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从业人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哪些?
文|张泽渝
来源|知乎
http://t.cn/R5pUUh9
授权「小灶计划」发布
我在这里介绍两个更通用的框架原则吧。
同样一个问题,有很多种的解决方法和可能,套用逻辑框架不会保证你给出一个很好地答案,但至少不会让你给一个太差的答案。有一逻辑框架的最大好处就是给你提供一个可以沿寻的路径和思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让自己起码知道分析的方向和领域,不至于无处着手。
1. 金字塔原则
这个说来有趣,还是在没入行的时候从冯唐的那里看来的--
“用一句话说,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复杂的战略规划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一级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分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基本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这个基本原则在我最自己练习案例面试的时候给了我很大帮助,入行以后也更意识到这个原则在咨询行业内也是很核心的一个思路。我前一阵和公司一位从业很多年的Partner聊天时他还推荐了Barbara Minto的The Pyramid Principle这本书给我,也是金字塔原则的出处,国内应该可以找到中文版。
咨询很讲求逻辑思维和量化分析,金字塔原则就提供这样一种逻辑框架让你把一个问题一层层,从上到下,从简到繁,有条理的分解开来。这样的好处就是有一个层次纲领,一方面有助于你分析问题,这个我们已经谈到了,另一方面很有助于做presentation时给别人讲解和演示。不同人关注的层面不同,客户的领导层可能只最关注金字塔上层的要点,部门负责人关注中层,具体的部门工作人员更关注具体的底层细节。通过这样的一个框架,你能够更有效的和客户沟通,探讨和他们相关和关注的问题。
谈到实例分析,这个话题就比较宽泛了。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的雾霾问题的治理,套用金字塔原则,我可以说主要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法律法规的约束,绿色技术的推动,城市规划和绿地建设,公民环保意识的教育和提高。再往细分,比如绿色技术的推广,又可以分为能源、交通、建材、日用这四个领域。其他以此类推,就建立了一个分析解决雾霾问题的基本金字塔模型框架。
2. 破解链条原则
我暂时没看到有其他的地方有介绍这个模型,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个思路吧,可能也有其他的表达方法,这个原则相较于金字塔原则,更适用于于具体的行动和结果预估。
简单来说,就是有些问题,可能并不一定要金字塔原则那样层层从小到大展开,其实可以同从线性的逆向分析逐步找到问题的最核心,然后发现问题并解决的问题。上面的朋友Sandman Li提到 "最最难的根本就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 我很同意这点。我一位在做开发的学长和好哥们儿 @梁霄 曾跟我讲过他从公司技术核心架构的总工程师那里听来受益的一句话——“你很多时候以为的是问题的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还有更核心的问题,不要只看到what或how,要多想想why”。
这个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另外的成因,你如果仅仅止步在解决现有问题,那这个问题还会不断的发生,你必须一步步的往回推演,直到最核心发现全部的因果链条,比如E->D->C->B->A。当你有这个清晰的因果链条摆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就能可以预估你行动时候的付出的和相应的结果了。如果你只破解了链条的末端,虽然可能方法最简单,问题表面上得到控制,但是因为链条起始端没有打破,这个问题还会技术发生。越是高手越是资深的人,越能发现和破解靠近起始段的链条,越能找到最致命和关键的环节,从而从最根本的地方解决问题。
至于实例,想举个佛家的例子,以佛家的观点,人是遵从十二因缘生死轮回的因果链条,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由一念无明,有了行、识、名色,再有了六处感官,从而有了触、受,进而有了爱取有,再有了生老死。佛家的修行希望能了结生死轮回,破解这个因果链条,逆着链条修行而上,那最根本的就是破解一念无明,那之后的所有链条环节跟着瓦解。以佛家的观点来看,越是有成就的修行者也相应的越能破解这条链条的起始环节。
第二种算是我自己的一个感受,套用一个链条模型来解释。第一个原则好比业界公认的瑞士军刀,第二个原则好比我自己磨的西瓜刀,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正统啦,但是是我自己用的比较顺手的一个思路吧。昨天比较仓促,收尾比较急,没太说清楚,今天这里继续补充一下。其实第二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一步步建立逻辑,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和枢机所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是问题一层层的现象而不是问题本身,那你就需要一层层逆推复盘找到最接近核心的问题。
举个更切实际的例子,我瞎掰一下,如某公司销售员业绩近年不好,为什么呢?我可能建立了这样一个逻辑链条: 销售员业绩不好->顾客不满意服务而终止消费->顾客最不满业务收费信息不准确->服务的收费数据经常有误->公司一个重要的数据系统设计有问题且无专门团队负责->需要修复和升级这个数据系统且落实负责人。通过这个链条,我就可以了解解决销售员业绩的关键是修复那个数据系统,那我应该从这个地方着手最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不是说从末端加强员工培训或者增加奖金方式来改变。
总的来说,第一个原则我觉得是帮助你建立模块,从简到繁,从上到下分解和分析问题,但在这一步各个模块之间除了客观的树状关系(母子、同级)之外并无太深的逻辑推演。第二个原则呢,这里谢谢 @王祯喜 的点评分析-- “扩展了问题的深度和维度”。第二个原则可以帮助你筛选和定位最终的关键模块和关键点,建立逻辑关系,制定一个实现目标的最优化路径。两个原则之间可以有互相补充,第一个金字塔原则好比建立了一个树图,我在这个树图上可以用这第二个原则筛选出关键点,建立出新的联系、逻辑,寻找优化路径。
其实模型这些就是个思路,也不要太被他限制了,最关键还是积累实际经验吧,通过具体做事情来一点点积累,这个是最实在和最直接的。招式谁都能比划,内功修炼还是得老老实实的练习。
文|张泽渝
来源|知乎
授权「小灶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