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国商业移民与澳大利亚本土商界间搭起一座桥梁

2016-02-27 邓玲博士 澳中商圈

邓玲博士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现任讲师,博士生导师,教授从本科到研究生的相关企业管理课程,并专著于中澳之间的跨文化管理以及澳洲商业移民的相关研究。2004 年移民澳大利亚之前,她在北京一直从事外企高管工作,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她实践与理论的丰富积累使她对商业移民政策有着深刻见解。邓博士希望能够通过她的研究引起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中国商业移民群体的特别关注,从而更好地帮助商业移民在澳洲的生活和投资。


第一次采访邓玲博士是因为她提出的:“跨文化情商”。之后看到她义务地在澳洲商业移民群里为持有163/188签证的商业移民们排忧解难,真心感动,于是邀请她来我们《商圈》开设专栏“有问有答”。在开设这个专栏前,邓博士先把自己这些年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归纳总结展示给读者,希望读者对澳洲商业移民的现状有一个了解和把握,这样中国商业投资移民和澳洲本土商界才能相互沟通,合作,互赢。欢迎大家与本刊联系,提出问题和建议。希望通过与本专栏的互动,不但帮助大家顺利拿到永居,也将开始探讨商业项目对接阶段的各类问题。


自2003 年起,澳大利亚政府开始着力推广商业移民计划,旨在鼓励其他国家的成功商业人士移民到澳大利亚从事商业投资活动,以推动商业创新与促进商业多元化,从而提高澳大利亚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持续竞争力。在这项计划实施的十余年间,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移民潮,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这些“高净值人士”的移民热,所以中国便毫无悬念的成为澳洲商业移民的主要来源国。


与澳洲一般技术移民不同的是, 澳洲商业移民申请需要完成从临居到永居的两步流程,在临居期间商业移民需要在澳洲拥有和运作生意至少两年并达到一定要求才能申请永居。随着商业移民申请需求的不断增长,澳大利亚政府也就顺其自然地不断提高移民门槛,在2012 年下半年进行了一系列商业移民类别的调整和简化,但还是延续了澳洲商业移民政策特有的“两步走”的流程,推出了188 临居和888 永居签证。此签证类别一经推出,便引起华人社会一片嘘声。 那么,澳洲政府有意无意针对中国人的喜好调整的“发发发”签证,真能带来澳洲经济,人文以及投资移民家庭的多赢吗?




由于占澳洲整体移民配额的比例很小 ( 通常5% 左右),商业投资签证类型一直以来并不为澳洲本地人熟知,也是这次商业移民政策变革中新推出的500 万澳元重大投资签证才最终把中国商业移民带进了澳洲主流社会的视线。从移民局高层,到各个州政府,再到各大银行金融机构,都在各种不同场合用各种方式宣传讲解这个签证类型,期待巨大的资本进入。而那些为了完成第二步移民任务的还在苦苦经营杂货店,烤鸡店以及那些在国内到处推销澳洲红酒的“163”(188签证的前身)们,仍然被主流们忽视着,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们觊觎着,走着各种弯路经营着他们的移民生意,期盼着早点“毕业”“解套”。


商业移民走进我的视线是在2008 年,因为经常帮助一些刚到澳洲的不会英语的商业移民朋友们,加上我自己做中澳跨文化管理研究的专业背景,我开始探讨澳洲商业移民政策的合理性,并在2010 年正式立项开始了我的商业移民研究。这之中接触各种案例,并跟移民局官员,州政府官员,移民服务专业人士,商务人士等各路人等多方探讨会谈,各种心得体会,希望将来陆续跟大家分享。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商业移民政策给这个国家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又能保障商业移民的健康正面的移民经历呢?我一直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以下我对当前澳洲商业移民政策及其实施的一些反思和建议,希望抛砖引玉,和各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


商业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移民们能给澳洲带来资本投资和商业创新。从理论上讲,在商业移民的临居阶段,通过体验在澳洲做生意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当地的商业知识,并熟悉本土的商业文化,连同商业移民在中国以往的经验,技能和资源,将会为他们未来在澳洲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会激发出更好的商业发展机会和创新。




虽然想法是好的, 过程还是艰辛的。 “两步走”的移民流程本身实际无法要求商业移民获得永居签证之前做长期的商业投入。因为担心长达四年的尝试(包括大量的现金投入)还是有可能被在申请永居是被拒签,他们更倾向于审慎行动来保证从临居到永居签证的平稳过渡。换句话说,商业临居签证持有者们在考虑商业规模和类型时会自然而然地优先考虑他们对永居签证的需求,语言文化的障碍同时也限制着他们的选择。以至于很多情况下当他们决定购买或者建立一个生意时,会首先考虑拿到“毕业证”(即永居签证)后如何退出这个生意。因此,生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实际上十分有限。


