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有多迷人?连梁启超、鲁迅都忍不住试试|姜振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EDxChengdu Author 天天见面的
▲ 点击观看
姜振宇 TEDxKids@Chengdu2021
导读
姜振宇,科幻文学学者。
他是国内首位科幻文学博士,现就职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任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客座研究员,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专业评委。
他认为科幻是人类意义系统重构的重要工具。他说“科幻是一颗星星,更好的科幻,是在谈论星星的时候,让我们低头向下看——脚下的这片大地,它也是颗星星。”
cinian
从幻想中看到科学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的title——四川大学科幻研究院。很多人问我,这是一份正经工作吗?哪有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搞科幻的?后来想想,可能确实需要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于是起了这么一个标题——《从幻想当中看到科学》,又名《我们不用很累就可以搞科幻》。
不知道各位大小朋友对于科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对我来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星空。
有了星空以后就会开始幻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有某种方式向它们接近?所以就会产生飞行器这样的想象力。
当开始接触科幻更多一点,就会发现,只有想象力好像不太够,还需要学一点科学。
我们学科学总感觉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但是深入进去以后发现,搞科幻对于科学的要求到底有多高,学到什么层次才能够来搞科幻呢?
大概是下图这个层次吧。
什么意思呢?我想小朋友都知道哪个是地球,哪些是金木水火土。知道了这些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给这样的示意图来挑错误。
这张图上其实有很多错误,大家能发现出来吗?首先,比例尺、大小、距离远近都不太一样,并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而放在十几年以前并不算错误,但放在今天就是个错误。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太阳系里有几大行星吗?可能有一些大朋友们会想,不是九大行星吗,怎么变成八大了?因为冥王星有一天被开除了,这个事情发生在2006年前后。
这个事情出来以后,就让我产生一个疑问:当科学家们把冥王星从行星当中开除的时候,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是冥王星发生了变化?是冥王星的大小、轨道和温度改变了?冥王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它突然间就被开除?
什么发生了变化?
究竟是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其实是我们的科学知识发生了变化。有一些天文学家发现,有部分小行星长得跟冥王星差不多,如果冥王星是行星的话,那么其它可能还有四五颗(小)行星也得归到行星这个行列里来,那就不是九大行星,应该是十几大行星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冥王星就被开除了。
可见,当我们的科学知识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会产生后果。而这个后果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问题,更会有一些奇怪的变化。其实这些变化,是非常常见的。
我再举另外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例子,看不清对吧?
看不清就对了。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照片的背景。
首先就要提到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美国的NASA宇航局向外太空发射了一颗宇宙探测器,叫做旅行者一号。
这个探测器大概是这个样子(上图),上面搭载了许多科学设备和仪器,用来拍照、探测声波和辐射等等。
除此之外,它还带了一张镀金的黄金唱片上天!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U盘,一张CD之类。其中记录的声音包括地球上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鸣叫声等,还有一些音乐。比较厉害的是,其中有一段是找了很多人来录的:
Hello from the children of planet Earth.
太空朋友你们好!你们吃饱了没有?有空来我们这儿坐坐!
各位朋友,祝各位平安、 健康 、快乐。
各位都好吧?我们都很想念你们,有空请到这儿来玩!
注:“唱片”上的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其中有四种中国的语言(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吴语)
我们会发现这个语气非常的平和,好像不是在处理一些很大的事情,而是非常的日常。
但是毫无疑问,当我们把这个探测器发射到宇宙当中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外星人。
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找到了探测器,如果它的听力器官跟我们差不多,听到的声音跟我们听到的其实是没什么两样。
这都是非常日常的事情,但是把它放到探测器里面的时候,就有一点微妙的感觉。
在1990年2月14号。2月14是什么日子呢?在行星学家、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卡尔萨根的建议之下,旅行者号探测器把摄像头转了个角度,对着来的方向拍了一张照片。
什么意思呢?这张照片拍的其实是地球。它是把几十张照片叠在一起,最后你能看见模模糊糊的一个小点,它就是地球。当它只是一张照片的时候,这个小点大概只占 0.2或 0.3 个像素,非常的小。它就像一颗灰尘,所以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黯淡蓝点”。
科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有新的感受与想象
这是科学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我们能够向宇宙中发射探测器了以后,回过头来看地球是这个样子。
那么我又要提问了,为什么要拍这样一张照片呢?显然不是一个科学家会要做的事情,对不对?科学家要做的肯定是探索、发现,向前看、向外看。为什么要到了某一个地方以后,给我们看一眼地球呢?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卡尔萨根应该是在强调自己作家的身份。
不管是科普作家还是科幻作家,当他作为一个天文学家、科学家的时候,他都是在做一些科学发现。与此同时,科学发现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新的想象和新的感受。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看见的地方都被整个地球所包裹。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到宇宙当中,回过头来看地球,那么小的一个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如何来想象我们的地球呢?
