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海贤:与孩子相处,需要的十八般武艺 | 此念手记

此念 此念 2022-05-08

▲ 「此念」创始人毛思翩与陈海贤的访谈

导读

如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报名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自己也很焦虑,其实你在看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参照你,这样互相参照,循环就越激烈,你也就更难看到到底什么才是自己和孩子该走的路。


近期,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一起与我们分享,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别人家孩子都上很多补习班、兴趣班,我该如何选择?与孩子长期在家,父母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cinian



陈海贤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

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

知名心理咨询师

心理作家

主理网络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

“亲密关系30讲”,收听超800万人次

著有《了不起的我》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01

竞争,就看不到更多可能性

▲ 图片来源 INS:Kazuyuki Kawahara

 毛思翩: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父母都比较焦虑,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呢?

陈海贤:所谓竞争压力,我们看得还是有点狭窄。我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他们成长的路是很多样的。常常是哪里忽然有一个机会,或者突然觉得这样事情我很想学就钻进去了,然后慢慢地你就有了你的成长。它很少是一开始就能看清、规定好的。可是社会竞争的弊端是它很窄化,让你觉得好像就只有这一条路。


就好像只有一个独木桥是通向罗马的,其他人都会从独木桥上挤下来。实际上这是没有看到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如果去看一些中年人是怎么成长的,你就会发现也许一直读好大学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的人都是跟时代的某一个有利的因素结合起来,然后他自然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父母眼里的教育竞争最糟糕的地方就在于,你看不到这种可能性,也不相信这种可能性。


当然这种可能性因为是不可控的,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去迎接,所以好像一般能做的就是全部投入。这样的人生有时候像一个战场,很容易不愉快。竞争关系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你领先要么我领先,这样其实是很难双赢的,也没有办法合作。




02

慢慢来,成长有自己的过程

▲ 图片来源INS:Kazuyuki Kawahara

 毛思翩:父母要如何从“只有独木桥一条路”的思维中改变呢?

陈海贤: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多想想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孩子,我需要什么样的东西。从长远来看,什么是真的对我有用的。很多父母自己有很丰富的成长经历,可是一到孩子的教育,忽然就变得狭隘了。他们的想法是:我只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可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那我就只能看周围人他们在做什么,其实周围人也是在看你。所以就变成了相互之间的参照,然后这种循环就变得越来越激烈。


有时候也要想一些很常识性的东西,比如这个孩子他是需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快乐,同时也需要很亲近、很专注地做一件事,有时候也会偷懒放松。


你就把孩子当你自己,你自己也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实在不知道哪一种教育理念是对的,我们可以简单地问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我是一个孩子我希望是怎么样。关键就是做了父母以后都忘了自己当初当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大部分中国人都有一个很特别的思想就是“我可以为未来牺牲当下”,当然也有一定道理,可是如果太过了,我们会忽略当下。其实当下也是很重要的。享受当下,也不需要一定以痛苦作为代价。


有时候理想的情况是,孩子能够很专注地享受做一些事情,然后也在获得最快的成长,这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如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很多家长就用强迫的方式盯着孩子,也不管他快不快乐、将来效果怎样。也许有些父母也不完全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也不知道这样做真的有没有利于孩子,可能这是唯一能缓解焦虑的方式。


其实很多父母没有那么理解孩子,孩子小时候有小时候的天性,所有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一定要把孩子拔到能够考虑得很成熟的程度,这就是不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一种表现。




03

一门深入,也是一种可能性

▲ 图片来源INS:Kazuyuki Kawahara

 毛思翩:家长可能忘了学一样东西是为什么,都是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了,我也要学?

陈海贤:是的,学一样东西的初心是在哪里?


