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十问:手机控没时间读书怎么办?

此念 此念 2024-04-30

▲  图片来源:电影《傲慢与偏见》凯拉 •奈特莉

导读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是一个很高明的境界,意味着你不是通过大脑去思考,而是用心去体会。


朱熹主张“虚心涵泳”,不是让你苦苦思考读死书, 而是进入读书、修身、做人三位一体的状态。


朱熹的《朱子读书法》表面上在教大家读书,其实是教大家如何修身,如何增长自己的德性,在经典中去寻找智慧。


人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身体的生命,一个是智慧的生命。


读书最容易发明本心,找到自己的慧命所在,让生命状态发生翻转。


胡赳赳先生将在《朱子读书法精读课》上,带领大家进入朱熹读书心法的精神内核,一步步感受读书的真味。



cinian




胡赳赳

作家,文化研究者

近著有《论孤独》《赳赳说千字文》等

策划修复出版了被誉为

中国“百年语文第一书”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喜马拉雅FM主持汉字文化类节目

《赳赳说字》等




01

 一问:

没时间读书怎么办?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柴米油盐酱醋茶,工作家庭老板孩子,这就是俗人的生活,他一定是没有时间读书的。


如果你能抽出时间读读书,能有一个空间躲进去,那是很幸福的事情。读书人不去攀比,他喝个粥就够了,吃个馒头就够了,而普通人要去跟他人攀比。

 

作为普通人,尽量保持三七开,三分清闲,七分俗。


德国哲学家尤瑟夫·毕柏的《闲暇:文化的基础》一书写道:闲暇是一种精神状态,想要获得真知,唯有透过闲暇。


中国古人说,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读书是一件享清福的事。假如你生在大富大贵的人家,时间都用来享受了,假如你生于穷苦人家,每日为生计奔波,也没有时间读书。


时间是一个稀缺资源,古人跟我们一样,也会面临同样的难题,于是古人把读书时间分配称为“三上”——马上、厕上、枕上。


在今天看来,这“三上”指的就是挤地铁、睡觉之前、坐在马桶上的时间。


如果每天都能挤出半个小时来读书,慢慢就能进入到一种涵泳的状态,就像鱼游在水中一样,不会感到枯竭。




02

  二问:

读过的书总记不住怎么办?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遗忘是一种蒸发,因为你读的书太少了,读书的速度赶不上蒸发的速度。


比如一盆水很快就蒸发掉了,一缸水就蒸发慢一些,如果是大江大河就不会蒸发,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即便蒸发了,还会变成雨水降落下来。


当你养成了一种读书的习惯之后,就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生态。


中医讲伤筋动骨100天,习惯的养成也需要这么长时间,有人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其实做不到。


我们去健身房健身,拥有好看的肌肉线条,读书也会让大脑产生变化,在旁人看来就是气质的变化,所以古人才会说——唯有读书能变化气质。




03

  三问:

怎样读书才算进入状态了?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古人讲暗养圣胎,读书人不仅要安静得像个女子,而且是个怀孕的妇女。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会让自己的心思收拢,不再去追逐外物,你知道自己怀有一个使命,对于读书人来讲就是志向。


读书跟怀孕一样,你不能着急,要经历十月怀胎的过程,时间到了,宝宝自然就会降临。


我经常讲读书不能急迫,一急迫就容易出偏差,使你的性格变得狭隘。如果读书不能让你变得心平气和,不能让你变得慢条斯理,反而让你很兴奋,变成了一个狂人,那就不对了。


读书是一个枯淡的事业,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事业。


在阅读的过程中,周边的世界都融化了,读者跟作者进行着无声的交流,那是一种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人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身体的生命,一个是智慧的生命,也叫慧命。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慧命,通过读书最容易发明本心,找到自己的慧命所在,让生命状态发生翻转。


当你知道自己有一个更大的使命时,外在的许多事都变得不再重要了,你的内心会升起一种自觉。




04

  四问:

书能读完吗?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世界上有那么多山,这些山你是永远也爬不完的,但是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从山脚到山顶的路径。


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的境界提升,类似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


世界上的书是读不完的,但是我也会说书是可以读完的,因为我已经从山脚爬到山顶了,好多书我不用看了,它们已经吸引不了我了。


经典之书就像长江黄河,它从高原冰川发源,经过了千年时光的验证,而一般的杂书就像小池塘、小河流、小风情画。


西方人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奉为经典,我们中国人则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奉为经典。


