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汉硕考研的几点建议

刘志刚 麻辣汉语 2020-08-21
来自专辑
我的讲座

今天(2014年4月17日)很快乐,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北语硕士研究生考试今天“发榜”,我关注的三个人都榜上有名,如愿考上北语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这三人中,有两人之前是我微博上的粉丝,去年暑假我去旅行,在贵州遵义和重庆分别见到了两个人——真诚而有些腼腆的卢涌,才华横溢而努力的栩彤。去年跟二人见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二人都梦想成真。从微博这个虚拟世界上的留言互动到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聊天,再到转眼就成为校友,缘,妙不可言。


另一人是佳艺,我旧日学生的好友,也算得上我半个学生,以前都叫我“老师”,以后可以叫我“师兄”了。


考上研究生并不意味着今后人生的成功,但是考研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如果你心怀梦想且目标明确。考入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这本身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成功。内心为这三人高兴之余,我想起来自己的考研之路——转眼八年已经过去了。


我之前曾经在微博上分享过我的考研心路历程(见考研网“赋得永久的悔”一文),属于励志的那类文章,但是还不曾分享过自己的考研经验,今天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把它写下来,为考研的后来者做参考。换句话说,以前谈的是梦想,今天是方法论。


如果你希望考上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我觉得下面这些建议一定会对你多少有些帮助。


建议一:联系考研成功的学长,研究真题。


先说“联系学长”,说到底,考研是一种应试性的知识类考试。只要是应试,就有规律可循。诸如参考书如何选择、如何复习准备、命题规律如何等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都可以从nice的“学长”身上找到答案。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得不到这些信息,“过来人”也可以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东西。


我是05年的春天开始准备考研的,当时我在英语系,很幸运地认识了一位中文系刚刚考研结束的学姐,她考的正是北语。正是在她的热心帮助和建议下,我才得到了第一批也是最关键的一些信息,印象最深的是被告知“《古代汉语》重点看前两册,《现代汉语》不考汉字部分”——就这一条,不知省却多少精力。


后来成绩出来,这位姓杨的学姐与北语失之交臂,但是她还是很nice地帮我联系到另外一位已经被北师录取的同学,(还记得这位师姐姓崔),我们三人约在一起,我取经,她俩吃饭。


那个时候我复习准备已经有两三个月了,所以请教崔师姐的时候有一些问题就比较“深入”而具体了。记得当时我正说着说着,那位崔师姐突然打断了我的话,给我来了一句:“行了,不用问了,你一定能考上的!”,随后又给我幽幽地来了一句“我有这种预感——我的预感一向很准的”。


崔师姐后来赴京之后我就跟她失去了联系,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她为什么来了这么一句——估计肯定不是因为我长得帅。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这一句“你一定能考上的”给我我莫大的信心——来源于这位师姐的肯定,更来自于这个身边鲜活的“榜样”——考研成功的人就在我身边,只要我努力,我也一定也可以成功!


这里顺便说一句,你要找寻的“过来人”越“新鲜”越好,最好是当年刚刚考研结束的学长,不管ta成功与否。我的微博上经常收到一些考研的学弟学妹的求助信,询问我北语的考研规律等,我的建议一概都是“找一个刚刚考上的问”。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大家都明白。以我为例,我是06年考上北语的,专业是课程与教学论——那个时候北语还根本就没有开设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硕士呢,而咨询我最多的,恰恰正是要考汉国教的同学。


再来说“研究真题”。真题之所以宝贵和重要,就在于它可以给你指引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我考研那会儿,微博微信QQ群之类还不知在何处,从一个北语论坛中看到了有人出售北语考研真题,就毫不犹豫地邮寄购买了,虽然是那种“回忆版”甚至不完整,但总算是“真”题。结合当时师姐的建议和网上的信息,自己琢磨出了一些命题规律,比如现代汉语每年必考一对近义词的辨析,必有一道词的义项的归纳。于是自己就有意识地去练习和加强,那会儿还没有《1700对同义词词典》,我记得当时自己从山师的图书馆借来一本近义词词典,每天选两对近义词练习辨析,自己辨析结束后再去看词典上的答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就是在每天的辨析中领悟的,后来甚至有些以此为乐的味道。