这种变化和科学相关,又不仅仅是知识。谁对于这样的变化最敏感呢?科学家大概是其中一部分,此外还有另一群对这些变化非常敏感的人。
谁先感受到这些变化?
大家知道第一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这首词写于一百年前晚清的时候,其中“申江”指的是上海。他其实写的是路灯。对于这些只接触过古典诗词的人,第一次看见路灯,感到很震撼,于是写下这么一首词。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最后一首是电报,也是写于一百年前的福建。电报,大概就可以理解成电话,是在手机出现之前的上个年代中,一种被淘汰的技术。但是在一百年前,中国的文人们、知识分子第一次见到这东西,非常的震撼,甚至想要写一首诗。
既要感受变化
也要适应变化
也不仅仅只有诗这样一些载体,还有小说。有一个人,名叫吴趼人,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家之一。他写过《新石头记》,而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石头记》、《红楼梦》。
他就想如果贾宝玉还俗了,他会去干什么呢?去坐潜水艇,还是去坐热气球?这个是晚清时期很多知识分子的想象。
那么在最初这个充满想象力的阶段,尚未诞生的热气球和飞机都被报纸记录了下来,而这可是一百年前画报上的东西。
这事过去之后,大家意识到一个问题。现代世界正在以各种方式向中国靠近。当我们意识到,变化变成一种常态时,我们就不仅仅是满足于感受一些东西,而是要去适应它。
适应这个过程,其实是稍微有一点困难的。所以提出它的人,都是比较著名的一些知识分子,比如梁启超。
梁启超有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倡导——要倡导新小说。新小说里面分了几类,有侦探小说、军事小说、政治小说,其中也就包括哲理科学小说。
大家注意,为什么叫科学小说不叫科幻小说呢?因为当时还没有科幻小说这个名词。不仅中文没有,连英文也没有。梁启超便觉得应该要有一些科学题材的东西出来。
鲁迅在讲星球大战?
梁启超还有一个小迷弟,叫做周树人,也就是鲁迅。鲁迅年轻的时候其实是一个科幻迷,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是这样呢?
鲁迅做过很多的翻译,他翻译了《月界旅行》,就是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还翻译过《地心游记》等等。
那个时候,他大概22岁。不仅是翻译,他还觉得“梁启超不是说要搞新小说吗,新小说不是很多种吗?在所有的新小说里面,我觉得科学小说是最好的”。所以他就给出了一个很厉害的说法——“必自科学小说始”。
大家看这个说话的方式,其实和梁启超很相近,基本上是模仿着来的。他有一段表述非常有科幻感,其中说着“虽地球之大同可期”。
地球的大同什么意思?放在今天讲,就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球的大同实现了以后,鲁迅又讲起了星球大战?这貌似有点违和,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讲什么呢?他讲乌托邦、乐园、福地,意思是到了某一个时间点,人类就不用再奋斗——非常美好的愿景。
然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人类的努力、发展和竞争会一直存在。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依然写出“冥冥黄族可以兴矣”。黄族是什么?黄种人,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人群。
鲁迅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是在1902年左右,100多年前。那个时候五四运动还没有发生,甲午海战刚刚结束。在那样一个环境里,鲁迅却在科学小说当中,收获了这样一份精神动力。
但是接下来又有新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更不熟悉晚清的科幻小说?上过高中的同学可能知道,鲁迅后来写了部作品叫做《呐喊》,自序中的部分内容,是这样说的——“年少的时候做过很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而科幻正是他忘却的梦想之一。(此处待考证,欢迎了解的朋友留言分享真知灼见)
为什么包括鲁迅,梁启超等在内的这些人要放弃科幻呢?
