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GPA?

2016-02-03 授权 小灶计划



文|Doffany

微信公众号|东梵尼的夜宵

一个姑娘的夜宵配送站

大家多多关注哦


● ● ●


今天是出成绩的大日子。


在校园网络服务器断片、朋友圈一片哀嚎之后,我关掉info成绩单的窗口,怀着一种不吐不快的心情,开始思考究竟该如何看待GPA。




我最崇拜的,也最希望成为的一种人,是那种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达到怎样的目的,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的人。


知道了自己前往的目标,便知道了到达这种目标的路,以及怎样通过付出与努力来跨过路上的一个个坎。


知道了自己前往的目标,也就知道了该如何看待GPA。

这也就引出了我的观点:


如果学分绩对你有用,那肯定是搞的越高越好。

如果没有用,就完全没有必要再care。


怎么定义这个“有用”呢?


我想,“有用”是指对实现你的目标有没有帮助,或者,是不是你的目标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在一个人所学习的专业范围内,GPA的用处是很大的,甚至说是最大的。虽然不尽科学,但它是衡量一个人学业(特别是专业学习)的较为准确的量化指标,往往会成为达到某个目标的硬性门槛。你将来在这个专业范围内的一切活动,都避免不了对GPA的考察。毕竟,你必须要擅长这个专业,才有资格获得进一步的上升。


因此,如果达到你的目标与GPA挂钩,就要尽力使得GPA高高高。


比如,你要申请本专业的研究生,不论是保研还是出国,本科的课程都学不好,何以攻克得了硕博?


比如,你要申请出国的交换项目,那么多学生都挤破脑袋,怎么选拔?标准不言自明,GPA高者几率大。


比如,你要申请暑期实习或者找工作,有个不言自明的要求就是GPA在年级前10%才有十足的把握过简历关。




既然GPA只是我达到目标的硬性门槛,那么我就可以用很多“技巧”和“手段”把GPA变高,世称“刷分”。


比如选课。选给分高或者任务少的水课,选自己擅长的课,把一些比较难、给分比较低的课放到大四去修。


比如刷脸。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多与老师交流。


比如增加工作量。认真完成大作业、PPT等除了考试以外的软性作业,增加字数。

你可能会说,这看起来是不是太功利了,刷分这种行径,我实在是不耻。


这就出现了对非真学霸或学神来说亘古不变的权衡取舍:我是成为一个有着高GPA的空壳,还是成为一个GPA没那么高的却有着实打实的知识的人?


总有一些人,他们向往扎实的技术水平与真正的专业能力。


比如我的好朋友,智商极高。以她的水平,选一些中级难度的课便可以轻松傲视群雄。但她的课表不光学分多,选的课也是一个比一个艰深高难。而她的学分绩,虽然也颇为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选稍容易的课的顶峰。


我们往往更加佩服这种人。我们认为,与那些投机取巧之徒相比,这样的人更加具有真实力。


但如果仔细思考,其实二者本质相同:他们做出的选择,都是根据其目标而定的,都是实现目的所需要的手段,或者说是目的本身。


就说我那个好朋友,她常说她想真正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一些事情,而实现这个理想,就要从现在开始打下技术流的基础。




还有一类人,完全不关心GPA。


我有个朋友在美国学艺术,特别有才华。她跟我说,在美国的艺术行业只能拿作品说话,没有人看学校里的成绩。甚至,很多人到大三的时候被公司相中了,或者有了什么职业生涯发展的好机会,学位都不要就直接从学校走人了。


我还有个学姐,本科学的是传统工科,从大一开始研究市场营销,去广告公司实习,做了很多成功案例,早就拿到了一家很大的广告公司的offer,只求一个及格毕业。


在他们实现目标的评价体系中,根本没有与专业相关的GPA这个东西,因此可以不受限于强调GPA的评价体系,与众人逆流而行,我行我素。

但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


为什么?


因为人是一种群体性生物,所以总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普世价值观、集体无意识、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社会的奖惩体系等各方面的影响。


我们总渴望能在主流中脱颖而出,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渴望被别人评价为“好”“棒”“厉害”。


因此,我们往往不能无所顾忌。看到一个好成绩,我们依然会开心地笑,看到不雅观的数字,我们总是开心不起来,虽然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之前,经常有同学在微信后台留言,说自己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成绩不够理想,觉得自己应该做“热爱的事”,但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回答,不光是你这么想,我也这么想,大家都这么想!


在这个如此年轻的年龄段,便能找到人生的目标与方向,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的人,是真正的天才,这种天才,与高考考700分进清华北大相比,差着1000个韩衍隽。


对于你我这样的一般人来说,人生的方向不是一刹那间就坚定的决心,而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一点点寻找和确立起来的。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所以,我们现在学的专业,做的事情,很少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非常热爱的”。


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便体现在,如何面对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东西。


一些人懂得,在目标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无论喜欢与否,当下的事情要完成得漂亮。这样,有一天当确定了人生方向时,才能利用自己充分的积累达到目标。


而另一些人,把迷茫变成了放纵,把“这不是我喜欢的我想要的”变成了自己好吃懒做的借口。走到人生的岔路口,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资本,一条路都走不通。

毕竟,一个较好的GPA就像一张安全网。


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你所在平台的高度与广读,也保证了你选择的权利与多样性。




其实,除了极其幸运的个人,没有什么目标的实现是简单的。


在实现自我的漫漫长路上,很多努力的回报都遥遥无期,很多事情都做了都没有结果,很多时候,你甚至看不到未来。


而在学生阶段,每隔一段时间,你便可以看到一个GPA作为一学期学习的结果,无论好坏,都已经是很丰厚的回报了。


✦ 


最后,想送大家两句话:


“我们所有学习的东西,总有一天都会用上,所有没有学习的东西,将来都要补课。”


“该做了的事情都做了,过去的都是沉没成本。任何事情,只要你想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文|Doffany

微信公众号|东梵尼的夜宵

一个姑娘的夜宵配送站

授权「小灶计划」发布


◆ ◆ ◆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 ♥ 致每一个害怕未来的你

点击查看 | ♥ 你说的没错,可我还是想试试

点击查看 | ♥ 再见,2015|我知道我终将成为更好的人

点击查看 | ♥ 都2016年了,你为什么还是不愿意改变自己?


「精选礼包」


点击领取 | ♥ 96766人选择|独家「2016求职大礼包3.0」发布


▼ 作者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