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岁左右的我们出了什么问题?

2016-01-10 授权 小灶计划



文|Doffany

微信公众号|东梵尼的夜宵

一个姑娘的夜宵配送站

大家多多关注哦


● ● ●


无论去哪里

别把自己的人生

仅仅过成别人眼里的成功


还有3个小时,我的19岁生日就要过去了。


电脑里是刚刚赶完的会原报告,手边是还没有动笔的中微习题,墙上是贴得满满的黄色便签条,deadline依次排开直至一个月后的期末结束。


而之前幻想了好久的轰趴、酒会、聚餐,也全都是泡沫了。


我不禁开始思考,我究竟都在忙些什么,以至于在生日这一天连吃一块蛋糕的时间都没有?




越长大,越容易听到一句话:“太忙了”。


吃过被寒风吹凉的外卖,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做完耗费心血的project,长舒一口气,想,终于忙完一阵子了啊!然后看到前方横着的七个任务,呵呵一笑:终于可以开始忙下一阵子了。


我最好的朋友就在这无休无止的忙碌大潮中病倒了。前前后后几乎两个月,从中耳炎到咽炎再到肠胃炎,最后只能每天回家休养。前些天,她很激动地跑来,嗓子囔囔地说:


“没想到病了一场,看明白了那么多东西!”


她告诉我,生病让她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的生活。从前的许多忙碌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不仅没有实际成就,还徒增许多烦恼。还说,想清楚了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虽然不符合经管的主流,但会开开心心地努力。


“忙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什么而忙。”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提到过一个大我一届的高中学长,去年从芝加哥大学休学到硅谷创业。这个项目的创始人写过一篇文章叫《19岁的硅谷冒险:从芝加哥大学休学&为什么你也应该考虑这么做》,最近又翻出来读,依然振聋发聩。


文中提出了一个“游戏理论”,讲的是作者初中喜欢玩PSP,根本停不下来。但他越来越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打游戏时,遇到一个怪物,我就会想办法不计代价地把那个怪物打爆,如果不能打爆这个怪,我会不高兴,说老子偏要打爆这个怪。如果打爆了这个怪,我会非常开心,欢欣鼓舞地开始去打下一个怪。”


而在整个过程中,他丝毫不质疑为什么在奋力打这个怪,只知道他必须打爆这个怪。


只有当他终于玩累了准备睡觉时,才突然惊醒:刚刚四个小时我都干了些什么?


不是他在玩游戏,而是游戏在玩他。


进一步地,他将游戏理论延伸至了生活:


“更恐怖的是,我发现这种惊醒、这种顿悟不只出现在刚打完游戏时。上了高中回头看初中小学拿的一摞竞赛奖状,想起初中时为了考试竟然心甘情愿地从历史课本上背一段一段的结论,不禁感觉就像刚打完游戏一样:这一切的意义都是什么?


“常规的人生就是一场设计好的游戏:从小到大,你在不停地打怪升级,这其中包括中考、竞赛、SAT、TOEFL、自招、高考这些小怪,大学GPA这种中怪,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这种大怪,之后还有Associate、Senior Associate、VP、MD…


“这个游戏让无数有为青年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当我们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成熟的游戏规则时,我们不会质疑游戏中奖励的价值,而是不假思索地打怪升级,顺着这个游戏规则玩下去。




在这样一个公共游戏中,统一的规则使得所有人的奖励和惩罚都是一样的,于是,一批同质化的精英就这样诞生了。


甚至,不用翻开简历,你都清楚简历上有哪些元素:一个较高的GPA,一次海外交换的经历,一个学生组织的部长/会长Title,一次国内券商实习,一个咨询PTA,还有三个月的summer intern。


而这条被无数人走过的道路就这样清晰地被预知、被规划、被我们奉为圭臬:


初中实验班→不错的中考成绩→重点高中实验班→自招加分、高考状元→清北复交等国内名校→金融行业相关实习→大三投行暑期实习→投行的全职offer→Associate→VP→干不动了,离职加入小投资公司当partner→退休……


前些天和一个做教育创业的耶鲁同学聊天,她准备办一个投行咨询的职业培训,问我国内这块是否有市场。我表示肯定,但不确定在国外留学生圈内是否有受众。


当她告诉我美帝也是如此时,我才知道,这是全世界顶尖大学泛商科专业的一致氛围,也是全世界20岁左右年轻人的价值趋同。国内外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把自招换成模联,把高考换成SAT和托福,把清北复交换成某前三十名校而已。


一位已经入职的学姐也曾说:“今年的申请季竞争更激烈了,我感觉越来越多的同学把IBD当作必须要有的footmark,如果没有,就是loser。”




为什么每一条路都是一座独木桥?

为什么大家都挤破脑袋,去往同一个地方?

因为,所有人都有着同样的野心:

自打我玩这个游戏以来,我一直都是赢的,难道现在我要输吗?


