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江:林韦的精神是不倒的

观潮钱江 钱江说当代史 2021-04-04

题记:时光远去,即便在思想和新闻界,林韦的名字渐渐少有人知。当今的人们倒是更多地知道他的女儿李银河,还有女婿王小波。这也证明了一条规律:生活中的人们总是更关注当今。


正文:


  林韦的名字在20世纪的新闻和思想史上是不会磨灭的。对这个世界来说,一个人有来即有去,但一个人的积极探索和时代紧密联系则必有历史留痕,林韦就是这样的人。
  他是一位新闻记者、编辑,一个毕生勇敢地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他在前半生的战火烽烟中经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建,始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干部。


      林韦(1916-1990),摄于20世纪50年代


  他成长在人民日报,挫折也在人民日报。经历了十年浩劫后,他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主要负责人之一,是在思想领域影响很大的刊物《未定稿》重要主持者、定稿人。《未定稿》启迪了一代青年。他支持和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他的思想光华在晚年放射得更加耀眼夺目。
  他在积极的理论探索中因病倒下,但他的精神是不倒的。
  
            1.踏着歌声走来的战火青春
  
  林韦,原名陈有明(曾用名陈耳东),1916年10月出生于山西沁县端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爷爷陈长安、父亲陈占和都没有读过书。林韦父母早亡,留下4个儿女,林韦是最小的孩子,全家人靠大哥陈春明种地做工支撑,两个姐姐年纪很小就下地干活了。林韦从小就聪明,大哥下决心供他上学,日子过得非常辛劳。
  林韦在沁县读书成绩优异,升学考试后同时被几个学校录取,他选择了不交学费的太原师范学校。1936年,林韦在太原师范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回家后一度被捕入狱,后由牺盟会出面把他保了出来。
  抗战爆发后,林韦即进入延安抗大学习,1937年11月入党,曾任抗大校刊主编。林韦富有音乐天赋,当时作曲家郑律成也在抗大,他们合作了多首歌曲。郑律成作曲集中有3首歌是林韦作词,郑律成谱曲的,其中《黎明曲》流传很广。在有些场合,林韦挥动双手指挥学员们歌唱。
  后来,一位名叫林琼的新四军战士在皖南事变后被俘,投入上饶集中营,她在晚年回忆:“我们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的一群革命青年,几乎天天都唱这首歌,因为充满战斗激情和歌词和曲调,是那样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林琼《一支永远难忘的歌——悼念林韦同志》(《中国青年报》1990年8月22日3版)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延安鲁艺师生歌曲集》,收入林韦作词、郑律成作曲的2首歌曲。这是《黎明曲》歌谱。

  在抗大的学习是短暂的,1939年,林韦离开延安进入华北敌后根据地,在太行山根据地先后任邢台教育科长、昔阳县委宣传部长、太行区党委宣传干事等职。在血与火的战争中,他和抗大同学李克林恋爱了,结成夫妻。
  1946年5月,太行区党委宣传部长张磐石奉命到邯郸,创办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林韦和李克林跟随张磐石走下太行山,来到邯郸办报,由此开始了这对夫妇的新闻人生。
  林韦在人民日报社当过编辑、记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任农商部主任、新闻部、理论部、农村部主任,后来是报社编委会委员。
  
       2.  革命胜利后的理论思考
  
  林韦对山西沁县故乡怀有深情。1954年他回故乡,将大哥陈春明接到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此后把几个侄女也接到北京,供他们上学。由于几个儿女和侄子侄女,林韦夫妇原本看来较高的工资摊薄了,他们家的生活谈不上很宽裕。

      1959年春天在北京留影。左1:林韦,中:陈春明(林韦的大哥),右1:陈爱堂(林韦的二姐)。

  林韦对生活的热爱毫不减色。建国后不久,他买了一架手风琴,时常在假日里兴致勃勃地拉上一段。
  但是,当年对歌词创作的热爱已被繁重的工作和理论思考取代了。充满理想的林韦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农村分配问题触发他的思索,为什么建国以后农村经济发展得很慢,农民始终没有解决粮食问题?最初,他对农业合作化充满赞扬热情,但很快发现合作社分配中侵占农民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粮食生产和供应紧缺。

