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今天,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检察专业委员会在渝成立!
提示:点击上方"重庆检事儿"↑ 精彩随时关注
12月11日,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检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刘强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研讨3个环节进行,选举重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担任该委员会主任,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担任常务副主任,重庆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潘祥均为秘书长,其余67名检察实务专家和高校学者为副主任、常务理事和理事。专业委员会还聘请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四川大学教授龙宗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清华大学教授周光权、张建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刘宪权,武汉大学教授莫洪宪,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孙长永等担任顾问。
陈国庆指出,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检察专业委员会成立,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刑事检察理论研究,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陈国庆强调,刑事检察专业委员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决策部署,用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捍卫“两个确立”,为刑事检察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提供理论支撑。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指导刑事检察理论研究,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坚持走自己的路、体现中国特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刑事检察实践前沿问题深加理论阐释,共同推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落地。
成立仪式后,聚焦如何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贺恒扬、樊崇义、陈卫东、孙长永等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向大会作主旨演讲。
着眼于以系统观念为指导落实该刑事司法政策,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贺恒扬认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牵涉多方利益和多重法律关系,是政策、法律、科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司法实践中需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少捕慎诉慎押与认罪认罚从宽、检察机关主导与部门协作配合、司法自由裁量与有效监督制约、传统手段与监控方式创新、执法司法办案与社会支持配套等“五重关系”,推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全面落实。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围绕刑事犯罪生态变化与少捕、慎诉、慎押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慎刑”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的刑事法制文化,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改革开放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确立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正当其时,而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由对抗型向协商型的转变,也为该政策的执行提供了诉讼程序依据。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严把不捕不诉条件和标准,做到可不捕的坚决不捕,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和作出不起诉决定,防止“构罪即捕、有罪必诉、一押到底”。
聚焦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落地与配套措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建议,应当充分运用羁押听证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危险性诉讼式审查机制,明确侦查人员出席羁押听证会和发挥律师关于羁押的辩护作用,尽量扩大羁押替代性措施适用,充分运用科技方式数字化羁押措施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并注重优化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考评制度,形成适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正确导向。
以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与人身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为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孙长永认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主要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的一面,罪刑轻重只是社会危险性的一个因素,重罪与轻罪均应适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司法实践中,要依法适用并减少适用刑事拘留措施,建立刑事拘留向检察机关备案制度,以社会危险性条件为核心严格控制逮捕羁押措施适用,适度扩大非羁押措施的适用,依法规范并限制监视居住的适用等。
此外,会议还向获得本届论坛一、二、三等奖论文的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猜你喜欢”
↓↓↓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贺恒扬代表: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贺恒扬赴丰都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检察风采故事汇】肖霄:重案检察人的成长笔记
来源 | 市检察院办公室、研究室、检察一部
文字 | 满宁、程天民
摄影 | 江泳、张培森
摄像 | 李瑞丰
校对 | 张典斌 编辑 | 晏晶、沈悦排版 | 岑欣颖 审核 | 马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