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遁世探秘
遁世探秘
瀚歌
毛泽东说,活得太累时,死亡是一种解脱。看来,这位“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斗士,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候。部分苏菲的消极遁世,是否与此有一种暗合?
一段历史,似乎为此提供了依据:伍玛亚王朝后期的物质奢侈、哲学家的理性奢侈,是早期苏菲产生的文化背景之一。
对现实绝望了,才去苏菲这个港湾寻求慰籍,是许多遁世主义者的选择----虽然苏菲的产生,不仅仅如此。
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威震四方的武松,最终失去一条胳膊,做了六合寺的方丈;一生轰轰烈烈、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鲁智深,最终以“圆寂”而告退人生;风流倜傥的贾宝玉,婚姻失败后出家,义无反顾……目睹我们的世界,失望太多而选择遁世的人比比皆是。
问题是,这种因失望而作出的选择,很容易走入另一种极端。
一位探索者,先是钟情理性主义,后是青睐激进主义,后来自认为这些都没有出路,于是选择了苏菲----而且是极端神秘主义,以大骂“瓦哈比派”聊以自慰。
仔细考察,性格使然。
之前的理性主义是极端,之后的激进主义亦然,后来的虚无缥缈、天马行空更是病入膏肓。
一个苏菲,竟然没有尝到朱奈迪、安萨里、拉巴尼等大师的渊博与包容,而是深陷泛神论、祛除责成论的泥潭,还自诩得到“真传”,岂不是悲剧?
“知识即蒙蔽”,这个部分苏菲的极端观点,在自己身上活灵活现,岂不是一种反讽?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既指世俗的奋斗,也指教门的理解与实践。
由极端催生的极端,哪怕多么虔诚,多么执着,也会烟消云散,付之东流。
“你们向我的那些仆人报喜,他们聆听言语,然后择善而从,那些人是真主所引导的人,那些人是有理智的人。”(39: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