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给美国的中学生上汉语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这更难的,是找一部中国的影片,放给学生观看。
这部电影,至少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要有英语对白或者英文字幕,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你得先让人家看懂;
2) 要适合美国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很多你以为有趣的电影仅仅也只是你以为的;
3) 影片中不能有暴力色情脏话之类的镜头,以免毒害青少年,要知道美国的中学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
有了这三点要求,再想想中国电影的思想和水平,就大概能想象给孩子们挑一部合适的电影是多么劳神伤脑的工作。举个小例子,前些天我在电影院看了张艺谋的《长城》,那叫看得一个热血澎湃,再加上景甜和刘德华都在片中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我立刻就有了给学生观看这部影片的冲动,好在很快冲动就过去了,因为又立刻想到了片中那些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以及这些怪兽吃掉敌人时的不忍直视的场景。
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完电影《刮痧》时,立刻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把它搬到了周五的电影课上。
《刮痧》这部电影诞生时,班里很多孩子,不,应该是所有孩子,还没来到这个世界。而说起这部电影和自己的渊源,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整整17年之前,2000年,刚刚大专毕业的我,在山东临沂一家私立学校做中学英语教师。有一天我们初中部开教师会,初中部主任,一位胖胖的感性的中年的语文老师,在开会之前却先给我们聊了几句他昨晚刚刚看完的一部电影。
他当时都说了啥我已经忘了,就记住了这部电影叫《刮痧》,而主任看过之后流了泪,很感动的说。
可惜那会儿不像现在,想看啥样的视频都能很方便地找到。所以这部主任嘴中的“让人动情”的电影一直被我记着,却一直没有观看。去年来美之前的一段时间,心血来潮想要看这部电影,却怎么也找不到下载的资源。于是,终于等到了整整17之后,来美之后的一个想家的夜晚,在万能的Youtube上找到了这部电影,并安静地把它看完。
除了影片最后,两位主角有几句酒醉之后的自嘲的脏话之外,这部影片完全符合上述三点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展示中美文化差异和中国人思维习惯的绝佳好片,所以学生在看影片,我在看学生,因为我对影片的“观众反响”也很期待。
于是就有了很多有意思的发现。
最大的发现莫过于想象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根本就不是学生关注和理解的重点: 为了让孩子成人错误而举手打孩子,美国的老爸老妈似乎也会这么做;为了不让老爸担心而选择谎言甚至欺骗,也完全可以理解;至于整个影片的核心矛盾,那个促成了整个故事的“刮痧”,在学生看来也并不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在看完影片中的这个镜头之后,他们只是好奇地回头问我:“Mr. Liu,你在中国也做刮痧吗?”
那吸引学生的是什么呢?要知道,我之前也给他们放过很多影片,其中不乏成龙的《功夫梦》之类的颇受他们欢迎的影片,然而却没有一部,能像这部《刮痧》这么牢牢地吸引着学生,不分班级,不分水平,不分“好学生”与“差学生”。
是“家庭”和“亲情”,这个放之四海而通行的文化主题,牢牢地吸引着学生。事实的情况是,自从看到丹丹被强迫保护,与父母分开这一幕开始,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的命运便牢牢地牵动着学生的心。相比“丹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丹丹能否回到父母身边?”才是学生更关心的问题。
他们关心到了什么程度呢?说个细节吧,当影片快到最后,简宁(丹丹的母亲)去看望独居的许大同(丹丹的父亲),两人在那里对酒泪流的时候,很多学生竟然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问我:“Mr. Liu, 他们两个人在这里见面,那丹丹不是又一个人在家了?”——天哪,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呢?
看到许大同开车带着丹丹跑,明知道此刻的许大同是“违法”的,学生却都在屏幕前指手画脚,恨不能上前去帮助这对父子赶紧逃离;看到爷爷拼命地解释是自己给丹丹做的“刮痧”,却因不会英语而让对面的老板一脸茫然,学生也是替这位老人着急;而当影片最后,许大同不顾危险“爬进”屋内,起诉撤销,一家团圆时,教室里响起的是一片掌声,甚至还有很多学生站起了身,一边鼓掌一边叫好。
“It showed howmuch Chinese people value family”,这是一位学生观后感中的一句,恐怕也代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声。
文化的差异,蕴藏着文化的共性;对家庭的珍视和热爱,是被所有文化所信奉的美德;真善美的人性,会超越价值观的不同——学生感谢我为他们找到了一部好电影,而我要感谢学生,带给了我这些真切的发现和感悟。
一百个学生心中有一百个《刮痧》,学生和学生之间,因为认知能力、欣赏水平、自身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对电影的欣赏和领悟也千差万别,有的看得比较深,甚至有独到的见解。
有的,也只是看了部“好看”的电影而已。
没有关系,如同一本书,一杯酒,一段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去品,去走,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许多年之后,当学生成长,已经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足够了解,再看这部影片,他们就能更深切地理解法庭上许大同的愤怒,那愤怒背后的中国人和孙悟空。
而作为一名汉语教师,我则更惊喜地发现,这部影片之中蕴含着太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留待我去发掘,并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在中国文化的班上,呈现在那十个孩子的面前。
比如刮痧,比如中医;
比如《西游记》,比如孙悟空;
比如“面子”,要知道,“给你面子”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可不是那位老板嘴中的“荒谬的逻辑”那么简单。
2017年3月9日 于美国蒙哥马利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另一篇文章《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