就说学钢琴,我就想起来我家孩子今年5岁,她妈妈也想让她去学钢琴,她也说周围的人都在学,学校的音乐老师也觉得她可以去学,但是我就没觉得要她去学。


我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我希望她有一些是她擅长的,真的能做得很深入的。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不需要很多事都会,又没有做得那么好,而是有一些事做得很深而且挺好。所以我家女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早认字,阅读很好,她可以读各种各样的书,甚至像以前夹杂古文的《西游记》小人书,她也读得很开心。


她喜欢读书也不是我们培养的,她自己就很喜欢。我们最开始有培养她认字,我们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然后慢慢地这就变成了一个她自己的习惯。因为书很多,阅读是比较容易的事,所以她就读很多的书。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可是很多人就会想:“你只是阅读够吗?你钢琴也不会,画画也不会”,所以我觉得,横向是一种可能性,对于家长来说,还想让孩子学钢琴,其实他们心里会有一种焦虑。他们会觉得放弃了一样就放弃了一种可能性,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如果再往深的时候,孩子又会获得一种新的可能性。将来孩子可以读一些更高深的书,然后慢慢地就可以学习用文字来表达,这也是一种新的可能性,这个跟学钢琴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这种往纵深走的可能性是很多家长看不到。这种可能性让一门深入以后的孩子能从中得到乐趣,这个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家长能让孩子培养出专注、深入的这种感觉,这本身又是孩子的一个优势,这个就很重要。


 毛思翩:是的,父母的焦虑在于,有些小孩很喜欢看书,父母就担心你为什么不喜欢运动、不喜欢社交;然后你要特喜欢社交、运动,父母又觉得你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陈海贤:所以这就是完美的人的模型,我们总是拿孩子和我们自己去跟完美的模型比较,那你总会觉得哪儿都不对。可是有时候你也要欣赏他的长处,继续深入,其他地方不完美也没办法,哪有完美的人。




04

与孩子相处,需要十八般武艺

▲ 图片来源INS:Kazuyuki Kawahara

 毛思翩:很多父母也意识到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但真正做到改变还不是那么容易,比如疫情期间,我要督促传作业,一开始用很温和的方式说两三遍没用,一吼就特别好用,传作业的任务就完成了,我焦虑就没了,可是过后我又觉得哪不太对劲。

陈海贤:我觉得所有的关系不是“吼”对不对,而是太单一了。最大的问题是有时候,父母着急了,是真的是会吼的。有些心理和教育的专家提倡所谓“无条件的爱”,好像这是对父母基本的要求,他们很容易就做到。我觉得是没有当过父母的人想出来的理念。如果当过父母就知道有时候你真的会忍不住发火。


你偶尔会发火不是大问题。可是如果你只会发火,那就不行了。做父母十八般武艺都得会一点,该吼的时候也得吼,该哄的时候也能哄。这孩子就会知道,如果我不想父母吼,我就要用别的办法。


 毛思翩:对,我前一段时间就改了一个方式,因为以前都得我提醒她,后来我就让孩子自己定学习计划,但是如果答应的事情没做到,那第二天的计划就我定。我发现这很有效,把自主权给孩子,虽然每天干的事是一样的,但就好很多。

陈海贤:这就是一个好妈妈会做的事。改变没有那么难,父母一下子就找到了改变的方法。父母会去观察孩子的规律是怎么样的,会去试另一种方法,就像做实验一样。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其实所谓的好妈妈,她不是用理念教育出来的,她是在实践中试出来的,所以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如果教育一定是某种理念,其实会发现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教育它就是一个实践活动,尤其是教育孩子。家长还是得试不同的方法,可是所有方法是基于对你孩子的理解与信任。如果你都不信任他,就只能压着他,所以这种信任关系,其实本身也是教育的一个基础,是很重要的。



- END -



《生命·成长》第二季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二季完整版纪录片



【此念】赠书福利


与孩子相处,需要十八般武艺

你家有什么独门武艺?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陈海贤亲笔签名

《了不起的我

活动截止时间:2020年7月21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演忱

  排版 | 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未来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生命·成长》彭凯平(下)


南怀瑾教会我的事 |彼得·圣吉Ⅵ《生命·觉者》


冯友兰 | 禅宗:静默的哲学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