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5-10-26 工业4.0 工业4俱乐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全文


来源:国家新兴产业网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交流会。本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几年来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情况,研讨“十三五”基地园区建设管理思路,并为第六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打造制造业“升级版”是新形势下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意识到,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没有制造业的振兴和强大,就不可能支撑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发展。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制造业发展既面临着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也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竞争压力加大等风险和挑战,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一)从国际上看,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和发展方式面临深刻变革,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加速全球制造格局调整。近期,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研究报告声称,目前我国对美国的成本优势仅为5%,并且2017年中美制造业成本优势可能逆转。这反映出一个趋势,就是我国制造业的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减弱。与此同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将发展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承接中低端制造领域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如印度去年推出一揽子“印度制造”政策,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拟打造五个工业走廊,若干个工业新城和工业园区,意图建成新的世界制造工厂;东南亚、南亚乃至部分非洲国家正在凭借更低的人力成本和资源成本,成为中低端产业转移新的承接地。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重振制造业。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实施《工业4.0》、法国实施《新工业法国计划》、韩国实施《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积极抢占中高端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全球制造业出现高端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和中低端领域向发展中国家“分流”的局面,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制造业格局调整带来的挑战。

  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全面突破,以及这些技术与其他产业领域的融合,尤其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渗透融合,涌现出众包、众创、众筹、个性化定制、线上到线下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改变制造业的产业投资、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模式,“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在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克强总理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制造业的技术和产业演进路线,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同时,得益于互联网、开源软件、开源硬件,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日趋活跃,生产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互联网+”对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和集聚方式产生了新的冲击,大力发展更具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应对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之举。

(二)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步入由大到强的重要关口。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站到了“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22.8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5.85%,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居世界第一,56家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财富500强”,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世界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与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发展差距仍很明显。一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很多高端装备、核心领域的芯片和控制系统等依赖进口。产品质量水平不高,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每年我国制造业由质量问题引起的直接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制造业发展已经步入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迈过这个坎儿,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才能有效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二是我国制造业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制造业历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三十年里,制造业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0%左右,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90%以上,是拉动投资、带动消费、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然而从近几年统计数据来看,制造业整体下行压力明显。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进入2015年,目前单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均未超过7%,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分地区来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工业增速均不乐观,如辽宁、黑龙江、山西出现了负增长,上海、北京、浙江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值。我国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也在持续下滑,从2010年的7.6%,下降到2011年的6.5%,2012年、2013年保持在6.1%的水平,2014年下降到5.91%,今年1-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企业困难还在加重。2014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3.5%,2015年1-7月增速同比仅为9.2%。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在进入增速调整、结构调整以及发展动力调整的时期,将面临稳增长调结构的多重考验。

(三)从国家战略角度,发布《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强调,制造业发展与就业、民生密切相关,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创新升级,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打牢实体经济根基,要求抓紧拿出促进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张高丽、马凯等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于今年5月正式发布。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以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推动这项工作,成立了由马凯副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信部。按照制造强国战略确定的九大任务、五大工程和十个领域,正在细化落实举措,积极加以推进。

二、打造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工业园区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是制造强国的普遍特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是引领我国制造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客观要求

实践表明,产业集聚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制造强国都有强大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作为支撑。如美国五大湖地区的汽车产业集聚区、西雅图的航空产业集聚区、硅谷的IT产业集聚区、128公路高科技产业带;日本的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九州半导体产业集聚区、筑波科学城;德国的慕尼黑高科技产业区、法兰克福化工产业集聚区等。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也把打造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如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国家高科技产业区;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集聚区等。这些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不仅是重大产业布局的主要承载地,也是一国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推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发展,从创新驱动、两化融合、高效集约、绿色发展等方面,不断提高工业园区发展水平,逐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园区的差距,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自2009年我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来,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发展,示范基地已经成为引领带动我国工业发展的先行军,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上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截止目前,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近三成由示范基地创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近一半由示范基地产生。一批代表我国制造业最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诞生在这里,如全球最大容量的大数据光盘库、全球首台超重型高精度多功能复合数控机床、中国首条汽车激光拼焊板全自动生产线等多项重大成果都出自示范基地。很多行业的骨干企业也都集聚于此,如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全部位于示范基地内。依托示范基地,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如山东青岛示范基地在家电及电子领域树立的品牌、福建泉州经开区示范基地在休闲服装与体育用品领域树立的品牌等,不仅国内知名,在国际市场也很有影响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很大程度上要看以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工业园区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否在自主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高端装备等方面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工信部将继续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工作抓手,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凝聚汇聚社会各方力量,以示范基地发展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工业园区水平上再上新台阶,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坚强基石。

