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家庭,会让孩子变得敏感? | 《恰如其分的害羞》

伊尔斯·桑德 此念 2024-04-30

▲ 图片来源:every_yena

本文来源于《恰如其分的害羞:高敏感者自我成长之路》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作者:[丹]伊尔斯·桑德

译者:冯力德

导读

我们通过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了解自己,特别是通过别人看我们的方式认识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确信自己内心的感觉是真实的,可以接受的。这是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


羞耻感是对自我意识中某些缺陷的反应,这些缺陷越多,我们和他人相处时就越难放松。


当感到羞耻时,你的反应会有多强烈或持续多久,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强弱。这两者都靠积极的互动养成,特别是与那些照顾你幼年生活的人之间的互动。



cinian



伊尔斯·桑德

心理治疗师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神学硕士

丹麦心理治疗学会会员

著有《高敏感是种天赋》系列

引起了全球高敏感人群的共鸣

帮助无数人走出了心理困境

先后出版了美、英19种语言的版本

占据各国心理自助类排行榜前列





01

如何让孩子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

▲ 图片来源:every_yena

英国儿科医生和心理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把自我分为“真我”和“假我”。


如果父母从孩子的情感和表情的各个方面了解孩子,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孩子就会表现出“真我”。孩子会慢慢了解“真我”,利用父母对他的反应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


如果父母设法在充满爱心的氛围中对他的行为做出反应,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可爱的、讨人喜欢的人。


如果父母无法适应他,他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帮助而无法发现自我,无法体验形成“真我”所需要的反应或和谐关系。最糟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和谐、恩爱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父母,能很自然地适应孩子的表情、声音、肢体语言,这会给孩子积极的体验。父母和孩子很快就会合拍,孩子能够从父母的反应中认识自己,这对孩子感知和认识自己至关重要。这样,孩子就会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自尊心。

 

眼神接触可以让人从心底深处感到愉悦、安心。


有些人的眼神坦诚、平静,让人愿意面对,愿意让他们了解自己。感觉到别人真正了解自己是一种很强烈、很积极的体验,可以这么说,这种感觉只有在别人对你坦诚相待,愿意让你了解他的想法时才会有。


当孩子和父母对视,孩子想从父母的眼中寻找对自己的认知时,如果父母不能以充满爱心的态度做出回应,那么孩子会因为父母眼中的漠然而感到迷惑和困扰。

 

最糟糕的情况是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互换,孩子反过来努力和父母合拍,为了让父母安心,对父母的言行做出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无法理解孩子,无法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应,孩子只能去适应父母。


孩子会尽量以让大人安心的方式做事,大人就不会为自己做得不够而感到抱歉,也不会心怀不安。但孩子可能会迷失自己,变得容易感到羞耻,甚至对生活产生一种虚幻感。




02

“不存在”的体验是羞耻感的核心

▲ 图片来源:every_yena

如果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不会反抗父母,只会放弃这种需求。


如果他自己或别人发现他内心深处是多么需要关注,需要爱,他就会感到羞耻。


如果一个孩子的“真我”无法得到爱的回应,他就会发展成一个不需要父母给予帮助的“假我”。


他会设法在情感上自我满足,甚至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他认为父母所期望的那样。


很少有父母完全无法和孩子合拍,大多数父母都是在某些方面无法与孩子合拍,因为他们自己有各种问题需要面对,或者因为孩子有负面情绪而怀疑自己。


当母亲通过儿子的情绪反应认识自我时,他们的角色对调了。她没去认真观察、理解儿子的情感体验,反而总是想自己是不是个好妈妈。


儿子得不到适当的反应,也就无法从妈妈的反应中认识自我。妈妈没有告诉他:“你看上去不开心,没关系。”


母亲没有用自己的表情、语言或肢体语言对儿子的情感或情绪做出反应,这意味着他不会形成一种应对不开心情境的自我意识。


孩子得到的反应是:“你根本不存在。”


这种“不存在”的体验是羞耻感的核心。


当一位母亲想吸引儿子的注意力,扮演一个“有趣妈妈”的角色,希望儿子能用微笑对她的行为加以肯定。


有时候她可能会扮演“聪明妈妈”的角色,想给儿子提出建议,解决儿子的问题,这时候她下意识地希望儿子能够把她看作“能干妈妈”。


但结果是一样的:儿子没有得到适当的反应,也没有得到认识自我的机会。




03

儿童的体验比成年人强烈

▲ 图片来源:every_yena

当一位妈妈无法对女儿充满情感的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应时,孩子内心的“传感器”在尖叫:“你错了!”


