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法系统“响应伟大号召 争取更大光荣”主题演讲比赛举行
提示:点击上方"重庆检事儿"↑ 精彩随时关注
响应伟大号召 争取更大光荣
全市政法系统主题演讲比赛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开展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10月29日,全市政法系统“响应伟大号召 争取更大光荣”主题演讲比赛举行。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三督导组重庆小组组长李志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强,副组长胡明朗、李永利、贺恒扬等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当前,全市政法战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中央督导组的有力督导指导下,正统筹推进教育整顿和平安稳定各项工作,为维护全市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事迹可信、形象可亲、品格可敬、精神可学的先进典型。
决赛现场,从初赛脱颖而出的17名选手紧扣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致敬时代楷模、学习政法英模,结合政法平安工作重点,立足本职岗位,联系具体实际,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讲述政法故事,弘扬英模精神,激励全市政法干警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担当作为、砥砺奋进,不负时代和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和法治重庆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比赛现场,经过激烈角逐
从17名选手中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
最佳文稿奖、最佳台风奖、最佳人气奖
(选手风采)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获奖名单
一等奖
重庆市公安局政治部 王璟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 胡波
二等奖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郑虹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王乃志
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总队 赵雯茜
三等奖
重庆市委政法委 桑晔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黄琳熹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李洋
重庆市监狱管理局 杨洋
优胜奖
重庆市司法局 吕旅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龚珊
合川区委政法委 朱洁
涪陵区人民检察院 宗钰乔
重庆市教育矫治局 陈婧
武隆区委政法委 谭程桂
直击现场
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 王璟
“父亲跨越时空的祝福结束了,但民警们的爱心守护,还会一直延续,他们用行动书写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暖心故事,诠释着人民警察的为民初心。”王璟讲述了两江新区分局礼嘉派出所的民警们用爱心守护“小黄蓉”的暖心故事,让现场观众感动落泪。
市检察院五分院干警 郑虹
作为一名法律人,郑虹向大家表明了她的职业坚守。“法律的正义写在纸上,只有通过我们的手才能写进百姓心里。恰如其分地运用法律需要经年累月的专业积累,细腻丰富的人生感悟以及一份自然朴素的正义感。”
市一中法院干警 王乃志
“从事刑事审判 12 年,她将娟秀的笔迹化为正义的利剑,在数千个案件中打击犯罪;她的判决书有的长达几十万字,却几乎连一个错别字都没有……”王乃志在演讲中对陈小川等一批优秀法官敬畏职业、服务法律先进事迹的讲述,令不少观众红了眼眶。
市委政法委干部 桑晔
“波澜壮阔百年路,历久弥坚是初心。在党中央的伟大号召下,我对政法工作的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从事政法工作多年的桑晔在分享自己与法治梦想共同成长的故事中,表达了将坚守政法初心的鲜明态度。
市廉政教育基地 杨洋
“新时代的年轻警察,就是要做好传承、找到方向,既是将忠诚落实在岗位上的实干家,也是将热诚体现在生活中的热心肠,既是换下制服走在人群中的路人甲,又是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的黄金甲。”杨洋要找的职业答案就在她铿锵有力的话语中。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场场声情并茂的讲述,台上选手激情昂扬,台下观众热血澎湃,大家想起了身边那一个个平凡的政法人,是他们不忘初心,知责尽责,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胡波的演讲形象生动,还原了真实感人的警察故事,让现场观众了解到打拐民警的艰辛,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民警察,才有了万家灯火,才有了阖家团圆。”一位聆听演讲的市公安局民警感慨,台上选手们的讲述不“假”不“空”,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很多事例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在聆听选手讲述的同时感同身受,也正因为真实,才更具有感染力。今后,自己也会向身边先进的榜样学习,弘扬政法正能量,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懈努力。
据悉,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持续开展,此次演讲比赛旨在激励和引导全市政法干警牢记初心使命、传承优良传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一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履职尽责,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举措、更严的纪律作风,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猜你喜欢”
↓↓↓
猜你喜欢
情真意切!市人大代表“组团”视察为全市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公益诉讼工作“把脉开方”
来源 | 重庆政法
校对 | 张典斌 编辑 | 晏晶、刘嘉欢排版 | 岑欣颖 审核 | 马弘主编 | 侯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