  三、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工业园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中突出强调“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制造业集聚区”,提出要“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对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和示范基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要求,一方面进一步做好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将示范基地的先进经验向工业园区推广;另一方面要从行业管理职能出发,“站高一步、看远一些”,加强对“十三五”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思路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业园区走上规范、特色、创新、升级的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产业基地。

(一)围绕制造强国战略主线,着力提升工业园区发展质量

在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过程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工业园区发展质量,示范基地要发挥引领作用,率先发展。

  一是加快创新驱动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工业园区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切实加以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尤其是示范基地内产学研机构密集、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作用,整合好现有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试验验证、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鼓励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支持“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大力培育新业态、新应用,打造一批“双创”平台和基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和重要载体。

  二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要引导工业园区内企业树立“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尤其在以食品、医药、家电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要健全企业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树立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形象。支持以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工业园区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将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和知名企业、知名产品结合起来对外宣传,以园区品牌共享为基础,不断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逐步形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三是促进绿色安全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在制造强国建设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工业园区建设要严格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在产业方向、入驻企业和项目选择上,科学决策、从严把关,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负面清单制度,从绿色安全制造的要求出发,制定适合本园区的负面清单。可借鉴北京制造业管理中“五个一批”(调一批、转一批、退一批、控一批、禁一批)的相关做法,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园区企业通过差额税费等方式,使其退出。以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必须加强绿色化改造,以园区为单位,加强污染治理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加强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对于从事有毒有害危化品生产、存储的园区,要制定一些强制性标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逐步推动工业园区智能化转型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互联网+”协同制造带来的发展机遇,工业园区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工业园区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的制定,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引导工业园区,特别是在示范基地内,结合本地区产业特色,坚持需求牵引、系统推进、示范引领、梯次突破的思路,在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等战略性领域形成突破。同时,优先在示范基地内开展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推广普及智能车间或工厂,推进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在工业园区中打造形成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二是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加速培育工业互联网新产品,在示范基地率先开展面向重点领域的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物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培育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服务新方式,发展在线监控诊断、远程维护、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务。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大数据、大支撑、大安全”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未来智能化园区中企业、工厂、设备、产品、服务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支撑。

  三是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智能化发展。顺应制造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工业园区要加快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完善无线传感网、行业云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工业数据中心,推动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可以选取有条件的示范基地,率先开展智能园区建设试点,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培育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工业园区的创建和发展一定要放在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进行谋划,突出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差异化发展。由于所处地区、行业的不同,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发展的差异性很大。要正确认识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和发展需要,既要加强统筹布局,又要重视分类指导。尤其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下,更要结合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做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两方面工作。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人力成本等要素制约明显,转型升级的要求更为迫切,已经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做法,如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空间换地等。上海、广东等省市在探索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如上海提出了“四新经济”,采取措施加快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发展。深圳提出发展未来产业,设立了10亿元的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在继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做好顶层设计,多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实现良性发展。

  二是要推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战略,要求我们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上,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工业园区之间开展跨区域的合作,以示范基地为重要载体,创新跨地区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支持东部发达地区以品牌输出、管理输出等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加快提升建设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

(四)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加强对工业园区的引导和支持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在示范基地创建中,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政策资源。“十三五”期间,要使工业园区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发挥各部门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工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推动和政策支持。要准确把握政府定位,不能“越位”,也不“缺位”,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形成政策合力、资金合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政策性贷款支持的作用,更好的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比如,财政部正在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要认真研究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如何实施和推广,争取在示范基地中先搞一两个试点,探索效果和经验。另一方面,部内重点工作和相关资源要优先考虑支持示范基地发展,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示范基地予以重点支持,把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高地,成为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排头兵。

  二是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深化部省合作。目前,示范基地部省两级创建的格局已全面形成,要进一步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加强部省合作。可考虑选择一些省市,部省共同指导和推动基地园区转型升级。比如,共同指导和推动基地园区技术应用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工业数据库等公共平台建设,共同开展基地园区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鼓励和支持基地园区加快“走出去”等。也可以考虑探索部省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完善部省联动工作机制。

  三是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提升工业园区创建水平。鼓励有关行业协会、部属高校和直属单位等机构,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主动参与到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既可以为工业园区的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提供咨询,也可以与园区内骨干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同时,第三方机构还要围绕基地园区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和实用性研究,比如研究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规范和标准,研究新时期国内外园区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和建设管理新模式,研究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质量评价方法,等等,为各级工信部门指导示范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以上是对“十三五”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工作的一些想法,衷心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研究思考推动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使工业园区在带动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加快转型升级中,发挥好中坚作用,为实现制造强国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谢谢大家!



【工业4.0俱乐部简介】


工业4.0俱乐部为国内第一家为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为主题的聚合共同体。秉承集聚、分享、共创、发展的理念,联合产、学、研、政等打造工业4.0产业生态联盟,为区域及企业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工业4.0俱乐部)


(如需交流,请关注俱乐部记者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