  1950年8月,进入北京不久林韦、李克林夫妇和孩子们,3个孩子从左至右为:儿子李向南,二女儿陈乃云、大女儿陈小林。
  
  林韦性格直率,是一个愿意坦诚地提出不同意见的人。1956年9、10月间,他到山东采访回京后说,现在农民吃不饱,是由于国家征购太多了。
  1957年,林韦担任理论部主任,他的部下陈泊微后来撰文说,林韦受胡乔木之命,起草反击右派的标志性社论《这是为什么》。陈泊微和林韦很熟悉,他的说法被较多引用。
  林韦是否起草了这篇社论?除陈泊微之说外,未见他人提及,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档案文献的证实。但以当时林韦担任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一职来说,他承担起草这篇社论是可能的。胡乔木是林韦的老上级,早年的林韦甚至崇拜胡乔木,林韦遗稿中留有他抄录胡乔木诗作的手迹。
  陈泊微的文章援引林韦夫人李克林的说法,说林韦奉命起草的原稿最后“只留了一句话”。以本文作者对档案材料的了解,这篇保存至今的社论手稿原件,全文由胡乔木手写。这或许说明,林韦对运动的认识显然与胡乔木不同,即便他起草初稿,随后也被全篇改过,最后由胡乔木手书定稿,上报送审。
  值得留意的是,若说林韦起草了这篇社论的初稿,那么在这篇社论刊登之际,他已经到报社农村部担任主任,这显然离开“反右”的前线远了一步。
  陈泊微指出,起草《这是为什么》社论,从此成为林韦一生的遗憾。
  林韦调任农村部主任后,运动已经全面展开。报社农村部有几位思想活跃的记者,平时很有些议论,在运动中被揭发,濒临危险。其中就包括青年编辑陈泊微。但是林韦认为,这些年轻人的议论不是什么问题,不要往右派方面引。
  由于林韦的平和宽容,整个农村部没有打出一个右派。而当年不出“右派”的部门是屈指可数的,农村部成为人民日报的一个“安全岛”。
  一年后,1958年“大跃进”的6、7月间,粮食“卫星”产量批量见报。最初,林韦曾相信这些报道是真的,但他很快通过第一手调查证明,这些“奇迹”完全是用简单劳动拼凑起来的。尤其是农村高产“卫星”,基本上都是通过“并秧”、“并田”堆积出来的虚假数字。他在多个场合表示不再轻信这些“卫星”。
  他的妻子李克林也很快通过亲身调查证明了这一点。林韦和李克林对人的生命价值提出了当时人们通常不敢说的一句话:“成绩再大,饿死人是事实。”
  林韦对1958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转载张春桥文章《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有不同意见,不认同张春桥的分配思想。他指出,张的文章有常识错误,怎么能说“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核心是等级制度”呢?恰恰相反,商品交换是否定等级制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林韦,照片上的两个女孩,左边的是小女儿李银河,前面是友人之女。
  
  1959年春天,林韦从安徽采访回到北京,针对大跃进引发的工农业的严重失调指出,现在的问题很严重,是进城以来最沉痛的一次教训。他多次说,不相信去年(1958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五千亿斤的数字。他说,如果真有那么多粮食,怎么还会饿死人呢?
  他告诉同事,在安徽看到不少农民站在路边不干活,而且神色惨淡,有的人流泪。这是“虚夸”造成的,而大办钢铁和粮食上的“虚夸”,和中央的压力有关。中央和省委层层往下压,下面顶不住,只好虚夸。林韦沉痛地对同事说:“真没有想到,革命20年,却出现了一个饥饿的中国。” (2011年2月24日何燕凌提供的记录)
  