其实讲清楚了也很可以理解。在他们的生活周边,其实不太有科学,更别提科技产品。刚才我们讲,看到一个路灯,要写一首诗;看到一个已经被淘汰的电报技术,也写一首诗。
在这样一个缺乏生活经历的情况下,要理解科学带来的变化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接受—想象—理解
今天比较幸运,生活在一个科学的时代,有一个更对科学更宽容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便能理解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接受 、想象和理解。
这么说起来比较空,我讲一个案例。初一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带上她的眼睛》,作者是刘慈欣。
刘慈欣的原著小说本来很长,在选录语文教材的时候进行了大量删减,这篇课文是删减之后的一个结尾。大家注意看最后两行: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都离她不会再远了。
这话什么意思?刘慈欣自己对这个结尾非常满意,他甚至写了一篇文章来讲这个事情。他说“我对这个结尾非常的满意,因为它在讲一个科学上面的事情”,怎么样来理解这个事情呢?
首先,这篇课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地球,有一艘飞船(地航船),并一直挖到了地心,然后出了事故。其中有一个科研人员,是一个小姑娘被困在里面出不来了。人虽然出不来,但还有一个通讯设备,可以用VR、量子传输来进行沟通。于是男主人公就戴着她的VR设备,相当于是带上这个女孩的眼睛,到处去看外面的世界。
这是一个基本的设定,在科学上这是可能的。我们得先接受这个事情,因为它不难。
那么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呢?在于想象,你怎么去想象一个地球。我们知道有一个地球,但是我们怎么将它在脑子里面给刻画出来,这个其实是有一点难度。
地球有多大,有人知道吗?地球的直径又是多少?可能大多数人没太有概念。
地球当然不是一个整圆,它会有高的地方,也有矮的地方,平均下来大概是一万两千多千米。
千米是什么概念?让大家想象一万两千多千米很困难,甚至一千千米、一百千米都还有点问题。
如果换做想象十千米呢?从我们这个剧场往西走十千米大概是什么地方?大概到春熙路。
这是一个在平面上的十千米,那么往上走十千米是什么概念?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8848米,大概8.8千米。
最深的地方是哪里?大海沟,那么它有多深呢?一万多一点点,单位是米,换算成千米,差不多是11.1千米,还是很难去具体想象。
所以说,往上10千米,往下10千米,基本上除了少数几个宇航员以外,大部分的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就是生活在这二十公里范围内的。
既然地球是一万多公里,该怎么来想象这个距离呢?一万多公里比20千米大了几百倍,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什么东西是在几百这个数量级的的?我想了一下,可能是字典。
一本新华大字典,可能是由一千多页,几百张纸组成。假如把地球的尺度比作一本字典,那么人类生活的空间大概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脑子里有这样一个概念后,再来看主人公所在的地球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仿佛突然变成了一种模型,变成了一种透明的东西——这个便是关于“透明的地球”的一个想象的意义。
当我们理解并接受了一个普遍的假设,能够想象出一个东西之后,就可以产生一些个人化的理解。
当刘慈欣说“无论我走到哪儿,离她都不会再远了”。这不仅仅是在讲身处地心,等距的地球半径。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很绝望,因为那个小姑娘再也出不来了,而且这样的一个跨度,基本上是人力难以逾越的。虽然很困难、很可怕,但也是另外一种超越性的体验、一种想象。
了不起的审美体验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对于这种现代生活与经验的理解,就隐藏在我们非常日常的科学知识当中。
而正是通过在大脑当中想象这些知识,在幻想当中刻画这些形象,我们能够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体验——蕴藏在冰冷的方程式当中,蕴藏在枯燥的科学知识当中,会有一些了不起的审美体验——这也就是科幻想要做的事情。
当你开始接触科幻,理解了科幻以后,你的世界会在某一些瞬间变得不同。
对我来说,这样的一些变化,会令我感到非常快乐,非常爽。这也是支持我一直都在搞科幻的原因之一。
谢谢大家。
- END -
《生命·成长》第三季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点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三季完整版纪录片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致良知,知行合一”支撑起了伟大的人性
《生命·成长》第二季 彭凯平(第三期)
大脑幸福密码 :如何内化积极体验?
杨东平 | 大变革时代,什么值得教,什么值得学?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