还可以再精细化一点”。


几乎同时,他回复我:“其实我只是想表达具体一些,并没想那么多”,“呃,其实我是下班后写的文章,没那么多时间修改”。


本来伊卜生是打算直接给他几条结果性的建议,而且我预计沟通时间不会超过半分钟,但得到这样的回复,我也只能作罢。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多提高一点预期,可以做得更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为了避免过高预期与实际结果过大的落差,拒绝了让自己吸收经验的捷径。


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太多没有结果的沟通,不再奢求有效的结果。


比如,我们偶然看了号称“干货”的文章,它并没有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提升起到指导作用。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往往看过之后,就没有后续的结果了,在泛阅读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于是对自媒体的内容,不再那么感冒,对自己获取有价值内容的信心也就没那么强了,即使某天看到足够震撼的文章,也很难区分它和其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这种状态就是行为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并且每天固定时间电击它。一开始,这只狗会强烈的反抗,并且试图逃出牢笼。时间长了,狗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反抗都逃不过电击,于是放弃了反抗和试图逃脱。接着,实验者打开笼门,狗可以随时跑出去,可它已经完全放弃了,依然习惯性的等待每天准时而来的电击。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在人类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过往努力试图摆脱糟糕的局面,但当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人们就会退缩:“即使不那么努力,最终的结果也会和努力后一样”。


于是,部分人会选择,在做一件事之前,就降低对结果的预判标准。或者根本不对结果有预判。


与其等待结果与预期大幅度落差,引发内心强烈不适,不如不去奢望,这样无论结果怎样,都是可以接受的,就是所谓的“荣辱不惊”。


很显然,降低预期的策略并不能助我们形成强大的内心,反而印证了我们内心的脆弱。


而真正帮助强大的手段,是提高预判的精准度。


(2)提高预判精准度


1)预判失准的影响因素


要想提高预判事物的精准度,必须先知道哪些因素干扰了预判,引发失准。


➀ 自我认知偏差


很多人都会察觉到这样一种现象:


“我们评价他人的时候,往往比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更客观、更准确。”


但我们的意见,似乎根本无法影响到他们的认知,他们依然我请我素。


前几天,一位创业者问了我个问题,“我觉得自己是个思维缜密的人,可却怎么总是分析不出自己项目的问题”?


大多数时间,思维缜密等同于分析能力强,那一个很长时间都分析不出核心问题的人,凭什么说自己思维缜密呢?


于是我反问他:“你怎么证明自己有缜密的思维”?


他的回答是:“我自己一直这样觉着,而且一些朋友、同事也这么说”。


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往往先来源于内在的察觉和判断,直觉上引导人们寻找与自我一致的观点,从而印证这种认知。


这个过程里,也许会出现很多相悖的意见、观点。但人的大脑会自动屏蔽掉它们,即使那些反对的声音比认可的更猛烈。


这种情况下,人对自我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当事实被证明并不是自己认为的那样,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降低自我效能。


➁ 控制错觉


赌徒通常都有控制思维的偏差。他们在输掉一局牌后,总会感觉差一点就成了,而赢一局时又会有权力加强感,认为一切尽在掌控。不少创业者都坚信自己的控制力,好像他们的个别行为比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做得还要好。


“出于直觉,人们都会低估风险。高估自己的控制力”。


前文提到,父母对孩子的判断常带有控制错觉。


“东京审判”时,当远东军事法庭在供述战犯罪行时,那些战犯的父母根本不能相信,自己那个谦恭良顺的孩子,就是眼前的这个杀人狂魔。


正是源于控制错觉,对己出的孩子不能正确认知。,让他们在这一刻,心底防线彻底崩溃。


这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对自己所属的市场和运营的认知偏差,让很做创业者更像是自娱自乐。


A.我能改变世界


这是最具代表性的认知边界受限的表征。


伊卜生遇到许多创业者,声称自己的想法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


对于这样的人我基本会全部拒绝。


理由是,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的地方,也有它不适用的领域。


任何创新的方式也都有它适合的场景和不适用的场景。


如果这些人,先说他们的产品在哪些情况下不适用,伊卜生倒是觉得会中肯许多。


所以,那些声称能改变一切的人,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太小,盲点过多。


最终,不仅改变不了世界,连他们自己都改变不了。


还比如:


一些学习类的自媒体账号,直到现在还局限于【排版怎么做,用户怎么获取、H5怎么玩、数字游戏(怎么从0到100w+粉丝)】等浅显内容。


而且固执的认为,这就是用户世界的全部。


实则那些只不过是他们自己世界的全部。


B.用户认知偏差


很多创始人,自己连用户都不是,妄图掌控用户。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初级用户都比他更了解相关产品。