       3. 庐山会议后成为人民日报社“反右倾”的第一对象
  
  林韦之所以能够这样说,与当时中央正准备召开庐山会议,解决大跃进中的一些问题有关。 
  这时候,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的思想也相当活跃,在上庐山之初支持彭德怀的意见,要求报社向他提供有关方面的材料。对庐山会议前期的情况,吴冷西不时打电话回来吹风,要编辑部做好相应的报道准备。
  与此相呼应,身为农村部主任的林韦在报社不同场合,谈论过对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的意见,在当时听来,竟有惊世骇俗之感。他在谈到粮食问题时说,历史上任何皇帝都没有包办过几亿人民的生活,我们比历代皇帝还愚蠢。这句话在“反右倾”运动中当作林韦的主要错误,白纸黑字印出来用于批判。((2011年2月24日宋琤提供的文字记录)
  彭德怀元帅庐山上书的内容,由吴冷西“吹风”告诉了报社编委。林韦、李克林事后都坦言,当时没有发现彭总的信有什么问题,觉得上书所提的意见很好。
  没有想到,庐山风云突变,彭德怀意见书受到批判,彭德怀还被打成反党集团头子,随即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右倾”运动。吴冷西在庐山上差点被算入“俱乐部”成员,领袖把他保了下来。然而他一下山回到报社布置运动,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在报社作了“反右倾”运动传达,他在传达中说:“有的同志大家共同战斗了几十年,现在要分手了!”(李克林《记忆最深的三年》,《人民日报回忆录》,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154页)
  林韦又遇到了艰难差事,奉命起草“反右倾”社论,批判彭德怀。当年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林韦就熟悉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现在要他下笔批彭,实在太违心了。根据后来的“揭发”,林韦对起草“反右倾”社论非常抵触,埋怨说:“冷西同志意图交代不明。”结果胡乔木找林韦专门谈了一次。尽管这样,这篇社论还是没有写出来。
  报社开展“反右倾”运动,把林韦圈定为斗争对象。
  10月,报社的“反右倾”运动进入高潮,确定专人收集林韦的“言论”,尽管都是只言片语,集中在一起还是很吓人的。从10月20日起,编委会连续举行扩大会议,对林韦进行揭发批判,火力非常猛烈。林韦的妻子李克林也是部主任级领导干部,同时受到批判。
  吴冷西将林韦的错误归结为:1、你说了,人民公社不能宣传。2、去年(1958年)年产五千亿斤粮食你不相信。3、对于全局工作“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看法”,你不同意,“你是真马克思主义,还是假马克思主义”?
  讨伐之声铺天盖地,重压之下,林韦违心地写了检查,坚强的男子汉为此痛哭一场。后来他说起,一生仅此痛哭一次。
  妻子李克林哭成一团,“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尽了”。 

    1961年11月,林韦、李克林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上。这时的林韦,还带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
  林韦被打成人民日报唯一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职务,于1960年春节后下放甘肃武山县柳树村劳动。((2011年2月24日在北京访问宋琤的记录)
   
            4. 为彭德怀元帅当陪斗
    柳树村的劳作是在劳累和饥饿中度过的,使林韦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在柳树村,他向胡乔木写信申诉,没有得到回音。他回到北京探亲,半夜里睡不着,叫醒妻子李克林说:“饿死人还不让说,难道我们许多同志流血牺牲就为了创造这样一个局面吗?”
    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是林韦命运的转机。这年7月,人民日报对林韦进行甄别,认为1959年对林韦的批判错了,应予纠正,当年9月15日恢复了林韦的编委会委员和理论部主任职务。
  可是,“反右倾”运动深深伤害了林韦,还伤害了同事间的情感。平日里熟悉的朋友,运动一来竟然有那么多的“揭发”,有些批判甚至是低俗的捕风捉影。这使林韦想到,自己官复原职再和他们一同共事,彼此会不会觉得难堪?不久,林韦调任国家建委政研室主任,和新闻工作分手了。
  很快,“文革”风暴袭来,林韦又一次遭遇蹉跎。1967年8月10日下午,北京两个有名的红卫兵组织“北航红旗”、“地质东方红”,和人民日报的“造反派”联合批斗开国元勋彭德怀元帅。因为曾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林韦被押来陪斗,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彭德怀。
  女儿李银河回忆,那天家里来了一帮人民日报的造反派,“要把爸爸揪去给彭德怀陪斗,因为爸爸也曾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跟彭德怀在1959年犯的是一样的事。记得当时爸爸还没有起床,慌忙起来穿衣服。我在隔壁听到那些造反派粗声大嗓地呵斥爸爸,就忍不住冲进去冲他们喊了一句:你们态度好点儿行不行!”
  在人民日报的批斗现场,造反派要彭德怀回答:“为什么反对毛主席?”
  彭德怀凛然答道:我没有反对毛主席,我是对他有意见。
  造反派又问:你为什么搞军衔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彭德怀回答:世界各国军队都是这样的。
  铮铮铁骨彭德怀深深感动了林韦,他临近生命终点时读《彭德怀自述》,常常激动得热泪盈眶。
  
