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暨2022年外国语学院学术求索论坛2号通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需求与日俱增,翻译活动异常活跃,翻译的作用愈发凸显,翻译人才需求激增。为了进一步促进翻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翻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助力我国对外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协调发展,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2年12月4日举办“新时代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暨2022年外国语学院学术求索论坛”。大会邀请国内高校和翻译主管部门的知名专家莅临会议并做主旨发言。
01
会议特邀专家
(按姓氏音序排列)
党争胜(西安外国语大学)
董洪川(四川外国语大学)
刘云虹(南京大学)
王传英(南开大学)
吴 赟(同济大学)
许 钧(浙江大学)
杨 平(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张爱玲(上海外国语大学)
赵军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02
会议日程
开幕式 & 主旨发言
时间:
12月4日上午 09:00-12:00
地点:
腾讯会议ID : 672-882-854(线上)
城翼年华报告厅,理四-117(线下)
分会场报告
时间:
12月4日下午 13:30-16:50
地点:
分会场I(文学):文一424
分会场II (语言学 & 教育教学):文一415
分会场III (翻译 & 文化):文一4楼文化空间
03
开幕式致辞专家
许 钧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许钧,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法语国家组织五洲文学奖评委、中国翻译协会原常务副会长,担任META、BABEL、《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等国内外近20种学术刊物的编委。译著《追忆似水年华》(卷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诉讼笔录》及著作《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翻译论》《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翻译学概论》《傅雷翻译研究》《翻译概论》等多次获国家与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04
主旨发言专家
董洪川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
董洪川,男,四川眉山人,博士/博士后,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二级教授(2011),博士生导师,嘉陵特聘教授,中文核心期刊《外国语文》和CSSCI集刊《英语研究》主编;兼任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翻译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会长、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翻译学会会长;在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地出版著译15种,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五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哲学社科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政府奖。
党争胜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
党争胜,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社科联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研究,出版《<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文学翻译鉴赏导论》等著作5部,《<论语>今译新解(英汉对照)》《梁家河》(汉译英)等译作8部;发表《论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在翻译与写作之间》等论文30余篇;承担省部、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得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赵军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赵军峰,法律语言学博士,现任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兼法律翻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编委,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副理事长,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兼法律翻译委员会主任,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广外高级翻译学院院长(2014-2018),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2016-2021), 国际译联期刊Babel编委。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科研教学项目多项。主要科研成果:专著《法律语篇信息结构及语言实现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主编Translation Education (Springer,2020);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Dissemination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s (Springer, 2022);主编MTI教材《商务口译》(外研社,2009);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口译》(第二版)(高教社,2009);主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口译》(高教社,2003)等;另有译著From the Rule by Law to the Rule of Law: The Path to Law-based Educational Governance in China (Peter Lang 2022,forthcoming)《法律翻译新探》(高教社,2017)《我的书店》(译林出版社,2017)等多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
张爱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秘书长)
张爱玲,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副会长,先后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国家语委、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上海市研究生人才培养、上外校级重大等科研项目,担任上外-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联合实验室联席主任,参与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之“中文为核心的多语种自动翻译研究”、教育部“多语种翻译人机耦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
杨 平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
杨平,博士,编审,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兼任中国译协常务理事、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吴 贇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
吴贇,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首席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翻译有“道”》主讲教师。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出版专著4部,译著4部,在SSCI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
刘云虹
(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
刘云虹,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赵世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指委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南京翻译家协会会长。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王传英
(南开大学MTI教育中心副主任、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
王传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近年其研究兴趣包括翻译社会学理论,全球语言服务业发展,中国企业语言服务需求,新兴语言服务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外传播等。具体而言,其学术活动沿三条主线展开:①基于语言服务“价值链”的文本全球化(text globalization)专题研究,已经在《中国翻译》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②专业术语库建设。研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英译术语库》,已经由中国外文局于2017年12月对社会发布;③学术翻译实践。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专著《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汉译英)。
王传英教授现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研究委员会委员,欧洲法律翻译协会(EULITA)会员。
05
主旨发言摘要
新时代高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新使命
董洪川
翻译课程是高校外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翻译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外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新时代赋予了外语学科新使命,那么翻译教学应该如何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承担时代使命,在变革中发展,在变革中获得质量提升呢?本报告将从新时代翻译课程的目标、任务等方面进行讨论。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
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
党争胜
增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理论与实践,是新时代翻译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翻译作为实现国际传播的前端工作和最重要的手段,是决定中国国际传播效果诸要素中的关键要素,高层次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翻译队伍建设因此成为我国翻译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翻译活动的跨语言文化属性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目的语语语文素养和所翻译文献的专业知识素养。
新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
DTI教育理念与原则
赵军峰
中国经济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对外话语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在翻译的“4.0”时代,国家和社会对翻译和语言服务的质量与数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伴随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应用研究型国际组织和行业精英“领军”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的设置系服务重大国家需求之举,旨在为国家未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语言服务人才和智力支撑。讲者通过回顾DTI申报及获批的历程,就翻译专业学位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展开探讨。
政产学研融通视域下的翻译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张爱玲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经历重大变化,表现出情景化、跨学科、异质性、反思性以及扩展的质量控制等特征,深刻地影响着关于大学的理念、目的、组织架构和评价方式。对于翻译专业教育而言,新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我们得以从发展多元化的大学功能、促进问题导向研究的增长、多方合作、改革组织与管理体系以及扩展质量控制等维度,来探讨如何开展产学研融通的翻译专业学位教育。
从翻译行业发展看新时代翻译专业教育
杨 平
推进国家翻译能力建设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发言通过调研数据,论述了我国翻译行业发展的最新态势以及当下翻译人才队伍状况,从国家与行业发展及业务岗位需求视角对新时代翻译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思考建议。
以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为核心的
翻译人才培养
吴 贇
国际传播能力对于一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形象具有柔性建构功能,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而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乎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以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翻译人才培养是翻译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师资等各个维度着力建设。
新时代翻译人才培养的守正与创新
刘云虹
新时代语境下,一方面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翻译人才培养要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传统、遵循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
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王传英
本发言以进入“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名录的中国本土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其所处高度复杂和多样化语言环境的基础上,依据主流对外投资类型,考察中国国际化企业的语言服务需求特征,并探讨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路径。
编辑 | 王佳玥
责编 | 许俊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会议手册
提取码:14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