果然,06年北语现汉考研中有一道题目是同义词辨析,我记得很清楚,是“得 得到”——我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但是我知道怎么去分析这些区别。(这里顺便得瑟一下,据说北语现汉考研词汇部分的出题人是程娟老师,我的研究生导师)。


至于义项的归纳,我们那年给出的词是“打”,坑爹啊!(你知道“打”有多少个义项吗?)


建议二:制定计划  复习科目“各个击破”


考研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没有计划的复习在我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我记得当时自己把复习分作了大三轮,时间上前松后紧,每一个阶段都有清晰的目标:第一轮三个月左右,目标为学习考研涉及的书本知识,在练习题的帮助下做到“彻通”;第二轮两个月左右,查缺补漏的同时研究真题,专项练习;第三轮为考前的“突击性”,比如政治一些套路的记忆,英语应用文写作一些范文的背诵等。大三轮制定好之后,再以周为单位,制定具体而细致的小计划。这其中,要做到大计划不变,小计划适时微调。


制定计划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让自己做到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你每天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个的意义在哪儿。“考上北语”是遥不可望的,但“用1000个小时复习”就清晰多了,而“今天我要搞清楚‘儿化’的规律”则是触手可及的目标了。考研,正是在这一步步坚实而具体明确的计划中,从模糊走向清晰,越走越有信心,直至成功。


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有一天下午在教室里坐了三个钟头,几乎没有写任何东西,没做一道练习题,但是把《语言学纲要》上的“语法范畴”这个概念搞清楚了——那时是寒冷的冬天,走出教室的一刻,我有种“顿悟”的感觉。


至于课程的“各个击破”,则完全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你的时间固定而有限,而各个课程的要求、考试比重、课程基础等不尽相同,这个时候,“各个击破”就是一种考研的智慧和策略了。


我们06年考课教,考英语、政治、黄廖本的《现代汉语》、王力的《古代汉语》、刘珣的《概论》以及叶先生的《语言学纲要》。


政治,我几乎没怎么花时间,因为“天下政治一大套”,何况我高中时就是文科班政治课代表;


英语,我在阅读上花的时间最多,因为那会儿英语考研题,阅读的分数比重达70%;


现汉古汉和语言学,我是跨专业考,典型的自学,采取的策略是结合练习和真题,彻底理解,并注意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现代汉语一千题》,我不折不扣地做了三遍。


至于刘珣老师的《概论》,我那会儿没有任何对外汉语的教学经验,谈不上“理解性记忆”,但是我的记忆力还不错,索性就单纯记忆,一轮又一轮,临考试前,几乎把整本书都背过了。


值得一提的是,时隔八年,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再回头看刘老师的这本书,很多书中的理论就顿觉亲切了。


好了,先写到这吧。我今天是在接到佳艺的电话后“乘兴”在学校的食堂写下的这些,还没尽兴,但是打字真心地累了。


另:如果有考研没有成功的同学也看到这篇文章,不要泄气,再努力一把,我认识的今年考上北语的同学中,有很多今年是“二战”北语。如果你正在为“没有考上研究生”而懊恼,那我告诉你,我高考那年“连本科都没考上”。

后 记

2017年7月4日晚,有幸走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同学做了一场专题讲座,讲座中谈到了汉硕考研的问题,我给现场正在备考的同学分享了一些自己当年考研的经验和感悟。这篇文章于2014年写于德国使馆学校,原标题为《发榜之日话考研》,发布于我的新浪微博。现在重新编辑发布,希望能给正在考研路上的学弟学妹一些启发,也祝愿每一位走在汉硕考研路上的同学梦想成真!

考研就像谈恋爱

你要真心真意、一心一意、全心全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