他们之所以,心思没有花在研究用户行为上,更多的是则是把用户当作工具和数字,而非人来看待。


他们对用户的理解存在普遍偏差(用户无大脑、用户是贪婪愚蠢的)。这很大程度上,妨碍了项目的发展。


很多创业公司,一个运营团队维护着平均阅读数不过百的自媒体账号,用事业单位的发公告的方式推送自己的内容。


就是因为他们直觉上选择躲避思维盲区,拒绝向盲区拓展。以为一切尽在掌控,实则早已失控。


➂ 控制点模糊


大多数人只会判断单一的结果,也就是设置一个模糊的目标点。


比如:某人想开个面包房,让他做出决定的判断是,在这里开间面包房,肯定赚钱。


“赚钱”就是一个模糊的目标点。


因为,通过开面包房,实现“赚钱”这个目的,需要很多的环节才能实现。


比如,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预估销售数量,以免做多了卖不出去变质;如何构建物流;除了线下的交易,如何利用线上实现业务扩展?线上渠道有哪些,操作方式是怎样?能否形成用户粘性?如何面对竞争?挣多少钱能满意等等。


如果这些环节不受控制,就很可能在还没有达成“赚钱”这个目标之前,心理落差过大,中途放弃最初的目标。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创业者以失败告终,往往会被归结为“内心不强大”,所以没有坚持下来。


当他们寻找原因的时候,又往往说不清楚是什么导致的失败,只会把经历当故事讲出来。


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只有模糊的控制点,他们创业只是为了挣钱或是为了改变现在的处境等等。却没有设置实现最终目的的精确控制点。


2)提高预判精准度的手段


➀ 多视角


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大多数的人都只依靠自己有限的经历积累的经验,对眼前的事做出判断。


但能力强的可以在别人的生命里存活,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从别人的视角认知事物,以别人的视角看待自己。


因此,前者即便多活几百年,也难以赶上后者。


这也就是人与人最大的差距。


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主动意识自己的行为,学会收集帮助自我认知的信息,特别是收集认知层级比你高的人的观点。从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


➁ 多维度分析


一个人决定做一件事之前,往往是先说服说服自己,这件事可行;然后找寻各种论据,验证它的可行性,忽略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反,杰出的人,在一开始就会分析,自己的项目在哪些场景下是不适用的。


马云经常说,阿里巴巴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我们明年的处境会比今年还糟糕。


就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既有模式的不确定性和其可能不适用的未来场景。


任何人类,再强大的自我,能改变的事物永远有限。


如果说改变世界是有可能的,也要分清楚,你想改变的是哪一个维度场景里的世界。


➂ 多点控制


那些能坚持执行最初决策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承受能力强,而是因为擅于设置多个控制点。


举个例子


一支NBA球队,在赛季之初的目标是拿到总冠军,这是一个模糊的目标点。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先要打进季后赛,这是次级的控制点。


而要达成这一点,必须在常规赛排进前8,这是再次一级的控制点。


确保进入前8,大概需要赢下82场比赛中的50场,这又是一个更深层级的控制点。


接下来就是针对某一场比赛进行控制,哪些场次必须赢下,哪些可以战略性放弃。


赢下比赛,就要在攻防两端占据优势。


进攻时,创造容易得分的机会,这就要把握两点:


其一,更接近篮筐。


其二,创造没有对抗的得分机会。


实现这两点,可以通过挡拆,传导球,吸引包夹,突破分球等战术,形成局部的优势,并逐步扩大这种优势,


直到将球转移到更接近篮筐,同时没有对抗的人手里,形成得分。


相反,在防守中,尽量不给对方这样的机会。赢下比赛的几率就会大增。


只有通过这每个细分控制点上优势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最终获得总冠军的可能。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实现一项宏伟的目标,需要将模糊的目标点分解出更精确的次级控制点,并把它们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AB分离的方式,构建两条不同的路径,并预想最佳的结果和最糟糕的结果。


明确在预估与实际重合之前,各控制点落差处于什么范围内,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 就不会轻易放弃最初的决策,更高几率得到较为理想结果,也就更可能表现出内心的强大。


小结


多视角、多维度分析、多点控制的思维方式,是避免预判与结果不一致导致心理落差过大的手段。


它们有助于人们对思维盲区的把控。


强大内心是不断认知自我和环境的修炼成果。


把控思维盲点,更多依靠有意识指挥自我行为,预判与实际状况的落差就越小,应对危机的能力就会提升。


思维盲点越少,预判与实际状况的落差就越小,更多依靠有意识指挥自我行为,应对危机的能力就会提升。


让精准的判断成为常态,真实的强大才能顺利地表现给自我和外界。




公众号|伊卜生

ID|Ibsen2020

授权「小灶计划」发布



「小灶学徒暑期项目」

不仅帮你增强技能和内推实习

更帮你规划好职业发展之路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 人际交往中,这五句话一定要牢记于心

点击查看 ✩ 在20岁到29岁这个阶段你需要做些什么?

点击查看 ✩ 因为天生没有什么运气,只能努力坚持这10个习惯

点击查看 ✩ 话题|大学舍友关系如何相处?学姐要提醒你这四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