        5. 支持和宣传“实践标准”的《未定稿》
 
  粉碎“四人帮”为标志,“文革”的终结激发了林韦的理论热情。他于1978年底来到筹建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写作组组长,归队投入理论风云。
  1978年12月4日,由协作组负责编辑的《未定稿》试刊印行。编辑前言中说,这个刊物的任务是:“着重对当前思想理论战线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些探讨、研究和评论的文章。有些文章的思想内容不一定成熟,但它如果提出了重要的问题,有一定的见解,有助于活跃思想、打开思路、破除迷信、冲破禁区,对进一步深入探讨有启发,本刊也准备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予以发表。”
  试刊发表了黎澍的文章《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条件》,分析说明封建势力及其思想影响在中国极其深远,要消除这种落后思想形态要付出长期和艰苦的努力。
  林韦是《未定稿》的终审人。协作组副组长江明和丁磐石协助工作。
  从试刊开始到1979年初,《未定稿》连续发表文章,提倡解放思想,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要求为吴晗、彭德怀冤案平反,呼吁进行体制改革等等,得到了广泛好评。《未定稿》和当时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刊物,都是在“拨乱反正”的年代里深孚众望的思想旗帜。
  林韦确定《未定稿》的风格:“既然是未定的,就可以拿出来讨论,可以稍微胆子大一点,开放一点。”《未定稿》培养了一批理论新人,受到时任中宣部部长胡耀邦的赞扬。(2011年2月25日在北京访问丁磐石的记录)
  在当时的我国理论界,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中央组织部的《组工通讯》,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未定稿》,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的三个理论尖兵。《理论动态》,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旗帜;《组工通讯》为落实党的干部政策扫除障碍;《未定稿》则探及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为推进改革开放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特别是在农村改革理论方面聚集了力量,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1979年初,《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创刊,黎澍任总编辑,林韦任第一副总编辑。他参加了1979年初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坚定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批判个人崇拜倾向。他明确地指出,实践检验真理这个标准,高于任何“原则”标准,实践标准是唯一的、决定性的,其他标准都是从属的。
  胡乔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人。对这位老上级的观点,有些是林韦不同意的,有争论。理论务虚会之后,林韦受到了批评。


     林韦的夫人李克林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是支持联产承包责任制而闻名。这是李克林(右)和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在80年代的合影。

  1979年10月,中国社科院的陆学艺等人到农村调研,带回安徽作者撰写的调查报告,介绍该省肥西县山南区农民自发“包产到户”,获得粮食丰收的情况。《未定稿》发表了调查报告,受到严厉批评。但此后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安徽农民搞“大包干”生产责任制,走的是正确道路。
  林韦受到批评,心情沉重,仍然积极支持妻子、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李克林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宣传。
  非常不幸,1982年5月,林韦参加会议时突发脑梗,失去了工作能力,不得不放下正在进行的理论研究。他倒下了,理论界失去一位充满正义直声的长者,是中国思想理论界的重大损失。
  生命的最后时日,林韦在病榻上度过。他家雇了一位来自安徽的保姆,父母和姐姐在“大跃进”年代饿死了。她对林韦悉心照料,经常念叨说:“这老头是为我们安徽人说真话挨整的,是个大好人。”这位保姆一直伺候林韦,直到他1990年5月去世。
  根据林韦遗言,不举行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遗体捐献给医学科研。
 (本文主体部分,以《不低头的林韦》为题,发表于 2012年第4期《炎黄春秋》杂志,2020年7月校阅,有增补)


钱江:燕京大学百年绝响——谢幕与延伸,梦想与未来

钱江:漫长使命——见证司徒雷登归葬杭州

钱辛波:烽烟里八千里路回燕大

钱江:胡耀邦和第二任秘书郎宗耀 (上)

钱江:胡耀邦和第二任秘书郎宗耀(下)

钱江:胡耀邦重走泸定大渡河铁索桥

钱江:扣林山战斗指挥员王润成师长

钱江:胡耀邦和岳阳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