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重庆:智慧取证 测量违规栽种不再难
提示:点击上方"重庆检事儿"↑ 精彩随时关注
2021年6月5日,《检察日报》第3版刊登《重庆:智慧取证 测量违规栽种不再难》一文,内容如下:
“消落区整治效果很明显,这块去年占用最严重的区域,今年没有任何种植痕迹。”日前,重庆市丰都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来到辖区内长江沿线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中发现,232亩违规种植消落区现已实现治理恢复。
一年前,该院在开展“检察机关服务‘三山两江’公益诉讼在行动”专项巡察中发现,在丰都县高镇、龙孔镇长江沿线一带,存在群众违规占用长江河道、三峡水库消落区大面积土地种植高秆作物的情况。通过沿线排查,办案人员发现,在丰都境内长江两岸形成的落差高达30米的消落带中,一些滩涂类消落带由于土地比较平整,在非蓄水期间,水中大量生物残留,形成了自然肥料,使消落区变成了肥沃土地,成为农户栽种的便宜之地。作为水陆过渡地带,种植残留的各类化肥会随着雨水或涨水进入水体,污染长江水体,造成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农业种植破坏了植被,在蓄水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
基于上述排查线索,办案人员立即展开公益诉讼案件调查,但在办理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难题:一是由于长江沿线地形复杂,涉案的三峡水库消落带在现场并未有严格的红线标识,消落带内有违规栽种区域,但在消落带附近还有居民正常生活和生产的区域,两者界限并不明显,如何区分违规栽种区和正常栽种区成为一大难题。二是由于涉案河道沿线约8公里,违规栽种面积较大。违规栽种的区域又集中在滩涂类消落带附近,栽种区域既不连续也不规则,常规手段难以对现场违规栽种区进行标识和测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搜集固定相关证据,该院办案人员随即向重庆市院检察业务保障部寻求技术支持。接到委托后,市院派出技术人员与丰都县公益诉讼办案人员共同对案件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调查方案:一是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调阅相关材料、图纸等方式,对现场175米水位线以下区域进行标识,使用RTK高程测量、三角测量等技术对地势较为复杂、界限区分模糊的区域进行区分,划出消落带与居民生产生活区的“红线”标识。二是使用无人机对消落带内违规栽种区域进行航拍,从不同角度,第一视角详细记录相关区域被占用情况以及周边情况,固定相关证据。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航拍的地面平面图像进行2D图像合成,并通过ArcMap软件工具等,对消落带内的违规栽种区域进行标识、测量,明确违规栽种面积。经过科技手段“三步走”,为检察官提供了准确的证据材料,为向行政机关发送诉前检察建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6月,丰都县检察院向县农业农村委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由于前期测量工作扎实到位,有力地督促了行政部门全面履职,县农业农村委会同县水利、县生态环境局及相关乡镇(街道)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开展专项行动清理三峡水库消落区违规种植农作物230余亩,涉及农户398户,整改效果良好。
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检察技术与信息化投入,充分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快速检测、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开展地空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智慧”取证工作,为公益诉讼取证、固证插上“翅膀”。2019年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累计使用无人机调查取证560余次,使用卫星遥感办理案件10余件,使用快速检测甄别办案线索60余条,并建成了公益诉讼调查指挥平台、公益诉讼线索管理平台等公益诉讼办案平台,为全市公益诉讼办案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提高了办案质效。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猜你喜欢”
↓↓↓
猜你喜欢
【反电诈宣传月】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三分院辖区各院“反电诈”宣传全覆盖
来源 | 检察日报、市检察院业务保障部、丰都检察文字 | 卢俊宇、汪宗琳
校对 | 张典斌 编辑 | 谭岗岗
排版 | 周雪雪 审核 | 马弘主编 | 侯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