因为对她来说,发现妈妈不对劲、太可怕了,她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很可能是因为她需要爱和关注。


她长大后可能会养成过于内向的性格,当她有向别人示爱的冲动时,很容易感到羞耻和不自在。


孩子生气时,父母视而不见或做出消极反应也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果父母只在孩子有某些强烈情绪时才做出关爱的反应,孩子可能会形成一种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的自我认知。


他开心时会觉得自己值得被爱,而生气时自信会一落千丈,甚至失去自我意识。


儿童对任何事情的体验都比成年人强烈,对没有自我意识、完全依赖和大人的亲密关系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况比发生在大人身上可怕百倍。


想象一下你看着镜子,发现自己的脸在镜子里被扭曲成一个怪物是什么感觉,或者想想当你看到镜子里是一张完美漂亮的脸,但你根本无法把这张脸与自己联系起来是什么感觉。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会把镜子扔掉,只会把自己扔掉,会产生一种自己不存在的感觉。


对孩子来说,被人视而不见或错误对待,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他们会立即抑制这种感觉。




04

认真的反应会给人内心力量

▲ 图片来源:every_yena

我们都有过被他人拒绝、忽略或错误对待的童年经历。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彼得·福纳吉在他2006年出版的一本书中说:“即使是最好的父母,也会有一半时间对孩子做出错误的回应。”如果你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得到他人认同,与他人合拍,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确定自己的身份。


假如你小时候数学成绩很好,父母和老师都认为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直到今天,即使有时人们对你有不同的评价,你还是觉得——而且确信——自己很聪明。


内心力量来自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重要人物。如果你有充满爱心的父母,当你发现自己身处充满挑战的环境时,你或许能听到他们说:“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你在上学时有过一位好老师,他对你抱有肯定的态度,那么你需要支持时就有可能想起他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让我们认清自我的那些人一直活跃在我们心中。他们可能随时出现在我们脑海中,支持或者批评我们。


通常,我们的某些方面会有很好的内心力量支持。同时,我们也有一些其他方面——情感或需求——从未被看见或承认,所以,我们可能感觉这些方面有问题。




05

我们为何会失去内心力量?

▲ 图片来源:every_yena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可能有某种特殊的情感、需求或体验想表达出来,但别人往往视而不见或者给予不当的反应。


小时候感到不高兴或绝望的时候,父亲可能会十分冷漠地说:“你没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难过。”


或者说:“别大惊小怪了!”


成年之后,你也许会在处理亲密关系时有些问题,和别人亲密相处会让你感觉很累,难过时宁愿一个人待着。如果被别人看到自己不开心的样子,内心会非常不安,担心被看不起或被抛弃。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缺乏认真的反应,你以后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方面的问题。


但关心你、愿意接受你的人,会走近你,告诉你:你身上的这一点其实很好,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你所处的情境需要你表现出某种情绪,但别人从来没有对这种情绪做出过反应,这让你觉得很陌生,你就会有点尴尬、害羞或紧张。


举个例子,如果你小时候生气时没有人支持你,现在突然有人站在你面前表示支持,你可能会不知所措;如果你小时候难过时没有得到安抚,现在若有人当众告诉你旅行取消了,你可能会想从大家面前消失,还会尽量掩饰自己的不开心;或者,你可能从来没有在犹豫不决时得到过支持,而现在你被分配了一项你不知道如何处理的任务。


在一些需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但又缺乏内心力量支撑的场合,你会感到不安,甚至产生一种不真实感,怕被别人小瞧或者抛弃。




06

坚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 图片来源:every_yena

假如你小时候大部分情况下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你会坚信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你会与自己和谐相处,在社交场合轻松自如;相反,如果你没有把握时经常被人忽视,或被别人消极对待,你长大后可能会因为羞耻而产生不安感。


一个孩子无法忍受父母在他没有安全感时对他不友善;相反,父母的错误行为可能会让他觉得自己某些方面有问题。


长大后,当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时就会感到羞耻。以羞耻的心态做出反应的感觉,就像是迈出脚步却踏空一样。


我们觉得羞耻时,内心深处会有一个声音大喊:“你错了!”这时我们不明白这个声音其实指的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反而会认为自己现在做错了什么。


羞耻感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出现,让你想遮住自己的脸。你会觉得自己无法控制面部表情,好像你的内心和面部表情之间的关联被切断,并且相关联的器官不存在一样。你的自我意识中有一处缺陷,仿佛是一片空白,因为从未有人通过那一部分认识过你,对你做出过反应。


我的建议是,当你说的话和收到的反应不匹配时,要坚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如果你不够自信,就很容易担心自己有问题。


自尊心是你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可程度。如果别人对你感兴趣,而且尊重、认可你,那么你的自尊心就会得到满足。自尊源于良好的体验——感到自己受到他人关注、重视和喜欢的体验。


自我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自己的一种评价,或者说是对自己的一种感觉。从出生起,我们就四处张望,渴望找到一双可以对视的眼睛。


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分别是你对自己的评价和对自己的感觉,它们都与你作为一个人的身份有关。但自信不一样,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你可能是班上的佼佼者,自信满满,但你可能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很深的认识。


自信源于让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得很好的体验。


慢慢地,你也可以培养出与那些在童年时期就形成了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自尊的人一样的自信。自幼培养的自我意识和现在努力培养的自我意识有所不同——前者也许更加强大,而后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在用其他的方式使你变得更加强大。


在努力找寻自我的过程当中,你会偶然发现意识深处未曾发现的东西,这会使你的性格产生微妙的变化,挖掘出可以让你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的才能。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培养同情心,同情别人,也同情自己。


渐渐地,你就能与他人建立起更深的情感共鸣。




- END -




【此念】赠书福利


你坚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伊尔斯·桑德

《恰如其分的害羞》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5月17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编辑 | 柯勇

排版 | 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杨东平:幸福是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 

《生命·成长》第四季(第三期)


水哥X朱赢椿|当金牛座遇上水瓶座


敢于成为会受伤的普通人|《恰如其分的害羞》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