由于上述的种种弊端,导致许多投资移民在初始阶段怨声载道,很多人拿到签证后恨不能马上飞回中国。不过也有一些适应了澳洲,拿到永居签证后仍然愿意继续留在澳洲,那么就意味着真正的第二次创业,开始计划扩展他们在澳洲的生意,尽管未必是他们第一项生意的延续。他们觉得那些前两年到四年为取得永居签证而开展的商业活动是很好的练兵。


由此“两步走”实际上也为一些移民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使他们在中国的商业技巧转移至澳洲并本地化。那么这时候政府应该鼓励商业移民参与到澳洲非常成熟的特许经营体系或者和参股本地企业,这样他们才能够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成熟的商业体系学到更多澳洲的商业知识。



在商业移民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移民中介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大部分商业移民都是在中国国内听了移民中介的推广决定递交移民申请的,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其实在申请移民前,从未到过澳洲,或只是有过走马观花的旅行经历。很多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吸引客户办理移民申请,许多中介往往会回避从临居到永居过渡阶段在澳洲做生意时可能面临的挑战或困难,这就为未来埋下了隐患。由于语言障碍以及缺少对澳洲文化与商业环境的了解,商业移民们在登陆后过渡依赖于移民中介的指导与建议,而移民中介们常常缺少商业知识或经验,无法对商业移民的生意运营进行有效指导,有时甚至会导致生意失败或永居申请被拒签。




同时,与一般技术移民不同,商业移民带着大量资金来到澳洲,往往一登陆就有买房买生意和投资等各种需求,围绕着他们的需求所能产生的商业利益显而易见。因此,比起只是单纯地提供移民服务,一些移民中介们通过卖房或介绍生意可以直接获利,甚至“暴利”,但是这些有悖专业服务规范的行为已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澳洲移民部应更加加强对移民专业服务的规范,以保障其对商业移民政策的精确解读与实施。例如,澳洲移民部可以在移民局官员与移民机构之间打开一个更有效的沟通渠道,鼓励项目实施中的定期对话, 并且能够对移民服务实施有效的审核制度,以避免或减少移民欺诈。而且,移民中介们与其他专业服务机构例如法律服务、会计以及金融服务合作密切,所以只有将这些专业服务和移民服务合理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保证商业移民的顺利进行。



多数中国商业移民因为语言障碍,依靠澳洲华人社区来寻找商机,商业资源也是通过移民中介、生意中介、亲戚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介绍的。在澳洲华人社区报纸上,每周也有上百个待售的小生意。然而,这些市场上的生意大多数局限于上一代亚洲及欧洲移民创建的奶吧、小餐馆及其它小型零售店。还有一小部分生意在商业移民们之间循环。一方面,新移民经常会被这些“丰富”但非常片面的商业信息所淹没而无从选择,往往还会以不愉快的经历告终。另一方面,中国商业移民无法接触到澳洲本地的主流商业机会,缺少对澳洲本土商业、先进科技、创新制造业或其它行业的投资渠道,而这些行业更有潜力带来长期双赢的商业投资回报。




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在澳洲本地商界和中国商业移民之间建立起一座商业投资与合作的桥梁。对中国商业移民来说,通过与澳洲本地商人的合作来学习商业知识十分必要。同时,对澳洲本地企业来说,能够通过中国商业移民得到商业投资并利用他们在中国的商务网络打开中国市场也往往事半功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商业移民有长期的定居澳洲计划,自然也就有生意发展的想法和资本投入。所以比起只是盯着那些500 万投资移民的口袋来说,挖掘那些已经获得永居的商业移民们的投资潜力也许更有长远意义。


《澳中商圈》是集月刊,网站,微信,Newsletter ,优酷,Facebook六大传播途径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传播平台,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对准中澳两国愿意相互投资合作的高端精英群体。


《澳中商圈》隶属于彼岸国际集团。 彼岸国际集团搭建立体“中澳商圈”——以全方位的服务媒体+品牌推广+活动+投资咨询为综合体,成为澳洲主流社会和来澳中国投资企业的桥梁。


《澳中商圈》杂志是一本大型豪华月刊,铜板全彩色印刷,澳洲本土出品;独家原创内容,中英双语传播。以中文发布澳洲主流信息;让中国投资人群认识澳洲;用英文传递中国权威资讯,使澳洲主流社会了解中国。《澳中商圈》杂志以数个先锋栏目统领“财富”、“时尚”、“品味”三大板块。


联系我们


电话: 03 9626 2403

传真: 03 9626 2455

邮件: info@business-circle.com.au

网站: www.business-circle.com.au

地址: Level3 IBM Tower. 60 City Road. SouthBank. VIC 3006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