当你发现许多书吸引不了你的时候,你的境界就提高了。




05

  五问:

如何避免读成了“书呆子”?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我建议大家读经典之书,因为经典里面包含着大量的智慧,所有学问都是通往智慧的道路,而不是通往智慧的障碍。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书呆子?因为你学到的知识,变成了通往智慧的障碍。


陶渊明说,多读书,爱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是一个很高明的境界,意味着你不是通过大脑去思考,而是通过你的心去体会。

 

朱熹主张“虚心涵泳”,不是让你苦苦思考读死书, 而是进入读书、修身、做人三位一体的状态。


朱熹的《朱子读书法》表面上在教大家读书,其实是教大家如何修身,如何增长自己的德性,在经典中去寻找智慧。




06

  六问:

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做读书笔记非常重要,没做过读书笔记,等于你没读过那本书。


有个说法叫“贼不走空”,逛书店的时候一定要挑一本书带走;另一个说法叫“雁过拔毛”,就是指你要做读书笔记,不是说在书上画完线就搁一边了,因为你把这本书插在书架上,就再也找不着了。


当你看读书笔记的时候,当时的记忆一下子就复原了,就像你在旅途中拍的照片,当你看照片的时候,旅行中的场景就回忆起来了。


我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里头存了很多读书笔记,都是我老老实实敲到电脑里的,你们见到我的时候我在输出,你们没见到我的时候,我一直在吸收,通过阅读杀时间。




07

  七问:

如何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首先看书籍设计,如果找的设计师很牛,说明这本书品味也不会差。


然后要看出版社,比如传统文化类的书籍,中华书局的版本肯定要比其它出版社好,但也不绝对,比如中华书局出的《苏东坡全集》就极差,最好的版本是台湾李一冰写的《苏东坡新传》。


三联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的书品质比较高,还有北大、清华等权威出版社,品质会稍微高一些,书读多了,自己心里就有判断力了。




08

  八问:

为什么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你要先告诉我,你读了多少书,因为知行合一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终,知而不行非真知,行而不知非真行。


你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其实你没有真正看进去,你是假装在读书。


这就是真读书人和假读书人的区别,真读书人是假装在玩手机,就是怕你以为我在读书。


我假装在玩手机的时候,实际上我在看微信读书。


真正的读书人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特别有自信,外界怎么评价无所谓。


他的内心很笃定,他看起来有点傻,有点可爱,有点不是很懂人情世故,你很容易在人群中分辨出谁是真正的读书人。

 

现在许多人有阅读障碍,一篇2000字的文章都看不懂,这也是我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朱子读书法》的原因。




09

  九问:

为何经常读一半就读不下去了?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你没有养成把一本书读完的习惯,你的大脑一直在寻找刺激,当你读到一半的时候,人会进入到一个疲惫的状态,就想换一本书读。


这时候你需要平心静气下来,读一本书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一开始会兴奋,慢慢会麻木,就像跑步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要迎来第二次呼吸,这时候你要突破这道关卡。




10

   十问:

人生何为“要逼真别当真”?

▲  图片来源:Steve McCurry

胡赳赳:在人生的舞台上,你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作为演员要享受舞台上的表演,要演得逼真,同时作为观众,也要明白那个东西别当真。


我们在扮演各种角色,但是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有时候我们要把这些角色都推掉,让自己有一个喘息的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留给生命本身的,你要考虑生命该考虑的问题,通过阅读来吸取智慧,让生命进入到一种漫游和神交的状态。


在这个空间里面,最好的一件事就是读书。



- END -


💗💗💗


《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是危险还是机遇?

为什么会出现中年危机?

如何顺利度过中年危机?


实现人生下半场的突破和重启!












































▲ 点击图片 即可下单
《碧岩录今释》此念专供本


【此念】赠书福利


你每周会花多久读书?

 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胡赳赳

此念专供本

《碧岩录今释》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10月30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柯勇

排版 | 小战士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港科大郭毅可:一个会「提问」的机器,

远比复刻ChatGPT更重要


孟馥:结婚、生子、中年危机,家庭也有生命周期


邱启敬:艺术是对生活、生命、死亡的一次彻底反抗

《生命·成长》第三季(第二期)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