其实,这不是野心,是虚荣。


或者说,是一种“可传染的高致病性的群体性装X”。


相比创业或者加入较小公司这种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工作,big name们有着应届生们不敢想象的pay和prestige,毕竟是能最快速拿到票子、受人尊敬的地方。


而当你回到学校,即便你再说“其实工作很苦很无聊,一两点是家常便饭”,对面的学弟学妹还是一张崇拜花痴的勾搭脸:学长你好厉害啊啥时候请你吃饭啊有机会多多指教啊!


这种常规道路带来的固化的虚荣造成了什么问题?


它让我们变得“不知道”而又“不甘心”:不知道其他的道路,又不甘心放弃现有的道路。


就如同高考时大家冲着分高报经管,我们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被已设置好的、受追捧的、主流的道路所遮蔽了耳目,被激烈的竞争搞得目光短浅而心胸狭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除了投行和咨询,其他工作甚至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不能接受的。于是,无数关于未来的绚烂多姿的另一种可能,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我们亲手斩断。


我们不知道还有哪些别的路,也从来不愿意去开发新的路,所以只能走这些路。在路上,我们其实不是在前进,而是在故步自封。


我们变得愈发无知,并停止了探索。




停止探索为什么可怕呢?

因为我们需要通过探索,去发现意义。


你可能会问,在没有物质没有得到满足前,何谈意义?


的确,我们之所以努力,是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个生活中,不免俗的需要包包、衣服、豪车和大房子。


然而我们忘记了,仅仅有包包、衣服、豪车和大房子的生活,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也忘记了,物质与意义没有先后之分,而是相辅相成:实现理想顺带赚钱的路有太多,为何我们唯独关注毕业起薪最高的那个?


光鲜的外表和高大上的气场所带来的虚荣并不能持久地成为工作动力。当凌晨一两点的灯光疲惫了身心,当纷繁复杂的文件消磨了锐气,你忽然感到迷茫而痛苦:


我明明不喜欢,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

我会对什么产生真正的兴趣?

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


唯有意义,是人持续奋斗的源泉与终极的追求。


唯有自己真正喜欢的、擅长的、适合的事情,才能赋予我们超越理智的热情、灵性与直觉。


唯有由价值观驱动的事业,才能让我们血脉贲张,废寝忘食,进而实现和改变。


毕竟,时间过得太快也太有限了,与其压抑忍耐,不如心甘情愿。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二十岁左右是人一生中宝贵的快速学习期和上升期,我们在这个年龄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看作投资。除了将时间投资于学习硬技能和知识(比如中微和会原)、培养思考和交流能力(比如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便是发现意义。


现在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个热门目的地就急忙赶路,结果到了人山人海的终点却发现走错了地方。其实,只有先搞清楚自己想去哪里,才能知道自己怎么去。




那么,如何发现意义?


抛开对常规道路的幻想与执拗,通过不设限的探索、尝试、经历,去寻找、识别进而反思自己的特质。


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我们需要停下来,静下心,没有杂念地,思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我喜欢什么?

我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如果没有一坨deadline作为第一生产力推着我走,除了睡觉度假逛街打游戏,我会为什么奉献激情?

如果生来物质富足,金钱无忧,我会因为什么选择而继续拼搏?


我一直深信“长板理论”:你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发展并强化你的长板上,而不是浪费于弥补你的短板。


只有通过探索和思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长与短,才能选择以何种方式去努力。


而现行教育中较为局限的专业设置和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使得我们对于“优秀”与虚荣的追求愈加强烈,把所有的努力用于补自己的短板以迎合主流,去填充表格,去“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都需要跳出这个充满盲目竞争和攀比的令人欲罢不能的游戏,把眼光放大、放深、放远:


没有哪一行不能成就伟大,这只取决于你热爱哪一种身份和方式。




当然,“认识自己”是一个极其艰巨的命题,对于二十岁左右的我们来说,尤是如此。


即便我们认识到了“意义”的重要性,我们还是不愿意放弃在现有游戏中的成就,因为我们不甘心失去唾手可得的虚荣。毕竟很多事,走过了才明白。


然而,无论我们是否能找到答案,都请不要停止探索、发现与选择。


重要的不是你发现和选择什么,而是发现和选择本身。




可以打爆怪兽、赢得游戏的我们天赋异禀而又努力奋斗,为何不到外面广袤的世界中,去寻找真正与自己匹配的东西呢?


多尝试 别设限

无论去麦肯锡还是农场

去谷歌还是某创业App

拥挤的HK还是空旷的非洲草原

都是你探索后心甘情愿的选择


无论去哪里

别把自己的人生仅仅过成别人眼里的成功




最后,19岁生日还是要过的,谢谢大家~新的一岁我们一起努力( ̄3 ̄)!




文|Doffany

微信公众号|东梵尼的夜宵

一个姑娘的夜宵配送站

授权「小灶计划」发布


◆ ◆ ◆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 ♥ 致每一个害怕未来的你

点击查看 | ♥ 你说的没错,可我还是想试试

点击查看 | ♥ 再见,2015|我知道我终将成为更好的人

点击查看 | ♥ 都2016年了,你为什么还是不愿意改变自己?


「精选礼包」


点击领取 | ♥ 96766人选择|独家「2016求职大礼包3.0」发布


更多干货,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